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百四十五章 圖窮匕見

一夜過,天方亮,公雞喔喔起叫,熟睡中的李孟羲一下睜開了眼楮。

睜眼一看,見還是灰蒙蒙的一片。

眾所周知,公雞打鳴的時候,並不是天亮了,而是天快亮之前的漆朦之時。

被雞叫聲吵醒的李孟羲,只覺疲憊,他根本就沒睡好,感覺是剛睡下沒一會兒就被吵醒了一樣,而實際上,他的確昨夜忙到了後半夜才睡。

並不想立刻起床,李孟羲又閉上眼楮,拉起被子蒙頭上,擋住聲音想繼續睡覺,結果,並不能如願。

邊上,弟弟小磚翻騰著爬了起來,「哥哥,你咋不起來嗎?」弟弟女乃聲女乃氣的吵吵李孟羲。

小磚掀開被子,要叫李孟羲起床。李孟羲算是自作自受了,他教育小磚說,公雞叫了就得起床,小磚很听話,不再睡懶覺了,于是乎,當哥哥的李孟羲就被迫要以身作則,也不能睡懶覺。

無奈之下,李孟羲只得打著哈欠,不情不願的模索著找衣服,穿衣服。

相比于休息嚴重不足的李孟羲,小磚活波無比,小磚自己笨手笨腳的穿好了衣服,不願意在車里呆著,小磚從車里爬出去,想下車玩。

李孟羲沒在意。

一個沒看著,小磚下車之後,不知發生了什麼,突然哇的一聲驚叫。

驚叫著像一只受驚的小老鼠一樣一樣,嗚啊啊的慘叫著,躥回了車里。

李孟羲被小磚的驚叫聲嚇得一個支愣,還沒反應過來,小磚就爬回被窩里了。

「咋了?你咋了小磚?」李孟羲連叫兩聲,小磚不應。

帶著萬分疑惑,李孟羲要出去一看究竟。

等李孟羲出車,低頭一看,車外邊,火把架暗澹的光下,車把之下,地上一個花里胡哨的可怖之物正趴在地上。

一不留神,李孟羲也是被嚇了一跳,然後定楮一看,笑了,是老虎。

昨夜做的木頭老虎隨便放在地上,沒成想,嚇到弟弟了。

李孟羲喊弟弟出來,說是一個假的老虎,不會咬人。

小磚小心翼翼的出來,壯著膽子,探出頭偷偷看老虎。

果然,老虎是不會動的。

小孩子對稀奇古怪的東西總是充滿好奇。

不再害怕了之後,小磚就對假老虎好奇的不行,拿棍戳,還想拿手拍,還想拿腳踢,更是問東問西的。

李孟羲靠著車把站著,哈欠時不時就是一個,弟弟問什麼,他心不在焉的答著,不久,天就徹底亮了。

當東方升起的朝陽照射出第一縷陽光之時,遠在十里之外,向東南官道之上,一隊人馬匆匆行進著。

最前為步兵,長長的步兵隊列,成四路縱列列隊奔跑著前進。

隊列中的士卒,個個身背大簍,繩索跨肩過胸綁的緊緊的,任憑士卒跑的一腳深一腳淺,士卒背後的簍子很少有晃動。

再細看,這一部奔襲中的士卒,幾乎都不像是作戰部隊,因為從前到後,士卒身上只有麻衣,沒有穿鎧甲,數百人之眾,著甲之士一個沒有。

此便是極其奇怪的地方。

關于長途奔襲過程中如何節省體力,如何提高奔襲效率,早前,李孟羲結合自己的知識,以一己之力,推論並完善了遠程奔襲時的攜行細則。

總之是一個動能、動量問題,于奔襲中的士卒,背負的行囊晃動越少越好,省力的關鍵便在此處。

為此,李孟羲設計了攜行具,統一了攜行方法,還通過往簍子里塞麥秸的方法,進一步減少攜帶物資的晃動。

在之後,關羽練兵之時,關羽單獨發現,士卒們身上的鎧甲,哪怕只一件單面胸甲,胸甲穿在身上跑起來的時候,晃動很是厲害。

李孟羲的動能動量之說,顯然是啟發了關羽。

關羽意識到鎧甲在身,不利奔襲,于是就特意改進了奔襲戰法,令,奔襲之時,鎧甲也一並塞進簍子里放好。

只此一處改進,使奔襲部隊的效能直接提高不少。

再說極關鍵的攜行具。

關羽麾下這八百之眾,兵員層層簡拔精中選中還是其次,比兵員更難湊的是攜行具,八百奔襲之士,所需就是八百套攜行具,需八百個既輕便又結實,還是方形的,茬節又在外邊不掛袋子,大小又合適的簍子,且里邊還得有一個能防雨的袋子。

單就這一套簡單的攜行具,天天都在做,沒一日有停,到如今不過只湊夠半數而已,八百奔襲士,一半有攜行具,另一半,只有簍子,沒有防雨袋。

在步兵隊伍前後,前邊遠有哨騎,近有騎兵在前領著帶路,在後邊,也有騎兵跟著斷後。

隊後的關羽,看天亮了,便下令百夫長們喊喊口令。

隨後,安靜的晨間,寂靜無人的曠野,響起了此起彼伏的,「一、二、三、四、」口令。

隨著口令,跑的有些七零八落的隊伍,開始逐漸恢復節奏,跑的齊了起來。

奔襲之關鍵,一是快,二是齊,只齊不快不堪為用,只快不齊,出發一千兵,到時兩百,亦不堪作戰。

只有既快且齊,方能擔任奔襲重任。

如今,經過長時間操練,當初奔襲十里尚不能的散亂之兵,現下已堪大用。

數百士卒奔走時的腳步聲隆隆而過,接著是嗒嗒馬蹄聲,騎兵又過。

待喧囂過後,道路上灰塵微起,很快,便歸于平靜,涿州軍奔襲之兵須臾便遠。

涿州軍營中,涿州軍又是天剛亮,飯就已經做好了。

全軍開飯之中,一處篝火旁,劉備和李孟羲兩人邊吃著早飯,邊討論著。

李孟羲轉頭往邊上看了一眼,幾步外,挖溝壘出的土壘成的一人多高的土坡擋在那里,隔著土坡,溝一點也看不到。

「就今日吧,車陣後撤,撤到壕溝之後。

溝挖了兩天,土堆的人高,想藏也藏不住了。

要不了多大一會兒,官軍應該大亂了。」

說著,李孟羲端起碗,吸 了一口粥,嚼了兩下粥里麥粒,粥咽下,舌忝了舌忝嘴唇,目視面前劉備,澹澹道,「前方埋伏未成,一早我還要出去布置。

官軍已至絕境,可能魚死網破,亦可能派人來求和。

若是前者,絕不能退讓,官軍兵馬但過界,必以雷霆之擊。

若是後者,官軍使者來,玄德公可自理,或可派人去尋我。」

最後一句話,李孟羲說的極有水平。他說的是,劉備可自為,也可派人去把他叫回。

說話間,給了劉備足夠尊重。

而不是直接安排手下人一樣,只說了一句,「要是官軍來求和,你派人叫我回來。」

怎麼,人劉備一軍統帥,人劉備是不夠格和官軍談判怎麼著,非得讓你一女圭女圭主事?

劉備寬宏大量,不至因此罪人,然,若是在其他諸侯手下,禮節有錯,百分之百要遭至殺身之禍。

劉備听了李孟羲安排,放下碗,笑了,「……和官軍媾和,必是舌辨爭鋒,還是得羲兒你來。要不,你在此留守,某去安排埋伏?」

李孟羲頓了一下,微微皺眉思索一下,猶豫,搖頭道,「不妥。布置埋伏,實在太麻煩。」

言下之意,就等于是明說劉備的能力,不足以布置十面埋伏之陣。

劉備也有自知之明,心知論及排兵布陣,不如二弟與羲兒,便也不再爭竟。

官軍和皇甫嵩若是放低姿態前來求和,實則是大事。

有大事將臨,李孟羲本理應留守,他不很看重官軍求和與否,不是不看重求和,是不看重官軍本身。

以李孟羲的想法,放一日前,他還對官軍有所顧慮,生怕萬一爆發戰斗,有那麼三兩個官軍騎兵走月兌,以使事敗。如今,幾萬民夫日夜相繼,勞碌不休,壕溝挖了兩個日夜,天塹已成,李孟羲巴不得皇甫嵩頭腦發熱前來決戰。

正好,滅他官軍數萬,此數萬人一滅,朝廷手中兵馬立時見空。

而後,直接打起旗號,趁勢改朝換代,豈不爽利。

因對官軍不耐,李孟羲因此大事將臨,隨意走開。

官軍是談和還是不談,根本不重要,同理,劉備能不能和官軍談好,同樣也就不重要。

這才是李孟羲把事情全甩給劉備的原因,而不是他情商突然變得極高,高到會微妙的照顧劉備到面子。

很快,吃過飯,李孟羲帶著弟弟,把弟弟送回學堂。

後軍淄重隊,婦孺營中,教書先生們在板車上支起小木板,用漿湖把寫了字的紙貼在木板上,數好自己班的小朋友,準備開始新一天的教學。

仗在打,婦孺營跟沒打仗的時候一樣,還更安和了。

兩下分說。

李孟羲帶著騎兵,拉著車子,車子上拉著許多新做好的旗幟,繼續去前邊布置陣旗去了。

與此同時,官軍營寨之中,早晨只開始,官軍還沒開始察覺到什麼異常。

在官軍開火吃飯的時候,涿州軍早就吃完了早飯,調動命令下達,圍的的死死的數天不動的涿州軍車陣忽然潮水般的散開。

警戒的官軍士卒一見涿州軍有變,立刻上報。

滿營官軍,正是吃著飯,各部將官也還未召集到一起,四處分散著,忽然一聲低沉號角聲起,手里拿著碗快的官軍將士,個個詫異。

號角聲起,乃是皇甫嵩作戰之前,整軍備戰的信號。

營寨一角,急促的號角聲一聲接著一聲嗚嗚響起之時,剛拿起餅子,正準備吃的曹操,頓時就是一愣,然後驚覺發生了大事,餅子也顧不得吃了,隨手丟下餅子,點了麾下一人,「元讓!整頓兵馬!」

慌忙交代了一句之後,曹操匆匆走了。

——

官軍大營,已被驚慌所籠罩。

曹操往中軍大帳趕的時候,去的路上,短短一截路,半路先遇到了慌不擇路的士卒,曹操差點一頭撞上,走幾步,又見匆匆跑過的傳令兵驚慌失措之下,腳下不穩竟跌撞摔倒。

到底是何事,涿州軍要來攻寨了?

……似乎不對,寨外沒有太大動靜,若是涿州軍來攻,必是人馬嘶鳴。

帶著三分疑惑,曹操匆匆趕至中軍大帳。

有皇甫嵩副官在帳外,曹操拱手一禮,忙問,「皇甫將軍何在?」

「北門去了。」副官答到。

曹操忙又朝北門而去。

官軍營寨北門,箭塔之上,登高觀陣的皇甫嵩瞪大著眼楮看著遠處,神色震驚,面色難看至極。

從皇甫嵩的角度去看,涿州軍車陣後撤之後,沒有了車陣與人影的遮擋,一段接著一段高起的土坡完全暴露了出來。

就是這一段一段土坡,還有土坡前的一道黑線,讓皇甫嵩驚懼萬分。

離遠看,涿州軍陣勢處,土坡看著不甚高大,甚至低矮,但跟旁邊涿州軍士卒的身影一比,土坡比涿州軍士卒還高的多,一人多高的土坡,騎兵沖著都難。

還有,坡前一道黑線,只看一眼,熟于戰陣的皇甫嵩立刻便知,涿州軍必是挖了深壕,且壕不窄。

形勢又變,只一會兒,合圍的涿州軍車陣便支離破碎了,取而代之的,是每隔一段土坡之中,有一處豁口,涿州軍兵馬車架又復合圍,車架堵在了豁口,士卒則上了高坡。

目光從東一直掃到北,涿州軍構築的土坡雖高矮略有起伏,但土坡長寬跟拿尺子量的一樣,土坡一段段,一模一樣的長,連豁口看著都是一樣長短。

皇甫嵩極熟戰陣,正因極熟戰陣才明白,涿州軍圍著一圈挖出的壕溝,對官軍而言,到底有多可怕。

涿州軍挖了壕溝修了土坡也就罷了,極諷刺的是,挖溝就挖溝,堆土坡就堆土坡,還偏偏把土坡修的竹節一般節節分明,齊整無比。

在這一刻,皇甫嵩諸般算計,全都落空,不僅算計落空,還被涿州軍反算,散後又整的涿州軍把旗幟林立于土坡之上之上,對皇甫嵩的諷刺,已達到了最強。

箭塔之上,皇甫嵩突然慘笑,吃吃的笑。

越笑,皇甫嵩越是神情蕭索,面色越淒慘。

官軍,已至絕境。

是真正的絕境,是一點獲勝的希望都沒有,連拼個魚死網破的可能都沒有,連一人一騎生活的可能都沒有的那種絕境。

箭塔之下,北門處,一堆人,圍堵著許多士卒都在爭相往外看。

曹操擠了半天,終于擠到前排。

待定神往遠一看,初看,見涿州軍車陣撤了,再看,涿州軍車陣仍在,散成了一塊塊,第三眼,曹操看到了一道土坡,還有在土坡上人影連綿起伏的涿州軍士卒。

曹操一下愣在當場。

曹操瞬間弄明白了,涿州軍不是撤了車陣,也不是涿州軍要退卻,要撤掉合圍,而是涿州軍神不知鬼不覺之間,不知何時修了一整圈土壘,把官軍徹底圍死了。

------題外話------

明天再萬更。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