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傳國八百年的海濱之國。
據說八百年前的初代國君姓媯,後來的陳國皇帝也都姓媯,只是四百年前左右,陳國經歷了一次世系變動,雖然仍舊是那位初代國君的後人,但是已經不是最初那一系了。
歷經世系變動之後,後來的陳國國君便以地為姓,開始姓陳了。
相比較于大周姜氏皇族來說,陳氏皇族就要孱弱許多了,整個陳國,明面上最頂尖的戰斗力,也就是三品大宗師而已,再往上據說有一個二品的老祖宗依舊在世,但是已經許久沒有人見過了。
因為陳國宗室的實力不怎麼樣,因此陳國朝廷對于地方上的掌控,也就沒有那麼有力,比如說李雲自小長大的青州,相比較于朝廷來說,青州百姓肯定更听靖安王府的話。
也就是說,陳國的體制,更像是封而治之的分封制度。
正常情況下,靖安王李晟是不怎麼需要去陳都的,可能兩三年才會去一次,跟那邊的陳國皇帝打個招呼,便返回青州當自己的土皇帝。
而陳國皇帝,也很少會召李晟進京。
但是現在,很明顯陳國的確遇到了一些大問題。
東海的妖族不老實不安分,首當其沖的就是陳國,一旦東海妖族全面進犯,以陳國的國力,根本不可能守住。
到時候,即便是大周,也未必會幫著陳國守衛疆土,周人可能只會守在連涯山,把妖族擋在連涯山外。
雖然李晟對于傳旨的漢子很不客氣,但是對于陳國皇帝的聖旨,他還是放在心上的,接到聖旨之後,李晟簡單收拾了一番東西,便從後院牽出了他那匹心愛的龍駒,準備上路。
進行之前,靖安王府的人都來給李晟送行。
等李晟上馬之後,世子殿下也要跟著跳上這匹龍駒,但是被李晟阻止了。
這位靖安王爺看了一眼家人們,又看向李雲,低眉道︰「妖族有動作,皇帝不可能只召見我一個人,估計整個陳國所有州郡的掌控人,都被叫到了陳都。」
「這種大事,為父不好帶你。」
李雲對著李晟笑了笑︰「父親先前還說,讓我把陳家的四個女兒都娶了,奪了陳家的家業,怎麼這個時候又不讓我去了?」
靖安王拍了拍自己座下龍駒,安撫了一番它的暴脾氣,然後看了一眼李雲,開口道︰「雲兒,這個時候你去陳都,也沒有什麼用處。」
李雲微笑道︰「老爹莫非忘了,兒子現在是捉妖司的人了,並且是捉妖司司正的弟子,東海妖族作祟,不正好是兒子大顯神威的時候?」
「莫說是你,即便是衛司正,也很難干涉大周朝廷的決定。」
靜安王爺神色平靜︰「捉妖司會不會參與進來,不是衛司正說了算,更不是你能說了算的。」
李雲微笑道︰「那個能說了算的人,兒子也湊巧認識了。」
他去神都雖然沒有多久,但是的確認識了不少人。
比如說……那位住在天聖宮的天後娘娘,大周朝廷實際上的話事人。
李晟沒有听明白李雲話里的意思,不過見李雲堅持要去,他搖了搖頭,無奈道︰「罷了,便帶你一趟陳都,說起來,從你八年前被陳家的公主給打哭之後,便再也沒有去過陳都了。」
李雲臉色一黑。
「老爹莫要胡說,我怎麼不記得這回事了?」
「你那時候都十歲了,如何能不記事?」
靖安王爺呵呵一笑︰「恐怕是你不想記住罷?」
說著,李晟拍了拍坐下龍駒的,讓出了一個位置,世子殿下興高采烈的跳了上去。
李晟的這頭坐騎,渾身長滿鱗片,看起來有些像是鱗獸,但是與普通的鱗獸相比,身材顯得更加修長,而且更有力量感。
據說,這是一頭青龍與鱗獸所生,被李晟因緣巧合之下捕捉,成為了李晟的坐騎。
雖然有龍的血脈,但是這匹龍駒年紀還小,尚且不能踏空,只是它奔跑的時候,四蹄會生出一股水氣,拖住它的蹄子,這就導致這頭龍駒奔跑起來寂靜無聲,只有點點水花的聲音,听起來很是好听。
李雲小時候,就曾經坐過這匹龍駒,如今也算是夢回童年。
就這樣,李雲坐在了李晟的身後,騎在龍駒身上,一路朝著陳都方向奔去。
陳都距離青州,大概七八千里路,龍駒能日行四千里,大概兩天時間就能到達陳都。
李晟是早上出發的,到了第三天清晨,龍駒就已經奔到了神都城附近。
即便是這頭異獸,這會兒也累的不輕,奔跑起來鼻息都有些粗重了。
此時,父子二人距離陳都,只剩下了一百里不到,見龍駒實在是太累了,李晟心里也有些不舍,干脆就在靠近神都的一處小山上停下來歇腳。
這座小山,緊鄰陳都,雖然不是很高,但是林木清脆,也算別有一番風景。
值得一提的是,這座小山的山頂上,生長著一株老槐樹。
槐樹長得本就不快,這株老槐樹硬生生長到了四五人合抱粗細,主干分為兩枝,每一枝都枝繁葉茂,樹葉迎風搖擺。
老槐樹樹根底下,還有個不大不小的樹洞,看起來頗為神秘。
李雲本來正靠著這匹龍駒休息,突然余光到了這顆槐樹,他腦中靈光一現,忍不住月兌口而出︰「老槐山?」
身為大宗師的李晟,倒是臉不紅氣不喘,這會兒他正在給龍駒喂食,听到了李雲的驚呼之後,這位靖安王爺看了李雲一眼,笑著說道︰「難得你認得這里,這里連很多陳都本地人都叫不上來名字,為父也是少年時在陳都的時候,听說過這老槐山上鬧狐狸精的事情,才記下了這個名字。」
李家可以說是公侯世家,李晟的父親,也是靖安王。
也就是說,李晟實際上是個王二代,這也是他當年在神都城里,能夠跟身為皇子的李墨那樣投緣的原因之一。
「孩子也是湊巧听說了一些老槐山的故事。」
李雲把目光看向山頂的那顆老槐,又看了看老槐的樹洞,腦海里浮現出了那只白狐狸的模樣。
老實說,沒有那只狐狸,李雲根本不可能獨自練就混元道種入道,甚至連混元一氣經都沒有辦法入門。
因此,那只狐狸與李雲雖然是萍水相逢,但是彼此也有一些恩情在。
想到這里,李雲看向那個樹洞,若有所思的說道︰「孩兒的一個朋友,似乎就住在這老槐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