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11章,友好交流

訓練靶場,上百個射擊位都有人,不時的有人開槍射擊標靶,便是每個人一分鐘開一槍,也會將六十秒的時間填滿。

砰砰的槍聲不絕于耳,讓人感覺好似來到了激烈交鋒的戰場。

跟隨陳浩來的觀摩團眾人,看見訓練場的情況相當吃驚。

既然不是打仗,怎麼如此浪費子彈?

陳浩不以為意地向眾人介紹說︰「好槍手都是子彈喂出來的,一個合格的日本兵訓練出來,要打掉將近兩千發子彈。

我給麾下的士兵立了個規矩,每個人打六千發,要練出條件反射來,二百米以內指哪兒打哪兒。

但現在還做不到,即使一天打二百發,也需要一個月的時間才能打完,他們目前的槍法水平還很一般。」

陳浩的介紹听在觀摩團眾人耳朵里,就是赤果果的炫耀了。

每個兵每天打二百發子彈,要知道便是他們第二百師,國軍中最頂流的精銳部隊,一個兵一年的訓練都打不了二百發。

一個月打掉六千發的指標,槍管都得打報廢了。

如果不是親自來現場觀摩,他們一定會覺得陳浩在吹牛,可看看每個士兵身旁散落的一地子彈殼,就知道陳浩所言非虛。

這哪里是在練兵,簡直是在燒錢。

其中一名姓王的中校參謀曾協助管理過後勤,他說道︰「一顆子彈價值兩三斤米,一個兵一天打掉四百到六百斤米,太奢侈了。」

他把子彈價值具體化一算,眾人都听明白了。

軍政部規定陸軍伙食標準,一個兵一天有︰一點五斤米,肉類上補給罐頭肉4兩,菜類上給予干菜2兩、咸菜2兩。

其他調理品,諸如食鹽和醬油,各給4錢和3錢。

如此標準只有他們黃埔嫡系部隊才能領到的,至于雜牌軍是不可能的。

面前訓練場的士兵,他們一天打掉了二百發子彈,就相當于打掉了一個士兵一個月的口糧,說是燒錢一點都不過分。

陳浩笑而不語,假設能用六百萬發子彈,換來一千名有精湛槍法的士兵,他會覺得佔大便宜了。

當然那是不可能的,九五自動步槍,槍管的壽命是一萬發。

當戰士們的槍法訓練出來,他們手里的槍就得淘換下去了,無法堪當大任,頂多是給二線守備部隊用。

粗略估計子彈加上槍花掉一兩千萬穩穩的。

所以說訓練軍隊是很燒錢的,當然如果打仗就更燒錢了,沒點家底是玩不轉的。

戴按瀾初時略有吃驚,但並不多做評價,無論花費多少,又不是他出錢,顯然也不是國家的軍費。

每個人都有作出符合自己意願的決定,除非有人能管得住。

種種情況表明,陳浩無疑是不受人管束的,所以戴按瀾對他的稱呼都不一樣。

「陳先生,能否讓我試試貴軍的槍?」

「當然沒問題。」

陳浩招手叫來一名正在訓練的戰士,伸手接過自動步槍,對著靶子扣動扳機,把彈匣里的子彈全部清空。

標靶距離一百多米,十環周圍原本較為平整的靶紙上,轉瞬間出現了一堆子彈坑。

給戴按瀾秀了一把槍法,拿了個滿彈的彈匣裝上,陳浩把槍遞給了他。

一直被訓練的戰士單發射擊誤導,戴按瀾此時才發現,這居然是一只堪比沖鋒槍的連發槍支。

跟戰士請教了幾回,戴按瀾搞懂了九五自動步槍的使用方式。

學了站姿射擊,他對標靶進行了試射,單發,兩三發的短點射,還有連發,一直到整個彈匣都打光。

雖然因為不習慣的原因精準度差了些,但是戴按瀾認定了這是一支非常優秀的槍支,比他打過的美制湯姆遜沖鋒槍還要好的多。

「陳先生,你的部隊都配備了這樣的槍支嗎?」

「除了特殊兵種,作戰部隊的人都用九五自動步槍。」陳浩遲疑了一下說到︰「戴將軍喜歡,我可以送你一千支,加五百萬發子彈。」

「真的?」戴按瀾愣了一下。

注意觀察陳浩表情,見他臉上並沒有後悔或者為難的樣子,試探的說︰「那我可就認下來了,君子一言駟馬難追,你可不能不認賬。」

「我雖然不是一個君子,但是也不會欺騙一個君子。」陳浩輕笑了一下。

開口送出的槍彈價值千萬多,對于現在的他來說是個小意思。

關鍵是送給禮物的人值得。

要是這個人是唐基,虞嘯卿父親那樣的人,陳浩就是砸了也不可能送給他們。

可他是戴按瀾啊!

他失志救國,視國家和民族利益高于一切,浴血天涯,救民族于危亡,解百姓于苦難。

戴按瀾曾說過,「祖國的存亡,完全操之于我們自己」,「興亡是我們應負的責任」。

原名戴炳陽,親歷侵略者的殘暴和惡行,他對日寇有著刻骨之恨。

將名字改為「安瀾」,立志要在亂世中力挽狂瀾,報效國家。

為報國仇,他以名明志,為四個孩子取名︰覆東、靖東、藩籬、澄東,都與國難和抗日有關,寄予著他決心打敗日軍、趕走日寇、重建家園的決心和願望。

對自己的發妻,戴按瀾不離不棄。

後來他的子女曾說,母親是不識字的農村婦女,很早便和父親定了親。父親從小學習成績突出,後來考取黃埔軍校。

入學後,他便把母親接到廣州。

母親本沒名字,纏著小腳,父親開始給她取名王荷心,他說荷花的心是很苦的,但出淤泥而不染。

父親耐心地教母親認字,後來又給她改名荷馨,意為散發著荷花的馨香。

對于舊社會的官僚來說,人生三喜︰升官發財死老婆。

戴按瀾黃埔三期畢業,從排長一路干到旅長,三十五歲因為軍功升少將,可仍然是一顆報國心,守著糟糠之妻。

以小見大,如此人物可稱道德模範,謙謙君子。

絕大多數人都做不到如君子般高尚的品德,人們仰慕這樣的人,願意同這樣的人交朋友。

交個朋友陳浩送這樣一份禮物,他心甘情願。

此後陳浩陪同戴按瀾觀摩了,輕重機槍的射擊訓練,還展示了火箭筒和火箭炮等武器,狠狠秀了一把肌肉,收獲了許多驚嘆聲。

在充滿冷氣的木屋里坐下,喝著冰鎮的氣泡飲料水。

正式的談判開始了。

陳浩的目的很實在,他要人,大量可以立即上戰場,對付日寇的軍人。

還需要一些有文化知識的青年,只需要經過一定的訓練,能快速的掌握高科技設備的使用,提高整體的作戰實力。

只要能夠達到他的目的,不管是自動步槍還是火箭炮,糧食藥品還是美元黃金,什麼都可以拿來交易。

這些事情,陳浩飛過去找到第二百師的時候,就曾經許諾下了。

可是當戴按瀾一開口,還是出乎了他的意料。

「我看得出來,你們擁有十分先進的武器裝備,只是缺少人手來使用。只要你承諾是為了打擊日寇,你要多少人,我給你多少人。」

听聞此言,坐在他兩側身後的三名軍官都大為失色。

這是多麼好的要價機會,送上門的肥羊,隨便要點什麼先進的武器裝備,都能賺大發。

如果給他們,肯定是不可能放過的。

只是一細想,如此才是一心為國抗擊日寇的戴將軍。

戴按瀾眼神十分堅定,同古會戰外界宣傳雖敗猶榮,可在他看來勝就是勝了敗就是敗了。

重要的同古城失守,全軍後撤上百公里。

離把日軍趕下海的目標,增加了上百公里。

此後曼德勒會戰,由于中英、中美間的矛盾,指揮上的混亂,局勢更為險惡。

異國作戰,遠征軍糧食、彈藥有限,沒有向導,沒有緬甸地圖和盟軍配合,久戰不利,又只能向後撤。

這一撤退,就要撤回國了。

在撤退的路上病死餓死,跟不上隊伍失蹤的士兵,比在戰場上犧牲的還多一倍。

戴按瀾每天得到部下統計的數字都心如絞痛。

遠征軍第一次出國作戰,便敗得一塌湖涂,他心有不甘。

如果有人能打回去,打出遠征軍的威風來,把日軍從緬甸趕走,戴按瀾覺得他無論付出什麼都行。

搞清楚了戴按瀾的態度想法,陳浩內心慚愧不已。

他干雇佣兵,軍火販子和後來的正當商人,把做任何事都看成了一場交易。

做任何決定都要放在心里掂量掂量,需要付出什麼東西,又能得到什麼東西,還能賺多少。

像那種不假思索,一心為國家和民族,不惜付出任何代價。

換做陳浩無論如何是做不來的,他已經被銅臭味腌透了。

唯有一點,陳浩是很講義氣的,戴按瀾對他夠意思,他不能不講道義。

川軍團自然是以抗擊日寇為己任,決心跟日寇斗到底的。

第二百師的將士,有願意加入川軍團的,跟川軍團的將士一視同仁,享受一樣的待遇,無論是飲食武器還是軍餉。

第二百師是一支英雄部隊,目前不僅人員損失慘重,眾多坦克裝甲車和火炮等,都有大量的缺口。

陳浩願意贈送五輛步戰車,十輛軍卡,六三式火箭炮五門,火箭彈五百發,還有火箭筒輕重機槍等一系列武器裝備。

總價值兩千余萬,為重建第二百師出一份力。

算上前面答應的千余支自動步槍,一個機械化步兵團的大體框架有了。

純粹是看在第二百師英雄作戰,還有戴按瀾將軍一心抗擊日寇的份上。

要是換了旁人,陳浩是信不過的,自然不可能如此大方。

換個貪心的將領來,不可能放過開價宰一刀的機會。

淘換些先進的武器,無論是回去邀功還是私下倒賣,肯定是能為自身爭取到極大的利益。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本來可能劍拔弩張,爭吵的臉紅脖子粗的談判景象,畫風變得和諧其樂融融。

陳浩叫來林譯吩咐了一聲,照著承諾的物資清單,到時準備裝車給人送去。

約定一百多輛卡車的車隊明天出發,一路向北送到第二百師,再把人拉回來。

打發走了林譯,陳浩注意到站在門口的士兵身體在發抖︰「那位兄弟,你看起來很難受的樣子,是不是生病了?」

「長官,我沒事。」

士兵的嘴唇都白了,說話的聲音都顫抖,明顯是生病了,只是在強撐著罷了。

戴按瀾這才注意到警衛的狀況,招呼旁邊的士兵扶著他坐下︰「小孫,身體難受怎麼不說呢。」

「陳浩兄弟,這里有軍醫嗎?能不能找人給他看看,開點藥。」

跟隨戴按瀾來的六名士兵,都是他警衛排的成員,朝夕暮處當親人一樣看待,他顯得很著急。

陳浩估計那個兵得的是瘧疾,不過他還是叫了英國老軍醫來瞧。

英國老軍醫早沒有當初那驕傲勁兒,非軍官不給看已經成了過去時。

軍醫仔細的做了一番檢查後,對戴按瀾說道︰「他患了瘧疾,是通過帶瘧疾寄生蟲的蚊子叮咬被傳播的,陳先生帶來了大量的藥物,只需要服藥就能控制他的病情。」

果然是瘧疾,瘧疾潛伏期為12~30天,發病時伴有發熱、顫抖,同時體溫上升,這一癥狀將持續1~2小時。

有的人在發汗後退燒,也有的人癥狀會延長。

如果反復發作的話,會消耗大量的體力,甚至導致死亡。

川軍團的人就有不少人得過,後來都通過陳浩帶來的西藥治好了。

目前主流治療瘧疾的藥物是奎寧,第二百師原來有一些,但對于數量巨大的發病人數仍然是杯水車薪,早就用光了。

因為患瘧疾得不到治療,發病掉隊的,基本算是判死刑了。

戴按瀾听到前半句心中一沉,听英國老講完後半句,立刻把目光投到了陳浩身上。

不勞他開口求人,陳浩主動說道︰「軍醫沒富裕的,各種藥物我多的是,治療各種傳染疾病的都有。

出發的時候我讓人搭配的給你拉一批,絕對夠用。」

按道理說,人家白送了一批藥品,要求再多就顯得得寸進尺了。

關鍵卡車運輸好幾百公里路,滇緬公路又難走,少則三兩天,多則七八天也是有可能。

患病的人是撐不了那麼久的。

戴按瀾講明了情況,懇求陳浩走一趟,先用直升機拉一批藥品回去救急用。

直升機是快,來回一千多公里三個多小時搞定。

陳浩沉吟一下答應了下來︰「能指揮動我的,也就只有將軍你了。」

戴按瀾十分重視此事,只要有可能,他當然不想眼睜睜看著自己將士被疾病折磨而死。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我代表全師的將士感謝你的恩德。」

一句感謝的話,把陳浩架起來了。

陳浩馬上讓人去準備。

戴按瀾準備派一同前來的上校,跟陳浩一塊回去,傳達他的指示。

有願意加入川軍團抗擊日寇的,提早報名。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