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52章 猶如過山車般

在馬士英離開前,就曾對留守紫禁城的部下下達死命令,絕不能讓其他人進入皇宮,若是敢放人進宮,駐守的軍官一律軍法處決。

因為有死命令,承天門為首軍官絕不退讓。

一個小小的軍官居然敢擋路,史可法被氣壞了,怒喝道︰「你居然敢阻攔朝廷命官,這是死罪!」

呂大器重重地道︰「新皇帝即將登基,要住入皇宮,若是耽誤了大事,將你全家滿門抄斬。」

那軍官道︰「諸位大人,卑職乃馬總督部下,只听馬總督之命!」

「你!」史可法氣炸了,怒喝道︰「若再不讓開,賜你死罪!」

那軍官不僅不讓開,反而對部下們道︰「弟兄們,若是有人敢硬闖,給我全部殺光!」

這下,兩人更是氣急敗壞。

可無論兩人怎麼反應,官兵們就是不讓步。

駐守紫禁城的人可能會有三千,呂大器手底下兵馬,人數上沒有任何優勢,並且士卒久未經操練,恐怕戰力還不如馬士英所部。

雙方緊張對峙著,呂大器的部下們,大多有害怕之心,害怕真的打起來,他們可不想在這送了性命。

要是對方絕不退讓,呂大器還真不敢輕舉妄動。

對峙了一陣子後,呂大器只得認慫了。

「你們犯了死罪,遲早會收拾你們!」

撂下狠話後,史可法、呂大器帶著部下們,灰溜溜地離開了。

跟隨他而來的士卒們,也終于松了一口氣,不用跟馬士英的人火拼了。

————————

韃子撤兵,京營班師回朝,姜瓖封燕王,這件事很快傳遍了天下,許多人對于大勝韃子津津樂道,對于姜瓖被封王,許多人都清楚,姜瓖野心很大,做著曹操、司馬昭所做之事。

從第二天開始,北直隸各級衙門都下達了征兵的通知,凡是在十八至二十八歲的男子,皆可報名參加京營。

姜瓖打算在第一階段擴充五萬正式兵員,以及增加五萬預備隊人員,操練有成後,再視作情況擴軍。

燕王姜瓖威望高,給的俸祿又高,吸引了大量適齡男人報名。

京營征兵,要求十分嚴格,幸好天下人口基數很大,征兵綽綽有余。

對于北直隸的男人來說,征兵數額有限,實在是僧多肉少,許多人擠破頭皮都沒有被錄用。

二月十五,姜瓖把趙天麟、陳明遇、馮厚敦、張同敞、瞿式耜、金堡、陳子龍、張煌言召集一堂。

一同吃晚飯,姜瓖很隨和,臣子們跟他一起都很輕松。

吃飽飯足後,姜瓖把最新的具體俸祿標準給眾位過目,除了正常的年薪外,還有一些福利補貼。

趙天麟首先道︰「主公的薪俸標準,相當于宋代時的六成,已經很高了。只要能確保當官的清廉,高薪俸養廉,完全可實行。」

張煌言道︰「以前朝廷很缺錢,只要主公有足夠賦稅收上來,臣覺得可行。」

瞿式耜道︰「只有放棄土地免稅才能有高俸祿,不僅不會增加朝廷負擔,還定能促使部分人放棄土地免稅換取高薪俸。」

姜瓖這幾個有功名的部下,都願意放棄免稅田。

但姜瓖卻對此不太樂觀,要是二選一,沒幾個人願意放棄免稅田,先實施再說,見一步走一步。

二月十六。

北京紫禁城,武英殿,這里舉行姜瓖封王後的第二次朝會。

京營凡是軍職達到師長的人,都有資格參與朝會。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朝臣們向皇帝三拜九叩,完畢後再次跪下,這次是向燕王姜瓖行禮。

「拜見燕王!」

朝臣們向姜瓖跪拜一次。

在上次冊封時,就明確了要求,向燕王行禮時必須下跪。

即使到了明末,仍然有不少忠于明室的官員,忠于明室不等于大公無私,因為姜瓖說了要大幅度漲俸祿,許多官員都對姜瓖有好感了。

行禮完畢後,官員們分列兩邊。

這次上朝,姜瓖身穿的服飾完全不一樣了,身穿明朝王爺才有資格穿的衣服。

他俯視階梯下眾臣一遍,朗聲道︰「在上次,本王說過,要大幅度提升俸祿,經過數日來的仔細斟酌,具體方案出來了。」

听到這里,眾官員精神一振。

隨即,手中拿著小本子的小玄子向前兩步,將本子打開,朗聲宣讀起來。

「從九品一百二十兩、正九品一百六十兩、從八品二百一十兩、正八品二百八十兩,從七品三百十五兩、正七品四百三十兩、從六品五百五十兩、正六品六百六十兩、從五品八百兩、正五品九百六十兩、從四品一千二百兩、正四品一千六百兩、從三品兩千二百兩、正三品三千兩、從二品三千八百兩、正二品四千六百兩、從一品六千兩、正一品七千兩。」

小玄子再明確說明,這是一年的薪俸,每個月發十五分之一,剩余的年底一同發放。

除了每月領取的薪水外,福利補貼有糧食發放,免費治病,綾、絹、羅、綿等物資發放。

新的俸祿標準,比原本給予京營軍官標準更高,無論文官還是武官,皆是按照新標準實施。

綜合起來,正二品官員的年薪,相當于2013年我國的四百余萬,宋代包拯最高官職是正二品,當時年薪相當于2013年的七百萬。

要是換成2021年的物價,包拯年薪超過一千萬。

在我國歷朝歷代,官員俸祿以宋朝最高,其次是清朝(加上養廉銀,清朝從雍正開始實行養廉銀制度)。

在清朝中期,正七品知縣養廉銀為六百至一千二百兩,正一品總督為一萬五千至兩萬兩。

銀兩是不斷貶值的,清朝中期銀子購買力,大約相當于明末的40%。

姜瓖是參考清朝俸祿標準,又再結合物價情況,從而設定這時期俸祿標準,以清朝中官員俸祿數據的40%為基準。

听到最終結果,官員們莫不歡喜,每個人都眉開眼笑。

內閣次輔蔣德璟道︰「燕王為官員們著想,眾臣定會盡心盡力為朝廷效力。」

戶部郎中吳甘來道︰「燕王待眾官吏如此之好,下官感激不盡,相信在場眾臣皆感激不盡。」

張國維道︰「燕王之舉,甚得官心。」

………

眾臣紛紛發言,要麼是夸贊姜瓖,要麼是歡迎這個舉措。

武英殿內,洋溢著愉快的氣氛。

在場有一個人很不高興,那就是皇帝朱慈烺,姜瓖故意提高俸祿,讓朝臣們都支持他,雖然對于姜瓖掌權已經麻木了,也對此很不爽,希望姜瓖越多麻煩越好。

對于官員們的反應,姜瓖冷眼相看,很快,他們就不會再說姜瓖的好了。

眾臣發言過後,大殿內重新安靜下來。

輪到趙天麟表現了,他從左側出列,站在中間上方,面向眾人,朗聲道︰「燕王按照新的標準發放俸祿,是有前提條件的。」

什麼前提條件?眾臣洗耳恭听。

只听趙天麟道︰「若是家中有土地,並且土地免賦稅者,不在薪酬之列。只有家中沒耕地,或者有耕地還能正常繳稅者,才會按照新的標準給予俸祿。」

听到這麼說,大多數臣子的心霎時間涼了半截,他們的心情猶如過山車般,由剛才的興奮跌落至冰點。

他們不再感激姜瓖,而是覺得姜瓖很有手段。

話又說回來,要是姜瓖沒有手段,焉能掌控大明朝廷。

有少部分臣子卻因此興奮起來。

姜瓖接口道︰「諸位,魚和熊掌不能兼得,高薪俸和免賦稅,只能選擇其一。大明就是有許許多多的人不繳稅,導致朝廷稅源枯竭,連邊軍的軍餉都發不起。所以,本王倡議,大家放棄土地免稅,換取高俸祿。當然,本王只是倡議,並不強迫。」

很快,姜瓖的數名臣子,都出列發言,表示願意選擇高俸祿。

吏部侍郎鄭三俊道︰「燕王說得好,就是因為大多數土地都不繳稅,導致大明朝廷府庫空空。下官願意帶頭放棄土地免稅。」

隨之,再轉身面對眾臣道︰「希望諸位同樣如此!」

他是大明朝廷中少有的清官,清廉之命許多人皆知,縱然是清官,縱然俸祿很低,憑借免稅田這種特殊政策,生活水平照樣很不錯。

大明有沒有既不要土地、又不貪污的官員?這種官員不是沒有,屬于鳳毛麟角,海瑞便是其中之一,他不僅沒有任何貪污,名下還沒有任何土地,有些地主曾經主動找上門,希望把自家土地掛靠在海瑞名下避稅,海瑞不僅拒絕了,還怒斥地主,導致海瑞只能靠那微薄的薪俸養家糊口,家庭生活艱難,縱觀整個大明朝,海瑞屬于很另類。

武英殿內安靜下來,大多數官員在盤算著,免稅田帶來的利益跟薪俸提高的份額,哪方面利益更大。

很快,眾臣有了答案,很顯然,是免稅田利益大得多。

比如一個正三品官員,年俸祿三千兩,但免稅田帶來的利益,卻遠遠超過三千兩。

很快,張國維出列,道︰「下官願意放棄免稅土地!」

隨後,沒有人再發言了。

那高高在上的姜瓖,服侍下面眾臣,大多數人都低著頭,一言不發。

等了一會後,姜瓖道︰「怎麼,就只有兩人明事理?沒有人願意了嗎?」

吏部員外郎任中鳳下了很大的決心,出列道︰「下官願意。」

接著,又再有名禮部郎中表示願意。

除了姜瓖的臣子後,就只有四人願意。

當然,沒有人反對姜瓖,好歹這並非強迫,每個人可自主選擇。

姜瓖對此並沒有失望,本來就沒抱有多大希望,這只是剛剛開始而已,終極目標是徹底廢除免稅田這種弊政,所有土地皆要繳稅。

正當要散朝時,有太監匆匆進入。

「啟稟燕王,黑冰台接到最新消息,南京那邊有大事發生!」

隨即,黑冰台百總燕青天進入,說道︰「啟稟燕王,剛剛接到南京那邊的消息,那邊準備擁立新君,另立大明朝廷。史可法、呂大器、高弘圖等內閣官員,打算擁立潞簡王朱常淓為南京的皇帝。」

听到這個消息,猶如石破天驚。

金堡道︰「大明只有一個朝廷,那就是北京城的朝廷,南京南邊的人是謀逆,必須討伐之。」

張煌言道︰「燕王,下官認為,目前要緊之事,是穩定北直隸,暫時無力派兵南下討伐。雖說不派兵南下,但必須發布檄文,做出討伐的聲勢。」

鄭三俊道︰「我們要明確指出,南方的皇帝是偽皇帝、是偽朝廷,天下人絕不承認。」

在場的朱慈烺听到這麼說,心中苦笑,他這個傀儡皇帝才是偽皇帝,在北京的大明朝廷,是徹頭徹尾的偽政權。

朱慈烺道︰「我們必須時刻注意南京南邊的動向!」

他不敢發布任何旨意,了解那邊的東西,只是希望南京的朝廷能夠高舉大明的旗幟,崇禎大明,至于他這個傀儡皇帝,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而已。

姜瓖的臣子都紛紛發言,聲討南邊的文官們。

其余朝臣們,許多人卻有所保留,他們很矛盾,既希望明室延續下去,又擔心南邊同樣是昏君,成不了事。

最後,姜瓖道︰「南邊的所作所為,我們肯定要聲討,絕不承認南京偽朝廷。我們雖暫時抽不出兵力南下,可闖賊很有可能東進、南下,用不了我們動手,會有人收拾他們。」

張煌言又道︰「燕王,下官提議,若是闖賊向東南進攻,我們可趁機進軍山東,讓山東重新回歸朝廷管治。下官願意帶兵出征!」

目前,大明朝廷能管轄之地,只有北直隸和山西。

「說得好!」

姜瓖很認可他的提議,繼續道︰「我們需先穩固北直隸,擴充京營,把北直隸所有軍田收回來,能給張師長的兵不會太多。」

張煌言道︰「燕王,只要下官所部擴充完畢,又再有數月操練,下官有信心,只憑本部兵馬,便可收復山東。」

「好,張師長勇氣可嘉,本王先答應你!上次,張師長在將軍石關官道創造奇跡,我相信,張師長定能收復山東。」

姜瓖對于張煌言很是認可,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第152章 猶如過山車般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