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負責染色的師傅呢?」孫妙兒攔住旁邊的工人,她覺得有必要和魏家負責這方面的師傅好好談談。
畢竟她初來乍到,恐難服眾。
不多會兒,工人領著一個四十多的男工過來,男工身著短衫,袖口卷起,身上沾染了五顏六色的染料。
「陳平,陳師傅,祖上三代都在東家干的。」工人介紹道。
陳平听說東家從外面請了厲害的師傅過來指導他們,還以為是什麼狠角色,沒想到現在見了,竟只是個十五六的姑娘,自然沒把孫妙兒放在眼里。
斜睨了她一眼︰「怎麼?姑娘有什麼見地?」
孫妙兒感受到對方眼中深深的不屑,倒也沒在意,畢竟人家是經驗老到的師傅,自己過來,充其量算是取長補短,她也不敢輕言大話。
「高見不敢當,只是,陳師傅,你看這顏色,是否覺得有些突兀?」孫妙兒攪起染缸里的木棍,沉澱的染液登時渾濁起來,顏色與剛才靜置時又不一樣。
突兀?
陳平听到這樣的話從一個小姑娘的口中說出來,怒火中燒,面子上掛不住,回道︰「哪里突兀!我給魏家干活兒干了這麼多年,還從沒有人說過這種話!」
孫妙兒信手扯起一塊晾得半干的布料,「陳師傅,你瞧這朱色料子,在太陽底下晾著,尤顯得好看,但若是在室內月兌離了自然光,恐怕就落俗了。」
「這料子質地柔滑,折射出的光感也頗強,但使用場合極其受限,依我看,做服飾還是差了些,用來做承光的布簾還差不多!」
陳平被孫妙兒的話激怒,他憑借的是祖傳的手藝,給魏家染出的料子雖比不得官府的織造局,但也是精品,居然能被她貶低到如此地步!
在旁圍觀的工人也是憤憤之色,他們還是很尊崇陳師傅的手藝的,忙跟著起哄,「光說有什麼用,不拿出點本事來給我們瞧瞧?」
「可以。」孫妙兒自信一笑,「去準備三斤干桑葉給我。」
工人面面相覷,道︰「要桑葉做什麼?」
陳平冷靜道︰「去給她拿,我倒要看看她能玩兒出什麼花樣來。」
大槐村是蠶桑重鎮,桑葉幾乎遍地都是,農戶地里種的不是莊稼,而是桑樹。
不過半炷香的功夫,幾個工人就扛著一袋干桑葉過來。
「給我架鍋,燒鍋開水。」孫妙兒打開布袋子挑揀一番,淨是選了些干透了一捏就碎的葉子。
眾人不知她葫蘆里賣的什麼藥,但得了陳平的眼神示意,只好照做。
等鍋支好,孫妙兒麻利地點上火,將干桑葉作為燃料添在下面。
上面鍋里是滿滿的清水,眼看著火燒起來,冒出青煙縷縷。
陳平一副等著看好戲的表情,也不打斷她,只抱著肩冷眼站在邊上。
鍋大而深,燒了好大會兒工夫,水也沒有動靜。
孫妙兒一個勁兒地往火里加著干桑葉,轉眼工夫,滿滿一布袋的干桑葉就被用了大半。
等一袋桑葉用完,鍋里的水慢慢沸騰,咕嘟咕嘟地翻起來泡。
孫妙兒揮手,示意工人把鍋給撤了,用棍子在桑葉灰里翻動,等火苗全都被打滅了,才將桑葉灰鏟起來,用紗布包裹了起來。
圍觀的人看得一愣一愣的,不知道她收黑不溜秋的葉子灰是什麼打算。
孫妙兒把紗布袋用布扎緊,直接丟進了燒開的那鍋水里,反復蕩滌,清澈透明的一鍋水漸漸變得渾濁不堪,是難以分辨出顏色傾向的髒色。
接著她拿起木舀盛了桑木灰水,盡數倒進了身邊放著染料的染缸里。
陳平大驚失色,叫道︰「你干什麼!」
「給你調色,還能干什麼?」
孫妙兒觀察著顏色的細微變化,覺得還是不夠,緊接著又倒了一舀水進去。
陳平想攔她,還沒來得及出手,那缸染料就被她攪得變了色。
出手之大膽是在場所有的人都沒能想到的。
他們都覺得好好一缸染料就這樣被毀了。
等孫妙兒想加入第三次桑葉灰水的時候,終于被陳平給攔住了,「你知道這一缸染料值多少銀子嗎?」
孫妙兒毫不畏懼,對上他滿是怒意的雙眼,道︰「我給你改過顏色之後,多的不說,起碼能讓你這布的價格翻三翻。」
「大言不慚!」陳平不屑道。
孫妙兒手腕一轉,趁著陳平不備,把第三次灰水加了進去,而染缸里的顏色只能隱約透出一股土色,變成非常不明顯的黃。
「拿生綢來。」
見顏色已調和成大致滿意的程度,孫妙兒丟下木舀,「到底如何,拿生綢一試便知。」
孫妙兒將生綢丟進染缸中,攪拌幾次,又過清水,反復兩三遍之後,生綢已上好了色。
陳平起初不認同她的做法,覺得荒謬,但見到成品之後,心里卻不得不服。
經過桑葉灰水調和的染料,染出來的顏色與原先相比,多了一份古樸穩重,假如說之前的顏色是明媚少女,現在的顏色就好比端莊貴婦。
生綢上的暗紋在赭黃的襯托之下也愈發貴氣。
「所以桑木灰水就是你要教我們的法子?」陳平雖心里認了,但面上仍不肯服軟。
孫妙兒擺首︰「陳師傅你也是這行的老人,不會當真以為這麼簡單吧?」
「顏色調和,不光是要根據配比來走,更重要的還得靠染色師傅的眼楮來感受,不光是在亮處,同樣也要考慮這料子在暗處的質地與光感。」
「同樣桑木灰水的配比,也不是生搬硬套的,這個顏色我加了三次灰水,那麼換個顏色呢?要加幾次?全憑個人感覺罷了。」
這話外行人听不懂,陳平卻能明白,是了,他們這行,眼楮的感知是最為重要的,因為天氣冷熱和水溫冷熱等種種因素影響下,同樣的配比都可能產生不一樣的顏色。
這小姑娘能明白這一點,就說明她確實真懂,而不是踫運氣悟出來的法子。
陳平冷哼一聲,嘴硬道︰「倒也還算個可行的辦法!」
孫妙兒看出來,陳師傅雖好面子,好在不是個偏執不懂變通的,看來魏家還有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