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九十六章,汽車和戰馬比速度【求訂閱】

「師長,我給您當警衛員。」

上車的時候,仗著曾經給師長當過警衛員,李雲龍那家伙厚著臉皮跟在劉師長身後擠了上來。

坐在車上還不老實,模模這模模那,饞的口水都快流下來了。

他是頭一次坐汽車,覺得小車確實比騎馬舒服多了,不硌大腿,還有一定的活動空間。

這車上要只有他一個人,都能躺開睡下了。

李雲龍從同車的吳子亭口中得知,這輛車一小時能跑一百二十公里,絲毫不見外地問陳浩︰「咱們能不能加速,跑得快點把他們甩開?」

「我怕他們跟丟了。」

「就甩開一截,這前面沒岔道,咱們在前面等一等,他們很快能追上來的。」李雲龍笑嘻嘻地勸說。

老總饒有興趣地看李雲龍,這家伙鬼主意多,是打的什麼心思呢?

陳浩看了眼車內後視鏡,見到老總沒有反對,便答應了下來。

得到肯定的李雲龍,立即打開車中間的天窗,探出頭去對著後面的人喊︰「丁偉,孔捷,程瞎子……」

意識到喊的有些歧義,他立刻補救了一句︰「七七二團那個,說你呢!咱們比比速度,看看是誰跑得快。輸的就在後面吃灰吧!」

縮回頭來,就趕緊催促陳浩加速,一定要把他們甩到後面吃灰去。

遭到李雲龍挑釁,沒能擠上車的丁偉生氣的咒罵︰

「好你個李雲龍,是真不把咱爺們放在眼里,等我追上了,非得給你點顏色瞧瞧不可。」

「駕,駕……」

他揮舞著馬鞭,催促愛馬全力奔馳追擊。

孔捷等人也不甘示弱,揮舞馬鞭加速追了上來。

透過後視鏡,陳浩把一切看在了眼里,汽車要是讓馬給追上了,可就真成笑話了。

「路況不是很好,我就稍微加一點速度吧。」

他一腳油門下去,速度從三十邁,噌噌的提到了六七十邁。在未經平整的土路上,這已經是相當快的了。

經過訓練的戰馬,馱人奔行速度可達每小時三十五公里。

要是沖刺的話,可達到每小時四五十公里。就是這速度保持不了多久,馬就跑不動。

靠汽油柴油提供動力的汽車,沒有那些問題。只要油料足夠,想怎麼跑就怎麼跑。

李雲龍看著後面極力追趕的丁偉等人,騎馬追趕的身影越變越小,逐漸縮成了一個黑點,直至消失不見,被甩的沒影了。

「嘿嘿,落在後面吃灰去吧!」

他格外的得意,好像這車是他的。

實則要不是李雲龍厚臉皮擠上來,在後面吃灰的也有他。

吳子亭看著窗外不斷變換的景色,羨慕的說︰「老總,這車太好了,要是轉移的路上有這麼一輛車代步,就能輕松許多。」

在日軍的頻繁掃蕩下,八路指揮部總是被迫轉移,道路難行,他想的是能省不少腳力。

劉師長笑了笑道︰「這輛車不那麼顛簸,我看用來運送重傷員是非常好的。」

普通的戰士走路,把腳底的草鞋都磨平了,趕一天路累得連話都不想說。

高級軍官坐著舒適的汽車,都不用一點辛苦。直接月兌離了基層,月兌離了群眾。

這當然是不合適的。

雖然沒有明著說出來,但蘊含的意思,足以讓聰明的人領會到了。

吳子亭尷尬的笑笑︰「師長說的對,那些無法行動的重傷員,一定更需要汽車。「

以人為本,上下一條心,才是八路軍取得勝利的關鍵因素。

貪圖個人享受,要把自己和基層隔離開來,是中央軍那邊的做法。

老總沒有對此發表意見,但基本態度也是一樣的。

他更關心另一件事情︰「陳浩,你說的坦克能跑多快?」

陳浩把車速降下來了,听到老總的發問,他回答︰「我帶來的叫五九式坦克,最高速度每小時五十公里,加滿一次油能跑五百六十公里。」

「每小時五十公里,那這可比馬跑的快多了。」老總感嘆了一句。

戰馬馱人奔襲的速度,一小時也就三十多公里。但馬不是機器,是需要休息的。

騎兵一天能奔襲的路程,也就是二百公里左右。

想要跑得再遠些,就得一個人配雙馬三馬,才能做到。

在冷兵器時代,騎兵是絕對的高端戰力。

但在如今,射速更快的輕重機槍,可以非常有效的克制騎兵。

擁有更堅固裝甲,更強大火力,還有更快奔襲速度的坦克,無疑是可以替代掉騎兵在戰爭中的扮演角色。

五十公里的最大速度,意味著大概十個小時,坦克就能出現在五百公里外。

一定可以做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劉師長很了解老總︰「是不是已經在想,有了坦克部隊以後,如何使用?」

老總點點頭道︰「是啊,我已經被陳浩畫下的大餅給套上了。都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象坦克在我們手中,會讓日軍如何頭疼。」

之前,陳浩同他們討論過,坦克的作戰方式。

不同于日軍,把坦克當做掩護步兵突擊的力量來使用。

陳浩畫了一張與眾不同的大餅。

想象一下幾十輛上百輛坦克,奔馳在華北平原上,就像螃蟹的兩個大蟹鉗,輕輕松松擊垮日軍一道道防線。

佔領大城市和交通樞紐,切斷鐵路,公路,直接把十幾萬日軍包了餃子。

使用摩托汽車作為運動載具的輕步兵,後面跟上分割包圍,沒有後勤補給的日軍,能堅持到幾時呢?

這樣的設想在當下看起來有些虛,但是以後呢?

如果有二十萬人全部換裝,再用兩個坦克旅,尋找機會形成這一攻勢。

是不是就有達成的可能?

想到此,哪怕見過無數大場面,磨練出了一顆堅如磐石的心,老總還是忍不住激動的顫抖。

他真的迫不及待,想要把想象的變為現實了。

驅車三十公里,大概不到半個小時,東風猛士停在了一處山谷口。

此處比較僻靜,堵住兩側的山谷口,就是易守難攻的絕佳寶地。

眾人下車步行百十來步,看到山谷里的情形,不由得發出了驚嘆聲。

「這,這是怎麼弄的?」

山谷的地面被平整過了,物資箱碼放的整整齊齊,堆成一個個大型的豆腐塊,一眼望不到盡頭。

李雲龍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撒歡一樣的跑過去查驗。

有點像ak四七的步槍,手雷,火箭筒,輕機槍重機槍,迫擊炮……

物資擺放成這種模樣其實不是問題,倒是平整地面,耗費了陳浩一些時間。

他用隨身儲物空間,把高處散落的石頭土壤收集起來,填補到凹凸下去的地方。

半天時間才把山谷平整好,然後把臨時儲物空間里的物資,分門別類的堆積擺放好。

這一次空間夠大,倒是不用像以前那麼窘迫了。

看老總他們吃驚的樣子,陳浩覺得自己的辛苦總算沒白費。

在八路眼皮子底下搞出這樣的景象來,嚇人吧?

有點神秘,其實在許多時候也是很有效果的。

騎著馬跟來的眾人,見到山谷里的景象,驚呼聲不曾斷絕。

「天吶!這是怎麼做到的?我記得之前來過這里,山谷里凹凸不平石頭滿地。」

「這麼多,陳顧問是怎麼把這些東西運來的?」

「我見過最大的糧倉,也放不下這里物資的十分之一。咱們根本沒有那麼多倉庫來放這些東西。」

陳浩不去回答他們的問題,對老總說︰「我帶你們走走,介紹一下這次所帶來的物資。」

首先是一個師的武器裝備,包含了一萬支八一式步槍,五百挺輕機槍,一百五十挺重機槍。

四零火箭筒,八零迫擊炮,ど零七毫米口徑的火箭炮。

各種輕武器配備算是比較完全的,總共可以武裝一萬四千人左右。

這部分佔了總體物資的十分之一。

除此之外是大量的生活物資,一萬五千件灰色迷彩冬裝,二十噸高糖壓縮餅干,能量棒,午餐肉罐頭,自熱火鍋等等。

當然還有老總上次跟他說的優質的糧食種子。

土豆,白薯,玉米,小麥,全都是現代培育的高產,抗病害的優良種子。

據記載,建國初期小麥畝產量一百五十斤到兩百斤,而這批小麥種子是市面上比較普通的,通常畝產都在八百斤到一千二百斤。

耕種是三分種七分管,化肥是否充足,農民技術水平如何,都會有很大的影響。

但在同等的耕種條件下,使用陳浩帶來的種子種植,畝產最起碼能提高一倍。

對于缺乏糧食吃不飽的抗日軍民來說,糧食產量提高一倍,就意味著餓肚子的天數能減少了。

意義不可謂不重大。

听著陳浩一項一項的介紹,跟隨著後面的眾多干部,都不知道該從哪一個表示驚嘆了。

今天的所見所聞,恐怕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會是他們茶余飯後的談資。

老總作出了重要的指示︰「這些種子都是咱們年底是否能填飽肚子的保障,發放之前一定要做好工作,讓老鄉們重視起來。「

左副參謀長道︰「我知道,糧種就是命,老鄉們不會不知道,我會一直關注此事的。」

主要是怕有些人長時間沒吃過一頓飽飯,不管三七二十一把糧種都吃了。

人要是饑餓了,做出什麼舉動來都不稀奇。

八路軍沒有後勤補給,只能靠自己想辦法。他們眼下一部分精力放在搞生產上,開荒種糧保證自給自足。

但本質上還是軍隊,是要同日軍拼死作戰的。

干部們更關注提高戰斗力的武器。

之前那一個師的武器裝備,有的武器比較新穎,可總歸是見過的。

就是數量上讓人覺得吃驚。

丁偉忍不住問道︰「陳顧問,介紹了那麼多,還沒看見坦克,你藏到哪去了?」

對啊,在總部就听他說坦克了,大口徑的坦克炮,一炮一個碉堡。

依托坦克的車載機槍,掃射日軍步兵,跟殺小雞似的。

尤其听聞陳浩說,坦克正面裝甲能扛九二式步兵炮的炮彈,這可真是新鮮事。

日軍的坦克別說七十毫米口徑的山炮了,就是三十七毫米的戰防炮,也能輕松的一炮擊毀。

所有人都想看看,被陳浩吹的那麼無敵的坦克,究竟長什麼模樣?

面對老總和劉師長帶著笑意的眼神,陳浩也不好繼續藏著掖著。

「既然你們都想看,那就跟我來吧。」

PS︰新年快樂!

抱歉沒能完成對大家的承諾,從二十七號開始就沒有存稿了,當天只寫了六千多。

算了一下這幾天總共差了不到一萬字。

這月更新了二十萬七千字,對于我個人來說,就已經是一個新紀錄了。

過年還要出門走親戚,時間比較少。這期間每天四千字更新,就是一個大章。

過完年回來緩一緩,沒有其他事情,就恢復日更八千,繼續爆更。

以上不計費。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