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六十八章,撈了個好差事的老李

李雲龍的大嗓門,放在戰場上挺好使。別人靠嗓門能指揮一個排的戰線,他能指揮一個連的。

但是大放厥詞的時候,還大嗓門就不合適了。

他不敢想被旅長听到的後果,自欺欺人的認為旅長沒听見,拿出小媳婦兒見婆婆的架勢來低俯做小,妄圖逃過一劫。

可剛才那番話真不巧, 被走到院門口的陳大旅長听了個真切。

「李雲龍我告訴你,不要以為你打了勝仗,就可以驕傲的翹尾巴了。你要是敢惹事,我扒了你的皮!」

陳大旅長牛眼一瞪,聲音抬高了八度厲聲的呵斥道。

就李雲龍剛才那一番話,就透露出居功自傲、享樂主義。

一看平時趙剛就教育不了他,陳大旅長要是不給他上一課, 這小子後面指不定要翻天呢!

其實剛才丁偉和孔捷,一听就敏銳的意識到了不對。

八路軍打了勝仗是要嘉獎的, 可不是說就為所欲為了,一切都要听從上級組織的安排。

自以為打了勝仗就能居功自傲,不把上級部門看在眼里,那就是軍閥主義了,一定會受到批判懲罰。

至于享樂主義那更不必說了。

有句話叫︰我是革命的一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

需要你的時候,前一腳還在大城市主持工作,後一腳就得去山溝溝里指導種地。

留戀大城市的繁華不想走,那真是膽兒肥了。

好在李雲龍還只是喝醉酒發發牢騷,他要是敢投入切實的行動。

陳大旅長就不是批評他那麼簡單了。

李雲龍禍闖得多,挨批評非常有經驗了,低眉順眼的,旅長說什麼他都認著,順便表態說以後不會再犯了之類的屁話。

不是他認錯態度不誠懇, 是他這人忘性大, 下次有機會了還犯屢教不改。

要說對李雲龍這個老部下, 陳大旅長實在太了解了,知道自己說的話,他能有三分听進去就要燒高香了。

訓斥教育了一頓,壓了壓他囂張的氣焰,差不多就行了。

真要讓他不再犯錯那是不可能的,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李雲龍就是那德行。

組織上用他能帶兵打仗優秀的一面,就要接受他會犯錯,膽子大總是捅婁子不好的一面。

人無完人,世上就沒有什麼人是十全十美的。

陳大旅長突然登門,並不是專門來教訓李雲龍的,這是個意外。

他此次前來有事情要叮囑,倒也不用瞞著丁偉和孔捷。

「知道你肯定納悶,為什麼不把獨立團留在陽泉,防備日軍的下一次進攻。」

李雲龍點了點頭,他心里面確實納悶此事。

帶領獨立團在陽泉打得好好的,無緣無故就要一腳把他踢回山里,給誰也想不通啊!

不止他想不通,丁偉和孔捷也很好奇,豎起耳朵仔細听。

陳大旅長解釋道︰「咱們的陳顧問昨天來了,現在就在總部。

上次答應咱們八路軍的軍工設備,已經全部到位, 就要建立一個大型兵工廠了。

這個兵工廠的計劃月生產規模,八一突擊步槍三萬支,其他配套的就更不必多說了。

兵工廠一旦建立就會成為日軍的眼中釘肉中刺,需要一個可靠而有戰斗力的部隊保衛。

陳顧問對你們獨立團情有獨鐘,所以這次還讓你們去。」

听聞後李雲龍一掃之前的頹喪,頓時眉飛色舞起來。

嘿,之前他還以為自己被發配了,現在看來是被重用了。

視角一變化,心情跟著變化,李雲龍沒有牢騷了,只剩下感謝。

感謝陳浩看得起,感謝組織上的認可。

不就是守個兵工廠嗎?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沒什麼了不起的。

可了解的人就知道,能被拉去守兵工廠,那是祖墳著火了,冒青煙都不夠格。

八路軍之前唯一的水腰兵工廠,看守那里的是總部直屬特務團,平日里主要任務就是保衛總部安全。

現在新成立的兵工廠,一個月突擊步槍就能生產三萬支,一年就能給全軍換一輪新槍。

重要性根本不用強調。

能把獨立團派到那麼重要的位置上,就是對這支部隊的信任。

守衛兵工廠絕對是個好差事,只要敵人不主動打上門來,平日里做好安保防衛工作,哪怕一仗也不打,也沒人會忘了他們。

總部的首長們看著呢!

兢兢業業做好職責內的事情,平步青雲不是夢。

可以說是躺在功勞簿上就能升官,升級做了火箭的好位置。

更何況,現在正是新兵工廠建立的時候,此時能夠參與進去,功勞履歷上就可以添上極為濃厚的一筆。

有好處的時候,還能忘了他?

丁偉和孔捷見到老戰友不是被發配,而是被看重,自然是替李雲龍高興。

只是當著旅長的面,他們倆不好意思說。

李雲龍倒是沒想升官兒之類的事,他關注的是旅長說兵工廠會成為鬼子的眼中釘肉中刺,那小鬼子不得玩命來打呀?

他們獨立團去擔任兵工廠的保衛工作,自然就是跟日軍作戰的主力了。

有仗打,有大仗可打,李雲龍就非常興奮高興了。

聞戰則喜,說的就是他。

說清了事情的緣由,給李雲龍吃了顆定心丸。

旅長臨走前叮囑道︰「你們獨立團回去的時候,順便押送用來付賬的玉石黃金古董。

這是個非常艱巨的任務,你小子給我打起精神來。出了差錯,別說到被服廠當廠長,都沒那好事,老子發配你到煤礦挖煤去!」

李雲龍如小雞啄米般點了點頭,拍著胸脯保證︰「旅長您放心,絕對出不了差錯,貨在人在,貨失人亡。」

那批足夠買下一個完整兵工廠的古董財貨,是八路軍從新解放的縣城,花費大力氣用兩個月時間收集起來的。

要是出了差錯沒有安全運到,短時間內不可能有第二批了。

李雲龍十分清楚其重要性,自然是不敢有半點馬虎。

恭恭敬敬地把旅長送到院門外,目送著他坐小轎車離開。

李雲龍折返回來,酒也不喝了牛皮也不吹了,立馬召集獨立團高層干部,研究明天回撤的路線。

那條線路上的土匪都被絞殺干淨了,關鍵就怕日本人出來搗亂。

古董里面有不少瓷器比較容易碎,所以不得不小心啊!

……

行走在鄉間的小道上,呼吸著新鮮的空氣,兩側的農田里是金燦燦的麥苗。

很久沒有到鄉下的陳浩,深深的吸了一口氣,感受美麗的田園風光。

陪他游覽的副參謀長停下了腳步,忽然想起來,田地里的豐收跟陳浩有很大的關系。

春天時候帶來的優質糧食種子,經過一輪的播種收獲徹底得到了驗證。

無論在哪種情況下,陳浩帶來的優秀糧種播撒後的畝產量,要遠比之前老百姓耕地的畝產量強的多。

經過科學的對照實驗測算,同樣使用化肥精心照料培育的情況下。

使用舊的糧食種子畝產量一百五十斤小麥,還是比較高產的了。

而使用新的糧食種子,可達畝產一千斤小麥。

兩者產量相差六點六倍,對于增長性比較差的農業來說,可謂是一步登天極其夸張。

田地收割稱重的那一天,附近十幾個村的老百姓都趕著去看,上千號人烏泱烏泱的。

結果一出來,所有人都震驚了。

那些種了一輩子地的老農民,直接跪趴在地上,把帶來糧食種子的八路軍當神一樣看待,眼中流露出了喜悅的淚水。

有了畝產高達千斤的小麥,意味著收獲的糧食足夠多,大家伙的肚皮不用挨餓了。

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那些辛辛苦苦種地的農民,種出來的糧食大部分到不了自己的嘴里。

大部分糧食被收走後,剩下的糧食不夠吃。

于是只能麥殼子,野菜,樹皮,摻雜著糧食一起勉強填肚皮。

現在糧食畝產量大幅增長,即使按比例仍然要交出一大部分,剩下的糧食也夠農民們填飽肚子,還有少許富裕。

陳浩听得頻頻點頭,畢竟那些優秀糧食種子是他帶來的。

能種出大量糧食來,解決幾十萬幾百萬人饑餓溫飽的問題,積攢了數不清的陰德,有他的一份。

想到此時農業條件比較差,糧食種子並不能決定一切,陳浩饒有興趣地問道︰

「我想化肥問題你們還沒有解決,水利方面一樣比較匱乏,那些無法得到精心照料的畝產量能達到多少?」

「小麥大概是平均畝產五百多斤,也比同樣情況的好了五倍。」副參謀長面帶笑容地回答道。

如此結果已經能令人非常滿意了,完全出乎了他們之前的預料。

而且還只是小麥這一種作物。

根據民國統計,三七年以前,農作物平均畝產量分別是︰小麥146斤、大麥152斤、高粱204斤、大豆177斤、谷子223斤、玉米184斤、地瓜1416斤。

地瓜的畝產量最高,在貧瘠的土地上一樣能高產。

所以不出意外的是,過去八路軍的主糧就是地瓜,蒸地瓜,煮地瓜,地瓜干兒,連放屁都是地瓜味兒。

長時間吃,搞得戰士們普遍胃脹氣消化不良,有的甚至吃的惡心嘔吐。

現在還不到地瓜收獲的時候,可是根據陳浩提供的數據,地瓜正常栽培畝產量可達六千斤,高產栽培可達萬斤以上。

小麥畝產一千斤到一千兩百斤的數據,已經得到了驗證。

副參謀長笑著說︰「我們也不奢求畝產萬斤,有個六千斤,五千斤也行。

畝產增加三倍,就能在此前的基礎上多養活三倍的人口。許多本來能活命的老百姓,就不會被餓死了。」

說到後面他的情緒低落了下來。

饒是見過太多的生死,在听到十幾萬人被餓死的消息,一樣無法保持心態無動于衷。

消息是不久前傳來的。

河南又是一個干旱的年景,許多地方糧食又絕收了,樹皮草根都吃光了。

上百萬人外出逃荒,往山西的道上,時不時就能看到倒斃的尸體。

陳浩只能沉默以對,他知道這還不是最嚴重的。

等再過兩年到一九四二年,干旱使秋糧絕收,蝗蟲肆虐,上千萬人外出逃難,大概有三百萬人餓死。

放在史書上只有六個字︰歲大饑,人相食。

短短的一句話,背後就是無數個家庭妻離子散,易子而食,易妻而食。

那幅場景沒見過的人,永遠想象不出來,也永遠不想見到。

陳浩一個人能做的不多,他已經提供了最好的糧食種子,使得八路軍今年能夠獲得大豐收,擁有足夠的糧食。

如果八路軍部隊能打到河南去,把鍋黨收刮地皮的中央軍趕走,開倉放糧救濟災民,就能少死很多人。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若是救了二三百萬人……

總之,陳浩已經做到了他所能做到的,剩下的就看八路軍的了。

副參謀長是個很樂觀的人,他是陪同陳浩逛一逛了解情況的,總不好把負面的情緒傾倒給別人。

他很快便調節了情緒,把話題扯到了糧食增產後,部隊伙食水平的改善。

原本部隊的供給是每人每天小米一點五斤,油十五克,鹽十五克,肉十五克,菜一斤。

對于要訓練作戰的戰士,他們算是重體力勞動,絕對不夠吃的,營養方面也不夠。

就是這樣,還不能足時足量的充分供給。

總部考慮主糧方面提高增加到兩斤,增加糖的供給,同油鹽肉一樣都增加到三十克。

如此兼顧了填飽肚子和增加營養兩個方面。

這也算是陳浩提供糧食種子後,對部隊的另一方面影響。

只是可惜運力有限,不然肉油鹽糖之類的東西大批量的供給,可以讓部隊伙食再登一個台階。

「參謀長,參謀長!」

遠遠的傳來呼喚聲,副參謀長扭頭望過去,是一名年輕的通訊戰士。

他像一陣風一樣跑來,氣喘吁吁的說︰「老總叫們回去,說昨天那件事有結果了。」

陳浩和參謀長相視一眼,均露出驚訝欣喜的笑容。

「好事啊,沒想到這麼快就有結果了。」

陳浩就像偷到了雞的狐狸,這關乎于他和老總幾人的密謀,和帶來的一個新的設備。

二人順著鄉間的小道,加快步伐的往回趕。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