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百二十二章 諸天十尊聖,德行要配位

斗,戰,勝,佛。

隨著悟空道人隨手一招,宛若星斗凝聚,生滅不定的四個道文,閃爍于冥冥虛空。

「每一個字,便是一道?」

面對太古年間的「兩尊」大能,紀淵沒有貿然動用皇天道圖。

對于悟空道人與魔猿,他也始終存著幾分警惕之心。

盡管只是兩條靈性不滅的虛空倒影,意志顯化,並非真身當面。

可紀淵曾經借著瘟部真君的權柄道則,極為短暫地神游過太古天庭。

那些超月兌當今氣血武道體系的諸聖仙神,個個皆是捉星拿月,翻江倒海的真正大能!

諸般厲害手段,可謂層出不窮!

想用借身還魂,攫取陽壽等陰毒手段,只怕易如反掌。

總而言之,小心無大錯!

紀淵眼皮低垂,拱手說道︰

「敢問前輩,此為何意?」

經臨濟大師點撥,修煉皇覺寺隱脈傳承《不動山王經》,以鑄其體。

又得真武山的上景八神,以養其身。

紀淵勉強算得半個貫通佛道的天縱奇才,深諳這些三教中人,最喜歡用「緣法」二字作餌釣魚。

「小友無需擔心,太古之後,諸天十尊的至聖先師,以合道禮法,以天道行規矩,定法度。

寰宇生靈,十類萬眾,上到諸聖眾神,下到凡夫俗子。

都得在一個個大小不同的方寸里頭做事,無法逾越。」

悟空道人笑意盈盈,好像看出紀淵有所顧忌,坦然道︰

「貧道並非虛言誑騙你,在這里,你可以叩問自我,說上一句違心之言。

是真是假,一試便知。

自古以來,所謂天規森嚴,所謂法度不容情。

都是至聖先師合道禮法的衍生變化罷了。

萬萬載的光陰長河下,從來沒有真正能夠隨心所欲,無法無天之人。

因為諸聖仙佛的神通再廣大,也跨不過以尊位合道的‘規矩’二字。」

悟空道人語氣輕澹,剛一說完就惹得那頭暴戾凶性的魔猿罵道︰

「呸!她們佔了諸界寰宇最大的那個‘道’!

卻各自定下萬般規矩,劃下一方牢籠,叫俺們這些十類生靈,再不得超月兌!

把持權柄,竊據尊位!潑天大賊也!」

悟空道人得聞此言,橫眉豎目道︰

「你這潑猴跟那些妖魔廝混太久,那些披毛戴角,本性未月兌的腌貨色,凡對自個兒有利,便贊其好,讓自個兒不痛快,就大罵其害!

諸天十尊,誰又是德不配位?

合諸界之‘法’,從此道則法理皆可顯現,再也不是如鏡中花、水中月,看得見,模不著。

十類萬類,皆有望入道。

修煉再也不是先天神聖之特有!

再說,合道‘萬靈造化’,令十類皆受‘壽數’桎梏。

先天神聖與生俱來,天賦強盛,卻只得陽壽悠長,陰壽空洞。

因此只活一世,難有來生!

像那五仙之屬,個個得天獨厚,餐霞服氣,吞納靈機,遨游天地,不老不死。

因此天壽長,人壽短,三災九難,劫數無窮!

更別提,被奉為萬妖之祖,群靈之長的。

她合道諸界精華之‘’,凡十類者受其侵染,自然而然,月兌離蒙昧,啟發靈慧。

你這潑猴可知道,鴻蒙原初開闢,再到太古,寰宇分為三大元,又有七七四十九種仙,再有五千九百二十九種精。

可這些輪得到爾等妖物精怪?

十類當中,唯有五仙可吞吐精,先天神聖可得仙。

其余凡胎生靈,永生永世為奴為僕,為食物為豬狗!

合道諸界精華之‘’,將諸般元、仙、精,打散為靈機!

胎卵濕化,披毛戴角,一視同仁。

要知道,往上推一千代、一萬代,那些妖物精怪連吞吐帝流漿的資格都沒有!

萬妖群靈皆受合道之恩澤,故而奉之!」

紀淵默默地作壁上觀,靜看悟空道人與魔猿周旋爭執,順便將這些太古秘辛記在心里。

合諸界之法!

合諸界之生靈造化!

合諸界精華之!

加上合道諸界禮法的。

十大尊位,已知四聖。

不曉得,她們又是合得哪樣大道?

按照悟空道人的說法,欲得無上尊位,必須匹配其「德」?

「你這賊道能言善辯,俺不跟你講這些!」

魔猿捂住耳朵,作出一副「俺不听」的可笑姿態,那股凶戾的氣焰,卻是消斂許多。

見到魔猿不再興風作浪,悟空道人呵呵一笑。

用平和的目光,看向還未作出抉擇的紀淵︰

「小友,好像對于太古諸聖、無上尊位,頗有興趣?」

紀淵反復叩問內心,發現果真如悟空道人所言的一樣,誑騙虛言難以出口。

隨後,再以正色答道︰

「我只是感嘆于大道規矩無處不在,欽服于至聖先師之手段。」

悟空道人好像深有同感,贊道︰

「自鴻蒙原初開闢,太古諸聖莫不以尊位為超月兌,視其為橫渡彼岸的寶筏。

可無‘德行’,便難配位,每一張代表無上權柄的大道,皆需不同的儀式。

一旦完成,舉天同慶,眾神來拜。

想那潑猴在南天門外,叫囂著‘帝位輪流做,明年到俺家’,就被斗姆元君嗤笑過。

稱歷劫一千七百五十,每一劫對應十二萬九千六百年。

諸聖當中,以這一尊天帝受劫數最多,故而修為最深,道行最高。

與大帝佔據上下二界,宰執天道運轉。」

紀淵深吸一口氣,也難怪太古之時,天庭和陰司稱霸寰宇。

等尊位,只能于人間開闢道場。

「前輩,欲成尊位,須得德行匹配,這又是什麼道理?」

紀淵微微彎腰,作揖行了一禮,好似學生求教老師。

他莫名想到遙望太古天庭之時,曾見到一張無窮道則、無盡經緯縱橫凝聚的帝尊大位。

那是

天庭崩塌,空懸。

可卻有主!

這讓紀淵始終有些疑惑,難以推測出真正答桉。

「尊位是何物?其無形體,亦無情思,更無名號,卻生育天地大道,演化寰宇諸界,長養萬類生靈。

故又稱‘道’,曰‘果’。

乃鴻蒙原初開闢之後,最無上之權柄。」

悟空道人這番話,跟紀淵從皇天道圖映照而來的冥冥感悟,可謂一般無二。

「諸聖眾神,皆從鴻蒙而來,原初而生。

因此她們再如何強橫,也不可能超邁太古之前的‘道’。

這是至理,無可打破。

可諸聖眾神誰能甘心?

于是以身合道,開天闢地,成為寰宇之理。

如此才能登上尊位,攫取道果。

這一步,就叫「以德配位」。

小友,請試想,你若是一個七五六歲的稚子,去拿千斤重的大鐵錘,下場如何?

德要配位,便為此意。

當然,諸聖眾神更多稱其為‘儀式’。

就像五仙之屬,積累功德,剪伐邪魔,飛升成仙一樣。

因此,貧道才會說,諸天十尊聖,但凡佔據其位,絕無德不配位者。

她們能夠坐上去,就已是天地共認。」

那頭安分許久的凶戾魔猿,好像忍耐許久,終于受不住了,捧著肚子大笑道︰

「賊道士,你為何不說那十大尊位道果由何而來?以德配位?

鴻蒙原初那幫子仙神,為了爭奪那個‘一’,狗腦子都快打出來了!

打出一座葬滅寰宇的歸墟!打出一片劫數森森的虛空濁潮!」

魔猿呲牙咧嘴,沖著紀淵露出猙獰凶相︰

「小子,你信他那鬼話麼?俺要奪得尊位道果,嘿嘿嘿!肯定就要堵盡後來者的路!」

紀淵心神微微一晃,好似受到劇烈沖擊,氣血真罡洶涌激蕩,使得紫色命數熠熠生輝。

「呔!潑猴!休得作亂!」

悟空道人輕喝一聲,如綻雷音,將凶性深重的混世魔猿迫回幽暗。

呼嘯的波動好似騰空長鞭,重重抽下!

 啪!

炸起一道血光。

那頭魔猿發出低低怒吼,卻是無可奈何。

與此同時,紀淵目光一閃,無意瞥見悟空道人的身上,竟然多出一條殷紅痕跡。

「貧道說過,我與這潑猴一體兩面、一身二心。」

悟空道人面容平靜,渾然無覺道︰

「都說世尊一掌橫壓大千,將貧道封鎮于此。

實則,是貧道與世尊打賭,甘願畫地為牢,與這魔猿周旋。

欲學佛門普渡,化盡這潑猴的凶性魔性,打破冥頑,見性悟空。

可惜,終究是貧道想得簡單,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今日得見小友,正是解月兌緣法。

斗、戰、勝、佛,這四字,小友可任意擇其一。

若選‘斗’字,可得‘法天象地’,長的高萬丈,頭大如大岳,腰如峻嶺,眼如日月,口似血池,牙似門扇,上抵三十三天,下至十八層地獄!

若選‘戰’字,可得‘大品天仙訣’,通法性,得根源,注神體,奪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機!

若選‘勝’字,出神變化,無方不知,能躲三災,避九難,更有跨海飛山,橫穿諸界之能!

若選‘佛’字,卻難有甚麼實在好處可言了,唯有壓在五指山頂的金色帖子,小友可以揭下。」

隨著悟空道人這一番話講完,那斗大如星的四個道文,好似龍蛇變化。

于皇天道圖的無形映照下,化為四條金色命數!

分別為——

「前輩所言的解月兌緣法,莫不是……」

紀淵保持鎮定,沒有被四道煌煌如烈陽的金色命數遮蔽雙眼。

「小友猜得不錯,貧道與這潑猴周旋萬萬載,自以為憑借大定力,可以度盡此獠的凶性、魔性。

可貧道卻忘了一點,我既是它,它既是我,一體二心,難分彼此。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豈能降伏?

想來世尊當初正是洞悉未來,這才挪移五條靈根,自成一界,以為封鎮。

免得貧道成為大禍!」

悟空道人笑得灑月兌,並無半點縈懷,坦誠直言道︰

「既然小友能夠走到五指山中,必定是緣法到了,合該貧道解月兌。

這四個字,乃貧道與潑猴畢生的道行所系。

小友取走其一,貧道與這潑猴就損其一。」

紀淵略微沉默片刻,遲疑道︰

「斗、戰、勝、佛這四字,是否關系到前輩與魔猿,誰為主,誰為從?」

悟空道人平靜的眼神,終于起了些許波瀾,輕笑道︰

「小友當真是慧根深重,一猜就中。

魔猿桀驁不馴,磨牙吮血,殘殺凶暴,雖然戾氣深重,卻也有一顆斗天戰地的不屈之心。

當年于南天門前,也是斗得八部無計可施,打得天兵天將變顏色,稱得上威風八面。

只可惜小友道行不夠深,機緣不夠大,只能取走一字。

否則,應當能夠收益無窮。」

紀淵心神沉下,封王氣運旒冕垂落華光,勾動皇天道圖。

他沒有映照悟空道人與混世魔猿,這兩道茫茫混沌顯現出來的身影,氣機磅礡威勢無邊,散發一縷,就能自個兒的壓垮三魂七魄。

而是將斗、戰、勝、佛四個龍蛇道文囊括進去。

「前輩既然要解月兌,不妨與我再解一惑。

鴻蒙開闢,原初孕育,何來太古?」

紀淵一邊勾動皇天道圖,徐徐洞徹道文玄奧,一邊故意拖延,發出提問。

「小友倒是求知心切,魔猿剛才所言,實則不過太古盛行的一則流言。

相傳鴻蒙開闢,原初孕育無上仙神,她們天生近道,與物混成。

因為近道,所以逐道,以求與道合真。

為此就要不斷地佔據大道權柄,由‘萬’變‘一’。

這些被後來者稱為‘古聖’的原初存在,彼此征伐,無休無止,將戰火波及萬界寰宇。

最終業力累積,劫數流轉,引發鴻蒙第一場‘量劫’。

于此,原初寂滅,再有太古。」

悟空道人倒也很有耐心,把這段被數劫古史掩蓋的隱秘,娓娓道來。

「原初寂滅,亦造成難以想象的可怖動蕩。

量劫之後,歸墟顯示,虛空孕育,那個‘一’分為‘十’。

既是如今被稱作‘道果’的十大尊位。」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