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七十一章 朕有一個朋友

「那南匈奴呢?又是怎麼一回事?」

「這個臣也不甚清楚楊奉將軍只跟臣說了,若是有需要,西河郡的南匈奴單于庭那邊也能出動幾千騎來支援。」

董承又補充道︰「而且這事得說動白波軍,能成,南匈奴自然好說,給些錢帛就能叫來。若是說不動白波軍,白波軍卡著汾水河谷,南匈奴是肯定來不了的。」

就算是沒有魚龍混雜戰力堪憂的白波軍,光是南匈奴的幾千騎,也不是個小數目。

很多時候,這幾千騎就有可能決定戰役勝敗了。

而眼下並州的局勢一團亂麻,已知的勢力就有白波軍、黑山軍、南匈奴、鮮卑、河東王邑、河內張揚,劉弋迫切地需要一個真正明白河東局勢的人來給他講講。

否則的話,光是听董承的一面之詞,劉弋還是心里覺得有些不踏實。

倒不是劉弋覺得董承和楊奉會聯手坑他,這一路都走到這份上了,這倆人是不會這麼做的,劉弋只是怕信息了解的不全面,導致他們好心辦了壞事。

不多時,王越就帶著郭淮來了。

郭淮今年目測也就十歲左右,在劉弋身邊也就是干點端水送信的活。

此時他看著帳內的天子、貴人、將軍,縱然出身士族少年老成,但也終歸是有了幾分怯意。

「要問你的事情大概就是如此,一個一個說。先說現在並州的局勢,再說南匈奴,最後說六郡的事情。」

「是,回回稟陛下,臣的阿阿爺在雁門太守任上時,曾與臣詳細講過並州局勢,容臣給陛下慢慢道來。」

郭淮說著說著,緊張的心慢慢地放松了下來,人也不磕巴了。

「並州一共九個郡,人口稠密的精華之地便是在太行山以西,由北至南的雁門、太原、上黨三個郡。」

董承忍不住插嘴道︰「河東和河內呢?人口耕地不遜于雁門太原上黨吧。」

「老丈人」劉弋輕咳了一聲,「河東和河內兩個郡,廣義上都可以跟雁門、太原、上黨這些郡算到河東(黃河以東,太行以西,即後世山西省)里,但卻是司隸校尉部管轄的。」

董承尷尬地拍了拍腦袋,這也是一般人地理上的概念誤差,潛意識地就認為既然是並州,那河東、河內這兩個同樣是過了黃河的郡就算在並州里。

郭淮停頓了一下,繼續講道︰「至于朔方、五原、雲中、定襄、西河、上郡,這六個郡,就如陛下所說,先放一放,待會臣再細細道來。」

「如今雁門郡被鮮卑人佔據,太原郡和上黨郡的大半,已經被黑山軍佔據了。黑山軍與白波軍還不同,白波軍以黃巾余部為主體,黑山軍則混雜了農夫、盜匪、豪強,蓋因亂世起于山谷間,不可勝數,大者二三萬,小者六七千張燕是名義上的統帥,下面還有二十余個各自為戰的賊帥,他們的主要敵人就是袁紹,因為袁紹一直想把手伸到並州,除此之外,跟白波軍和南匈奴倒是沒什麼太多矛盾和接觸。」

「嗯,朕明白了,也就是說礙于地盤限制,黑山軍是離得遠的,而且無法越境,那南匈奴呢?」

南匈奴的問題過于復雜,郭淮廢了好大一番口舌,才大概解釋清楚。

拋開過去大漢把南匈奴當做北疆防御線的分治政策,也不論什麼逢侯之亂後新降胡和南匈奴的巨大矛盾,更不要提大漢的使匈奴中郎將擁有廢立擅殺南匈奴單于的恐怖權力。

那些歷史自東漢到現在延綿了二百年,只是說南匈奴現在的情況。

南匈奴主要在西河郡,單于庭在西河郡的離石,但離石的單于庭里沒有單于

黃巾之亂時,大漢指派的南匈奴單于羌渠被人殺死,西河郡南匈奴各部分別擁立了兩個單于,一個是須卜骨都侯,另一個是羌渠的兒子于夫羅。

而現在須卜骨都侯已經病死,卻並沒有繼任者,于夫羅卻和白波軍合兵一處了。

所以,劉弋也搞清楚了楊奉跟董承商量的結果,那里面的南匈奴並非是西河郡的單于庭,而是已經跟白波軍攪在一起的于夫羅!

董承訕訕地笑了笑,他也沒搞清楚這里面的門道,顯然是說的有些岔了。

「老丈人回去替朕再問問楊奉,若是說真能招來白波軍和南匈奴的于夫羅部來做援兵,那也是極好的。」

董承點點頭,復又問道︰「那讓他們去哪跟官軍匯合?風陵渡嗎?」

劉弋微微沉吟,北上渭曲的作戰計劃還沒徹底敲定,眼下最重要的是楊定一事,只有擺平了楊定,消除官軍隊伍內的隱患,並以此為契機爭取到段煨的支持,才能確定下一步的行動方向。

「風陵渡還是蒲阪渡,明日再說。」

這是因為,楊定的事情只需要明天就能有結果了。

金刀計也來到了最終的一步。

劉弋又起身交代了一番王越,王越也拿著七星寶刀離去,見人漸漸地走了,郭淮也想告辭,卻被劉弋拉住了。

「你再說說六郡的事,朕有一個朋友,他臨死前的願望就是拜托朕平滅鮮卑。」

劉弋的聲音稍有干澀,但語氣卻極為鄭重其事。

「黃巾起事前後這些年,臣听阿爺說,六郡便已經開始逐漸撤屯、內遷了,到了現在幾乎沒有大漢的百姓了。」

「那是被南匈奴和新降胡佔據了?」

「也不是。」郭淮搖搖頭,「都被鮮卑人佔據了,現在鮮卑人統一了草原,便是如曾經的匈奴一般,東西橫跨萬里。跟大漢西起西域長史府,東到遼東郡,始終接壤。」

得到了確切的答案,劉弋終于放郭淮走了。

帳中只剩下了董婉和他二人。

「陛下你的手心出了很多汗。」

「朕我知道。」

劉弋翻過手,掌中已經滿是汗水。

這是董婉第一次在劉弋的神情中看到「恐懼」。

劉弋忽然開口問道︰「你說有一天,會不會我們的子孫淪為胡人的奴隸,甚至食物?如果朕有了機會卻不做些什麼,是不是一定會後悔一生?」

「陛下,臣妾也不知道以後會發生什麼。」

董婉認真地看著劉弋,語氣溫柔︰「可陛下是頂天立地的大英雄,大英雄一定不會後悔自己這一生做過的功業的。」

「我懂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