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番外︰水鏡先生和他的愛徒們

荊州,襄陽。

這是一處用竹竿削制的籬笆,圍成的小小院落。

爬滿了青藤的屋邊還有頗為罕見的葡萄架,下面則放著一張老舊的青石棋壇。

「嘎~」

听見有鴨子叫的聲音,徐庶稍稍繞了幾步,院落的北面是一條潺潺流淌過的小河。

年紀最小,只有14歲的諸葛亮正在蹲在河邊,乖乖地洗碗筷。

與北方關中不同,此時南方的河邊依舊草色青蔥,幾株樹叢上綻著粉白相間的花,與藏在嬌艷荷花後的浮水鴨子相映成趣。

一縷微風吹過樹梢,高過屋頂的楊柳隨風擺動,仿佛是在跟徐庶點頭致敬。

太陽的光影如同一條赤紅的匹練,照映在楓荷橋下的水面反射出點點微光,分外美好。

「嘎~」

听著煩人的鴨叫,正在偷葡萄的龐統顫了顫,哪怕踩在棋壇上,16歲的他還是夠不到。

「我幫你。」

徐庶今年已經25歲了,還當過游俠兒,身材高大,跳起來輕輕松松就把一串葡萄摘了下來。

龐統咽了咽口水,有些心虛地問道。

「這可是稀罕物,水鏡先生不會怪罪吧?」

「你沒听過‘水鏡推豬’的故事?」

「沒有。」龐統滿是青春痘的臉上油光 亮。

「吃吧,先生不會怪罪的。」

兩個偷葡萄賊小心翼翼地品嘗著在荊州難得一見的葡萄,雖然葡萄的個頭不大,也不算很甜,微微有些發酸,但還是讓徐庶和龐統吃的回味無窮。

水鏡先生司馬徽午覺方起,一身寬袍大袖,踏出屋門。

「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草堂秋睡足,窗外日遲遲。」

「先生!」

洗完碗筷的諸葛亮也跑了回來,他抖了抖手上的水漬,看著水鏡先生司馬徽的眼神中多了一絲渴望。

「嗯?」

「我想吃葡萄!」

徐庶和龐統看著某處斷裂的葡萄藤蔓,沉默不語。

「那你去摘啊。」

諸葛亮不用試,就知道自己踩在石壇上也是夠不到的。

所以,他眼巴巴地看著司馬徽。

司馬徽笑了笑,抱著諸葛亮,諸葛亮終于摘下了一串葡萄。

「先生先吃。」

「兩位兄長也吃。」諸葛亮對著兩人眨了眨眼。

徐庶和龐統一個仰頭望天,一個低頭看地。

「朝廷鄭縣大捷的消息,你們知道了嗎?」

「听說了。」

「弟子听人說朱驃騎指揮若定,天子也很英武,襄陽城里都在傳,這是天上派下來第二個光武,來中興大漢的。」

「那你們知道,以前長江上的錦帆賊首領甘寧,在此戰居功至偉,都當上了中郎將嗎?」

徐庶、龐統和諸葛亮茫然地搖搖頭。

「時也,命也。」

水鏡先生司馬徽淡淡地笑了笑,指著棋壇上的書問道。

「都說說吧,一本書,如何才能飛起來嗎?」

這明顯是借物喻人,龐統、徐庶、諸葛亮三人略微沉思了起來。

龐統有急智,率先答道︰「要遇到舍得給這本書花錢的人,做個特制的紙鳶帶著它飛?」

「不對。」

司馬徽撥開葡萄,看著在陽光下晶瑩剔透的果肉,給出了否定的答案。

「大風起兮,書自然飛,一個人的成就,既要看天下大勢所趨,也要看個人努力奮進,但總歸是要大勢來借力的。」

徐庶的回答似乎很有道理,年近而立的他經歷了更多的社會毒打,對時代和個人的關系也看得更透徹。

水鏡先生笑著搖了搖頭,捻著胡須不語。

這下龐統和徐庶有些撓頭了,這也不對,那也不對,這道題這麼難嗎?

他們不約而同地看向了公認最為聰慧的諸葛亮。

「遇到舍得給這本書花錢的人很重要,有一場能憑借的勢頭也很重要。」

諸葛亮嘆了口氣,緩緩說出了答案。

「但更重要的是追讀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