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177.讓咱明天死都可以

眾人都從練兵出來,朱元璋看了看左右,不禁低聲對朱標說道︰「折騰了都快一天,時候不早了……」

這里是他大孫又一次給他驚喜的地方,但是總不能一直待在這里,還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做。

朱元璋掃視一眼,眾臣連悄悄話也不敢說了,眼神和表情無形中都帶著一股威壓,如猛虎,這種氣勢不是臣子可以抵擋的。

大家都很高興,唯獨朱元璋卻皺著眉頭,一雙眼眸凝視著不遠處,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

過了會兒,他回過頭,朝著和藍玉站在一起的周乾。

「大孫,你來!」

周乾正準備跟過去,那些武將拉著自己問東問西,都快要露餡兒,于是走到朱元璋面前,剛咧開嘴笑,正欲說話的。

朱元璋便率先開口問道︰「你那火銃手的陣型咱很滿意,但此刻不是搞這些的時候,眼下還有一件重要的事,需要咱們回去商議。」

周乾收斂嘴角的笑意,朝著朱元璋看過去,認真道︰「什麼事,只要孫兒懂的,定會盡力而為。」

「你去年提過南北榜的事情,咱要問問你,明年要開會試,今年就好好的準備。」

朱元璋笑道。

這次禮部幫忙民技官考試,朱元璋覺得周乾的主意很不錯,又記起劉三吾當時在雅集上說的南北榜,這會兒想拉著大孫立刻回去。

明朝科舉洪武三年詔開,規定中外文臣皆由科舉而定,非科舉者不得入朝為官。

但不久後,朱元璋發現,科舉取士中得到的很多人才並沒有真才實學,宣布停罷科舉。

科舉一停便有十年之久。

洪武十五年又恢復科舉,洪武十七年公布《科舉成式》,基本制定了明朝此後二百五十多年的科舉成文法規。

分為童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五級。

隨後朱標詢問︰「這次民技官能通過民技試取幾人。」

周乾已經收到鄭和他們從禮部帶來的消息,便道︰「二十五名民技官。」

「不少了。」朱元璋頷首,畢竟第一次民技取士,三十多個就取了二十五個人,這已經取中率很高了。

………………

朱元璋坐在御書房,很多時候朝政的事情都會給朱標去做,今天他難得給朱標放了假,交給周乾去做,再點評他批閱的意見得失。

這是他有意識的在培養自己大孫做皇太孫,也就是未來朱標的接班人,但是重大事情,朱元璋會自己處理。

今天要討論的事情也是關乎大明今後的國運,科舉大事。

前天早朝時,朱元璋感嘆過南北仕子不平衡,但百官都是在什麼位置說什麼話。

都是自己家鄉人幫自己人,這雖然有人情味,但朝堂上,就很嚴重。

官員們直言的有,阿諛奉承的也很多,彼此爭執,算計,朝廷里眾多的官員和各個派系勾心斗角,逢場作戲。

奉天殿每天早上,就是一座狩獵的地方,看著一團和氣,實則危機四伏。

朱元璋早就能看出來,因此才想和自己大孫商議,畢竟大孫才能懂。

這兩年,朝中北方人的官員屈指可數,淮河以北各地已經開始傳言陛下偏袒偏信生于南方的官員。

前天朝堂上的北方御史言官听說禮部已經取民技官二十多名,便立刻詢問朱元璋作何打算。

南方籍的御史立刻出來頂撞北方籍得御史,說朝廷歷年考試,都是以文章定優劣,只求個公道,以服天下。憑什麼對北方仕子開後門。

今年八月還有鄉試,朱元璋已經開始作打算。

听完自己爺爺的問題,周乾便笑著說道︰「那就用南北卷算了,若是還覺得不公平,一路便從鄉試,會試,殿試開始,都分別采用南北卷,到時候再設南北榜。」

朱元璋道︰「咱跟你爹商議後覺得你當初那法子可以,才等你在校場結束後立刻問你。」

「這件事可以和劉三吾商議,當時孫兒把具體的方法都告訴翰林幾個大學士了。」

「咱想听你說說,為何當初想到南北榜。」

相比于其他人口中,自然是老朱家的嫡長孫的話更有權威,就算是今天大孫子跟他說幾句話廢話,他也覺得特別的高興。

「那我就說了。」周乾道。

「說吧,你小子說的不對的地方我可要糾正。」朱元璋篤定認為,自己大孫子肯定會說漏一些原因。

「仕子錄取不平衡,肯定不會是誰科舉舞弊,爺爺是從南方開始打到大明朝北地去的,江南便比北方地區要恢復的早。

有了安全的環境,他們靜下心來讀書,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這句話是有道理的。

北方不同,大家被故元,金人,這些蠻人統治著,又不興禮教,這麼多年來,文風也不盛,讀書淵源就不如南方學子的。

大家都快餓死戰死,哪里有心情去念書,逃命都來不及,肚里沒食兒就會慌,靜不下心學。」

八股文這種東西,規矩和竅門都是要有技巧的,就算真才實學都不一定寫出合格文章。更別說文風不盛的北方學子。」

朱元璋淡淡一笑︰「咱要是能有你這麼能說,早就去和那些官員理論理論了。」

周乾道︰「您是需要動嘴皮子的那種人嗎。」

「當然不是,咱動刀。」朱元璋做了個砍頭的手勢道︰「朝廷很多文官給咱起的綽號你听過吧。」

「屠夫?」周乾月兌口而出。

朱元璋心中一驚︰「你也知道。」

「蔣瓛告訴我,有些官員說我是小屠夫。」周乾無語的道。

朱元璋哈哈笑著︰「老屠夫和小屠夫。」

周乾驚訝道︰「爺爺你不生氣?」

「生個屁啊,生氣。咱大孫子說的話當然不氣。」

周乾尋思,他怎麼覺得朱元璋並不凶,從他認識開始,老頭總是一副哈哈笑的樣子。

朱元璋道︰「原本咱還想補充一些原因誰想到都被你小子說了,能有你這樣的大孫,讓咱明天死了也值。」

「呸呸呸,你這說的什麼話。」周乾立刻反駁道︰「別總把這種事情掛在嘴上面,不吉利。」

朱元璋心中一暖,看著周乾︰「咱並不是怕科舉傾斜,咱怕失去北方的民心,民心這個東西特懸乎,但是也很難模透。

科舉表面在籠絡人才,實際上籠絡的是大明南北的民心,咱大明開國已經二十多載,但各地常起義,北方士人總是觀望,太難以收服人心啊。

就怕有心人攛掇北地,人心輕易被晃動,大同,宣府,常有游牧強人掠走大明邊境百姓的余糧,要是被這伙人給鑽了空子,你爺爺我大半輩子的心血又要毀于一旦。

咱把希望放在你和你爹身上,只要你們好好的,咱真的明天死了也值。至少放心。」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