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六十章 暫時妥協

「湛光大師所言極是,鶴岡八幡宮一地本家決不能拱手讓給伊勢家的余孽。」景定瞬間被湛光風車一語點醒。

「可是,眼下若是發兵相州的話,主公並沒有太多的可用之兵啊。」這時真田幸隆倒是說出了關鍵所在。

「真田彈正忠,雖說是冬季,本家至少還是能征召一些兵力前往相州的。」景定倒是有些不以為然。

「冬季發兵的話,糧草消耗相比秋季、夏季要增加不少, 況且上杉家才結束阪東征伐不久,實在是不宜勞師遠征。不如主公先派遣與伊勢家舊臣交好的阪東之人前去議和,使其盡量成為八條家的旗下大名,並且讓山內屋形殿(上杉政虎)赦免他們的罪過。」真田幸隆其實並不認為冬季出兵是個好方案,與其耗費如此多的人力、物力、財力,倒還不如主動招降北條家的舊臣們, 讓他們為八條家效力,若是招降失敗的話在進行征討。

本來上杉家聯合關東八國諸將一舉攻滅北條家就是一個偶然,而且經此一役八條家的糧草存儲也所剩無幾,萬一討伐失利,戰事遷延日久的話,那麼八條家很有可能會開始對領內進行橫征暴斂。

「真田彈正忠之見並無不可,主公,依貧僧來看可行。」湛光風車听完真田幸隆的話後緩緩說道。

「難道就讓伊勢家死灰復燃嗎?」景定顯然不願繼續打圍城戰,畢竟上杉家和八條家的損耗是最大的,其余關東諸將、奧羽諸將的損耗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主公,如今伊勢家的舊臣們所攻落的城池兵砦皆是先前投降于上杉家的伊勢家家臣,或是伊勢家旗下的國人領主,對于主公來說並沒有太多的損失。被討取的無非是原伊勢家的武將,主公只需派遣得力家臣扼守相州、武州、豆州等地的重鎮要地即可,就能知曉是哪一家大名在源源不斷的支持他們。待至夏初,主公便能調集大軍,一舉將他們討平。」真田幸隆倒是勸諫景定不用過于著急的發兵征討。

「是啊, 主公。相州、豆州、武州等地對于八條家來說眼下實在是鞭長莫及。主公雖然表面上領有相州、豆州、武州等國的守護職,但是實際在這些領國之中所能征收賦稅、下達政令的領地實在是太少, 幾乎可以算作是遙領,而非實任。不如主公還是先穩定野州,而後再圖謀整個阪東八州。」湛光風車也非常認同真田幸隆的看法,畢竟那些領地對于八條家來說基本上和飛地沒有什麼區別,甚至還有些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那就讓江戶城城主太田大和守來擔任對伊勢家余孽的取次,若是失敗的話,那本家就只能發兵征討了。」景定此時也不想冒著風雪發兵征討北條家舊臣,就只能先采納湛光風車和真田幸隆的建議。他完全沒有料到,關東的局勢竟然會惡化的如此之快。

「其實甚至主公都不一定需要發兵,岩付城城主太田美濃守殿可是極為仇視伊勢家之人,其子源五郎就是被伊勢家所害。」湛光風車隨即提醒了一下景定。

「只怕是引狼入室啊。」景定現在特別猜忌這些割據一方的關東大名,尤其是割據東武藏的岩付太田家,先前打著討伐北條家的旗號大肆攻城略地,如今其領地已近十萬石,根本不能小覷。

不過,景定此時倒是有了另一個設想——進一步麾下擴大忍者眾規模。

原先從上野、越後招募的少量忍者交由湛光風車統轄後,僅能探知岩代、磐城、下野一帶的情報,對于其余地方則是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了。故而, 景定只好派人從軒轅眾中招募加藤段藏為家臣, 以此來增強八條家的諜報能力。

面對關東新出現的嚴峻局勢, 也為了確保這些北條家舊臣無法進一步擴大規模。景定便升任小田原城城主八條宗信為相模守護代, 統轄相模諸將加強相模一國的防御,以及尋找合適戰機彈壓一揆。

鑒于現狀,景定倒是打算采取穩扎穩打的策略。和這些北條家舊臣打一場持久戰、消耗戰。畢竟以八條家目前的實力完全有能力做到這一點。只要沿海地區還在八條家的掌控之下,景定就能派遣水軍眾源源不斷地送糧草輜重進入相模、伊豆。

與此同時,相模津久井郡、愛甲郡、高坐郡、大住郡等地蟄伏的井上加賀守、井上雅樂助、石井五郎左衛門、石井藤左衛門、小島新右衛門、守屋若狹守、中村帶刀左衛門等原北條家津久井眾、小田原眾紛紛斬八條家、內藤家的代官、奉行、奉公人響應和康忠、山角定吉、山角康定、多目權兵衛等北條家舊臣,使得北條軍的兵勢更盛。

和康忠隨後就以津久井城為北條家的新本據,將北條氏友(葛山氏友)安置在津久井城中,同時在又野城、小松城、細野城、田代城等津久井城周邊城池兵砦分別配置山角定吉、多目權兵衛、伊藤政世、舍人經忠等人,以此來確保津久井城能穩若磐石。

武田晴信此時也源源不斷的派人冒著風雪,翻越高柄山為北條家的舊臣們送來鐵炮、甲冑、弓矢、糧草等物資,希望北條家的舊臣們能再接再厲,進一步擴大規模。只有這樣,武田晴信才能免除後顧之憂,可以盡全力攻略飛驒一國了。

隨後,北條氏友也投桃報李,以和康忠為北條家的筆頭家老、軍奉行、行相模守護代事,由他來負責恢復北條家的舊領以及與關東八國諸將的通信。

表面上北條家的舊臣們是打著恢復北條家家名的旗號舉兵,若是順利的話就能恢復北條家在南關東諸國的統治和輝煌。而且還向上杉家表明了一種決心——滅了北條家,還有後來人!

但是更多的人加入北條家舊臣一方實則心懷各自鬼胎,讓他們自己說是為了忠義二字,也是為了報答深受北條家的厚恩。實際上,放眼望去天下六十六州,所謂的忠義二字就是用來扯淡的。

這些人高舉著恢復北條家家名的大旗,內心里卻在盤算著自己的小九九。

就在這風聲鶴唳的節骨眼上,又有一人緊隨北條家舊臣舉兵之後,對上杉家舉起了反旗,以至于關東八國的形勢更加雪上加霜。

這個人就是戶倉城城主大石定久。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