簡體版

第一百七十五章 來自張魯的交換條件

長安城,未央宮。

秋意漸深,天氣漸冷,御花園內百花凋零,落葉滿地。

它們的表面呈現出一層霜色,看起來像是剛從冰雪中剝離出來的,在陽光的照射下閃爍著點點銀芒。

一陣風吹過, 將枯黃的葉子打落下來,在空中飄揚著,落葉輕輕的從樹冠的縫隙間穿過,在地上滾動了一下之後,便停住不動,靜靜地躺在那里,像一只睡著了的蝴蝶。

劉弋舉著剛滿兩歲的兒子, 小女圭女圭費力地伸出肉呼呼的小手, 向自己老爹索取著,嘴巴里咿呀咿呀的叫著︰「阿爺,給我,給我「

看到兒子如此興奮,劉弋心中一片柔軟。

他將兒子放在地上,小孩子立刻邁著蹣跚的步伐跑向落葉。

小孩子一邊奔跑一邊揮舞著胖乎乎的小胳膊,不時的發出一聲驚嘆,看起來很是開心的模樣。

「陛下。「

就在這時,宦官有些尖細的聲音響起。

若是沒什麼要是,大約是不會打擾他的, 劉弋心中一緊,他趕緊轉身問去。

「怎麼了?」

「陛下,張魯從漢中派來了使者。」

劉弋皺了皺眉, 示意伏皇後看好孩子,自己往外走了幾步, 低聲問道︰「使者什麼來意?」

「門下省的幾位說, 好像是要來請求傳道。」

劉弋心中微微一驚,面色不變。

本來, 自前漢以來, 道教蓬勃發展,對于傳道這件事來說,根本是不需要請求的。

然而隨著黃巾大起義的爆發,朝廷對于任何披著「道」的外衣進行的傳教活動,都是一律禁止的,生怕重蹈覆轍。

因此,張魯作為五斗米教的教主嗯,稱呼「師君」可能更恰當一些,五斗米教應該是只能在漢中和巴蜀地區發展的。

然而在眼下這個時間點,這個節骨眼上,張魯派使者來長安請求傳道,就頗有點耐人尋味的意思了。

他不會不知道,朝廷對道教的態度,也不會不知道,他這種****的割據勢力,對外傳教跟擴張是一樣的,朝廷根本不可能會同意。

那麼,張魯還敢派人來,就說明根本不是表面上的傳教那麼簡單,而是他要以傳教為幌子,進行一場與朝廷的談判,或者說利益交換。

換言之,張魯能付的出比讓朝廷接受傳教,更高的代價。

「把使者喚過來吧,朕親自見見他。」

很快,劉弋就見到了張魯的使者,來人是張魯的心月復謀士閻圃。

對于這個人,劉弋還是有信心的,好像是漢中的「帶投大哥」,在歷史上帶著張魯投降曹操的人。

此人性格極為穩健,以前有農民從地里得到一個玉印,張魯的手下就想讓他當漢寧王。閻圃勸諫他:「漢川地區的人民,超過十萬戶,財產富足,土地肥沃,四面崇山峻嶺,十分險固;上可輔助天子,就是齊桓公,晉文公,其次仿效竇融,也能保得大富大貴。承制任命官屬,已經足夠了,沒必要稱王。希望您暫且不要稱王。先不要招惹禍患。」張魯听取建議,就沒有稱王。

「閻先生遠道而來,辛苦。」劉弋略微寒暄道。

「謝陛下,陛下客氣了。「

閻圃作為張魯的使臣也不卑不亢,回應道。

他說話聲音洪亮,身形魁梧,一點也不像是作謀士的人。

「來人,給閻先生賜座。」劉弋吩咐侍女道。

「謝陛下。」

閻圃跪坐在案幾之後,環顧四周。說道︰「長安繁華遠勝南鄭,未央宮中一派盛景,陛下居住在此處,真是讓人羨慕。「

劉弋微笑道︰「先生謬贊了。「

閻圃收斂笑容,認真說道︰「陛下,我家師君想要在關中、並州傳播五斗米教,不知陛下是否同意?」

「這恐怕不妥吧?「劉弋搖搖頭,拒絕道。

閻圃一副早就料到如此的模樣,徑直問道︰「陛下可知五斗米教的教義?」

不待劉弋回答,他淡淡的說道︰「五斗米教的教義就是教人行善,順應天命。」

「哦?」

劉弋輕笑一聲,道︰「閻先生,你的觀念我倒是很佩服,但是這個傳教的目的,恐怕不僅僅是這麼簡單吧。「

閻圃笑著回道︰「陛下果然聰慧過人。不錯,五斗米教的教義是順應天命,可是它卻不僅僅是教人順應天命,它的宗旨是︰教化眾生,為民布道;五斗米教的教義中,教育是一個主題,而教化,則是另外一個主題,它教會的是眾生的智慧,並且通過教育,讓大家學習五斗米教中的‘道’。五斗米教的教義中,還有一句話,就是︰'教化天下人,若不教人,教化天下鬼。'故此,學道之人,皆稱鬼卒。」

說完這句話,他抬頭看向劉弋,繼續說道︰「我家師君說了,這五斗米教,教化天下人的方法有許多。但是教化天下鬼的教義,卻只有五個。一,教化天地之靈,二,教化人心,三,教化天下之惡,四,教化人情,五,教化人欲。」

听了這句話,劉弋面色波瀾不驚。

他用指尖敲了敲案幾打斷了閻圃的話語,只說道。

「五斗米教想要教化眾生順應天命,可朕,就是天命!」

「天命!「

閻圃哈哈大笑,笑道︰「陛下不畏鬼神,不惑于心,當真如師君所言,看來此行不虛矣!」

劉弋沉默了片刻,說道︰「那麼,張魯師君,想要如何呢?要知道,單單是傳道,朕是不可能答應的。」

「師君要的是,五斗米教能傳播天下,張氏能永享榮華富貴。」

劉弋的眼眸微微眯起,這便是後世所謂的「天師道」起源所在了。

劉弋看著閻圃問道︰「羽衣公侯,師君所願也?」

「不錯!」閻圃昂然答道。

張魯這就是在賭博!賭的就是天下之勢,已然逆轉,漢室三興有望,而他若是以漢中之地歸附朝廷,取得道教的超然地位。那麼他固然舍棄了地盤,卻不需要再提心吊膽,能自己盡享一生富貴,又給子孫後代留下一份永久的基業。

更重要的是,漢中絕不僅僅是一個郡的地盤,它的意義還在于聯結被阻斷的關中與巴蜀。

張魯押上整個漢中作為籌碼,在天下大勢剛剛逆轉的時候果斷下注,造成影響的可不僅僅是他自己,對益州和荊州的兩位劉姓州牧,更是巨大的震撼。

張魯的做法,無疑是將益州劉璋直接推到了朝廷的面前,逼他做出抉擇。

在張魯看來,種種端倪已經顯示,天子想要將益州和荊州也納入囊中,只是苦無機會。而劉璋性情暗弱,又在長安為質多年,面對這種抉擇,很容易會接受朝廷的封賞獻出益州,對于益州本土派來說,重新回到朝廷的勢力範圍中,也是有益無害。

這就意味著,漢室的勢力將會進一步膨脹,最終成為天下最強的勢力。

閻圃知道,劉弋不可能會拒絕這樣的條件。

他也不在乎,而是直截了當的開口說道︰「我們師君可以獻出漢中,可以放棄兵馬。但朝廷要給世襲罔替的萬戶侯,要讓師君擇一靈山寶地開宗立派傳播五斗米教,當然,五斗米教可以改名,可以接受朝廷的監督。」

萬戶侯,乃是漢代官員(非劉氏宗族)能獲得封爵位的最高級別,漢初開國之功尚且僅有張良、蕭何、曹參三人得封。

劉弋略作思量,最終,點了點頭。

建安二年十月初八,張魯以漢中地歸附朝廷,獲封鎮南將軍,封閬中侯,食邑萬戶。

天子解白馬之圍後,天下再次震動。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