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先說說聯合軍那邊的情況。
「報!」一個斥候,氣喘吁吁,連滾帶爬地跑進聯合軍的大帳,說︰「敵將華雄正在營外叫陣,語氣囂張,嘴上說著十分猥瑣齷齪的話語,他居然說……」
說說這華雄吧,乃是一位中國東漢末年董卓部下的武將,為董卓帳下都督。
公元191年,聯合軍閥聯合討伐董卓,時任長沙太守的孫堅大破董卓軍,華雄在此戰中被孫堅一軍所殺。
其中,羅貫中這位大師,所著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則對這段歷史作了改動,描寫華雄被劉備二弟關羽所殺,這段被稱為「溫酒斬華雄」的故事情節也流傳于後世。(哼!這在我的心中留下了多大的創傷!好一個西涼猛將,結局卻是如此悲慘。)
有多少武人,和華雄一樣,渴望一個地方施展所長,渴望一個明君,能夠讓自己建功立業!
華雄難道比不上文丑、顏良、張合等勇將嘛?
就是運氣差了點而已咯~
而在《三國志•吳書一•孫破虜討逆傳第一》里,據潘眉根據《廣韻》的記載,認為宋朝時《三國志》版本中為「都尉葉雄」,並不是叫華雄。
吳金華則認為是受到元代以來小說的影響,才在南宋以後由葉雄訛誤為華雄。
0.0但是捏,本作者還是覺得華雄畢竟好听的樣子哇。
此外,據《資治通鑒•卷第六十》中的說法,是「軫與布不相得,堅出擊,大破之,梟其都督華雄。」
胡三省注「梟,古堯反。華,戶化反。」與今本《三國志》相同,胡三省為華字注音,則華字應該無誤。
哼哼,果然好听的名字被流傳下來了。
只可惜,關于這個西涼勇將的記載,實在是少之又少……
話再說回聯合軍帳中。
「華雄那個狗賊小兒說什麼?」袁紹一臉陰沉,不急不慢地問。
「回大帥的話,他說我們是縮頭烏龜,連娘們都不如。還說我們是一班烏合之眾,他一根手指頭就能把我們挑了!此外,他還說,好一個四世三公的袁本初,估計是昨夜拉屎月兌肛了,連大營都不敢出。」
此話一出,袁紹是氣得渾身發抖,可是其余的諸侯,被華雄的這句下流話和袁紹現在的樣子,搞得有點想笑。可是誰也不敢笑出聲,生怕被眾人一起怒懟。
這個時候,袁紹氣得要死,見沒有人能給他出氣,他只好一腳踢翻了身旁的椅子來撒撒氣。同時大怒道︰「小小華雄,自己長得那麼丑陋,也敢口出狂言中傷我軍,何人願替我去殺了他?」
此時此刻,袁術身後轉出一位大將。
這個人,正是俞涉!
他恭身道︰「小將俞涉願去!」
俞涉是小說《三國演義》中人物,袁術部下驍將。于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時,出關迎戰前來搦戰華雄,被華雄所斬。第五回 發矯詔諸鎮應曹公 破關兵三英戰呂布
忽探子來報︰「華雄引鐵騎下關,用長竿挑著孫太守赤幘,來寨前大罵搦戰。」紹曰︰「誰敢去戰?」袁術背後轉出驍將俞涉曰︰「小將願往。」紹喜,便著俞涉出馬。即時報來︰「俞涉與華雄戰不三合,被華雄斬了。」眾大驚。
這俞涉長得高大威猛,看上去孔武有力,應該也是個能征善戰的勇將。
袁紹不由大喜,他看這俞涉的身材,就覺得他有希望贏,于是大呼道︰「俞涉將軍速去!」
俞涉接過袁紹的軍令後,當即轉身出帳,上馬出營。
一出營他就看見笑罵聯軍如何膽小的華雄,好個華雄,肩闊腰厚,臂粗雄厚。定是個力道驚人的猛漢!
不過俞涉並沒有因此退卻,他立即怒喝道︰「華雄小兒,今天你俞涉爺爺就要拿你的血肉來成就自己的名聲!納命來吧!」
華雄不驚反喜,大叫一聲來得好,一邊示意手下擂鼓助威,一邊提刀催馬和俞涉廝殺起來。同時嘴上大吼︰「小小狗比,居然如此狂吠?當你大爺我手上的狂野大刀是吃素噠?」
前兩回合,二人斗得旗鼓相當。就在兩人第三回合交鋒時,平地忽然掛起一陣黑風,黑色煙雲頓時籠罩全場。
這是華雄經常使用的伎倆,用大刀卷起地上的灰塵,用來蒙蔽敵人的視野。俞涉目不能見物,被華雄一刀斬首。華雄正待大笑,卻也被迎面而來的黑風吹得睜不開眼。艾瑪,原來這招還會傷到自己……
「下次老子不能刮那麼大的塵了,把自己整得夠嗆。」華雄喃喃自語道。
過了一會,灰塵漸漸散去。這一場高手交戰看
得熱血澎湃,見灰塵已過,幾十萬人都扯長脖子往戰場中間看去。想要看看究竟誰勝誰負!
「華將軍贏了,將軍贏了,我軍必勝!必勝!個老子的,華將軍最牛逼!」不知是哪個小兵喊了一聲,董卓軍這邊頓時齊喊起來︰「必勝!必勝!個老子的,華將軍最牛逼!」
而韓爵見狀,也就附和地喊著︰「華將軍贏了,將軍贏了,我軍必勝!必勝!個老子的,華將軍最牛逼!」
此時他已經知曉,自己應該是穿越到三國來了。媽的,穿越小說看多了,這次居然輪到自己了……
其實他嘴上這麼喊,心里卻暗暗吐槽,等關二爺一會出來滅了華雄,董卓軍肯定連屁都不敢放了。
聲音如九天落雷!而反觀十八路諸侯這邊,安靜得連放個屁都能听著。(可能這個屁,是袁紹自己放的。)
看到這里,不知道各位看官有沒有發現。
當初韓泫穿越至三國亂世,第一戰踫上的便是關羽。
而韓爵穿越至這個亂世,馬上踫到的也是關羽。
而那蔣琬,和關羽一樣效力于劉備軍中。
0.0嗯,不能劇透太多~還望各位自己猜猜……
作為單人PK的戰勝者,華雄那可是囂張得不行,他大喊道︰「聯合軍的孬種們,你爺爺我放個屁的時間,你們的將領就死了,真當是個屁都擋不住的將啊!哈哈哈!」說完後,他挺著胸膛繼續在那里耀武揚威著。
韓爵此刻看著那麼不可一世的華雄,忽然想到了什麼。華雄和呂布是董卓最信任和最重用的兩個勇將,若是他一會能夠將華雄從關羽的手中救出來,他必定會受到賞賜,而且聯合軍和董卓軍大戰的戰果也會不同。
這董卓雖然喜歡活在酒肉池林之中,可他出手闊綽,給自己的賞賜也不一定少,說不定還可以混個一官半職,總之先安定下來肯定不吃虧!
想到了這里,他便決定,等下定要好生幫助華雄一番。
這個時候,華雄背過了身去,和自軍中的士兵開始歡呼雀躍起來,像是已經贏得了勝利一般。
頃刻間,身後忽然風聲大作,敵將潘鳳手持長斧追上自己︰「華雄休走,吃我潘鳳一斧!」
潘鳳,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人物。擅使大斧。登場于小說第五回。
他是冀州牧韓馥部下的上將。當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之時,他奉韓馥之命前往汜水關前挑戰董卓部下大將華雄,不敵被斬。
書中記載︰忽探子來報︰「華雄引鐵騎下關,用長竿挑著孫太守赤幘,來寨前大罵搦戰。」
紹曰︰「誰敢去戰?」袁術背後轉出驍將俞涉曰︰「小將願往。」紹喜,便著俞涉出馬。即時報來︰「俞涉與華雄戰不三合,被華雄斬了。」眾大驚。太守韓馥曰︰「吾有上將潘鳳,可斬華雄。」
紹急令出戰。潘鳳手提大斧上馬。去不多時,飛馬來報︰「潘鳳又被華雄斬了。」眾皆失色。
「潘鳳?哎呀,你這名字取的,不如叫蟠桃算了,和你臉型一模一樣!」華雄還未和潘鳳打起來,就先嘴上嘲諷敵人了。
其實這一招嘲諷,可以亂了敵人的內心,讓對手心浮氣躁起來,無法使出真正的看家本領。所以說,罵陣,也是一門學問喲!
華雄的刀法猶如猛虎下山,猛龍過江般勢不可擋!見潘鳳來勢洶洶,華雄不退反進!他用力一夾胯下的烏黑戰馬,同時雙手本能地操起狂風大刀一輪,一記耀眼的刀光頓時劃過潘鳳的身體,將潘鳳攔腰斬為兩截。
只用了一回合,華雄,又勝了。
觀戰的人,差點都沒有反應過來,好像都傻了眼!
但是,終究是董卓軍反應更快了寫。他們又開始吶喊了︰「華將軍又贏了,將軍又贏了,我軍必勝!必勝!個老子的,華將軍最牛逼!不,華將軍更牛逼啦!」
「將軍的武藝真是無人能比了。這又殺掉敵方一將!我軍必勝!將軍無敵!我軍必勝!將軍無敵!華將軍最牛逼了!」
類似于這樣的贊揚,一直沒有停下。
但是韓爵不由得開始擔心了,他怕華雄過于驕傲,過于自負,等下戰關羽的時候不願意後撤。
而且他只是一個區區的小兵,華雄肯定不會理睬他。看來,只有自己親自上陣助攻了!
韓爵也不知道哪里來的勇氣,居然第一戰就敢去踫關羽,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啊!
哎呀,這點,好像和韓泫很想象哦~
而十八路諸侯這邊直罵華雄卑鄙無恥!贏了就贏了,居然那麼風騷,搞得聯合軍一點面子都沒
有嘛。場面一下子騷動無比。
這個時候,當初還是一個普普通通的馬弓手的關羽,出陣了……
這關羽,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若重棗,唇若涂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
其丹鳳眼和臥蠶眉乃世間罕見,鳳眼生威,臥蠶似霧,英氣逼人,霸氣十足。據說他丹鳳眼一睜,就是要殺人滴。關羽有美須髯,萬人之敵、忠義雙全;好讀左氏春秋,能誦讀如流。
就是將來貴為武聖的這個紅臉大將,現在出陣了!
他騎馬疾馳而來,嘴上喝道︰「華雄小兒,哪里走!你關爺爺來索命了!」關二爺的聲音簡直猶如一道驚雷!華雄听後,就知道對手不是什麼等閑之輩。
華雄,漸漸沉著冷靜下來,他緊緊握住了手中的狂風大刀,小心地盯著敵人的一舉一動,如臨大敵。
而身後的董卓軍看到華雄難得如此認真,便也安靜了下來,仔細地看著戰場上發生的一切。
忽然間,又一個嘹亮的聲音,傳了出來。此聲音,乃是韓爵之聲。
他扯著嗓子暴喝道︰「好你個關雲長,說什麼同年同月同日死,你可知為了讓你出陣,你兄長劉備費多大心思麼!?你知道不知道他現在被袁紹綁著要處死呢!」
听到這話,關羽心中一驚,頓時停下了正在疾馳的馬兒。轉而想掉頭回去看看劉備的狀況。
畢竟現在的關羽還是初出茅廬的小將,沒有經歷過多少大戰,還沒有深深懂得兵不厭詐的道理,況且他的心中,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的大哥劉備了。
這千鈞一發之際,這千載難逢的好機會,韓爵豈能錯過?他立馬將手中的長矛飛擲而出,投向關羽。同時嘴上喊道︰「華雄將軍,快放箭!」
華雄遲鈍了一下,便反應了過來。當即抽弓拉滿弦,對著關羽的後背射去,同時他吩咐道︰「弓箭手听令,放箭!」
雖然兩將單挑,放暗箭是卑鄙可恥的事情,但是,董卓軍的名聲本來就不好,還怕這些?
當即,箭如雨下,直朝關羽而去。
(或許就是因為這個經歷,所以關羽在後來組織校刀手的時候,特意練習了他們防御弓箭的本領,所以韓泫的計謀才慘遭失敗吧。)
關羽見狀,便知道自己是中計了,可是他也不由得疑惑起來。自己和張飛、劉備結拜為兄弟,此事並沒有多少人知曉,而且他們三人尚未名震四方,敵軍怎會那麼知曉自己大哥的來頭?
想歸想,他手上的動作卻沒停下來。當即,關羽又掉轉頭沖向了華雄!
對于首先迎面而來的長矛,關羽根本不顧一屑,他輕輕一揮手中的青龍偃月刀,就把長矛震飛了出去。
(畢竟韓爵的臂力遠遠不如關羽,長矛的威力也是微不足道的。)
緊接著而來的是華雄的暗箭,這箭速度以及精準度都比先前韓爵投擲出來的飛矛要高出不少,關羽也不得不小心應對了。
他身子往右一側,繼而將青龍偃月刀橫在身前,弓箭打在了青龍偃月刀的刀頭上方,彈了出去。
雖然弓箭沒有直接射中關羽,但是這大刀抵擋弓箭後傳來的震動,讓關羽的氣血翻騰了起來,但是並沒有造成什麼實際的傷害。
其他弓箭手射出來的弓箭,要麼就是射偏了,要麼就是射程不足,只有很少的接觸到了關羽,都被關羽抵擋住了。
韓爵見狀,對華雄吼道︰「將軍,行軍作戰,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我軍雖然已經連斬敵方兩個大將了,您也立下了顯赫的戰功!但是如今敵軍來勢洶洶,正想一鼓作氣把我們端了,此時硬拼,不值得,還是撤入虎牢關為上策!」
華雄听到了韓爵的贊揚,又覺得他說得很有道理,再仔細看看韓爵的樣子,發現他身上有股英氣,應當是個青年才俊。雖然目前只是個小卒,但是華雄決定听他的話一次,畢竟眼前的這個紅臉大將,華雄也知道,這紅臉將軍不好對付……
于是乎,董卓軍當即鳴金退兵了……
而關羽心擔心城樓里有大量弓箭手,正所謂明槍易躲,暗箭難防。要對付上萬的暗箭,關二爺雖然自負,可也不會如此貿然前進了。
于是乎,關羽只能眼睜睜看著華雄和韓爵,以及董卓軍回關了。
他關羽自然是怒不可遏,橫刀大喝道︰「華雄小兒,還有那個剛才亂叫的狗賊,居然敢欺騙于我!吾定會屠你全家,如屠豬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