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六十六章 借巢生蛋

在本森怒血上涌的時候,他的助理格溫.列蒂希雅用平緩的聲音說︰「尊敬的陳,請原諒我的冒犯,因為我發現你對你的員工還不夠了解,所以我才站起來解釋一下。」

陳立東點了點頭說︰「好吧,請你解釋。」

列蒂希雅清了清嗓子說︰「我跟本森共事已經8年,這次您收購我們團隊,這個團隊的36人中有32人都選擇跟隨本森進入新公司,只有4人選擇另謀職業。

這32人有的是本森的大學同學,有的是天文愛好者,他們中工作經驗最短的,也在團隊工作了5個年頭。

我們這個團隊,有人精通太空觀測,有人精通深空通訊,有的精于軌道計算,有的善于遠程控制。

我們這個團隊,曾經多次受聘于NASA,參加過二十多次太空發射,參與過許多重點項目研究,甚至有8人曾經是NASA的員工。

毋庸置疑,NASA在太空探索方面的技術實力,是站在世界頂端的。

幾年前,NASA的小行星探測者計劃,我們的團隊幾乎全部參與。

我堅信,我們的團隊有能力完成太空發射、太空觀測、空間探索的所有任務。

如果您需要,我們也可以組建火箭、飛船和相關航天設備制作的團隊。

您大概不清楚,在山姆國有許多精通航天技術的工程師和機械師正在待業。

不過那需要時間,也涉及到一些核心技術和機密。

而我們這些人,掌握著先進的地面測控技術,更善于將操作航天器到達目標空域,完成觀測、通訊傳輸、數據分析等工作。

所以,您收購我們這支團隊,並不是一次失誤,相信我們,會給您帶來豐厚的回報。」

陳立東一邊听一邊頻頻點頭,以他的英語水平,對列蒂希雅的話只听懂了一部分,因為其中一些專業術語他並知道其中的含義,比如「Deep spaology」等等。

不過,列蒂希雅語速不急不緩,聲音清麗圓潤,再配上她那金色的秀發、潔白的牙齒、玫瑰色的紅唇

總之,比听本森干澀的匯報舒服多了。

等列蒂希雅說完後,陳立東哈哈一笑說︰「開個玩笑,我當然對你們團隊有信心。

列蒂希雅是吧,你說的很好。

坐,都坐下,誰能跟我說一下天地間通話的技術狀況。

天地間通話,應該叫做太空通訊,對吧?本森先生?」見女助理出來解圍讓小老板終于有了歡顏,本森也長出一口氣。

他這次來的目的是尋求項目資金,可不想把自己的項目搞黃了。

這些年他在山姆見的投資方多了,如陳立東這樣蠻橫的也不在少數。

大概今天這位老板是年輕的、黃皮膚的、華夏人,所以心理上就更難以接受。

想到這里,本森喝了一口水開始給新老板科普︰「航天器在藍天與深空中運行,需要人在藍星地面基站遠程操控,必然用到通訊技術來傳輸訊號。

航天器與監控中心的通訊也是用電磁波。在過去,我們發射航天器只能通過地面固定的觀測站捕獲航天器的通訊信號,非常被動,也非常危險。

就目前的技術,航天器與地面基站中間聯絡,一般是通過空間站,如果對應空域不再空間站的聯絡範圍,就要通過中繼衛星實現。」

陳立東點了點頭,問道︰「本森先生,諸位,現在我正式告訴大家,我已經有自己的衛星發射基地、有自己的運載火箭,請問,我們能擁有自己的通訊衛星,並將它發射上天嗎?」

本森一愣,消化了幾秒鐘後,才開口問︰「您說的衛星發射基地是在華夏嗎?或者,華夏能讓我們的團隊使用他們的基地?」

陳立東搖搖頭︰「不,我說的衛星發射基地在遠東,位置在施密特角,它在今年夏天剛剛完工,還有一個新的基地正在建設,位置在索亞。

我們的火箭正在設計制作,大概年底前就能完成,它使用氫氧發動機,將具備地軌道衛星、藍星同步軌道衛星、空間站、探測器的運載能力。

我打算采購一批通訊衛星、觀測衛星,盡快發射升空,為你們未來的事業提供助力。

至于使用NASA的設備和技術,目前可以,但我希望盡快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

本森小聲問道︰「您是擔心會受到NASA打壓?」

陳立東點點頭︰「是的」。

本森質疑說︰「不會的,我們開發太空完全是商業目的,而且采購他們的設備、使用他們的基地是付錢的,他們會求之不得。」

陳立東糾正說︰「錯了,你剛才說了,太空資源那麼豐富,我們必須擁有自己的產業鏈條,而不能受制于人。

僅僅我是華夏人這一點,就有可能遭到NASA或者貴國有關方面的封鎖,這是不能不防的。

如果你們不能站在我的立場上考慮,將來很可能出現類似的問題。」就在這時,艾德蒙、陳雨茉帶領幾個研究人員走進會議室。

陳立東介紹說,「這是我的兩個助理和他們的團隊,一會兒由他們負責介紹南北兩個衛星發射基地的情況,將來也會由他們與你們合作,共同推進太空采礦項目。」

兜兜轉轉,陳立東其實已經表達出了自己的意見。

之前,他之所以對本森吹胡子瞪眼,沒別的,就是來個下馬威。

因為他早就發現了一個問題。

看了本森這些人的檔案就知道,這個團隊跳槽來安美森效力,很可能打算借巢生蛋。

怎麼說呢,本森他們之前雖然隸屬斯廷博特斯普林斯公司,但其實是跟著NASA吃飯。

調查發現,1999年斯廷博特斯普林斯公司組建了自己的空間發展部,招用了本森的團隊。

這個空間發展部組建後的兩年中,就只請NASA發射了幾顆通訊衛星。

在此之後,對斯廷博特斯普林斯公司來說,空間發展部的任務已經完成,本森等人只能獲得普通薪酬,再沒有拿到一分錢的項目投資。

改投安美森之後,本森不斷向安德烈推銷自己的太空采礦計劃,就是要盡快拿到項目資金。

拿到資金干啥?

本森在剛才的匯報中已經說得清清楚楚,就是要找NASA采購設備、找NASA發射衛星、找NASA發射飛船。

他們這樣的團隊,本來就是傍著NASA這棵大樹。

而NASA也喜聞樂見,因為這些人幫助NASA開發了市場,增加了收入,還積累了技術經驗,所有與NASA合作的項目,最終受益的是肯定是NASA。

如果把NASA比作蜂後,本森這樣的團隊就相當于蜜蜂。

對斯廷博特斯普林斯公司這樣的公司來說,這樣的模式是正常的,但在陳立東這里卻不行。

首先就是國家立場問題,在將來受封鎖、遭打壓是肯定的。

其次,陳立東是準備利用黑科技發展超越NASA的太空探索和采礦技術的,這就不允許養別人家的雞了,必須擁有自己的、忠誠的團隊才行。

現在呢,當然不能放棄本森的團隊。

列蒂希雅說得沒錯,當下這個時代,NASA在藍星擁有超越各國的航天技術,本森團隊也絕對屬于一流的技術團隊。

陳立東肯定要留下本森等人,然後挖一挖這些人的技術和經驗。

屆時誰利用誰,只能走著看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