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一零章 終入聯合軍

怒不可遏的臧霸,當即派出一支輕騎部隊,對那韓爵、夏侯惇、夏侯淵三人窮追不舍。可惜為時已晚,他們已經離聯合軍的大營近在咫尺。

眼看著三人就要成功月兌逃,臧霸自己追擊無望了,他也只能胡亂地舞起長槍宣泄下怒火……

這個時候,韓爵轉過頭去,對著臧霸的追兵嬉皮笑臉地說道︰「臧霸,你想做我老子,下輩子吧,也不瞧瞧你那損瞅,和我這俊俏的臉龐像麼!?還在那里舞刀弄槍臭顯擺,你丫種蒜我都嫌棄你!」

嗯……蒜是種的還是樹上長的?

但是,拋開蒜的問題不說。這句話,賤味十足。把臧霸氣得頭頂都要冒煙了,他不由怒吼道︰「韓爵,我臧霸定將你碎尸萬段,哇啊啊啊啊!」

反觀聯合軍這邊,先前被吹捧上天的曹操,在夏侯惇、夏侯淵被呂布擊破生擒後,只能用一個成語來形容他此時此刻的心情——樂極生悲。

其他幾路諸侯也是議論紛紛,有的說曹操活該倒霉,叫他裝逼,這下坑了。

也有的人認為夏侯兩兄弟的確是不可多得的勇將,只不過先前戰韓爵和華雄,消耗了不少力氣,被呂布鑽了空子才敗北的。

就本作者來看,這大戰呂布之事,贏的幾率,好比就是在玩網游的時候強裝備成功的幾率。

成功率長期處在8%左右,放個保護符也就變成12%,成不成功都看臉。

想要在沖鋒陷陣之際擊垮呂布,的確是很有難度的。

曹操此刻也顧不上其他各路諸侯的七嘴八舌,他十分擔憂夏侯惇和夏侯淵的現狀,這兩兄弟是他的心月復大將,他曹操怎麼願意失去呢!?

同樣和曹操一樣十分發愁的還有一人,正是聯合軍的主帥袁紹。曹操手下的將軍吃了敗仗,導致聯合軍又輸了一局,再加上白馬將軍公孫瓚身受重傷,聯合軍的兵力又大幅減弱不少。這他媽還怎麼打贏氣勢如虹的董卓?

現在的董卓軍,就像漲停板的股票,一發而不可收拾。

而聯合軍,就像有夜間鬧鬼的房屋一般,徹底賣不掉,幾乎要垮台。

這時,他們忽聞營帳之外似乎有騎兵跑動的聲響,以為是敵軍來襲,便個個出了營帳觀望。而曹操因為擔心兩夏侯的安危,更是首當其沖走在了前頭。

待各路諸侯走出營帳外,眼前的一幕令他們震驚了。

嗚呼~

眼前有三個將軍,撒腿拼命向聯合軍這邊狂跑,他們大汗淋灕,似乎是跑了很久。再觀沙場之上的腳印,我操!他們三個居然是從虎牢關一路飛奔出來的。

這聯合軍大營離虎牢關少說也有個10千米,而他們三人此刻離聯合軍大營估計只有1千米不到的距離了。當真是健步如飛!這個速度和耐力,夏侯惇、夏侯淵、韓爵估計可以拿奧運會的長跑冠軍了。

而正在追擊他們三人的,是臧霸率領的三千輕騎。

曹操眼楮雖小,但是極其尖銳。他一眼就認出了三人分別是夏侯惇、夏侯淵、韓爵,當即大喜道︰「諸位快看,吾的大將回來了,哈哈哈!」

嗯,回來是回來了,不過這個回來的方法,有夠狼狽。

此外,還有一個事情吸引了曹操的注意,他見敵將身材雄壯,面容粗獷,似是一個力大無窮之勇將。便話風一轉,說道︰「不過,追擊他們的敵將,吾不認得,敢問各路諸侯,誰知道此人是誰?」

大多數諸侯都搖了搖頭,唯獨有一老將,慢慢從人群之中走了出來,說道︰「老夫知道,此人乃是臧霸,先前在我帳下做個騎兵

都尉。後來在開陽一帶自立了,沒想到現在竟然為董卓效力!哎!」

說話之人,正是徐州牧陶謙。

陶謙,一個在三國亂世中沒有多少戲份,但是地盤極其之大又極其富饒的老將。

俺們大多數人都知道,在小說《三國演義》之中,陶謙這個老太守,是被描述成一個和藹可親,善良仁慈的老頭兒。這老頭兒太好了,好到我都想給他頒發個年度最佳老人獎了……

這陶謙最出名的事情估計有兩件,其中之一是,他是參與討伐董卓的十八路諸侯中的一支。其二,由于曹操興兵攻打徐州,這老頭兒知道自己個兒實力不行,就去求孔融、劉備來救援。後來病倒,快要掛彩的時候他去懇求劉備,讓咱們的劉大耳朵去治理徐州。

陶謙,字恭祖。丹陽郡(治今安徽宣城)人。最初的時候,他就是一個普通的諸生。啥玩意叫諸生呢,估計就是諸多學生中的一個……

後來吶,這陶謙大概是走運了,在州郡任職,被舉茂才。于是乎又先後歷任舒、盧二縣令。期間因為多次立功,畢竟他擅長內政嘛,而且愛民如子。所以後來又升到過幽州刺史、議郎。

有人說他年輕的時候是性格很剛,而且有大志。呵,也不知道是有大志還是有大痣……

之後,陶謙在年輕力壯的時候還隨當時的左車騎將軍皇甫嵩對抗過北宮伯玉(送給過董卓赤兔馬的人),之後又隨朝廷大臣張溫一起,打過韓遂、邊章。

中平五年(188年),也就是黃巾之亂開始的時候喲。咱們的老好人陶謙被朝廷任為徐州刺史,他輕松擊破徐州黃巾賊,並推行屯田,提倡老百姓發展農業,恢復徐州的生產力。

之後陶謙好像是野心顯現,听從王朗、趙昱建議遣使進京朝貢,獲拜安東將軍、徐州牧,封溧陽侯。

從這個事情就可以看出,皇帝願貪,將軍願貢,官都靠買。沒錢,屁都不是。

但是自從官至安東將軍,領了徐州牧後,陶謙就開始安安心心打理徐州,不再爭奪其他地方了。

最後差不多是老死的,死的時候六十三歲。

至于陶謙怎麼認識臧霸的,還得從黃巾之亂說起。

當時這老頭兒為了消滅黃巾軍。一到徐州,他媽的是新官上任三把火,任用當時正在亡命東海的泰山人臧霸(劫獄救老爸,被通緝)及其同鄉孫觀等為自己手下大將。

這一戰便大破黃巾軍,剩下的黃巾軍也識相,不用陶謙趕走,就自己逃出徐州境內。黃巾軍潰敗後,陶謙也是賞罰分明,上表拜臧霸、孫觀為騎都尉,令其屯瑯玡郡治開陽,駐守徐州北面。

卻熟不知自己養了個老虎為大將,這臧霸韜光養晦,偷偷壯大自己實力,最後月兌離了陶謙,自成一股勢力。

初平元年(190年)正月,這一年是陶謙的坎兒呀,真可惜他沒有成功度過。

這年,曹操的老父親——前任太尉曹嵩,在瑯邪躲避戰亂,曹操不忍心自己的爸爸東躲西藏,索性想讓他藏自己窩里算了。就命令泰山太守應劭迎接曹嵩到兗州。

就是這一個決定,讓曹嵩完犢子了……

《三國志》上說吧,陶謙素來怨恨曹操攻打徐州,派遣騎兵掩殺曹嵩。

反正我不相信這個事情,陶謙又不傻,他不知道曹操會來報復?

《後漢書》又說,曹嵩走的時候,留念家財。所以攜帶輜重一百余車一同走。

你大爺的,一百車的錢財,誰不打劫你?不搶你對得起天地良心?

人家晁蓋劫生辰綱,

也不過幾十輛車……

這可不,陶謙的一個部將駐守在陰平縣,其士兵貪圖曹嵩的財產,呵,也是,誰不貪這麼大一筆錢?

于是在徐州邊境發動襲擊,殺死曹嵩和他的小兒子曹德。

可憐的曹老頭子,本來躲得挺好,一出來,沒了。

如果說陶謙在電視劇里活不過三集,那曹嵩好像就活了一集。

而且這一集,估計也就是個客串……

說不定曹嵩總共兩個鏡頭,第一個鏡頭是收拾東西出門找曹操去了,第二個鏡頭是被人殺了……

初平四年(193年),被殺了老子的曹操,毫不猶豫起兵討伐陶謙。

曹操大軍勢如破竹,打得陶謙軍尿流。先後攻城拔寨,總共破了徐州十余城左右。

大致的戰果是︰曹操軍的大將于禁,攻克廣威(沛縣東),沿泗水直至彭城。

而曹操軍的前鋒曹仁攻擊陶謙部將呂由,破敵之後還與曹操合兵。

陶謙自知實力不行,但是他頭皮硬啊!所以他便硬著頭皮引軍迎擊。

但是結局沒有他的頭皮硬,他遭遇大敗,只得逃離彭城,退保東海郯城。

曹操哪里會善罷甘休,趁機又破彭城。而且曹操殺戮了途中遇到的徐州百姓。

因為,他覺得自己的爸爸就是個百姓,卻被屠殺了。

所以他想試試屠殺別人的感覺。

殺完以後,感覺就是,沒有感覺。

其後曹操將大軍打散成數支部隊,團團包圍陶謙。陶謙無可奈何,只得于郯城遣將請求救援。

後來田楷與劉備率軍來救,曹操因兵糧告盡,終得退兵。

陶謙以為自己的小命保住了,出于感激,他令劉備為豫州刺史,屯小沛。

其實,他的小命沒有保住……

後來,興平元年(194年)四月,曹操再度率領大軍南攻徐州,先拔五城,遂略地至瑯邪、東海。

這還不算狠的,咱們曹操還會迂回進攻。回軍經過郯城,徐州將領曹豹與劉備屯兵郯東,他們想夾擊曹操,卻被其擊破。

開玩笑,曹操是你想夾就能夾的?

曹操隨即繼續發兵沖向陶謙老窩。陶謙眼見自己個兒日暮途窮,打算逃回老家丹陽。

正在這時,陳留太守張邈背叛曹操,與其弟原廣陵太守張超迎呂布入兗州,曹操沒有辦法,只好回師去打走呂布。

同年,陶謙病逝,估計是被曹操嚇得病死的……

但是吶,陶謙在軍事上沒啥大突破,可是在其他方面,對咱們的歷史發展還是有很大推動的喲。

當時,陶謙利用手中充裕的糧食以及錢財,建立了大浮屠寺,可容三千余人,讓他們潛心研究誦讀佛經。

同時又以信佛免役作號召,招致人戶五千余,「每浴佛,多設酒飯,布席于路,經數十里,民人來觀及就食者且萬人」。

所以說,咱們現在能夠充分地去學習佛道,有很大程度上是有了陶謙當初的資助和宣傳。

這個時候,听完陶謙的話,曹操起了愛才之心。他想要將臧霸拉攏過來了。

而夏侯惇、夏侯淵、韓爵,也成功進入了聯合軍大營。

夏侯惇和夏侯淵氣喘吁吁地跑到曹操面前,跪倒在地道︰「讓主公擔憂了!我們無大礙!」

而韓爵跑得略微慢了一些,過了片刻才到,可是他卻不知道該說些啥,也不知道和誰先說……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