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東回到國內時,已經進入了4月。
燕京乍暖還寒,風比較大,雖然還沒有霧霾,卻總有沙塵來襲。
三北防護林工程剛剛完成到二期,大範圍在黃土高坡固沙植樹要從1996年開始。
陳立東這次回來,先去拜訪了馬建國。
他在考慮如何完成支線任務3,這個任務要求是︰完成某行業大型成套設備的研究設計,成套設備方案設計在本時空具有較高的技術先進性、可行性,在某一地域獲得同行業廣泛認可。
在馬建國的主導下,已經完成了《東華鋼鐵一期——電爐煉鋼及連鑄連軋設計方案》,煉鋼和連鑄連軋的成套設備功能、型號都已經編制完成,規劃設計、建築設計、工藝設計、環保設計各個分項也已經搞定。方案的文字部分就有幾十萬字,各類圖紙、圖片插入其中,最後形成了一本書。
翻看這這本書,陳立東思緒開始飄忽。
支線任務3的內容是三句話,有了這本書,前兩句的任務部分應該已經完成。
第三句是「在某一地域獲得同行業廣泛認可」。這可難壞了陳立東,怎麼算獲得廣泛認可?
抬頭看向馬建國,「老師,這本設計方案能出版不?」
「出版它有啥用?」
「能發表不?」
「發表?設計方案發表出去?沒案例。倒是可以在《華夏冶金》、《鋼鐵》等雜志上提一提設計方案思路和特點。不過你想干啥?」
「我是想吧,咱們這個方案凝聚這麼多領導和專家的智慧,參考了這麼多國家的設計理念,采用了世界一流的設備工藝,應該大書特書一下啊。」
馬建國也是一愣,他還真沒想過這個問題。
這個小陳,總能提出一些異于常人的建議,有的還有些道理。
就拿這個設計方案來說,自己可是下足了功夫,設計院內外、各領域的專家,參與進來的也有十幾個,有的親自執筆,有的提了建議。項目設計委托費已經給付,這些人也都有分潤。某位專家型的領導就看了一遍稿子,提了幾條建議,也有三五千咨詢費,自己可沒有小氣。
不過,要能名利雙收的話,還確實值得考慮。
怎麼做到這一點呢?馬建國想到了一條思路,那就是評獎。
馬建國所在的北鋼設計院就評工程設計獎,每年都搞,可這是自己院里的事,評的獎出了門都不香。
大獎也有,國內大獎有「魯班獎」、「梁思成建築獎」、「詹天佑獎」,這些獎項評選主辦單位是華夏建協,全稱為華夏建築行業協會,屬于官方組織。手里這個項目有點沾邊,不過只是針對建築施工部分。
馬建國忽然想起,冶建協剛剛下發了通知。「冶建協」全稱為華夏冶金建設協會,發的通知是《冶金行業優質工程評審辦法》。
《辦法》規定,冶金行業優質工程必須是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列入國家或地方建設計劃並正式報建批準的項目,投資額超過1.5億元,建安工作量超過0.3億元的冶金工業工程。
馬建國把這份文件遞給陳立東,「你看看這
個通知,我們可以參評冶金行業的優質工程。」
陳立東認真地看了看,然後搖了搖頭。
「老師,申報這個獎必須工程建設完畢、驗收合格、一次聯車成功的項目,這幾乎與方案設計沒關系。您再看,獎項申報也是有承建單位申報。簡單說,如果我這個工程發包給華冶,獎項就有華冶來申報,沒您設計院啥事兒。」
馬建國拿過通知一看,還確實如此。
陳立東再問「冶金行業沒有設計獎嗎?」
馬建國想了想︰「建築協會每兩年評選勘察設計獎,我們設計院曾經參評過,不過,那些獎項跟冶金行業也沒啥關系」。
陳立東想了想,忽然覺得各部門、各家協會沒有設立這類獎項更好。如果有的話,就得按程序來申報;沒有的話,正好設立一個。
于是陳立東說︰「老師,您看我們爭取設立一個工業設計獎怎麼樣?」
「我們設立獎項?你開玩笑呢?」
「我的意思是,由您倡導,聯合一些人提議,工業協會也好、冶金協會也罷,設立一個工業設計獎」。
「我出錢,您發動人脈關系,把優秀的工業設計成果人盡皆知,讓搞規劃設計、工藝設計的精英們榜上有名,咱這也是為這個行業做件好事。」
馬建國想了一會兒,決定試試陳立東的想法。
當前國家那些優質工程獎、魯班獎,都是對著建築企業來的。
在工業設計行業,還真沒有設獎,自己從事的行業就不能有斬將奪旗一說?
看了看手里東華鋼鐵設計方案的參編人員,有幾位是冶金協會領導,有幾位是鋼鐵行業技術大腕,在圈子內有很高的話語權。
要是搞一個工業設計獎,沒準還真能帶一波流量,哦,是引領一下方向。
「那,我試試?我先去冶金建設協會一趟。」
馬建國去了冶建協,陳立東也沒閑著。
支線任務要求,成套設備方案設計「在某一地域獲得同行業廣泛認可」。
某一地域不見得是國家吧,藍市也是某一地域啊,于是他想兩手準備。
那邊馬建國在聯絡關系,這邊陳立東也到了藍市。
陳立東直接找到了王慶來的辦公室,先匯報了遠東冶金的生產形勢,又感謝市領導給予東華鋼鐵的大力支持。
接著,陳立東說出了此行的目的︰「領導,我發現個問題,還是您分管口的。」
「哦?小陳很關心我的工作啊,有啥問題你說。」
「領導,我們藍市也算鋼鐵大市,大小鋼鐵企業得有四五十家,怎們沒有鋼鐵企業協會呢?」
王慶來不清楚陳立東怎麼提起這個問題,想了想說道︰「讓你問著了,我是真有這個想法,年前就啟動了這項工作。原來準備五.一前就召開成立大會的。不過最近出了岔子。」
「啥情況?」
「藍鋼的一把手換了,新來的徐總是從韓鋼過來的。」
「這跟成立協會有啥關系?」
「原來想讓藍鋼的代總當會長的,徐總來了之後征求過他的意見,他說今年形勢不好,過兩
年再說,給推了。」
藍鋼自1991年1月被批準為國家一級企業;1992年7月, 被列入特大型鋼鐵企業;1993年6月,跨入全國百強企業;1994年6月成立了藍鋼股份有限公司。
企業做大做強,企業領導干部的地位就隨之提升。
現在的藍鋼為省直屬企業,市里領導說話就不那麼好使了。
「哦,不想出力啊,那換別人?」
「鋼材形勢不好啊,讓誰牽頭都難。我讓人算過,成立協會、維持運轉,今年的各種費用得小兩百萬,以後還要年年出錢。藍鋼不挑頭,沒人想當冤大頭啊。」
「嘿嘿,領導,您看我們行不行啊?」陳立東舌忝著臉道。
「你們的鋼廠還在籌建階段啊,這哪行?」
「我們公司已經設立了啊,項目已經落地了啊(剛拿了一期100畝工業用地),我們沒別的要求,就是為咱們市的鋼鐵企業做貢獻。這為啥不行?」
「有點難度啊,讓民營企業當會長,好像沒有這個慣例。」
「協會又不是官方機構。要不您看這樣行不?這個鋼企協,您擔任會長,我們東華鋼鐵列進副會長單位就行。」
「嗯,這樣應該沒問題。那今年的開辦費,你出?」
「行,我求著您當這個冤大頭。不過,您得給我安排個秘書長職務,我在市里買棟樓,作為鋼協總部,招聘一些人在這兒辦公,您也多個落腳的地兒,您有合適的人交給我,我來安排他們在協會里的職務。」
「真的?」
「這還有假?」
「這就不是200萬了,弄下來得上千萬吧。」
「我在毛子那邊的生意還行。」
「有外資?」
「我們東華鋼鐵是合資企業,您要外資就外資。」
「那就沒問題了,你準備選哪兒做鋼協總部?」
「藍市飯店。」
「藍市飯店還沒黃呢,人家賣給你?」
「不是,藍市飯店後身不還有個老院嗎?前幾年,市領導的宿舍就在那兒,市賓館建好後那邊就空了出來,作為旅館對外營業,我看經營狀況很一般。那個院子相對獨立,如果可以的話,挨著它的老干校那幾排房子我也買下來,拆了建個小花園挺好的。」
「嘿!你的胃口可真不小。」
「我也是給市里經濟做貢獻。」
「行,我跟主要領導商量一下。」
王慶來企業老總出身,辦事還是很講效率。
轉過天,他就告訴陳立東,鋼協的事兒定了。就是人選有點調整,藍鋼的劉副總要擔任常務副會長,不過也不駐會,鋼協的日常工作由秘書長負責。
藍市飯店部分資產出售的事情也列上了日程。
市國資辦已經安排調研和制定方案,準備由國土部門進行土地證分割,然後評估作價,最後以掛牌的形式公開出售這些資產。
陳立東嘿嘿一笑,「領導,我這就啟動協會籌建工作,您看我這單槍匹馬也不行,給我推薦幾個人吧。」
「我讓銳進同志找你。」說完掛了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