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十一章 拔劍斬桂

「阿爺,那法正是天子親自選來的。」

「扶風法氏,勉強也算是世家子,天子選進來做個小官有什麼好奇怪的。」

寬敞奢華的楊府中,楊彪與兒子楊修相對而坐。

這本是楊氏在長安的別苑,隨著洛陽被董卓付之一炬,朝廷西遷,便也順理成章地成為了除弘農郡華陰縣祖宅外,楊氏子弟的聚居之地。主枝旁支和部曲奴僕,足足有數百人生活在這座大宅子中。

「皇甫酈今天被天子召見,然後就出城了。」

當朝第一臣,太尉楊彪望著加熱升騰起的酒氣,不可置否。

「阿爺!」

「說。」

楊修躊躇片刻,認真言道︰「自從南塢回來,天子自己做的事就越來越多了,提拔徐晃為羽林中郎將統領禁中,前日又升王越為虎賁中郎(非中郎將),還給關東做了那麼多心機深沉的謀劃。」

「徐晃是兩千石的騎都尉平轉,王越是救駕有功正常晉升,關東的事天子也用心了你到底要說什麼?你覺得天子聰慧難道不是一件好事嗎?」

「天子根本就沒跟您商量,朱公也沒有,直接就交代給光祿勛辦了。」

「這點小事本來就不需要和我商量,朱公抱病在家,這有什麼奇怪的?」

楊彪的意思很明顯,雖然天子很聰慧,但天子做的這些事情,他根本不放在眼里,隨天子去做就好了。

楊修咬了咬牙,見四下無人,低聲說︰「天子想自己破局,如今派皇甫酈出去,不是找段煨就是去找張濟了。」

「喔。」楊彪抬了抬眼,額頭的皺紋密密麻麻,「你素來聰明,猜猜天子派皇甫酈去找誰了?」

「段煨駐華陰,與我楊氏關系密切,其人又是段族佷,算是西涼軍中少數心向朝廷,懂得守秩序的將領。可他性格謹慎,輕易不會插足朝政,只想著據地自保,如果天子足夠聰明,應該不會去找他張濟駐陝縣,上次被李傕郭汜聯合趕出了長安,估計無時無刻不想著殺回來,天子的目標應該就是他。」

「將張濟拉進來,把水攪渾。」楊彪輕笑一聲,「比桓帝、靈帝聰明多了。」

「有用嗎?」

「當然有用,看著李傕郭汜扯皮要扯到什麼時候?」

「張濟加進來,讓李郭有點緊迫感,朝廷東歸的事情就能早點敲定下來。」

「不過。」楊彪頓了頓,復又說道︰「也沒太大用,根子在兵上,朝廷手里沒兵。北軍早就被打光了,就算是計策玩出花來手上沒兵也是無用功,這也是朱公偉憂憤成疾的原因。」

「阿爺,鐘元常謀劃的那件事」

「侍中楊琦,黃門侍郎丁沖、鐘繇,尚書左丞魯充,尚書郎韓斌,這麼多人做一件策反刺李還弄不明白?那他們也不用干了。」

楊修坦言︰「孩兒怕弄成王允刺董那般,殺了李傕也無濟于事。要不要孩兒去跟天子說一下,莫讓他亂了我們的謀劃。」

「天子年歲漸長,總得經事,他愛做什麼就讓他做什麼。無論是引張濟,還是刺李傕,這些其實都不重要。阿爺還是那句話……手里沒兵才是如今這副局面的根子,你覺得天子一個十幾歲的女圭女圭,能解決嗎?」

楊修幾乎未作猶豫,便搖了搖頭。

天子雖然那日嚇退了李傕郭汜,甚至讓兩人的態度變得重新恭謹了起來,但以楊修的觀點,這兩個西涼軍頭只要過一陣子就會固態萌發,根本就是治標不治本。

至于掌握軍權這件事,以朱、楊彪這等威望素著的國家重臣都做不到,十幾歲的傀儡天子,又怎麼能做到?

呵,怎麼可能!

靠外戚董承?

別說笑了,董承要是能老實地交出兵權投效朝廷,那才是最大的笑話。

打心眼里,掌控朝政的楊彪就不認為女圭女圭一般的天子,即便是聰慧過人,又能做成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

所以也就隨天子折騰了,開心就好。

楊彪疲憊地揮了揮手,楊修識趣地告退離去。

與此同時,未央宮中。

堂外桂花飄香,淡黃色的落花下,劉弋與徐晃席地而坐。

「陛下,臣當值不能飲酒。」

劉弋愣了愣,見徐晃面色認真,便把手縮了回去,他好像還真沒見過徐晃飲酒。

劉弋擰開酒塞,遞給了身後桂花樹下站著的王老頭。

王老頭可不管這些,咕咚咕咚地便仰頭灌了下去,砸吧著嘴角閉眼回味著。

「陛下看來劍術頗為見長啊。」

徐晃看著跪坐在地上的天子,手習慣性地放在腰間的黑底紅紋的八面漢劍上,不由地贊嘆。

「跟著老王學了兩招,算是拔劍術吧。」

劉弋摘下懸在腰間的劍遞了過去,跟王老頭慣用的雙手大劍不同,他的劍是萬鍛出來的單手精鋼劍,木胎漆鞘裹以魚皮,還涂了朱漆。

這柄八面漢劍以黑紅為主色調,只在劍珌(劍鞘末端)瓖嵌了一塊暗紅如血的寶石,稱得上是低調奢華有內涵了。

徐晃欣賞片刻,將劍遞了回來,說︰「陛下不如展示一番訓練的成果?」

「如何展示?」

徐晃起身折下一截桂花枝,樹枝上的花骨朵有黃有白,分外嬌俏。

「臣來拋擲,陛下斬之。」

劉弋微微點頭,手搭在了身側的劍柄上。

徐晃向空中拋起樹枝,樹枝在達到最高點後迅速地向下墜落。

「唰!」

劉弋的動作快如奔雷,一劍拔出,徑自將樹枝斬為兩段。

在樹下飲酒的王老頭看了一眼,滿意地點了點頭。

「這招是對坐之時斬人的若是有宴會,敬酒之時用來殺李傕郭汜最適合不過,定能將其開膛破肚。」

徐晃問道︰「哪一日是陛下冊立皇後的大宴?」

「四月二十三日,宜嫁娶、祭祀,忌下葬、行喪。」

「還有三天。」

劉弋點了點頭,道︰「是啊,還有三天,四月二十二日之前便要做好準備了。」

「我那徒弟史阿已經回來了。」王老頭突兀言道。

「這麼說皇甫酈也一路順利?」

「是。」

「還有。」王老頭繼續說道︰「宣義將軍賈詡,宴請了羌胡首領,羌胡兵這幾日便要離開長安回隴西了。」

「計劃之中,引張濟入京,遣散羌胡雇佣兵,這兩步都已經完成,那就只剩招納楊奉了。」劉弋呼吸了一口夏日悶熱的空氣,心中終于稍微定了下來,問當面的徐晃︰「公明你曾是楊奉的下屬,楊奉那里到底能不能行?」

「楊奉信得某說的事,但須陛下親自去,當面予他承諾,他信不過大臣。」

「朕曉得,給還留在河東的十幾萬白波賊一個說法,赦免他們光和年間造反的罪過,再給他們官身……如此有三千白波軍,又有董承的三千多西涼兵,攏共六千多兵。

李傕有一萬四,郭汜有一萬二,哪怕抵不過這兩家合力,也有其中一家一半的實力了。若是張濟引若是能引兩三千騎兵晝夜兼程而來,此事便有了七八成把握。」

徐晃張了張嘴,想提醒天子軍隊之間戰力不同,不是這麼算的。然而看著眼眸中全是血絲的天子,徐晃的話最終還是沒能說出口。

天子天資聰慧,這點道理又豈能不懂。

這些日子,天子運籌帷幄,和法正謀劃的所有行動,稱得上環環相扣無懈可擊。

如此年紀,如此沉著冷靜所謀長遠,如何不令徐晃心生佩服?

此天子,必興漢!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