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七十八章 海船

說起明代的造船史,那就像是某概念股一樣,完全就是高開低走,而且,還是自由落體,沒有下限,連個賣出的機會都不給,天天跌停板。

在永樂年間,大明有無敵于世界的寶船在鄭和的帶領下七下西洋, 赫大明國威于萬里之外。

比之開拓西域的張騫都不遑多讓!

但是,二者之間的差距確實千差萬別的。

張騫出西域開拓絲綢之路,這一去比唐僧取西經都要久,都要波折。

很多人都以為張騫已經身死域外,再也回不來了。

可是,偏偏他回來了。

他還帶回了當時中國從未見過的新奇食物和植物種子。

當時的中國是滿富朝氣和求知的中國,他們並沒有以天朝上國地廣物博而拒絕新事物的接觸。

相反,在漢武,昭宣三代帝王的積極開拓之下,這場世界歷史上的第一次地理大發現不僅轟轟烈烈的展開了,而且,還讓西域得等第一次屬于了中國。

為以後的「自古以來」,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那時候的漢人是多麼的自豪和輝煌!

他們打擊匈奴的時候,不僅讓他們不敢南下而牧馬,還打出了「一漢勝五胡」的豪氣!

最後更是充滿氣魄的說出來︰「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的鐵令!

時光荏冉,千載時光在歷史長河中奔騰不息。

但是,這時光並沒有給我們的國家和民族帶來超越秦漢的榮光。

反而在這流淌的時光中,使我們的民族歷經了苦難。

魏晉之際的亂世,使我們強大的民族淪為了野蠻胡人口中兩腳羊。

衣冠南渡,雖然保存了民族的火種,但是從那個時刻起,自祖龍而始的帝系就失去了在這片大地上的榮耀。

逮至隋時,陳朝崩滅,更是昭示著中華帝系的第一次終結。

隋作為新的大一統王朝,但他的帝系是起源于鮮卑的魏室。

而後時光越千年,重生的中華帝系又一次在崖山斷絕!

給這個民族又帶來了百年黑暗時光!

這百年里來自異族的統治,讓曾經驕傲的漢人變成了可以任人欺凌的低等族類。

直到後來,我大明太祖高皇帝橫空出世,以「恢復中華,驅除韃虜」為號,這才再次鍛造出了我炎炎不滅的漢人帝國!

這時候的大明是輝煌的,是驕傲的,是滿富朝氣的!

自朱元章而始的帝系也是自秦漢以來得國最正的帝系。

洪武大帝出身草莽,但不輸任何幾易其主的千年世家。

永樂大帝承太祖之勢,五征蒙古,又以鄭和為使,造寶船下西洋。

開拓了自漢武之後的又一次地理大發現。

可惜,這一次的大明並沒有像漢武,昭宣那樣抓住機遇,開拓海外。

鄭和七下西洋之後,原來又一次屬于我泱泱華夏的地理大發現就此終結了。

西夷人他們開始比照著傳說,比照著曾經鄭和走過的路,開始了他們的大時代。

而這一切,身為天朝上國的大明卻依舊不自知。

朱常洛讓蕭如薰來天津衛就是為了讓他打一個前站,讓他找熟悉起來了如今大明的海上水師情況。

可是,真的等蕭如薰來到了天津衛後,他才發現太子殿下給的差事到底有多難了。

偌大的天津衛居然沒幾條能用的海船。

雖然,牛得祿說有十幾條海船。但是,真等到蕭如薰去查看的時候。

蕭如薰才發現這十幾條海船早就已經是年久失修的破船了。

像這樣的船真的要拉到海上去打海戰,那結果絕對是不敢想象的。

「這就是你說的海船?」

蕭如薰質問著牛得祿。

牛得祿尷尬不已的看著天津海航之中漂浮著的海船。

他辯解道︰「大人,這不能怪卑職的。卑職在天津衛一直都是負責運河漕運的,除了運河上的漕船,像這些海船,卑職都不管的啊。」

蕭如薰哼了一聲,「之前不用管,現在得管了。朝鮮戰場上倭寇窮凶極惡,他們一直都在源源不絕的從倭國運兵到朝鮮去。長此以往,必然會影響朝鮮戰局。今皇太子殿下特命本官總理天津衛,組建直隸水師,沒有海船,我們算什麼直隸水師?」

牛得祿听著蕭如薰的話,他也緊張的直擦汗。

牛得祿說道︰「大人,海船我們天津衛現在是缺,但是,卑職之前也跟大人說了,我們沒有海船。但是,商人們有呀。我們可以征調他們的海船為水師的軍船,等打完仗了,我們就把船還給他們。」

蕭如薰模了模胡子,他轉過頭看著牛得祿,然後說道︰「這樣可以嗎?」

牛得祿立刻拍著胸脯說道︰「可以的,大人。以往運河淤塞的時候,我們經常這麼干的。」

蕭如薰听到牛得祿這樣說,他也沒什麼顧及了。

蕭如薰說道︰「那借船的事情就交給你了。半個月內本官一定要看到有五十條大船停靠在這片海航之上。就像這樣的船。」

說著蕭如薰還指著眼前這片海港之中最大的一條船說道。

牛得祿順著蕭如薰指的方向看去,他差點眼前一黑!

那可是一條六百料的大船的,現在大明都沒幾家船廠能造出來了。

而海商們他們用的海船四百料都已經是極限了。

再大,朝廷就要問責的啊!

可是,現在蕭如薰上來就指著一條六百料的破船,說要五十條,這不是在要牛得祿的命嗎?

牛得祿慘叫一聲,聲淚俱下的說道︰「大人,卑職辦不到啊!」

看著突然慘叫的牛得祿,蕭如薰也有點生氣了。

蕭如薰問道︰「如何辦不到?」

牛得祿解釋道︰「大人,那條船是六百料的大船,是隆慶年間,因為開關所造,後來,高首輔告老還鄉以後,開關的事情就擱置了。像這樣的船自然也就失去了價值。現在您看到的這條六百料大船,其實還是個半成品。但是,他已經在海里泡了二十多年了,里面早就破爛不堪,沒法大用了。而且,這麼大的船,朝廷也不允許民間私造的。所以,就算是給卑職一百個腦袋,卑職也弄出來五十條啊。」

蕭如薰听到牛得祿說到隆慶朝事,這事他還真不知道。

他生在西北,長在西北。對于京中之事可謂是一竅不通的。

如果是在寧夏立了功,這輩子都不可能有機會進京的。

蕭如薰感覺自己好像是有點強人所難了。

于是蕭如薰說道︰「既然沒有那麼大的船。那就把天津衛最大的船都找出來。如果少于五十條,本官照樣把你軍法從事!」

牛得祿听著蕭如薰的話,他激動的差點一口氣沒上來。

這船哪有那麼好征的?而且,還是被拉去當軍船用。

能做海商的,誰沒兩個後台啊?

一下子征五十條,那豈不是要得罪幾十家有後台的海商?

這簡直就是要命啊!

------題外話------

第一章到!!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