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操控程序,就是是操控機械礦工的新程序。
在陳雨墨擔任東華康復中心後,她的「胞妹」陳雨茉接手高端程序開發工作。
目前,他們使用新的編程語言為「E語言」,它以漢字為程序代碼,擁有自己的編譯器和數據庫系統,支持模塊化開發。
「E語言」最初的開發者是「二武」中的武文濤,在三年前,這套編程語言就推出了1.0版本,但使用者寥寥無幾。
這幾年,在推廣E語言上陳立東下了大功夫。
首先,這套編程語言一經推出,就被上傳各大網站,任何人都能免費下載。東華工職院專門開設了軟件課程,教授這套編程語言。
接著,在陳立東的主導下,東華系列工控軟件全部用E語言進行二次開發,到今年夏天已經完成了更新換代。
自此之後,東華出售的軟件將全部采用E語言編寫代碼,那些使用東華軟件的工程師們不得不被逼著學習新的編程語言。
在兩年前,那些被捐贈東華電腦的學校,都開展了E語言的教學;今年5月份,國家教委已經發出了關于推廣E語言的通知,在各有條件的小學、初中開展用E語言編程的興趣課。
其實,這套編程語言,對比當下流行的C語言和B語言來說,更便于華夏人學習和掌握。
它是一種漢語編程語言,支持全漢語、可視化編程操作,使用者完全按照華夏人的語言習慣、表達方式、甚至思維方式去編寫程序,不會英語也沒關系。
開展E語言的教學也方便,甚至有些學校不用指導教師,有興趣的學生們也能按照《E語言入門》來自己學習。
所以,好多學校的微機房都安裝了E語言教學軟件,供孩子們自己學習。
當然,這套編程語言也遭到了抵制。
有人說,漢語不適合編程;還有人說,學了E語言會影響學習其它語言編程,這樣教學會誤人子弟。
這種言論很快遭到了網友的抵制。
有人高興地說︰我不懂編程,但我家孩子學了一天E語言,就做出了一個能自動統計全班學生考試成績、平均年齡、身高體重的小程序,用別的能嗎?
還有人直接說︰我家孩子英語瘸腿,沒想到有了E語言也能玩轉計算機,看來他只能去東華了。
這個「只能去東華了」,絕對不是哀怨,而是自豪,因為東華的程序員,幾乎意味著薪酬高、福利好。
甚至在許多大學,也不得不開講E語言。
因為那些接受東華科技資助,開展科研的科研項目,凡是設計軟件開發的,一律要求使用東華的軟件,不懂E語言恐怕不行了。
經過一段時間的推廣測試後,有些業內專家學者也開始為E語言站台。
他們用事實證明,E語言不僅易學、易懂、易上手,還有更可靠的運行效率。
對比來說,C++的運行程序軟件大小為196兆,E語言只有53兆,不到C語言的三分之一。
內存佔用也更小,軟件運行時,E語言所佔用的內存只有2532K字節,而C語言卻需要4132K字節。
用C語言編寫代碼,需要對C語言的命令語句非常了解,才能使用它的功能。
而E語言中所有的語句都是用表格來實現,所有程序都能順序執行。
另外,專業人士發現,用E語言編寫同樣的程序,比使用其它語言,更加節省電腦資源。
其實,只要解決了學習E語言「有沒有用」的問題,它的優點毋庸置疑。
當然,對那些立志去山姆、去 谷,追求做一名精英的人來說,肯定對E語言嗤之以鼻
艾德蒙熟悉機械礦工但不精通軟件制作,陳雨茉的任務就是協助艾德蒙制作當前這個時代的星圖,然後將新星圖錄入機械礦工的操控系統
當華夏進入深秋的時候,身在索亞的人們卻感受不到氣候變化。
索亞屬于熱帶雨林氣候,一年四季、每天的氣溫都在23到30度之間,每個月都有一半以上的時間在下雨。
所以,在索亞出行要隨時帶上一把傘,以免被突如其來的大雨澆了一個始料不及。
大概從去年開始,華夏一些旅行社開通了索亞七日游,旅游項目比較豐富,包括參觀國家博物館、戰爭紀念館,乘坐索道走近活火山,去珊瑚島潛水。
索亞植被茂盛,走進叢林,青翠的樹木、如茵的綠草、五彩的鮮花,沒有其他地方的熙攘與喧鬧,環境非常的雅致寧靜,確實值得人停下來慢慢品味。
而這里的建設者們卻吃盡了苦頭。
1999年,有一部好萊塢大片在各國上映,它的名字叫做《細細的紅線》,這部戰爭電影敘述的故事就發生在索亞。
影片開頭用十分鐘時間展現了卡納爾群島的美麗風光,與之後戰士們在泥濘中作戰的艱苦磨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這部電影,東華建設集團的工人們沒有看過,但這里的艱難卻深有體會。
從去年開始,索亞的開發建設進入高潮,港口、道路、機場、住宅、學校、醫院,全面開花,許多地方樹木被砍掉,土地被推平,夯實基礎後開始鋼結構施工。
索亞過去的建築,以茅屋草舍為主,而保.護.傘公司開發的建築全部采用輕型鋼結構。
建築設計也花了大價錢,請華夏國家建築設計院主持,聘請獅城AJ建築設計事務所全程參與,散熱、通風、空調、降溫設施都做了充分考慮。
盡管這些建築材料以預制件為主,許多框架梁柱都是在工廠加工制作好的,但現場拼接吊裝也不輕松,往往要踩著泥濘、盯著細雨進行施工。
這樣的環境作業,不僅效率低,還十分危險,手腳濕滑是經常的事。
各項目部對安全防範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那些在國內高空作業堪比猴子的員工,在這里也不得不小心翼翼,因為那些白帽子就在下邊盯著,扣分、罰款毫不留情。
到目前,來索亞的華夏建築工人已經超過5萬,其中有超過3萬的臨時工。
但跟著東華干,可沒有臨時工一說,工資、績效、獎金、保險,都按正式的來,管理嚴謹且規範。
陳立民也曾想在索亞本地招收一批臨時工,可試驗了一個月,就將上千本地人打發走了。
除了語言溝通、工作懶散的問題外,根本原因是這些本地人無法使用工具,達不到施工質量要求,甚至連伐木、開挖、平整土地都不能保質保量完成。
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軍隊當中。
杜昌海來到索亞後發現,他根本無法給索亞訓練出5000名合格的士兵,他的說法是︰
神仙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