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零八章 忽悠

臧霸這下有點丈二和尚模不著頭腦了,他是真不記得眼前這個人了。但是這混小子既然能叫出自己名字,看來應該是個熟識,不過臧霸不敢違背呂布的意思,還是先將他們抓了起來……

虎牢關大牢之中,夏侯惇、夏侯淵、韓爵三人坐在同一個簡陋發臭的牢房之中。三人此刻內心復雜,久久不能平靜下來。

良久,夏侯惇打破了寂靜,問韓爵道︰「小兄弟,為何要助我與夏侯淵?」

哎呀呀,這個問題,本大爺我可得好生回答,才能在將來投奔曹營的時候讓夏侯惇大力推薦自己~

韓爵沉思片刻,道︰「自十常侍之亂,董卓掌握大權之後,民不聊生。漢室危在旦夕,幾乎是名存實亡。我早有投奔聯合軍的意思,只可惜被華雄束縛在他的親兵部隊之中,無法抽身。戰場之上,眼看你們二位血氣方剛的勇將要被呂布那廝奪走生命之際,我的心中也是煎熬萬分吶!故此相助二位英雄!」

夏侯惇听了這話,不禁有些疑惑道︰「聯合軍的主帥袁紹,花重金聘請天下豪杰和賢士,小兄弟為啥不借此機會寫信一封交予袁主帥?這樣我們里外合擊董卓,大事可成啊!」

媽的,對啊!夏侯惇說得太對了,我怎麼沒有想到!?

但是韓爵萬萬不能說出自己沒有想到這點,這樣就顯得他很辣雞,很沒本事。

于是韓爵假裝嘆了一口氣,腦子飛速運轉,道︰「不是我不想寫,是我不會用毛筆……,哦不,是我不想投奔袁紹,而是想要投奔曹操啊!夏侯兄弟,你們知道不知道十常侍之亂的細節?」

夏侯惇和夏侯淵搖了搖頭……

嗯,不知道行,那我就可以忽悠你們了,于是三個人開始熱火朝天地聊了起來……

韓爵口中的十常侍,指東漢靈帝時期,操縱政權的以張讓、趙忠、夏惲、郭勝等人為首的十二個宦官。(這種官職的男性,好像都不能那啥啥。)

他們在這個時候都任職中常侍,(一個又騷又浪又賤的官位~)所以他們被稱為「十常侍」,其中比較有名的吶,主要有兩個。分別為張讓和趙忠。

嘿嘿嘿,他們玩弄漢靈帝于股掌之上。畢竟小孩嘛,多好糊弄~

以致靈帝稱「張常侍是我父,趙常侍是我母」。無論誰家小孩,你給塊糖或者給個玩具,都能跟你親近點咯。這靈帝雖然是個小皇帝,卻也是個凡人,自然會產生這種情感。

這就使得十常侍肆無忌憚起來,他們受靈帝恩寵。所以明目張膽地橫征暴斂,賣官賣爵。就差忽悠別人說當今皇上,當今漢室是他們的了。

于是乎類,跟他們套近乎的人就越來越多。畢竟賄賂朝廷之中的大宦官的商人和望族每個朝代都有,東漢自然也不例外。

這就直接導致他們(指的是張讓和趙忠)的父兄子弟遍布天下,橫行鄉里,禍害百姓,無官敢管。

換做是我,我也不敢管……

百姓自然是不堪剝削、壓迫,居然決定紛紛起來反抗。

哎呀,想要翻身農奴把歌唱,好比是傳說中的抖(不讓打「斗」字,不是俺中文不行~)地主~

(不要想象成︰對3,對A,炸!老子兩王!不是這個斗法……)

當時一些比較清醒的官吏,已看出宦官集團的黑暗腐敗,導致大規模

農民起義的形勢。

當時擔任郎中的張鈞,覺得自己大概是哪根筋搭錯了。反正他就是想要搞事情了!

于是在給漢靈帝的奏章中,張鈞明明白白指出,先前張角引起的黃巾起義,是外戚宦官專權逼出來的。

好個口無遮攔的張鈞,他想做那一盤老鼠屎中的一粒米,想要出淤泥而不染。

這粒米那麼好做?

張鈞說︰「張角不過是個書生罷了,他之所以能夠興兵作亂,成千上萬的百姓還都願意跟著他,其根源都在十常侍的暴虐!」

可是漢靈帝把十常侍當自己親人看待,自然是不會認同這張鈞的說法。咱們年紀尚小的漢靈帝當即反駁︰「放屁!十常侍對我好得要死!他們不是那種狠心做壞事的人!」

張鈞不願意看著漢靈帝步步走錯,又說道︰「他們獨佔財利,侵奪百姓,百姓自然是冤屈無處申訴,所以圖謀不軌,聚積成為盜賊。應該殺了十常侍,把他們的腦袋懸掛起來,以此向老百姓請罪。再派使者布告天下,這樣可以不須用兵,而黃巾之亂就會煙消雲散。」

只可惜,張鈞的想法沒有如願以償。

中平六年(189年)四月十一日,漢靈帝在南宮嘉德殿逝世。

他的死,在本小作者看來,肯定是和飲食以及美女這兩點有關。

本小作者的總結,這漢靈帝差不多就是死在美酒佳肴和女人肚皮上了吧~

說不定他的死也會和十常侍有關,不過這個也無人知道詳細情況咯~

這漢靈帝死後,有兩個兒子,于是誰當皇帝又變成了一個難題……

蹇碩當時在皇宮中,想先殺皇後之兄大將軍何進,然後立劉協為皇帝。

他就屁顛屁顛跑去派人去接何進要與他商議事情,何進即刻乘車前往。

想來何進是屠夫出身,就是個殺豬的,沒啥文化。能做到大將軍,全靠親戚……

所以說,要想立國致富,就不要隨便任用親戚……

最好別把什麼七大姑、八大姨的全弄進自己的集團里來,多亂~

說不定隔壁老王也混進來了……

其中,蹇碩的司馬潘隱與何進早有交誼,在迎接他時用眼神示意。

其實就是眨巴眨巴眼楮,暗示叫你該滾趕緊滾,滾晚了小命就歸西了……

何進大驚,(誰這個時候不驚)當即就駕車抄近道跑回自己控制的軍營。逃得也夠快,不知道他家的車是什麼牌子的,這馬兒吃的是啥飼料,說不定喝汽油類~

然後,何進便率軍進駐各郡國在京城的官邸,聲稱自己有病,不再進宮。

同年的四月十三日,何進決定擁皇子劉辯即帝位,是為漢少帝。當時劉辯年僅十四歲。尊稱自己的母親何皇後為皇太後。何太後臨朝主持朝政,大赦天下。

這下子,實權就落在何進手中了。蹇碩是徹底沒戲唱了,找阿扁給你拉首《二泉映月》痛哭一會兒去吧。世界就是那麼殘忍,沒有權力就沒有掌管大軍的機會。

何進嘛,殺豬的出身。現在既已掌握朝政大權,怨恨蹇碩想謀害自己,暗中計劃欲將他殺死。不過我覺得他更希望像殺豬一樣,殺了蹇碩。

然後,當時還是中軍校尉的袁紹,通過何進的親信門客張津,勸說何進將所有

的宦官一網打盡。

不過本作者記得曹操的祖宗好像也是宦官,可能這個時候就和袁紹有過結梁子的可能。

何進查了下官職表,發現一個很關鍵的事情!

操,不識字呀……

找了個書生來,念給他听,這才發現……

袁氏歷代都有人作高官,袁紹與其弟虎賁中郎將袁術(本小作者感覺袁術空有名氣,沒啥大實力。)又被天下豪杰熟知,很擁戴他們,因此相信並任用他們。

同時何進知道自己腦袋瓜不行,又廣泛拉攏有智謀的人士,比如何、荀攸之流。

何被任為北軍中侯,荀攸為黃門侍郎,鄭泰為尚書,何進把他們作為自己的智囊來用。

發現了何進的這一大手筆,蹇碩心里疑慮不安,他琢磨著何進可能要挖坑埋了自己咯!

于是蹇碩當下寫信給中常侍越忠、宋典等人說︰「大將軍何進這殺豬的蠢驢,看樣子是想要控制朝政,獨斷專行,如今他正在集聚天下的英雄,策劃著要誅殺我們。我蹇碩吶,現在可以統率禁軍,咱們應該一起動手,關閉宮門,趕快將何進逮捕處死。」

只可惜,十常侍總共有十個。光拉攏兩、三個恐怕不是萬能的,嘿哈!

另外一個中常侍郭勝與何進是同郡之人,何太後跟何進能有貴寵的地位,他郭勝幫了很大的忙,因此他親近何氏。

所以說,拉幫結伙真的是很恐怖的事情……

郭勝與趙忠等人商議後,拒絕蹇碩的提議,而把蹇碩的信送給何進看。

不用說,完犢子了。

四月二十五日,何進毫不猶豫地逮捕蹇碩,將他處死,于是把禁軍全部置于自己指揮之下。

不過何進終究是不順應民心,他自己最後也是垮台了。

但這其中,袁紹一直強調要殺光宦官,我是不知道你為什麼這麼恨他們……

曹操自然是不樂意。(曹騰死後由養子曹嵩嗣為侯,曹操是他的孫子。而曹騰是個大名鼎鼎的宦官)

你這不是要殺我祖宗麼……

三個人聊到此處,夏侯惇不由又疑惑起來,問道︰「小兄弟,你身處洛陽,知道這些事情吾是相信的。不過這只是我家主公曹操和袁紹的矛盾,不影響你投奔袁紹呀?」

韓爵擺了擺手,說︰「哎!從這點就能看出,袁紹心高氣傲,做事不計後果只顧自己嗨自己爽。殺光宦官有屁用?不照樣有人奪權涉政麼!他哪能比得上曹操英明?曹操可是知人善用的主兒呀,就是矮了點……哦不,就是眼楮小了點……哦不,就是人也長得挺帥氣。」

韓爵知道夏侯惇和夏侯淵對曹操忠心耿耿,如果他說曹操壞話,生怕被夏侯惇打一巴掌……

夏侯惇听後,點了點頭,道︰「嗯,小兄弟,你分析得不錯。吾看你在戰場上頗有膽識,原來以為你只是個莽夫。想不到你腦子也好使!如若我們三個有幸能夠逃離這里,吾回主公那里,定大力推薦你!」

艾瑪,我說得嘴皮子都要破了,您老終于沒辜負我呀!韓爵听到夏侯惇的話後,心里可樂呵了~

此時,大牢的門開了。迎面走近來一位虎背熊腰的將軍,韓爵、夏侯惇、夏侯淵定神一看,原來是臧霸如約而至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