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二十四章 再見

金歌獎頒獎典禮結束了。

但其引起的討論和影響才剛剛開始。

充分貫徹落實老蘇同志「少說話,多做事」的思想,蘇景拒絕了媒體的采訪,只是跟等待他的粉絲們打了一聲招呼,就匆匆離開了會場。

走出會場的第一時間,蘇景先是給寧希竹打了個電話過去,告訴她他沒事,讓她不用擔心。隨後又打了個電話給張寶倫,找他借個錄音室,他也是第一次來寶島,人生地不熟,除了張寶倫他還真找不到另外的人能幫到他。

張寶倫沒有猶豫就答應了蘇景,給蘇景發來他工作室的地址,讓蘇景直接過去,他和林樹也馬上過去,在那里會合。

听到張寶倫和林樹都會過來,蘇景是既感動又有些愧疚,不過此時也不容他多想了,雖然他一個人也能搞定,但有張寶倫和林樹的幫忙,他也能輕松不少。

在會場附近打車是蠻難的,但好在溫悅佳事前租了汽車,她的司機一直在外面等著。

路上順便回復了一下朋友們發過來的關心的消息,沒有去管他在微博、網雲音樂這些平台上快要爆炸的私信箱,蘇景打開手機系統自帶的便簽,把腦海里已經成型的歌詞一字一句打出來。

不到五分鐘,一首完整的歌詞就呈現在蘇景眼前,可以說,這是蘇景創作以來寫得最快最順利的一首歌了。

用一句「下筆如有神助」來形容也不為過。

從頭到尾認真看了一遍歌詞,確認沒有什麼問題後,蘇景才把手機收了起來。

至于曲譜編曲這些東西,都在蘇景的腦海里,等進入到錄音室再用軟件搞一搞,三個人的話一個晚上就能弄出來了。

快且順利趕到了張寶倫的工作室,蘇景等了一會兒,張寶倫和林樹也到了。

「曲譜呢?」沒有太多廢話,一見面,張寶倫就直接問起來了。

「在腦里呢。先進去,我慢慢跟你們說。」蘇景指了指腦袋,現在已經是深夜十一點多了,時間確實是有些緊迫,實在浪費不得。

有道是「好歌不怕晚」,但靈感這玩意,一旦錯過了,什麼時候再來誰也說不準。別看蘇景現在記憶挺深刻的樣子,主要也是因為他心里憋著一口氣,真要過了一晚上他這口氣緩過去了,明天就有很多細節會模糊。到時難免會多費上許多功夫。

無論是在廣告上還是在音樂上,蘇景已經吃過太多這樣的虧了,張寶倫和林樹大概也有過同樣的經歷,所以才如此焦急。

比起蘇景這邊雖然著急但卻有條不紊的忙碌,會場這邊就有些兵荒馬亂的感覺了,尤其是舉辦方,更是覺得焦頭爛額。

在媒體采訪區域,幾乎每一個被采訪的明星嘉賓都會被提問這樣一個問題,「請問你是如何看待蘇景落選‘最佳新人獎’這個事實呢?」

把娛樂記者們搞事情的尿性展現得淋灕盡致。

當然了,大部分明星們的回答也很統一,以「無可奉告」作為回答然後跳過了這個陷阱。

有人確實是不知道內情,只覺得情況有些詭異,在把握不定的情況下首先選擇明哲保身。有人則是清楚知道這背後是利益巨頭們的角逐和博弈,無論哪一方都不是可以得罪得起的,自然也不敢說什麼。

但總有不怕事的,好比如溫悅佳。在典禮上她不好說什麼,但既然典禮都結束了,她也就不需要顧忌什麼了。

重要的是,蘇景中這一槍,雖然也有他自己的原因,但不可否認的是,如果東方傳媒沒有借著蘇景針對夏鳴這事做了文章,狠狠打擊了萬騰傳媒,萬騰傳媒也不至于這麼痛恨蘇景。所以說,在這件事上,蘇景也算是替東方傳媒擋了一槍。

不管蘇景還有沒有價值,東方傳媒都會在這件事上做一些文章,在普通人看不到的地方打擊一下萬騰傳媒。更別說蘇景還有很大的合作價值。所以,她一早就得到了公司高層的授意,找機會在媒體前替蘇景發聲。

之所以選擇溫悅佳,一是她和蘇景的私交還不錯,二是她是東方傳媒的新晉一姐,從某種程度來說,她的態度也表示了東方傳媒的態度,萬一出了岔,東方傳媒還可以退一步說這是溫悅佳的個人行為。

在面對記者的提問時,溫悅佳不假思索道︰「這是一個很出人意料的選擇,說實話,我看不懂為什麼得到‘最佳新人獎’不是蘇景。在來之前,我曾跟圈里很多人聊起這一屆的金歌獎,無論是幕後的還是台前的,幾乎所有人都認為蘇景會穩穩把這個獎杯收入囊中。很可惜,我們都錯了,也許這就是我們與組委會的差別吧。所以,我想請舉辦方和組委會解答我一個疑問,到底在他們眼里,蘇景在哪一方面輸給了丁耀慶。」

就差沒有明著說這屆金歌獎有黑幕了。

她的這個回答讓很多娛記們眼楮都亮了起來,心里有些小激動,甚至連報道的標題都想好了。

捧著獎杯正笑容滿面路過的丁耀慶恰巧听到溫悅佳的最後一句話,臉色不由一黑。

這尼瑪我也不知道我能得到這個獎啊,要不我會那麼激動?

再說了,人家都把獎頒給我了,我還能不上去領獎嗎?

直到這個時候,這個還沒有成年的年輕人,終于感受到娛樂圈的殘酷一面了,他明明什麼都不知道,卻無緣無故就得罪人了,甚至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成為別人發泄的對象。

然而,他心里正憋屈著,已經認出他的娛記們拋下了溫悅佳,團團圍住了他。

「丁耀慶,你從蘇景手中拿下最佳新人獎,你現在是什麼感受呢?」

「丁耀慶,現在網絡上對你奪得最佳新人獎充滿了爭議,請問你是如何看待的呢?」

「丁耀慶先生,請問你認為蘇景是在哪方面輸給了你呢?」

……

一連串的問題讓丁耀慶心里大呼招架不住,他支支吾吾了半天,最終還是吐出了「無可奉告」的四字方針。

然後,他逃一般擠出了娛記的包圍圈。

另一邊,舉辦方的工作人員也被媒體們包圍著,經過大半個小時的拉扯,這次典禮的總導演高球現身了。

雖然不太情願在這個時候接受采訪,但這件事他們舉辦方遲早都要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的,與其任由媒體報道,讓他們陷入被動,讓金歌獎三十年樹立起來的公信力毀于一旦,還不如先站出來把主動權握在手里。

起碼理由給出來了,媒體就不會胡亂編造,頂多也就是在這個理由上發揮想象力帶一帶節奏,至于公眾買不買賬,講真的,他們的確不是很在意。

反正他們也就是在這一個獎項上做了些手腳,其它的獎項還算是比較有信服力的。

而且在這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過不了多久公眾就會把這件事拋在腦後,到時候還會有幾個人提起呢?

如果不是蘇景現在的影響力出乎想象,他們甚至連解釋都不想解釋,直接冷處理算了。

「請問高導,蘇景為什麼會落選‘最佳新人獎呢’?」一看到高球,就有記者急不可耐問出口了。

高球︰「我想你們搞錯一件事了,蘇景只是入圍了這個獎項,並不是一定會獲獎。所以我不太理解,你們為什麼會認為,獲獎的一定是蘇景呢?」

「那麼請問高導,丁耀慶在哪方面上比蘇景更出色,才讓他獲得這個榮譽呢?」人群中,又有記者問道。

高球︰「關于這個問題,我建議你去問一下組委會。不過我覺得,能夠入圍‘最佳新人獎’名單的都是這一年來活躍在流行樂壇的出色的新人。設立這個獎項的初衷是為了鼓勵樂壇的新人,而不是為了某個人。同時,且容許我以前輩的身份告誡某些人,不要因為自己沒得獎,就利用自身的名氣來討所謂的公道。」

「無論是從知名度還是影響力,或者是創作力,亦或專業素養,又或者是歌曲人文涵義來說,蘇景都比丁耀慶要強很多,難道在金歌獎看來,蘇景這樣的新人不值得鼓勵嗎?還是說,你們已經不把蘇景當成一個新人看待了?」有記者敏銳抓住高球話里的漏洞,語速極快卻又清晰地提出自己的問題,甚至為了增強說服力,他還搬出了蘇景在競爭上的優勢,並且順帶給高球挖了個坑。

思維如此敏捷,當一個娛記真是浪費了啊。

如此慨嘆著看了一眼這個記者,高球一時間也有些語塞,沉默了幾秒鐘,他回答道︰「我重復一遍,關于這個問題,我建議你們去問一下組委會。」

「高導,請恕我直言,直到現在你們都不能就此事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難道說這就是金歌獎的態度?」那位記者咄咄逼人,死追著這個問題不放,「如果金歌獎已經不把蘇景當成一個新人,那為何蘇景會入圍‘最佳新人獎’的名單呢?你們前後態度的轉變又是因為什麼呢?」

高球眼楮眯了眯,緊緊盯著這位記者,冷聲說道︰「這位記者朋友,媒體的報道都要實事求是,請你不要妄加猜測,把臆想當作事實,抹黑金歌獎的形象。」

「既然這樣,那還請高導正面回答,給我們一個實事求是的機會。」該記者挺直腰板,竟隱約有幾分鐵骨錚錚的氣質。

這時候,看熱鬧的記者們也紛紛附和起來了。

「對啊,總不能讓我們說金歌獎百般推諉踢皮球吧?」

「嘿嘿,干我們這一行的,實事求是的可沒有幾個了,如果高導想見識一下我們的腦洞,我們也不會客氣的。」

「我反而覺得吧,我們自己動下腦子,報道出來的東西都比高導說的要受歡迎。」

……

七嘴八舌的擠兌讓高球一個頭兩個大,直追他那三個籃球擺成三角形一般大的肚圍。

有那麼一瞬間,他差點就忍不住要把真相說出來了,但最後他還是忍住了,憋出一句「無可奉告」後,就轉身回到後台去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