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三十五章 年初大計

時間進入1997年2月中旬時,年味漸漸淡去,人們開始一年的忙碌。

一年之計在于春,市里、縣里各個單位都在收心上崗。

東華集團也在召開高層會議,會議安排了一天時間,由各公司、各部門匯報今年計劃、經濟指標和項目盤子。

先說東華鋼鐵,尹福茂在匯報完今年的生產計劃、預計營收後,提議在鋼鐵產業園增上高爐煉鐵加轉爐煉鋼。

沒想到,這個提議被陳立東否決了。

陳立東看著自己的筆記本說︰「鋼鐵冶煉的產能不再增加,需要的鋼材將由外部供應。」

陳立春听完也非常疑惑,弟弟沒跟自己商量過這個事情,便問道︰「外部?從共青城運過來?」

陳立東說︰「共青城也不行。鋼鐵產業,不論是原料還是產品,都是大宗商品,大進大出,依靠共青城到海參崴那條鐵路,交通成本還是有些高。

我的意見是把煉鋼轉移到熊島,今後將把熊島作為我們的鋼鐵冶煉基地。」

陳立春想了想道︰「從戰略上,我同意你的意見。但據我所知,熊島的基礎設施還不完善,平地里再建一座煉鋼廠、配套發電廠,至少還要三兩年吧。」

陳立東微笑著說道︰「不需要三兩年,我計劃今年上半年就投產。

熊島的電爐車間已經開工建設,只是未向大伙公開。

電廠也在建設,采用垃圾和生物質發電技術,這算是秘密武器,也沒有對外宣傳。

今後,集團鋼鐵廠所需要的鋼材坯料主要由熊島煉鋼廠提供。

遠東和藍市的鋼廠都不再增加冶煉能力,我們要集中力量把鋼材軋制技術和能力搞上去。

當然,藍市的電爐煉鋼不會壓減,煉鋼技術的探索和攀升不能停步。

遠東鋼廠的電爐是有點破舊地看不過眼,可以更換小電爐,50噸到80噸就行,主要滿足特種鋼材的冶煉試驗。」

生物質和垃圾發電?陳立東這是瞪著眼說瞎話。

熊島上的用電現在還是從對面港口扯過來的電纜,超維度熔爐煉鋼就有這個好處,電耗跟現實中的電爐天壤之別。

按陳立東的理解,超維度熔爐就是和另一個時空開通了交易平台,他把廢舊物資傳過去,把熔煉後的金屬坯料傳過來,扣下20%的作為熔煉費用。

消耗的電用在哪了呢?陳立東猜測,打開平台也會消耗能量。

因為他發現,一直以來,消耗的電量與吞吐物資多少沒有直接關系,而是與平台開放時間成正比。

回到現實。

陳立春一直有上高爐的打算,鋼鐵產業園有高爐、轉爐的規劃。

現在被弟弟給拿掉,有些遺憾,就想再爭取一下︰「機械廠這邊加工機床要用到鐵」

陳立東等哥哥說完後,堅持道︰「搞高爐煉鐵,煤和礦石對資金的佔用和運輸的壓力都太大,煉鐵項目以後再計較吧。我們先把鋼材這塊做到極致。」

陳立東說完這些,看到安蘇也在做著筆記,而且眉頭微微皺了起來,就明白︰

安蘇也有在遠東建鐵廠的打算,遠東也有豐富的煤和鐵礦資源,靠著龍江建鐵廠,甚至比在藍市建優勢更大,但是這麼搞,就要涉足局采礦業,對資金和人力的需求就更大了,陳立東還是想以後再說。

于是,對安蘇說︰

「安姨,遠東鋼廠的重點,是滿足國內東三省對特種鋼材的需求。

比如高強度航空用的結構鋼,哈飛那邊肯定需要;還有加工機床用的45號、50號鋼,以及工字鋼、方鋼等型鋼,沈機那邊也有需求。

這些,還請安姨想辦法跟國內這些工廠建立聯系,開拓市場。」

安蘇沒有接話,心說︰你個小狐狸,這是要我動用老爺子的關系唄。

陳立東繼續描繪自己的設想︰「共青城鋼廠緊挨著龍江,產出的鋼材盡量用船運,逆流而上,能夠降低運輸成本。

至于藍市鋼廠,建議把鋼軌鋼的軋制作為下一階段的主攻方向。

今年鐵路就要提速,未來國家在高速鐵路、輕軌等方面的需求很大,我建議提前下手,就能搶佔市場。

所以鋼軌鋼的軋制線一定要列上日程,爭取明年能開工生產。

藍市準備修一條通往東港的鐵路,咱們爭取在南陳設立一個編組站,有這麼一條通港鐵路,我們的經濟就活了。」

陳立春和尹福茂也把這條寫在筆記本上。

接下來由東華重工方面匯報。

先由李太順和尹立山分別匯報機電設備和石油機械兩個廠子的計劃。

東華機電有了賽洋科技加入,產業

鏈增加了一環。

李太順說︰「今年東華機電的方向是向兩極發展,大的更大,小的更小。

所謂的大,就是電力機車用的牽引電動機。

目前,國內電力機車全部使用賽蒙斯的交流變頻牽引電機。

這種電機結構簡單、性能可靠、體積小、重量輕,在安裝空間和重量等方面,也更符合機車車輛的要求。

我們與南車合作,已經研制出了這種系列的電機。

而且已經通過了性能測試,完全可以替代進口。

現在的問題是有電機也不能用,因為沒有成套的控制系統。

賽蒙斯自十八世紀七十年代就進入華夏,通過120余年深耕,確立了在華夏市場的領先地位。

他們表示支持華夏鐵路電氣化改造,並且提供了一攬子控制系統方案,包括牽引、制動、通訊、空調等各個方面。

咱們有關部門要求把國產化內容加進去,賽蒙斯已經著手在華夏建廠。

所以,現在的情況是,除非我們再能研制出超越賽蒙斯的電控系統,否則大電機也用不上。

而且,賽蒙斯在國內的工廠開工投產,肯定不只生產大電機,在這個領域我們又增加了一個對手。」

听到這兒,與會眾人都有感觸。

華夏正在申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開放步伐加快,隨著外資企業進入華夏市場,競爭更加激烈。

這就相當于游戲版本升級,開通了世界戰場,踏踏實實打怪升級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李太順繼續匯報,「所謂的小,就是微電機技術。

咱們已經開發出系列微型電機,能夠應用到電腦硬盤主驅動、電源風扇、CPU風扇、VCD光驅機芯當中,成本只有國外的四分之三,並且還有降價的空間。

特別是以燒結釹鐵硼強磁環為基礎,采用新的充磁技術制作的「多極磁環」,比國外采用的多磁條粘合磁環,有著諸多優越性。

以這種磁環制作的交流伺服電機還在開發不同系列,將很快替換洗衣機、電風扇、抽油煙機等家電中傳統電動機。

在這個領域,孫嵐部長給了我們大力支持,我們算是超越同行、提前了一小步,下步還將研發用于機床的伺服電機。

這里也有個問題,就是有了新的電機,還需要更新電機驅動芯片,使電機性能得到更充分地發揮,而國內這方面的技術和研發力量也比較薄弱。」

陳立東心想︰這個李太順,開著會就敢給孫嵐擦煙粉,一對好師兄師妹啊。

他當然知道系統、芯片的重要。

穿越那年,華夏經濟遭受了山姆國帶著一幫小弟的圍堵,就是在這些領域。

可現在搞系統、搞芯片還有些無能為力,只能暗暗打基礎。

接下來由尹立山匯報。

東華石油機械有限公司還是主打抽油機,目前的生產形勢非常好,屬于東華集團的創收女乃牛。

東華的抽油機在國際上有著優越的性價比。

這種抽油機整機重20噸,所用鋼材就值六七萬元,也算是用鋼大戶,對鋼鐵廠、機械廠的拉動作用非常大。

同時,抽油機的電機、減速箱、曲柄連桿等核心部件都有一定的技術含量,所以落後一些的小國生產不了。

而發達國家,人工成本又高,做抽油機也劃不來,所以各采油企業一般從華夏采購。

之前陳立東算過,僅華夏一年至少更新5000台抽油機,他跟薊市石化機有約定,對方每年拿出訂單的三分之一交給東華石油機械生產,而國外的市場,由東華主導,做不過來的才會交給薊市石化機去做。

尹立山最後說,「國內有些廠家在仿造我們的產品,因為國外出現了同類產品。

這個消息是住友商社反饋過來的,住友商社認為是華夏的工廠生產了這種抽油機賣到了國外。

他們提醒我們注意,應該采取法律手段維護權益。」

這才搞了一年,就有人仿制了?現在專利已經生效了,真有侵權的話,東華不介意玩訴訟。

陳立東交代信息部李思遠、法務部王嘉琪關注一下這件事情。

接下來郝月明匯報東華遠洋的事情。

遠洋公司設立審批,已經走完程序。

從中船公司購買的5條二手船已經到手,總噸位8萬多,總價接近1500萬元,尚未付款,準備用鋼材抵頂。

船代、貨代、船長、大副、二副、船員們已經招募了一批;貿易航線已經報批;下月初,東華集團的海上貨物運輸就將由自己的海運公司負責了。

郝月明匯報完有關工作後,也說了一

件拿不準的事情︰「這些船拿到手後,船長們提出需要更新無線電導航儀。

他們說這些二手船上加裝的是奧米茄導航系統,山姆國在去年就發出過通知,這套系統準備退出服務,推薦用GPS導航系統。

也有的船長說,咱們經常跑遠東的話,應該用毛熊的格洛納斯。」

陳立東問道︰「設備很貴嗎?」

郝月明解釋道︰「說不上貴。導航儀的價格從1萬美元到幾萬美元不等,功能也不一樣。

但是,大家對導航系統的精度有爭議。

山姆國的GPS系統剛轉為民用的時候,水平精度能達到3米,後來被調整到了100米以上。

毛熊國的格洛納斯系統精度是50到70米,不比GPS差。」

「是這樣啊,沒有國產的嗎?」陳立東問道。

郝月明被問楞了。「國產的?天上有我們的衛星嗎?我說不準。」

他又看向會議室的其他人,看表情就知道,似乎沒有比他懂。

陳立東意識到,北斗還沒上天呢,用毛熊的格洛納斯?

毛熊國現在的經濟更加糟糕,就怕他們在太空的衛星哪一天維護不起,出了問題。

飄在海上,導航失靈,恐怕會出大事情。

陳立東想了想後世的情況,腦袋里對這方面沒啥印象。

只好說道︰「應該有兩種系統都能運行的導航儀吧,如果有,就買這種?如果沒有,就買GPS定位的導航儀。」

接下來,陳立民、陳立偉分別說了建設公司和貨運公司的打算。

東華集團自己在建的土建項目包括︰東華鋼鐵自備熱電廠項目、東華鋼鐵鍍鋅板生產車間項目、孫集鎮專家小鎮改造項目、藍市東華大廈項目。

听到這兒,陳立東跟馬建國說︰「馬老師,您搞過花園式工廠項目嗎?」

馬建國想了想說道︰「搞過,做過花園工廠的設計方案。

不過我們北方基本不會采用,有設計也不會實施。

據說保鋼那邊在搞,我們南北氣候和人文環境不同,搞花園式工廠在北方行不通。」

陳立東想了想說道︰「我們這樣,今年去市里跑,把鋼鐵產業園二期、三期的工業用地一次性拿下來,方便我們集中進行水電路訊、給、排、雨、污等配套工程。

現在還拿不準建設的內容,包括高爐煉鐵、轉爐煉鋼部分,先選好位置放在那里。

然後搞一個花園式的設計,硬化、綠化、亮化先到位,提升我們的形象。」

接著陳立東又說︰「孫集鎮的專家小鎮建設我也有意見。之前我們就討論過幾次,努力坐到‘土洋結合’。

現在看,就剩一個‘土’,沒有‘洋’啊。

過段時間,我們就準備安排專家入駐,還會有一批外方專家過來,讓他們在現在這個環境居住,還不如到藍市。

我們的專家小鎮,要給人一種恬淡、舒適、清幽的感覺。

春天里要有楊柳輕拂、鳥雀爭鳴的畫面;

夏天里,遠遠看去,稻菽爭綠、白鷺齊飛;

秋天葦絮飛揚、稻浪翻滾、蝦肥蟹美;

冬天雪蓋河堤、霧攏農莊,白的白、綠的綠、黃的黃,多美?

馬老師,你對我們的專家小鎮有啥意見,也可以說說。」

馬建國咧嘴一笑,「現在就挺好,比我燕京住的地方還要好。再能實現你說的這些,我就在這里養老了。

要想達到你的要求,我認為還要對道路、供水、排水系統進行徹底改造,估計投資要上千萬。

關鍵是跟原來鎮上的居民怎麼融合,不能讓我們的人擠佔了老百姓的生活空間。」

听馬建國也這麼說,陳立東無奈地道︰「哎還是見識少。讓我們的設計人員出國一趟,考察調研、見見世面。

對了小鎮的市政路要修成四車道,兩邊的便道和綠地留得寬一些。

我們花大錢改造小城鎮,是要吸引高端人才,擠佔原住民的空間也無妨。

而且,規劃外、周邊那些老宅子將來也要搬遷。

咱們有政策,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兌換小康樓。

拆村住樓不好的嗎?非得守著窮家破院?」

听陳立東這麼說,一旁的陳樹儉臉色立馬撂下來,然後忍了忍,給兒子留了面子。

陳立東繼續埋怨著︰「東南角上,規劃範圍里頭,還有兩排房子沒有拆走,是啥情況?」

陳立民支支吾吾道︰「那有你的親戚,大伙都看著呢,他拆別人才會拆。」

陳立東稍微一想就知道是誰了,臉騰地一下紅了︰「我找他們,馬上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