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九十四章 西澳鐵礦

書接上文,咱們繼續聊采礦的事情。

這一章都是專業方面的知識,作者查了一些資料,整理了一些數據,水了這麼一章,不喜歡的直接略過就行了,不過跟某社一樣,咱「不退票」。

露天采礦還有個非常關鍵的指標,就是「采剝比」。

采剝比,有的文件中也叫剝采比,都是一個意思,是指開采每單位有用礦物所剝離的廢石量。

露天礦山的采剝比是影響露天礦開采境界的一個最重要的因素,直接關系到礦山的建設速度、經濟效果、資源利用、產品數量和產品質量等關鍵性問題。

在事件中,露天開采境界有一個合理的界限問題。而剝采比是確定這個界限的控制性指標。

注意,這個露天「開采境界」,就是境界的字面意思,指開采的範圍、土地的界限,而不是人的道德修養。

境界選擇大了,剝岩比太高,就不劃算了。

境界選擇小了,剝岩比能夠控制,但作業面小,產出的少,平均成本也不見得低。

在進行評估測算時,這個界限大體如下︰

大型露天礦山,采1噸礦石,岩石剝離量不得超過6噸;中型不超過5噸;小型不超過4噸。

白雲西礦曾做過一個測算,選擇幾處境界進行開采,剝采比能夠控制在1︰4.22,就是說采1噸礦石需要剝離4噸多的山皮石。

而澳洲這里是什麼狀況呢?

平均是2︰1!對,分子大于分母。

新開采的礦山,一般為0.75︰1;一年後就能達到1.5︰1,而且越往後越經濟,平均采兩噸鐵礦石,只需要剝離一噸山皮石。

這還只是計算出來的數字,在實際運行時,西澳這里許多礦山在破除山體表面的土石後,里邊都是可以開采的礦石,經常只需要進行穿孔爆破後,直接上破碎機破碎,礦石經過破碎機上的輸送帶裝入礦車,運輸到港口堆場就行了。

一個采礦區,很長時間不需要安排剝岩這道工序。

這樣的礦山,采礦效率就非常可觀了。

紐曼礦,去年年年產礦石為3800

萬噸,員工只有1100人,其中一線的工人為700人,其他400人為運輸和化驗人員。

而羅波河礦只有95人,年產礦石為2400萬噸。

西澳的礦石,在本國內只能用掉1000萬噸,每年有上億噸出口,袋鼠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鐵礦石出口國。

西澳這里的礦業巨頭,都有自己的港口碼頭,儲礦場容量特別大,動輒儲存著上千萬噸的礦石。

主要港口有黑德蘭港、蘭博港、丹皮港,這些港口屬于鐵礦石專用港,裝卸船級分別為24、20、16萬噸。

目前這些港口都采用礦石取料機進行作業,裝載能力為10000噸/小時,24萬噸的礦石貨輪,一天就能給你填滿。

理論上,兩台取料機同時作業的話,一天能完成進鐵礦石巨輪的進港和離港。

而且,此時的澳礦價格還非常實惠。1998年初,塊礦離岸價為37.68美分/噸度。

注意兩個單位,第一個是美分,作者沒寫錯,1998年西澳鐵礦石的價格還不能以美元為單位,因為1美元等于100美分,西澳鐵礦石的價格用美元計算的話,數字都在小數點之後了。

第二個單位,噸度,作者再嗦一下,因為這個單位之後還要用到。

噸度,指的是1噸物質所含的純度。

計算時可采用一個品位價格,就是平常所說的多少錢一個品位(或噸度)。例如,某種金屬含量百分百是100元每噸的話,那麼每個品位(噸度)價格就是100/100=1元。如果實物噸的金屬含量是50%(50個品位),那麼實物噸價格就是︰1×50=50元/噸。

這麼計算的話,60個品位的西澳鐵礦石,塊礦離岸價就是37.68×60=2260.8美分,22.6美元一噸。

1997年年底,美元和人民幣的匯率是1︰8.2798。

西澳鐵礦石,塊礦的離岸價就是187.12元人民幣。

讀者大大們翻一翻前邊某些章節就知道,東華賣給鹿鋼的鐵礦石價格是每噸190元,和西澳鐵礦石的離岸價基

本相當。

但是,要知道,白雲西礦的礦石品位只有30多點,而人家西澳鐵礦的品位是它的二倍!

不考慮白雲礦中的稀土,按照噸度計算的話,白雲礦的鐵礦石價格就應該是西澳鐵礦石的一半。

可能書友們會說,187是離岸價,那麼到岸價是多少呢?

用大噸位散裝礦石貨輪運輸鐵礦石,需要計算運費、包括裝卸費用,還有保險費。

在1998年的話,這些費用加在一起,大概增加百分之5,一般不超過百分之7。這個波動與船期和貨輪的噸位相關。

西澳的鐵礦石,按百分之7計算,到岸價為200元。

60以上品味的鐵礦石,200元一噸,你買不買?

那些臨海靠港的鋼鐵企業當然買,比用國內的貧礦經濟多了,也舒服多了。

用澳礦就是吃細糧,用國內礦等于吃粗糧。

這就是後世許多鋼鐵企業向港口搬遷的根本原因。

當然,鹿鋼這樣的內陸鋼鐵企業,就要好好考慮考慮了。

作者算了算,在1998年,一節車皮裝50噸的礦石,從薊市東港走鐵路運到鹿城站,里程按900公里計算,大概需要2700元,平均每噸加價55元。

這麼算的話,花費255元買60以上品位的外礦,比用190元買東華的白雲礦也要經濟,難怪魯東林訛詐陳立東說要買外礦了。

不過呢,這是在鐵路運力有保障的條件下。

如果鹿鋼每年采購500萬噸外礦,每天要運輸13800噸。

900公里車程,以這個時代的速度,24小時也能到達,但是需要6列、帶100節車皮的貨運列車,往來對向不停奔行。

如果計算裝卸時間,列車數量需要乘以2。

除非鹿鋼自己投資新建一條礦石運輸專線,否則燕京鐵路局肯定讓魯東林有多遠走多遠。

書歸正傳,來自後世的陳立東當然知道澳礦有多麼牛逼,他現在已經把主意打到了這里。

吳衛國這次來只是打前站,看看有沒有機會在這里收購礦山。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