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823章 一個鄉下老太太頂一百個眼線

郝花時道︰「因為剛才我們在說崔遁逸的事……」

晏時榮一皺眉︰「正好,我也想跟耶耶說說這事兒。」

他坐下道︰「這事有些不尋常。」

因為查下來,發現趙平澤進了京城,還沒有投宿客棧,就中途不知道去了哪兒,有個道听樓的叫花子,看到他中途被人請去治病了。

誰會大街上拉人治病?

若不是有那個江湖人周宣的證詞,證實他確實進了京城,事後又記得找他,那他一個外地人在京城,無聲無息的消失,沒有人會留意到。

而且關鍵是,李方也是個大夫,也算是有名有姓,外地到京城的大夫,在京城已經住了一陣子,周圍的人對他評價還都不錯。

晏時榮道︰「周宣自願服了真言丹驗證,他沒有說謊,而且他能準確的說出藥箱中藥瓶的小特征,還能從很多種外傷藥中聞出他用過的那種,他有這個本事,他的話可信度很高。」

「所以,假如他說的是真的,那一個人無聲無息消失,另有一個大夫在第二天轉眼接收了他的一切,而這個人還是一個現成的大夫,這個可能,有多少?」

明霈帝道︰「你是說……」

晏時榮點了點頭︰「對,所以我讓他們深查查。」

郝花時一時沒跟上他們的思維︰「什麼意思什麼意思,師伯!!」

晏時榮都要站起來了,被他一拖,又 的一下坐回來,只得給他解釋︰「我的意思是說,可能會有人,專門盯緊這種外地來獻藥的大夫,然後搶佔他們的藥材,以圖巴結上心寶。」

郝花時吃驚一瞬,「哇!!那你們審沒審那個糟老頭啊?」

晏時榮點了點頭︰「在審了,估計很快就有消息了,本來暗著查是最好,但起初沒注意,這蛇驚都驚了,只能明查了。」

郝花時飛也似的出宮追後續。

出去一看,就見崔遁逸幾個人,抓了一個官員過來,看官服還是個五品官兒,只是他不認識。

崔遁逸看到他,悄悄瞪了他一眼,意思讓他別亂躥,就進去了。

郝花時心癢癢的,過去找了孫長明,只說晏時榮讓他來看看。

他話說的浮,孫長明心里也有數,但這事情本來就是影衛在查著的,又是心寶的事,他是肯定會知道的,也沒拒絕,就帶著他過去听審。

大理寺幾個官員,孫長明看著嘻皮笑臉還怪諂媚,衛玄霄斯斯文文的好像很好脾氣,都不像多有原則的人。

但其實這兩個人,一個塞一個的擰擰,什麼案子都敢查,什麼人都敢抓。

平時都是這樣,更何況這一次還有皇孫撐腰。

也不跟他廢話,直接喂上真言丹就開始審。

這個官員姓馮,父親曾官至二品,但他自己,年過半百還是個從五品員外郎,升遷無望,就想出這麼個門道來。

這種事,他已經不是第一次做了。

其實這件事情,還是很冒險的。

因為若走正規流程獻藥,是見不著心寶的。

若直接找心寶獻藥,就有可能會被細查。

但只要有半成的希望巴上小公主,對他來說,就值得一試。

所以他曾經用收買的方式,花了兩千銀子,從一個民間大夫手里拿了一種藥,但醫道部的大夫一看,認為不好,就沒通過。

第二次,他收買不成,索性做了個局威脅,逼的那大夫只能答應,這次倒是過了醫道部的審核,但心寶看過之後認為藥效不佳,配伍不合理,為新而新,就又刷了下來。

接連失利,他也是要瘋魔了,最後連趙平澤這種,其實只相當于獻一種草木的,也不放過,因為趙平澤堅持不肯,他索性派人把他殺了,然後找人做出一種藥,把這種新的草木放進去,冒險直接向心寶獻藥。

就成了現在這種結果。

大理寺派人掘出了趙平澤的尸身,然後把經手的人一連串都拘了,報了上去。

結果批下來的折子上,明顯太子殿下的筆跡寫著,「按……」估計是想寫按律處置的。

結果又被劃了,後頭皇上的筆跡批曰︰痛懲。

行,八卦不敢亂說,意思領會到了,狠狠的懲治一下就對了。

于是這個官員和經手之人,斬的斬,絞的絞,全家即日離京。

同時下了告示,嚴禁以任何理由私自向鎮國公主獻藥,凡獻藥者必須依遁流程,有人擔保,官員審核舉薦。

若有搶藥收買等等,盡皆嚴懲,舉報者重賞等等。

之後皇孫晏時榮還放出一篇文章,痛斥此事,無數才子應和,連剛到青州的元沈絕,都以寶絕的筆名寫了文章應和。

這純粹是路上硬擠出時間寫的。

青州離的近,他們四個在路上,就商議了一下這事兒要怎麼做。

主要幾件事情,首先是號召大家做暖炕暖牆,這個用土磚做就行,但要在當地找行家,好按著各處的條件,決定怎麼做。

與之相應的,會低價賣磚、賣煤,好用來燒炕。

其次,因為是接連二十幾天的暴雪,所以房子,尤其是房頂也是要加固的,後續還要及時清理,免得壓塌房子。

第三就是棉衣,如今運過來的都是棉桃,要月兌了籽才能用,月兌籽也不是什麼難活兒,所以索性就給各村發放棉桃和粗布,讓他們自己摘了自己做。

以上都是保障生存的,所以第四才是種糧食。

重要性上雖然略有差別,做的時候,卻是要一起做的。

所以明霈帝給了兵權,他們可以調度各地衛所的守軍。

而且雖然時間緊急,但還是要有一段時間的試錯,所以他們暫定先在青州推行半個月,然後晏時盛留下, 一方面打理青州本地的事情,也方便與京城交接統籌,然後再兵分兩路,元沈絕和何望州去南直隸,程弗居去豫州。

這一次,明擺著元沈絕是主導,連晏時盛都是要退一射之地的,但程弗居是師兄,說話也不用避諱,有什麼說什麼。

四人一路商議。

晏時盛心細,道︰「還有一點要注意,按人頭發了棉桃之後,最大的可能,家里可能會把女孩兒的棉花克扣下一部分,給男孩做,或者讓女孩穿舊棉花,男孩穿新棉花。」

程弗居道︰「督導之人,必須親力親為。」

「不用這麼麻煩,督導的也看不過來,」晏時盛笑眯眯的道︰「只需要告訴他們,舉報的獎勵二斤糧食。」

他眨了眨眼楮︰「程大人,你沒听說過一句話嗎?一個鄉下老太太,頂一百個眼線。」

程弗居笑道︰「臣之前還真沒听說過。」

「哦,不奇怪,」晏時盛笑道︰「我剛說的。」

四人無不失笑。

但笑歸笑,這法子損歸損,卻絕對有用!!

你不了解這個村兒的人,但他們本村的閑人,鐵定了解的不得了,猜都能猜個差不多,就算沒好處也有人樂意瞅兩眼,更何況還有二斤糧食?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