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在華夏國開國之際,郭逸的宇宙基地已經來到了巴蜀區域的上空,正漫無目的地游弋著。

而在宇宙基地中,數十個方方面面的專家團隊正從方方面面勘察著整個巴蜀的情況……

空氣,重力,地形圖測繪等等,全方位無死角地勘察著。

可是,已經過去好幾天了,洛陽城的重建工作都已經開始了,郭逸還是沒收到異常匯報。

沒異常匯報,也就意味著依然沒找到蜀山……

這尼瑪的,這就很離譜了!

至于說從巴蜀原著民口中詢問……

峨眉山,青城山,這兩座山四周,已經找不到原著民了!

五胡亂華的.asxs.標記,是在304年農歷十月,氐族領袖李雄佔領成都,自稱「成都王」,史稱成漢開始。

而現在是323年,巴蜀地區已經落入胡人之手十九年之久了,怎麼可能還有原住民?

至于五台山……

郭逸也派人去過,一樣一無所獲!

郭逸知道那垃圾系統很不靠譜……

之前,要麼出現在任務地點處,任務目標前。

要麼,和任務地點隔個宇宙。

這一回更離譜了,連任務地點都找不到,更別說任務目標了。

坑人呢!

「二壯,那些專家團還沒消息嗎?」

郭逸一副生無可戀地趴在桌子上,悶悶地和二壯問道︰「古一和老天師呢?」

現在大軍來了,古一和老天師能徹底安心下來找任務地點了。

所以,他們兩人現在一邊把巴蜀攪得天翻地覆,一邊找任務地點。

至于郭逸為什麼也在這呆著……

系統在他身上,或許他能找到呢?

「(*▔r ▔)都沒消息。」

「啊啊啊啊啊~」

郭逸抓狂地揉了揉頭發,一臉無語地看著衛星畫面。

無論哪一個版本的蜀山傳,峨眉山都是主角……

對于峨眉山名來歷,眾說紛紜。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峨眉山就聞名于世。

而峨眉山名,早見于西周,據晉代常璩撰寫的《華陽國志蜀志》記載︰「杜宇以褒斜(今陝西漢中)為前門,熊耳(今四川青神縣境內)、靈關(今四川雅安蘆山縣西北)為後戶,玉壘(今四川都江堰市境內)、峨眉(今四川峨眉山市境內)為城廓。」

晉左思的《蜀都賦》寫道︰「引二江之雙流,抗峨眉之重阻。」

唐朝《十道志》︰「劍南道名山曰峨眉,陸深雲,山周回千里,高八十里。」

但為什麼稱之為「峨眉」?

其說不一。

一說峨眉山是因「山高水秀」得名,另一說是因「兩山相峙。」而得名。

還有一種說法是峨眉山屹立在大渡河邊上,大渡河古稱「我水」,山愛水而得名,故稱「我眉山」。

峨湄山只是因為是山,才離開了水,由「我湄」變成了「峨眉」。

這種說法是近代文人趙熙之論,「是山當我水之眉。眉者,湄也,以水得名。」

無論如何,峨眉山自春秋戰國以後,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稱。

同時,峨眉山還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屬于普賢菩薩的道場。

但是,蜀山傳里的峨眉山用的明顯是佛教之外的招數,里面的修行者更無一光頭。

現在,這里不但沒蜀山那堆修行者,連佛寺也就只有一間破破爛爛的,這就讓郭逸很蛋疼了。

「╰(*°▽°*)╯郭逸,有老衛通訊!」

就在郭逸沉默的時候,二壯突然說道︰「說找到線索了,讓你回去!」

「真的!?」

郭逸一听,瞬間精神了起來,連忙打開傳送門,沖過穿越門,再瞬移去到老衛面前︰「老衛,找到蜀山了?」

「……」

老衛看著突然出現在眼前的郭逸,被嚇得哆嗦了一下,差點下意識一金掌拍了過去。

等他反應過來後,一臉抽搐地看著郭逸,幽幽地說道︰「下次你再瞬移到我眼前,你信不信我當即躺下來給你看啊?」

「額~」

郭逸看著臉黑成碳的老衛,搓著手諂笑道︰「你看,我這不是心急嘛。」

「行了,坐下來吧。」

老衛無奈地搖了搖頭,然後示意郭逸坐下,指著他面前的文件和郭逸說道︰「這是收集到的一些資料,我覺得應該對你有所幫助,你先看看。」

「資料!?」

郭逸愣了一下,然後翻開資料看了起來。

資料很簡單,第一條是峨眉山的歷史︰據《峨眉山志》記載,峨眉山最早的佛寺,實際是魏晉年間,僧肇所建黑水寺。

晉隆安三年(399)慧持和尚從廬山入蜀,在此修建普賢寺,供奉普賢菩薩。

相傳,峨眉山由此成為普賢菩薩道場。

第二條則是和佛教有關的信息︰佛教出生于公元前六世紀的尼泊爾,四百年後傳入西漢後期。

但是,當時佛教面對道家,儒家為主的治國天下,並沒有多大的影響力……

或者說,根本沒影響力!

東漢、曹魏、蜀漢、東吳和西晉政權,都明令禁止漢人出家為僧!

《高僧傳•佛圖澄傳》有載「往漢明感夢,初傳其道,唯听西域人得立寺都邑以奉其神,其漢人皆不得出家」。

至于原因也很簡單︰佛教讓男人為僧不娶妻生子也不事生產,讓女人為尼不能結婚生子,這就嚴重影響了農業、經濟、兵源等等,傻逼當權者才會去推廣佛教。

所以,當時出家的僧人只有西域胡人,而佛教,自然也就被認為是胡人的宗教,不被自家人認可,甚至還被排擠!

第三條信息,也是和佛教有關︰到了五胡亂華時期,一個佛教的大師面對石虎(295年—349年5月26日,羯族,字季龍,十六國時期後趙第三任皇帝,後趙明帝石勒的佷子)的拜訪,和他說漢人是後趙的最大禍害。

于是石虎開始對漢人進行了無數次大屠殺,無數乞活軍和漢人城鎮被屠殺……

在百姓疾苦、禮道廢馳,晚上睡去不知道自己還有沒有可能吃到明天早餐的情況下,主張業報輪回的佛教「又」正好派上了用場……

因果循還的教理恰符合當時人們今生為苦,冀望來世的生活體驗。

而普渡眾生、慈悲為懷為受苦的百姓提供了心里寄托的港灣。

佛教想擴大,當權者想百姓不反抗,兩者結合下……

後趙建武元年(335年),後趙開始正式允許漢人出家!

從此,佛教開始在北方迅速普及,並逐漸影響到南朝,為此後唐宋時期的佛教興盛打下了基礎,也使得佛教從一個小教派逐漸發展成為了大教之一。

簡單來說,佛教能在中原傳播,正是因為五胡亂華!

而五胡亂華之前,佛教TMD就根本沒漢人去信!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