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見到自己的新洞府落成,柏素清也喜不自禁,直接傳送了過去。

顧恪這才拿起小滿已塞進掌中的小石刀,隨手一拋。

小石刀穿越數萬里,落到了南野國最南邊的某處大河入海口處。

這里挺符合她的要求,尚且無人定居,小滿終于可以完成小時候想當個山大王的夢想了。

至于其中布置,顧恪一點沒動。

小滿與柏姐姐不同。

柏姐姐不能說懶,就是對種田干活等事沒有任何偏好。

所以顧恪可以代勞布置個大概。

小滿卻是想弄一個「原材料基地」,為了追求最合適的口味,很多東西對環境和種植手法都有要求。

這比柏姐姐修建移動花草可費心得多。

至少修剪移動花草只需順眼,而種植卻是一門學問,不會因為「我覺得」就成功。

洞府一落成,小滿也立刻傳送了過去,還把薩蘭珠也拉上了。

兩人過去就在那里指手畫腳,說著這里要如何改動地形,那里要甚麼土壤,水源怎麼安排等等。

最後留下安靜的小萍兒,乖乖奉上天女劍梭。

給她選洞府所在,倒是讓顧恪更費神些,畢竟別人口中的隨便不代表真的能隨便。

小萍兒雖不會「這不行,那也不行」,但若柏素清和小滿強過她的洞府太多,終究不美。

遂拉著她的小手,用神念將十多處備選地點的景色投影給她看過。

小萍兒不似小滿有選擇多動癥——老喜歡挑來挑去,很快就選了一處。

顧恪了然。

那里有些像她的老家白葦村,有一大片蘆葦蕩。

不選白葦村,只因那里早已荒廢,又被大戰波及過,白葦蕩早已變成了一個大水坑。

投出天女劍梭,洞府成型,小萍兒卻沒動彈。

顧恪注視著她︰「不去看看?」

小萍兒搖頭︰「以後有時間了再去,現在大武到處都是詭物,你一個人忙不過來怎麼辦。」

顧恪莞爾,在那小巧圓月上用力揉了一把︰「行行行,你這麼善解人意,我還能偷懶不成。」

神念一動,柏素清她們也從各自洞府返回。

顧恪笑著打量她們︰「諸位,想不想換份工作?」

眾人都不吭聲,坐等他繼續。

顧恪頷首︰「不說話那就是默認了啊,那便開始吧。」說著念頭一動。

柏素清三女腦海中陡然浮現出一份新契約,赫然便是——親卷契約。

剎那間,她們就明白了這份契約的不同之處。

親卷契約仍是與顧恪綁定,也擁有了大部分的洞府權限。

若說雇工契約只有「使用權」,親卷契約則是分享了部分「所有權」。

當然,顧恪才是唯一玩家,系統的核心權限仍只屬于他一人。

三女愣怔片刻,還是小滿歡呼一聲,飛快地在契約上留下了印記,簽下契約。

柏素清表情如常,心中卻在呵呵︰小滿你這個詭東西,我就知你會搶第一!

可惜,這次第一的還真是柏姐姐。

誰讓她是武神境呢,神念反應速度不是小滿和小萍兒能比擬的。

只不過她簽了沒吭聲而已,反正這事兒顧恪與她心知肚明,也用不著說出來。

看小滿這詭東西在那里傻樂,其實也挺有趣。

從這點來說,柏素清也算被顧恪「燻陶」出來了,潛意識里不介意搞點惡趣味。

更換契約後,忙碌的時間終于到來。

大家隨意在湖邊回廊選了處地方,躺在木椅竹榻上就開啟了投影。

如今投影可以由她們自行控制,無需通過顧恪開啟,也不用跟隨他一起。

顧恪只是調整了下投影的細節,將其實力限制在本體三成以下。

這樣洞府用在投影上的魂源消耗大幅度降低。

更小的「輸出功率」更易穩定和維持,足以延長三倍以上的投影時長,基本達到全時段投影的效果。

至于投影變弱的問題,根本不重要,反正投影又不怕死。

而且小萍兒和小滿都是武聖實力,對付虛詭純屬浪費,打靈主妖神又不夠。

降低到三成以下照樣是如此情形,卻能節約消耗,隨時投影救場。

柏素清是武神境,顧恪更是把她的投影實力限制在一成之下。

反正她遇見靈主妖神,他不介意過去湊個熱鬧,收割屬于自己的「第一位」至強者的戰利品。

只要其中有她的功勞,柏姐姐是不會在意他來「搶人頭」的。

簡單來說,她要的是「存在感」,在洞府中有自身價值即可。

而如大小姐就喜歡「第一名」,知道自己最強就會心滿意足。

隨著眾人躺下,他們的投影也出現在了大武各處福地城池中。

小滿和小萍兒武聖級別的威壓釋放出來,立刻壓得圍攻城池的妖詭們渾身僵滯,行動困難。

正在與它們廝殺的人們卻不受影響,手下不停,立刻就把對手妖詭殺得死傷一片。

如此變化,讓很多人都為之一愣,旋即腦海中就響起小滿她們的神念傳音︰「仙山降臨,鎮壓妖詭,爾等還不快快動手。」

與此同時,她們的身軀上也綻放出一圈圈肉眼可見的光環,朝四面持續擴散。

嗯,其實就是激發魂源,制造的光影特效,其作用不是鎮壓妖詭,而是「展示」她們出手了。

這自然是跟著顧恪學的。

反正妖詭們真被鎮壓了,也沒誰懷疑這些光圈是否有效。

疲憊不堪的守軍們精神大振,紛紛鼓起余勇,朝著落水狗般的妖詭們殺去。

與此同時,顧恪也在用秘境不斷中轉大武各地的守軍。

沒受到多少攻擊,實力保存比較完整的福地城池,開始派出援軍,支援其它城池。

伴隨著顧恪他們出動,挨個殺散了各處福地城池的妖詭,再朝周邊區域出擊,依次清剿過去。

這個過程中,顧恪幾人很少擊殺妖詭,一般只是將最強妖詭打到垂死,再扔給各地守軍補刀。

當然,有些中型城池損失慘重,連能補刀武夫都找不到,那就只能直接干掉。

接下來十多日,大武人在仙山幫助下,對境內妖詭展開了瘋狂的報復。

妖詭們死傷慘重,處處都在潰敗逃竄。

這時也沒誰出來壓陣了。

虛詭們敢跳出來重新組織,那等于在自己腦門上頂著「我是大冤種」的標簽,絕對是優先被干掉的。

場面比之前大戰時還要混亂,只不過亂的主要是妖詭一方,大武這邊則已在快速重建秩序。

經歷過三次天變,大武的官府和百姓都具備了相當的適應力。

這次大戰雖然慘烈,但災後重建秩序的流程卻沒甚區別。

災民各自朝最近的中型城池聚攏,若該城池被破,那就朝更上一級的大型府城前進。

各地官府和大勢力的人手雖緊張,也盡量抽調出一些人手,前去指引帶路。

仙山重開後,各地情報流通極快,中高層都清楚這次大戰各地人口損失慘重,很可能達到一半。

這種數量級的損失面前,人力缺口會成為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必然現象,人口會是最緊缺的戰略資源。

沒有足夠的人口,連想從轄區內抽調農夫、匠人、二輪高手當臨時工,都會無比困難。

因為下面也有巨大的人力缺口,抽無可抽。

現在多收攏一些人口,就是接下來高速發展的基礎。

畢竟這場大戰人死得多,妖詭死得更多,大把的妖詭尸骸都被交易給了仙山,換來海量的修煉資源。

而死去的人是不需要資源的,少了一半人口,那幸存下來的人們得到的修煉資源就會翻倍。

天賦普通者多一倍的修煉資源,固然不錯,但未來成就上限也就那麼回事。

天賦良好乃至上佳者,則很可能憑借這一撥資源,直接跨過門檻,一飛沖天。

這場大戰打殘打沒了很多原有勢力,各國官方和大小勢力損失同樣不小,剛好趁機收攏一批「無主」的好苗子,充作己用。

另一方面,在顧恪的推波助瀾下,仙山四大老祖化身奇境,永鎮大武四方的消息也完全擴散開來。

這個「結局」當然不能說是四大老祖死了,但化為奇境,應該就不能到處跑吧?這便是大武各國官方和大小勢力的想法。

沒了實力高到讓人絕望的四大老祖,很多人的小心思自然就冒出來了。

造仙山的反……當然是不可能的。

四大老祖沒了,還有四大仙姑呢。

她們能不能應對妖詭界的靈主妖神,這個不太確定。

但對付大武各國,絕對手拿把掐。

況且仙山誠心者遍布大武,包括大武第一武聖蘇玉樓都疑似為誠心者。

各國高層再傻,也不會冒出這種要命的心思,那是會死全家的。

他們的小心思不過是在「後仙山時期」開始時,盡量爭奪資源,穩住自身地位。

而要穩住自身地位,某些事肯定就不能再「仙山優先」了。

簡而言之,他們需要從這次大戰所得的仙山資源中截留下「一點點」,專門培養少部分核心成員。

統治大武這麼多年,他們對這套方法門清。

尤其是新老交替時,額外多出一些「損耗」也沒誰會追究。

況且仙山從來不是大武之主,它自己都沒打過這種名頭。

那些許截留只是小事,不至于讓仙山大動干戈。

事實上,他們的這種推測的出發點錯了,但結論莫名其妙地又是正確的。

顧恪這個老祖「真身」活得好好的,卻也沒將這些人的小心思當回事。

要說偏心,他比他們還偏心。

各國中高層玩這些手段,最終是否能保住其在大武的地位,是個未知數。

當大武進入高速發展階段,跟不上形勢的勢力遲早會衰落下去。

現在各國高層還算是時代的浪花,再過幾十上百年,八成是沉底的泥沙。

顧恪與他們無親無故,才懶得在這些人身上多費心思。

……

大武五百四十五年,五月初七,夏至。

中庭中部風陵渡,兩河在此匯入天河。

原本位于天河一側,百里方圓的荒山亂灘以及部分河流被納入了半山洞府內,再隱沒進虛空中。

這讓在天河跑船的生意人和老船工們議論紛紛,最後得出一致結論︰定是在這場大戰中被波及,造成了河道有了小小的變化。

不過「消失」的地方大多不利行船,對跑船的商家百姓利大于弊。

因此隨口念叨幾句後,也就沒誰再記掛這事。

大戰過去一月有余,大武境內戰火依然未曾消失,只是涉及的區域和規模不如開始的三分之一。

大多數地域的百姓已經開始恢復正常的生活。

大戰不光帶來了巨大的損失,也耽誤了不少時間,今年會比以往忙得多。

在這三河匯聚,中庭膏腴之地,那更是不能浪費。

而且這次大戰開始十日後,中庭中部的天氣莫名熱了起來。

大武與妖詭界連通後,日常溫度下降了十度以上。

中庭中部好一點,但也要在四五月的夏季才開始「春播」。

而這溫度一提升,三月時就達到了春播的氣溫。

這可不是小事。

若是這氣溫一直能高這幾度,一年起碼能多收一季的糧食,很多無法種植的作物也能重新種上。

三次天變都造成了嚴重的災禍,缺糧這事始終貫穿其中。

沒誰能不在乎糧食,大小勢力沒糧食,手下軍心不穩。

底層百姓沒了糧食,那就得全家挨餓。

即便大戰未完,此刻的中庭中部也到處是忙碌耕種的百姓,他們實力普遍不高。

實力高的人大多響應仙山號召,前去大武各地擊殺妖詭潰兵了。

只要殺得夠多,一人養活全家十數,甚至數十人都不難。

當然,實力普通者永遠是數量最多的那部分,各地倒也不至于無人種地。

不過中庭是這次大戰受損最嚴重的區域,人口銳減。

此刻空閑的田地太多,百姓再怎麼忙都種不完,只能一邊忙活,一邊望「田」興嘆了。

半山別府,這是大小姐自己起的名字。

所謂半山,自然是因為居所在半山處。

實際上這「山」就是彷照玉龍峰,一比一建造的——彷的還不是如今的玉龍峰,而是大小姐離開玉龍洞府前的那座玉龍峰。

居所被命名為半山別院,屋舍布置與玉龍峰當初也有五六分相似。

------題外話------

感謝華榮王的打賞支持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