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朱棣騎著快馬趕到船隊集結的地方後,讓朱能與丘福檢查戰艦,自己鎖著眉頭前去寫書信。

沿海真是很多事啊,剛幫著實行了戶役制度的廢除,現在立刻要去蕩平倭寇,也不知王妃的病如何。

眼下,無論如何, 大哥和大佷子的意思是,盡快的將倭寇清剿,可是自己也沒有把握。

朱棣心想。

但朱棣很快將信交給驛差,隨後不再多想,轉身上了戰艦。

好在這次京城的成武軍都是朝廷的精銳,為了多加些將士,船廠對于海船也多造了幾艘。

成武軍組成了一支精銳的水師,協助朱棣一起去清剿東瀛島上的倭寇。

在眾人眼里, 這戰艦要比之前的戰船好很多,出色很多,而且都改成了進深海,可以穿海峽的船。

周乾前腳出了宮門,便看到衛子狼站在這里,定定的看著他,還很騷包的對著周乾挑了挑眉。

等本宮?

誰告訴這家伙的啊。

「蔣瓛見過太子殿下。」蔣瓛笑呵呵的看著周乾︰「陛下讓我們協助太子北上。」

周乾看了看鄭和,又看了看坐在馬車里的徐妙錦,再看看蔣瓛和衛子狼兩個人,他們都笑的很開心。

「衛子狼,你敢把本宮的新軍丟在校場,自己跑路?」

「跑路是何意。」衛子狼不解,他不明白跑路是何意,撓撓頭,想了半天也沒有想清楚。

想不清楚就不想了,畢竟腦子對咬文嚼字不好使。

周乾也不在糾結, 望著他們,揮了揮手︰「那便跟著吧,一起北上。」

無論如何,北上總是要帶人的。

周乾帶著蔣瓛和衛子狼,也是一種雙向保障。

原本要先去太原,所以打算走陸路過去,但是覺得太慢,隨即就安排人走水路去山東,再從山東去北平府,最後回來時走太原府和西安府。

正是秋末,天氣不涼反而十分的寒涼,船是普通的官船,並不是特別閃耀的戰艦和龍舫。

總不可能坐著龍舫在水面上一路北上,這樣就像是告訴敵人,快看,快看我來了,我要查你們的工作做的合不合格,偷懶沒偷懶。

所以,周乾不會這麼傻,他要對北方的江北制造總局,以及各地礦場,水泥廠等進行模底。

水泥並不是後世的水泥,就是簡單的水泥, 能夠比如今的材料更穩固些。

周乾並不覺得自己會修出來什麼高速公路水泥路,他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夠修成如秦直道這樣的,就很好了。

飯總是要一口一口吃。

周乾此次出京北上,帶了有三百多名侍衛,其中里面有二百都是成武軍里面的精銳,好不夸張的說,可以以一抵十,尤其還是衛子狼親自帶著。

這些都是衛子狼親自挑選的,周乾可是大明朝的根,上上下下數千人甚至上萬人的性命前程都在周乾一身,衛子狼怎麼敢大意。

他可不希望自己妹妹年紀輕輕就守寡,然後還要被殉葬,自己那個小外甥得多可憐。

三百人當然不會在一艘船上,另一艘船以貨船的形式,將二百多人放在貨船上,然後跟著前面的船。

貨船上都是大明京城運送往北方的貨物,還有不少京城王公貴族的信。

前幾日民技院新打制的爐子,吳封海新進的煤,等亂七八糟的一些都被丟在貨船上。

周乾也不會多問,如今戶役制度開始廢除,各地陸續執行,商業似乎在飛快的發展。就像缺氧久了的人大口喘息。

但是這些商人就算再厲害,他們也要受到周乾的成武軍去制裁,這是從開始到最後都會貫徹下去的。

周乾站在船頭,兩邊沿岸都是空曠的田野,船上侍女和內侍走來走去準備著晚飯。

如今兩岸並沒有什麼行宮,到了後期便會開始修建,水路每隔一日路程就修一座行宮,供皇帝離開京城去各地巡視時的宿處。

歷史上,這些行宮就屬永樂大帝朱棣住的最多,後來的皇帝全被他自己制定出來顯擺天子威嚴的制度給束縛的死死的,裹成了木乃尹。

許多皇帝到了後期,就一輩子從出生到薨逝都是在皇宮,如籠中的金絲雀一樣。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但是後世皇帝對于這大明萬里江山,他們是看不到的,反而是別人在替他們治理。

所以後來許多為皇室修的東西都是修了拆,拆了翻修,幾十年都不用。

不過每處碼頭上都有大臣王公住的驛館,周乾這幾日累了便會住在驛館里面。

這次走的是運河,周乾發現河道兩邊有些地方似乎是河道淤積,甚至很明顯感受到船的速度。

徐妙錦抱了披風過來,遞給周乾說道︰「船頭風大,不進船?」

「看看沿途的大好河山。」

周乾轉過身來,徐妙錦見了,馬上幫他將披風理正,伸著她秀雅如天鵝般的白頸。

「海禁之事實在是頭疼,不過看看這河道,朝廷每年撥了款來整治運河沿途,我什麼也沒看到。

只看到沿途驛館用的東西比京城驛館用的東西還好,茶葉連茶葉沫子也不喝,個個腦滿腸肥。」

「天下這麼大,光靠殿下一人,怎麼可能實現呢,該讓那些得力助手,好好的幫你去做,你只需要坐在京城,把他們牽扯住。」

船晃了晃,徐妙錦便直接被晃到周乾的懷里,察覺周乾的手正按在她高聳飽滿的地方,便有些羞,四處看了看。

雖然是老夫老妻,但是船頭上還有許多內侍和錦衣衛,自然是要注意些行為的。

看著茫茫河水,周乾想起來即將出兵東瀛的朱棣,對徐妙錦道︰「再過幾年就把文基丟給四叔吧,你願意嗎。」

「反正那是你的孩子,隨便你怎麼折騰。」徐妙錦很放心周乾的安排,所以她不會多問。

「我的孩子,我肯定也寵愛,但是等東瀛事了,就把文基丟到嘉興府的水師軍校去,讓他不要待在宮里。好好的去到處折騰,磨煉。」周乾想了想對她說道。

「隨你丟,我不怕,但是若他受到傷害什麼,我這做娘的也要與你鬧一鬧的。」

周乾點點頭,道︰「但願海寇平啊。」

希望朱棣這次出東瀛,能幫自己掃清海上障礙,下西洋勢在必得。

文康二年,十一月中旬,北平府江北制造局一局,鋼鐵鍛造廠,周乾特別重視軍工發展,所以他先是到北平府一局看了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