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57章 天後鑾駕

主座之上,楚當河對在場眾人拱手道,「本官代表龍口渡百姓謝過諸位今日出手相助。」

李長青順勢開口道,「縣尊大人相邀,恐怕並不僅僅只是為了掃清龍口渡聚集的陰煞之氣吧?」

剛剛出手,攜龍口渡眾人之力,梳理一地陰煞之氣,所以李長青更加清楚其中隱藏的危險。

陰煞之氣不過是那十八路鬼王攜萬鬼遺留之力,而根源還在十八路鬼王身上。

這些鬼王雖然忌憚于今日出手眾人身後代表的眾多正道勢力,暫時選擇撤退,但是他們絕對不可能簡單讓羅華城隍府建立起來。

因為羅華城隍府一旦真正建立起來,那麼接下來大周四十九府都會有樣學樣,重新建立起神道秩序,約束幽冥妖魔,這對于妖魔們而言是絕對無法容忍的事情。

所以剛才雖然聲勢浩大,但只是相互試探底線。

自己在龍口渡縣府,相當于同時代表了大周,江南五姓,諸多道門乃至于陰羅天子的意志,因此才攜萬民之意擊之。

他不動聲色地看了一眼靜立不語的許三有,何九章,想到剛剛兩人的提醒。

頓時明白,這次出手恐怕是他們和學政關君逸商議好了的。

果然不愧是儒門,對于人心的把握,幾乎堪稱恐怖。

當然白得好處的自己,也需要承這個情。

听到李長青的詢問,縣尊楚當河點頭,拱手向天,「傳天後口諭。」

眾人重新整理衣衫,列隊左右。

「今妖魔亂世,禍行幽冥,幸天下正道之士輩出,斬妖除魔,鎮守乾坤,但功不可不賞,啟二十階軍功制,賜開拓節印,掃蕩幽冥禍亂。」

縣尊宣讀完天後口諭,下方眾人躁動不已,低聲驚嘆,不絕于耳。

「沒想到聖天後居然重啟‘二十階軍功制’?」

「而且還有開拓節印,按照《律書》,凡開拓者,有相應爵位,父傳子,子傳孫,百世不絕。」

「這是天大的好事,我輩建功立業,就在今朝。」

一些宗門的年輕修士們忍不住低聲討論,壓抑不住內心的喜悅之情。

其中又以洗劍閣這種後起之秀為代表,雖然因為本門中出了一位第五重樓真君而名滿天下,但是和那些真正傳承千萬載的名門大派還有著本質上的差距。

最重要的就是宗門附庸。

像星宿寺這種從莽荒時代就傳承下來的佛寺,歷朝歷代對其都封賞優渥,就算新朝建立,為了穩定局勢,也會認可其對周圍大片領地的所屬權。

星宿寺所在的州府更是被直接命名為西佛府,目的就是彰顯星宿寺的尊貴。

相同的還有蜀州府之于蜀山劍派。

而後起的門派就沒有那麼好運了,甚至因為天下資源有限,周圍的大門和朝廷都會有意識地壓制這些門派的發展。

天後今天重開‘二十階軍功制’和‘開拓節印’,本身就是對小門派最大的優待。

雖然幽冥之地的領土比不上人間繁華,但是如果能夠世代傳承,就足以縮小小門派和名門大派之間的差距了。

今日起,天下眾多宗門,泰半要感激天後恩德了。

李長青也想到了一點。

甚至他想得更深一些,天後這麼做,對于江南五姓無疑也是一種分化拉攏。

江南五姓確實有改易山河的意圖,但是這種意圖更多的是基于進無可進的現狀。

但是如今重開軍功制,江南五姓就多了謀求封侯乃至封王的念想。

畢竟江南五姓乃是五家合力,就算破滅了大周,也只有一宗一姓能夠登頂乾坤,而且最大的可能性還是崔溟滄所在的清河崔氏。

即使另外四家出力再多,也不過是謀求王爵罷了。

明面上吃虧最多的是大周。

被削弱了中央集權,讓地方自立有了更強大的支撐和野心。

但實際上大周並沒有太多損失。

幽冥之地妖魔眾多,大周這些年確實通過四征將軍控制了一部分,但是相較于廣袤的幽冥之土而言,這一部分算不得什麼。

就算大周不下達‘二十階軍功制’和‘開拓節印’,陰羅天子和江南五姓佔領的幽冥之地難道會重新申報給大周嗎?

而現在,雖然退了一步,但實際上,大周仍然把握住了大義,分封之權操之于上。

若是大周最後平定了天下,國力強橫,出了一位一言九鼎的絕世帝王,再學習漢武帝,來一道‘推恩令’也不是不可以。

李長青目光看向周圍的人,他明顯發現分為了兩部分。

一部分是星宿寺真如和江南五姓這種名門望族,他們神色淡然,看不出喜怒,似乎早就知道了天後會這麼做。

另一部分是洗劍閣弟子和地方豪強子弟,他們臉色狂喜,甚至不斷稱贊天後德政。

一桃殺二士。

李長青腦海中浮現出這個詞。

之前何九章曾經說過,崔溟滄說龍口渡有蛟龍之氣,本身就是為了在天下人心中開一條口子,放出人心野望,動搖皇權根本。

而這位天後更是大氣,既然你們想要開口子,索性就開大一點。

江南五姓想要取代大周,而下面還有更多的小門小戶指望著取代江南五姓。

所以她第一步,就是將五姓望族和地方豪強先區分開。

坐在上首的縣尊楚當河咳嗽了一聲,眾人討論的聲音漸漸小了下來。

「有幽冥陰羅氏,秉持幽冥龍氣而生,理政陰陽,開羅華山城隍府,掃平天下鬼患,于民生有功,本縣意欲建羅華山城隍府,讓百姓供奉,諸位以為如何?」

這是江南五姓的意思。

李長青瞬間反應了過來,他看向旁邊的何九章和許三有,兩人都沉默不語。

原來如此。

這位龍口渡縣尊大人也只能做到如此了,夾在江南五姓和大周天後之間,同時下達兩邊的政令。

「縣尊大人德政。」

盧真觀等一系江南五姓的子弟列隊而出,為這條政策站隊。

不過原本和縣尊楚當河站在一起的學政關君逸突然開口道,「本官覺得有些不妥。」

縣尊楚當河見關君逸出頭,松了一口氣,順勢說道,「學政大人覺得有何不妥?」

「禮曰,名不正言不順。」

「我龍口渡城隍廟自然應該供奉龍口渡城隍,供奉一位羅華山城隍算什麼事?」

「先生此言差矣。」

尚書文穿著月白色士子衫出列,「龍口渡城隍五十年前天變隕落,因此才有如今幽冥之亂,事急從權,逾禮不咎。」

關君逸看了一眼尚書文,笑道,「你尚家的縱橫道不過是小道,如何能夠上得了台面,你說事急從權,我問你,剛剛天後口諭,可有從權之法?」

被關君逸訓斥,尚書文臉色變得難看。

打人不打臉,儒學確實是顯學,但是當著這麼多人的面,說他尚家學習的是小道,也只有關君逸這位當世大儒了。

若是別人這樣說,自然是生死仇怨。

但是他這麼說,就是儒道和縱橫道的爭論,而這種爭論早已定論,不然如今科舉考試也不會以儒學為主了。

天後的從權之法?

李長青沉下心來思索,突然眼前一亮。

原來如此,頒布‘二十階軍功制’還有這種考量!

在場之人都非愚笨,馬上就反應過來,二十階軍功制最低的一級名為公士。

田一頃,僕一人,宅一處。

這里的宅若是放在幽冥,那就是陰宅之地,可以聚集鬼眾!

這是想要眾人自行攻伐幽冥,有能力攻下龍口渡幽冥之地的人,自然就可以領龍口渡城隍!

尚書文思考了一會兒,剛想要開口反駁。

突然江南五姓之中,一人站了出來,那人氣息凶悍,身形昂藏,挎著一柄唐刀,抱拳說道,「大人此言有理,如今正是我等建功立業之時。」

海河幫盧橫江。

李長青目光凝重,盧橫江這麼說是受盧家的意思?

他的目光看向江南五姓的眾人,果然,見五姓之間神色各異,有怒目看向盧橫江的,也有神色詭秘,若有所思的,還有臉上帶笑,一臉看戲的。

天後的計謀已經見效了。

李長青不得不在心里感嘆那位萬里之外的天後謀劃。

••••••

棲鳳殿中,雖然已經過了花期,但是這里的牡丹花仍然常開不敗。

天後坐在御座上,看向回來稟報的玄陰老道。

「這麼說,你沒有能夠阻止魏文帝開羅華城隍府咯?」

她語氣帶著輕笑,讓人猜不出她本來的意思。

玄陰老道微微低頭,「臣無能。」

天後擺了擺手,「這不怪你,沒想到那位閻羅天子居然轉了天魔道,你用魏文帝去限制他這個想法不錯,如果是本宮,本宮也會這麼選。」

她站起身,看向外面明媚的陽光感嘆道,「時春好卻短,不使花常開,如今夏季已至,再過三個月,就要秋天了。」

「秋者,主殺伐之事。」

她雖然自言自語,但是在場的眾人都听得懂。

玄陰老道沉思了一會兒說道,「天後準備秋收以後出兵征伐五姓?」

天後沒有直說,反而問道,「你為本宮訓練的太陰玄甲士如何?」

听到太陰玄甲士之名,玄陰老道原本沒有表情的臉上忍不住露出了幾分笑容,「借天後之助,一萬二千名太陰玄甲士已經訓練齊備。」

這個世界道法彰顯,所以兵貴精而不貴多。

能夠真正于戰場有用之兵,絕大多數都是入道修士,再配合陣法,以高人主持,圍殺仙佛也不在話下。

「嗯。」天後不置可否地點頭,「你去工部傳本宮的口諭,取煉制好的太陰玄冥幡,演練三十六太陰玄冥大陣。」

「謝天後。」

玄陰老道抬頭,大步走出棲鳳殿,有太陰玄冥大陣在手,下次出手就不再只是簡單的試探而已了。

見玄陰老道出去,天後轉頭看向身後那堆疊的奏章,少有地露出女子嬌憨,「如此好的春色,留在這棲鳳殿未免太掃興了。」

旁邊的大太監黃裳小心侍候在旁,「如今天下之福,全在聖後勤政,娘娘您為了天下百姓,已經很久沒有臨幸百花園了,那以前可是娘娘最喜愛的地方。」

「勤政?」天後自嘲地笑了笑,「恐怕天下很多人覺得本宮管得太寬了,罷了,隨他們去吧。」

「對了,百花園的牡丹今日開得如何?」

「回聖後,沒有聖後旨意,牡丹不敢謝。」

大太監黃裳臉帶笑意。

天後在原地沉吟了一會兒,吩咐道,「將這些奏折送到皇帝那邊去,他也是時候該自己批閱這些東西了,我總有要離去的一天,去百花園。」

天後上次擺駕百花園還是先帝在位之時,如今重新有了興致,內宮頓時火熱了起來,生怕誤了天後好不容易生起的興致。

車馬監拉出一座鑾駕,鑾駕前面,兩只金鵬鳥佛光浩大,羽翼如同金子鍛造,一段段佛經流轉,不過雙眼空洞麻木,如同木偶,受人擺布。

金翅大鵬,性情凶狠,好爭斗,以龍為食,為了制作成車架,有佛家大能用秘法渡之。

天後看到鑾駕,突然不動了。

本來喜氣洋洋的內侍們頓時頭大如麻,汗如雨下,只覺得本來暖燻的陽光比寒冬的北風還要煞人。

大太監黃裳小心翼翼上前說道,「聖後,可有什麼吩咐?」

天後目光落在金鵬鳥上,「這鑾駕是誰作的?」

車馬監太監立馬跪在地上,以頭搶地,「回稟天後,是極西漠海佛國今年獻上的祥瑞。」

「漠海佛國,其心可誅。」

劃拉一片,所有內侍都跪在地上。

大太監黃裳用吃人的眼光看向車馬監太監,對方真是愚不可耐,自己為什麼沒有早一點將他杖斃。

天後擺了擺手,「罷了,天下人想法就是多,你們也只是跟在我身邊,想要討我歡心罷了。」

大太監黃裳松了一口氣,天後用‘我’自稱,說明這件事她真的沒有放在心上。

上了鑾駕,天後突然開口說道,「傳本宮口諭,征西將軍御前失禮,罰奉一月。」

她話音落下,兩只金翅大鵬鳥直沖雲霄,刺破層層白雲,尖銳的鵬鳥啼鳴響徹東宮,從泰山灑落,回蕩于京華之地。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