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此時此刻,董卓親自和呂布、李儒、樊稠、張濟率15萬大軍東進虎牢關,又給李傕、郭汜發兵5萬令其先行前往,此刻正是李傕作為虎牢關的守將,而郭汜和華雄則為副將。在虎牢關,董卓命呂布率領先頭部隊3萬,在關前駐防扎營。

(有些書友可能會疑惑,李傕和華雄應當是守著汜水關才對,而虎牢發生的是三英戰呂布。這在先前就解釋過了。)

(哎,怕諸位嫌棄麻煩不願意往前翻,小弟就再多多嘮叨幾句。)

虎牢關,屬古成皋縣,公元598年隋朝改成皋縣為汜水縣,唐朝以後稱為汜水關。

又名虎關、武牢關、成皋關、古崤關,位于河南省滎陽市區西北部18公里的汜水鎮,因傳聞周穆王曾將進獻的猛虎圈養于此而名虎牢。《穆天子傳》記載︰天子獵于鄭,有虎在葭中,七萃之士擒之以獻,命蓄之東虢,因曰虎牢。

其實這就是一個地兒……

而且由于《三國演義》和《三國志》的記載大為不同,所以本書的描寫也是不同的。

話不多說,繼續~

由于韓爵的亂入,華雄沒有因為孫堅而死,也沒有因為關羽而死。

董卓看到了從虎牢關傳來的戰報,得知華雄連斬敵方兩個大將,自然是十分高興。不過戰報中又些道,華雄在和一個紅臉將軍對戰時,撤退了。便又有些擔憂,看來聯合軍之中還是有些虎將的,如果華雄斗不過,就只有靠自己的義子呂布呂奉先了。

呂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縣人,東漢末年名將,軍閥,願為丁原部將,被唆使殺害丁原歸附董卓,與董卓誓為父子,後又被司徒王允唆使誅殺董卓。旋即被董卓舊部李傕等擊敗,依附袁紹,又被袁紹猜忌,依附張楊。

在興平元年(194年)的時候,呂布趁曹操攻打陶謙時與陳宮等叛亂,佔據濮陽,但是兩年間被曹操擊敗轉而去依附徐州劉備,又趁劉備與袁術作戰時襲取了徐州,與劉備和好一陣又相互攻伐一陣。

期間以轅門射戟化解劉備與紀靈的爭斗。建安三年(198年),呂布先後擊敗劉備與夏侯惇後,曹操親自出馬征討呂布,水淹下邳,呂布被部下叛變,城破被俘,被處死。

歷史上呂布以勇武聞名,號稱「飛將」,時有「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之說。《三國演義》及民間其他藝術形象,呂布多被塑造成三國第一猛將。

此時此刻,呂布頭戴三叉束發紫金冠,體掛西川紅錦百花袍,身披獸面吞頭連環鎧,腰系勒甲玲瓏獅蠻帶。威武帥氣得一比!!!

他現在是董卓最器重的武將,也的的確確是這東漢末年,最勇猛的武將。

他們正在全速向虎牢關進軍之中……

目前,這虎牢關的守關大將正是李傕,而華雄只不過是副將。

李傕,字稚然。北地郡泥陽縣(今陝西省耀縣)人,漢末群雄之一。東漢末年漢獻帝時的軍閥、權臣,官至大司馬、車騎將軍、開

府、領司隸校尉、假節。

這小子本為董卓部將,曾被董卓派為說客出使反董聯軍的孫堅軍中,欲游說孫堅和親結盟,但被孫堅拒絕。

後來呢,他就被董卓的女婿牛輔派遣至中牟與朱交戰,大破朱,進而至陳留、潁川等地劫掠。在劫掠潁川的時候,他也是比較倒霉,踫上了荀彧荀文若。大軍所過之處被擄殺一空。當時曹操的謀士荀彧是潁川人,他在李傕劫掠潁川之前就讓族人全部離開了潁川,所以逃過一劫。

所以說,光有力氣,僅僅是簡簡單單地洗劫一空,總會有漏網之魚的~還是得學會用腦子。

192年董卓和牛輔被殺後,李傕歸無所依,于是采用賈詡之謀,伙同郭汜、張濟、樊稠等原董卓部曲將攻向長安,擊敗呂布,殺死王允等人,佔領長安,把持朝廷大權。

後諸將不和,李傕在會議上殺死了樊稠,又與郭汜分別劫持了漢獻帝和眾臣,相互交戰,張濟率兵趕來和解,于是二人罷兵,李傕出屯池陽黃白城,郭汜、張濟等人隨漢獻帝東歸前往弘農。

後來,李傕、郭汜、張濟反悔,聯合起來追擊漢獻帝,與楊奉、董承等人幾番交戰。漢獻帝一路逃亡,狼狽不堪,到達安邑,與李傕等人講和。不久,漢獻帝被曹操迎往許都。198年,曹操派謁者僕射裴茂召集關西諸將段煨等人征討李傕,滅其三族。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李傕是董卓手下的排名第一的涼州系心月復大將,統領董卓的西涼精銳部隊「飛熊軍」。

李傕見華雄安然無恙歸來,又馬不停蹄地指揮城防,便拱手笑道︰「今日吾觀華雄將軍在城牆之下的表現,才知華將軍有勇有謀,名不虛傳。」

可是華雄絲毫不領情,頭也不回地說道︰「哼,老子在前面打得累死,拼死拼活殺了兩個敵將。董將軍倒好,只需要評價評價就行哈!。」

韓爵見狀,便知道,李傕和華雄肯定相處得不好。

不過韓爵琢磨著,西涼軍中,各個將領之間的關系應該都不太好,他們只是一味看重自己的錢財和兵權而已。再者說了,李傕和郭汜本來也不是什麼好鳥!他們後來也是反叛自立的。

李傕被華雄這樣對待,不禁有點怒不可遏,好歹自己才是守將!這華雄不過是個副將罷了,那麼囂張?李傕此時,眼里閃過了一道殺氣。

但是,又過了片刻,韓爵才發現自己剛才的猜測好像還不夠完整。他仔細張望了一下李傕的軍隊和他的營帳。

不得不說,華雄的營地在位置、條件、設施上都比李傕的差許多,而且李傕分配給華雄的守衛和軍餉也是很少。這顯然是李傕故意這樣安排的,目的就是為了排擠、惹怒華雄。而李傕也確實做到了。

今天,華雄的出陣肯定就是為了搶首功,然後回洛陽向董卓邀功,同時再多惡言嘲笑李傕幾句,希望李傕可以被董卓無視,把他李傕漸漸忽略,冷藏起來。

李傕撞了一鼻子灰,憤然離開了。

「媽了個巴子,你華爺爺我命大得不要不要的。這下首功被我搶到了,看主公來了,老子領賞了,你李傕還能咋地!」華雄氣不打一處來,怒吼道。

韓爵見狀,湊上前去開口說道︰「華將軍,別生氣,阿爵有辦法,讓你官比李傕大,以後你可以處處打壓他。」

「蛤!?快說,什麼雞兒好辦法!?」華雄一听這話,當下就來了興致!

「我們先這樣,然後這樣,接著再這樣……」

「哈哈哈……」

兩人開始計劃怎麼整李傕起來了……

次日,聯合軍依舊在城門外叫囂。

李傕知道自己能力有限,打不過敵軍。這打仗方面嘛,還是華雄比較牛逼。

「嗯,來個傳令兵,去叫華雄將軍出戰!」李傕吩咐道。

于是乎,一個李傕軍中的士兵屁顛屁顛地跑到了華雄的營帳去了。

西涼軍各路將領的裝甲和武器配備都有點不一樣,因為他們是各自率領軍隊和兵馬直接听命于董卓。並非是董卓將兵權交予給他們,他們帶兵出征。

比如華雄軍的親兵部隊善用一口狂風大刀,而李傕軍的士兵多數使用匕首和短刃。

那個傳令兵跑到華雄營帳後,見華雄正在飲酒吃肉,便說道︰「華雄將軍,聯合軍在城外叫囂了!李傕將軍令你出戰!還有,還有……打仗時軍中有令,不能飲酒!若有違反者,是要被開除出西涼軍的!」

這小兵仗著自己是李傕的手下,所以敢對著華雄說不準喝酒,被開出這類的話。

華雄聞言,氣得要死,但他腦子里還記得韓爵給他準備的良計,便先忍住了怒火,道︰「知道了,不喝了!對了,你借我下匕首,我這切豬肉的刀太鈍了,根本切不下來,老子怎麼吃嘛!我吃完就去打仗,你速速拿匕首來!」

這個小兵沒有想那麼多,便把匕首借給了華雄。

華雄接過匕首之後,露出了陰險的笑容,道︰「阿爵,阿朱,做事了。」

瞬間,二人從營帳大門前竄了進來,將那個傳令兵一刀殺死。接著二人迅速將這傳令兵的尸體包裹起來,埋在了遠離虎牢關幾里之外的荒漠之中。

而華雄,用這把匕首在自己的脖子上稍微抹了一下,留下了一道刀痕。

很快,李傕「刺殺」華雄的事情迅速傳播了出來……

李傕欲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他想要找華雄私下解決這個事情。

然而華雄壓根沒有理李傕的意思,直接上報了董卓。

于是乎,只待董卓前來,即可……

一場大戲開始了,不知道董卓究竟會如何裁決~

韓爵此刻心里已經知道了大致的結局會是如何,拋開這個陷害李傕的事情不說。在戰事上,李傕寸功未立,而華雄連斬二將。光是這個事情,就夠讓董卓偏向華雄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