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又一批的人在剃發,吳家三兄弟和多爾袞等人,可不會在這里干巴巴等著,吳三桂邀請多爾袞入關。
多爾袞讓費雅思哈、葉臣先率領一萬五千清兵進入山海關。
一陣子後,費雅思哈出來報告,說山海關內沒有異狀,關城主要地方派兵把守。
隨後,吳家三兄弟帶著多爾袞、範文程、範承蔭等人進入山海關。
山海關的關城周長約四千米,但並非只有關城,還有甕城、東羅城、西羅城、南北翼城等,共同組成了整個山海關。
多爾袞先是視察山海關內情況,視察關寧鐵騎。
山海關內外,原本有養馬放牧之地,因寧遠已失守,三萬關寧鐵騎的馬匹,都關在馬鵬內,這些軍馬皆是好馬,並不差于滿八旗的戰馬,那三萬關寧鐵騎,戰力比滿八旗亦差不多了多少。
視察完畢後,多爾袞甚感滿意,隨著吳三桂歸順,大清實力大增,姜瓖根本沒有翻盤的可能。
隨後,吳三桂帶著多爾袞、範文程、範承蔭等人進入正堂。
吳三輔、吳三鳳沒有再陪伴,吳三鳳安排下去,讓守衛山海關的人分好批次,輪流出去剃發。
吳三桂屬于歸順大清,並非投降,原本五萬部下仍然由吳三桂指揮,萬余清軍固然把守山海關內要地,吳三桂的部下們,除了剃發之人外,仍然還是全副武裝,把守著各處。
當吳三桂先進入正堂時,多爾袞走慢了一下,把範家父子叫到一邊,對範文程道︰「憲斗啊!你雖未封王,但你對大清的功勞,比四個漢人之王更高。大清能入主中原,漢人中你功勞第一。」
听到這麼說,範文程激動起來,情不自禁留下喜悅的淚水,他為大清殫精竭慮,總算功成名就了,這正是他所追求的。
範承蔭高興得很,道︰「範家既已成為大清之臣,自然會為朝廷排憂解難。」
他猶豫了一下,道︰「攝政王,下官斗膽問一句,既然家父功勞高于四個王,何不也封家父為王。」
範文程沒有責怪兒子,要是能如此,那就更完美了。
多爾袞「咳」了一下,回應道︰「封王乃是不得以而為之。你們放心,待解決姜瓖後,本王會讓皇上冊封憲斗為多羅貝勒。」
在滿清的九等爵位中,多羅貝勒排第三,僅次于親王、郡王。
範文程作揖道︰「謝攝政王。」
隨後,三人進入正堂,跟吳三桂一同討論大事。
葉臣同樣在陪伴著,費雅思哈則是在關城內巡視,確保沒有意外。
————————
山海關南側不遠處,京營騎兵百總和部下們出現在這里,護送著兩輛馬車北上,馬車上分別是張同敞、吳三鳳長子吳應陶。
離山海關不遠了,張同敞打開車簾,望著前方的山海關,見旗幟沒變,松了一口氣,覺得來得還算及時。
山海關南城牆上的守軍,見百余人的京營騎兵前來,大感奇怪,吳三桂都已降清了,關隘門外正在剃發呢,听說已經有萬余人被剃發了,不久後要輪到值守在這的人,都已經這樣了,怎麼京營還會有人前來?
就這麼少人,肯定不是來作戰的,那為何來此?
不久後,車輛抵達城門下,張同敞和吳應陶下得馬車。
城牆上軍官喊道︰「來者何人?」
張同敞朗聲道︰「兵部郎中張同敞,帶吳三鳳將軍長子一同來山海關,要面見三位吳將軍。」
吳應陶大聲道︰「我乃吳應陶,速速打開城門,我要見父親。」
城牆上的官兵們都驚呆了,吳家在京城的家人不是被姜瓖全部殺害了嗎?怎麼吳三鳳長子會出現在此?
望著城牆上驚訝中的官兵,張同敞覺察到了不同尋常之處。
他朗聲道︰「若是不讓吳三鳳將軍大公子進去,你們擔待不起。若是你們不相信,去稟報吳將軍,讓他前來一看便知。」
此時,吳三鳳正在南門不遠處,有士卒來向他稟報。
「什麼?我兒子沒死?」
乍听到這個消息,吳三鳳先是楞了一下,繼而興奮起來,以最快速度跑上城牆,見到了那熟悉的面孔,正是長子吳應陶,快一年沒見面了,兒子又長高了一些。
「父親!」
「孩兒!」
父子兩相互叫喊。
張同敞看到吳三鳳那光禿禿的頭,大為吃驚,已經知道怎麼回事了,吳三桂已投奔滿清了。
不過,因為趙天麟的囑咐,即便吳家兄弟已投靠滿清,局勢並非不能扭轉,只要把吳應陶安全送到,吳家兄弟得知滿清奸計,肯定很是憤怒,不跟多爾袞派拼命才怪。
吳三鳳立即趕到城門後,命人打開城門。
吳應陶快速向父親跑去,張同敞亦跟著跑來。
「應陶,這是怎麼回事?你二叔派甘復應去京城看望家人,甘復應回來稟報說,吳家全家已經被殺了!」
張同敞回應道︰「甘復應肯定有問題,吳家在京城之人都好好的。」
吳應陶道︰「父親,吳家在京城的三十八口,都安然無恙,姜首輔並未為難吳家,還派人送糧食。只是父親和二叔、三叔並非歸心于姜首輔,才不讓吳家之人外出。」
原來是這樣,吳三鳳驚喜起來。
張同敞接口道︰「這肯定是滿清奸計!」
听到這些話,吳三鳳由驚喜轉為憤怒,道︰「哼!建奴居然耍我們!我去把多爾袞宰了!」
張同敞驚呼道︰「什麼,多爾袞來了?」
吳三鳳把範承蔭前來勸降、二弟封王一事簡要敘述一次。
听到這麼說,張同敞為之捏了一把汗,要是沒有趙天麟識破奸計,主公可得完蛋了,要是他來遲兩三天,同樣被多爾袞得逞了。
很快,他高興起來,多爾袞、範文程在此,那就等于有了鏟除他們的機會。
張同敞道︰「吳將軍,既然多爾袞來了,我們可得抓住機會,說不定能將之除掉。此事不宜聲張,悄悄告訴你二弟、三弟,暗中布置,才有除多爾袞的機會。」
吳三鳳點點頭,帶著兒子、張同敞來到關城東北角的一處小屋里,又再命人把三弟喚來。
不久後,吳三輔來了,問道︰「大哥,為何叫我來此?」
吳三鳳道︰「三弟,進去一看便知。」
吳三輔邁步進入屋子,當看到吳應陶那一刻,整個人驚駭了。
這是怎麼回事?怎麼回事!
見吳三輔進來,吳應陶道︰「三叔!」
吳三輔一時楞在當場,這是怎麼回事?吳家全家不是已經被姜瓖殺害了嗎?
吳三鳳道︰「三弟,我們都被多爾袞給騙了,咱家在京城的家人都還好好的!」
得知家人沒事,吳三輔先是驚喜、高興起來。
接著,由張同敞、吳應陶分別講述,張同敞明確指出,這是滿清的奸計。
吳三輔的反應跟吳三鳳差不多,高興過後是憤怒!
「多爾袞為了讓吳家投奔滿清,可謂是不擇手段。姜首輔怎麼可能傷害吳將軍家人,而多爾袞卻欺騙三位將軍,先騙得將軍投奔他,這樣一來,迫使姜首輔殺吳將軍家人,又陷吳將軍于不義,讓吳將軍成為可恥的漢奸,可謂是用心險惡!」
張同敞說到這里,吳三輔已是火冒三丈。
吳應陶道︰「大伯、三叔,多爾袞和範家太可惡了,得好好教訓他們。」
吳三鳳道︰「說得沒錯,我們把這事悄悄告訴二弟,突襲清軍,打他們措手不及。」
吳三輔緊握拳頭,咬牙切齒道︰「就這麼干,多爾袞和範文程父子都在這,不能放過他們!」
張同敞道︰「擒賊先擒王,若能生擒或殺死多爾袞,讓滿清一時群龍無首,順治又還小無以管治滿清,必定讓滿清內亂,京城危機自然解除,三位將軍都是大功一件。而三位將軍又能因此解氣,一舉兩得!」
吳三鳳、吳三輔都很是贊同,就這麼辦了。
張同敞又再詳細講述,兩人必須不動聲色,不能先讓清軍起疑,才能做到出其不意的目的。
兩人都點點頭,然後一同去。
兩人出去後,張同敞心中祈禱著,祈求上天保佑,除掉多爾袞。
除掉多爾袞後,雖然滿清的實力並不會因此被削弱,哪怕順治還小,還會有其他人掌權,很有可能是多鐸,但起碼在一定時間內,滿清無暇南下,這就為姜瓖贏得了時間,可以從容鞏固北直隸,壯大實力。哪怕只有幾個月,對于姜瓖來說都很重要。
出得屋門,恰巧踫見費雅思哈帶著一隊清兵巡邏到這里。
沒有發現異樣之處,費雅思哈主動道︰「吳家有人做了王,那是平步青雲啊!」
他有些看不起漢人,對于吳三桂被封王很是羨慕嫉妒。
原本剃發歸順滿清了,兩人剛才還把清將當成同僚,如今,再次把滿清確立為敵人,見到費雅思哈,兩人心態大不相同,听到這些話,都很是不爽。
吳三鳳冷冷道︰「那是我們吳家有這個價值,值得被攝政王封王。你就算是滿八旗,也沒這個價值!」
「你!」
對于吳三鳳如此不客氣,很是不滿!
吳三輔冷冷道︰「怎麼?是不是要跟平西王過不去?」
「哼!」費雅思哈很是來氣了,帶著部下們悻悻地離開了!
看著離去的費雅思哈,吳三輔低聲道︰「哼!等會定要娶你的狗命!」
接下來,兄弟倆分工,由吳三鳳負責暗中調兵,做好向清軍突襲的準備,吳三輔去把這事悄悄告知吳三桂。
————————
關城正堂門外,有兩方面兵馬,一側是吳三桂的關寧兵,與其說是關寧兵,還不如說成是吳家軍,關寧兵眼中只認吳三桂。
另外一側,是多爾袞帶來的清兵。
兩方面兵馬皆是全副武裝,因為吳三桂歸順,沒有任何的火藥味。
吳三桂和多爾袞交談了許久,從天下大勢談到當前形勢,又再談到個人之事,多爾袞始終表現出對吳三桂的關懷。
吳三桂因為失去家人而悲痛,因為要剃發做漢奸而難過。
不過,在大清做了平西王,讓他心理上能夠平衡,一切都已成定局,吳三桂很快便不再難過了。
這時,多爾袞道︰「吳家數十口被姜瓖害死,本王如同自己喪父父那般難過!人死不能復生,還請平西王節哀,振作起來,跟大清雄獅們一起找姜瓖報仇。」
吳三桂抱拳道︰「吳三桂已是大清之臣,一切唯攝政王馬首是瞻。」
多爾袞露出滿意的笑容,回應道︰「以後大清一統天下,少不了平西王!」
他舉起酒杯道︰「本王敬平西王一杯!」
兩人踫杯,一杯酒干了。
一杯酒下肚後,範文程道︰「姜瓖便在京城,還需平西王盡快出兵,跟豫親王合力,剪除狗賊姜瓖。」
吳三桂道︰「剪除姜瓖,三桂義不容辭,兩日後便率軍出發。」
多爾袞道︰「本王坐鎮山海關,等待平西王捷報。」
換言之,以後山海關不再由吳三桂掌控了。
吳三桂既已投奔滿清,很多事情由不得他了。
這時候,吳三輔進入正堂,先是向多爾袞作揖,再走到吳三桂面前,低聲道︰「二哥,有要事告知,需借一步說話。」
吳三桂隨之起身,向多爾袞道︰「攝政王,三桂有點急事,需離開一會。」
多爾袞道︰「平西王請自便。」
隨即,吳家兩兄弟走出正堂。
正堂外某地,吳三桂道︰「三弟,到底有何要事?」
吳三輔道︰「二哥隨我來,看了後便知。」
東北角落某小屋,外面有關寧軍嚴密把守著。
屋內,吳應陶道︰「父親和兩位叔叔,能成為英雄嗎?」
張同敞道︰「姜首輔殺建奴四萬余,氣死皇太極,成為家喻戶曉的英雄。若今天能除掉多爾袞,吳家三兄弟,便是大英雄!」
吳應陶道︰「能,父親和兩位叔叔定能做到。」
這時候,屋門被打開,吳三輔帶著吳三桂進入。
看到佷子吳應陶,吳三桂驚駭了。
吳三輔道︰「二哥,我們被多爾袞給騙了!家人都沒事。」
明白了!吳三桂當場就明白的,多爾袞為了讓他投奔大清,還真是無所不用其極。
他短暫驚喜後,轉而憤怒起來。
張同敞道︰「吳將軍,若是被多爾袞奸計得逞,將軍全家就要被害死了,還落得漢奸的罵名,那就是天大的悲劇,遺憾終生了!」
此時的吳三桂,雙手緊握拳頭,咬牙切齒。
他畢竟比哥哥和弟弟精明許多,向張同敞問道︰「我吳三桂有五萬精兵,若是又除掉多爾袞,不知姜首輔是否同樣封我為王?」
他對多爾袞和範家父子極為憎恨,這些人固然要殺之,但也得為自己謀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