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辰听了孔祭酒的話,先是微微一愣。
然後就想明白了,書院想要入朝為官的思路了。
顯然書院是想通過這種方式,擴大儒道的影響力。同時還不能讓百家,在民間獨大。
冷笑了一下,寧辰說道︰「他們還真是挺自以為是的。
以為書讀的多,讀的好,有了治國之策,就能當好官了。
書讀的好,可不代表他就能成為能臣。
就算是書院中的兩位院長,你把一個縣城交給他們治理,他們都未必能治理好。
不是每個人讀書人,都能如老師一樣,即能把書讀好,又能當個能臣。」
最後那句,純屬彩虹屁。
畢竟孔祭酒當日站出來保他,哄一哄孔祭酒開心,還是不虧的。
孔祭酒看了一眼寧辰,又看了一眼老榜眼幾個︰「你就是告訴了他們這麼一個道理,所以他們的心境,才得到了一個進化。」
孔祭酒這見微知著的能力,的確是厲害。
寧辰點點頭說道︰「是的,老師。當日閑聊,我就跟他們說了兩句。」
「看來我雖然已經卸任左相,但是于他們的影響力,依然還是很大。如果人人都以我為榜樣,未必是什麼好事。」孔祭酒自我感慨了一句。
寧辰感覺孔祭酒,好像自動把前面的話給屏蔽了。
就記住了,自己後面吹捧孔祭酒的那兩句了。
在寧辰愣神之際,孔祭酒繼續問道︰「所以你是不同意,書院的人入朝為官了?」
「同意啊!我為什麼不同意呢?」
寧辰一反剛剛對書院的不屑一顧,對書院想要加入,表示熱烈的歡迎。
孔祭酒詫異的看了寧辰一眼︰「我覺得你比我更討厭書院。」
寧辰愣了一下,然後憨厚的笑道︰「老師,我怎麼可能討厭書院呢。我這是希望他們進步,雖然他們未必能當一個好官。但是怎麼也得知道一下為官不易不是嗎?」
「你自己相信你自己說的就好。」
說了一句之後,孔祭酒繼續說道︰「我答應了他們兩個的請求。
不過我要求他們必須也按照,正常的科舉流程,才能入朝為官。」
這個回答,讓寧辰非常失望。
本來寧辰還想著,如果朝中,突然多了一批,沒有經過科舉毒打,直接從書院到朝廷的官。
那自己想要施展一些佞政,就可以好好利用一下這些官場小白兔了。
但是孔祭酒讓他們一切,都按照正常的流程來,那這些小白兔,經過科舉的毒打,翰林院的磨礪之後,極有可能會進化成小灰兔。
眾所周知,小灰兔是沒有小白兔那麼可愛的。
而且小灰兔極有可能還有大灰狼的部分的血統。
要不然為什麼,所有的童話故事里面,大灰狼都是只吃小白兔呢。
「老師,你跟書院之間有什麼矛盾?」心中吐槽了一下,寧辰也打算探探,孔祭酒的書院的態度。
其實寧辰覺得,孔祭酒跟書院最大的矛盾就在于。
書院當中裝逼的可能太多,無法更好的凸顯孔祭酒的特立獨行。
孔祭酒道︰「我與雲山書院並沒有矛盾,是他們覺得他們與我有矛盾。」
嗯,對了有內味了。
這才是正兒八經的孔氏回答。
停頓了一下,孔祭酒緩緩與寧辰說道︰「當年我也曾在書院待了一段時日,不過後來我覺得書院,恐很難助我找到最佳的立命之意。所以我就離開了書院,轉而進入了朝廷,希望可以換個思路找到最強立命之意。」
「那老師這些年,你找到自己想要立之命了嗎?」寧辰繼續問道。
「還沒有,不過我感覺快了。」孔祭酒望著前面的雲海說道。
就這個角度,就這個背影,再配合這樣的話,絕對逼王在世。
又是對孔祭酒的一番吐槽之後,寧辰繼續問道︰「老師,書院會支持興百家嗎?」
孔祭酒斜睨了寧辰一眼︰「你就來了書院一次,怎麼會對書院,有這麼深的執念?」
這執念能不深嗎,少了四個零。
雖然心中是這麼想的,可是嘴上寧辰可是不會承認的︰「老師,我對書院,並沒有什麼執念。那畢竟是我的立命之詞,也是我心中所想。」
孔祭酒不置可否,不過還是回答了寧辰的問題︰「書院並不會扶持百家,不過也不會打壓百家。書院會給百家一個,與書院共同競爭的舞台。」
這個在寧辰看來,已經算是書院對百家最大的讓步了。
書院願意不再一家獨大,願意給百家一個舞台,已經不錯了。
而且其實百家當中很多理念與思想,與儒道並不沖突的,甚至是儒道的一種補充。
就跟寧辰在書院說的一樣,理不辨不明。
當思想產生踫撞之後,寧辰讀過的那些,好像蒙了一層紗的聖人典籍,那一層紗都會被揭開的。
到時候百家當中,恐怕會有許多人產生浩然正氣。
如此才是儒道長存。
「經過文山書海之後,你的浩然正氣,應當已經達到了養氣階段的極限了。你可以準備進入下一層了。
儒道下一層為養字之境,你可以想一想,你打算養一個什麼字。
你即以習武,我建議你養一個可以功伐之字。
如此配合之下,你的戰力在八品當中,應當名列前茅。」孔祭酒主動與寧辰說他接下來,修行上的一些事情。
正好孔祭酒說到了這個事情,寧辰也將自己發現的浩然正氣,與勁氣之間的一些問題,向孔祭酒詢問了一下。
孔祭酒听了寧辰的問題之後,倒是不見絲毫驚訝,反而與寧辰道︰「這很正常。人族從黑暗時期走出來,本來就是先有武,後有儒。儒本來與武就不是對立的關系。就算是儒聖本身,原本就是武道高手。」
儒聖本身也是武道高手,這個寧辰還真是第一次听到。
寧辰只知道,儒聖曾經培養了三千紅花棍。
但是儒聖本身是不是武道高手,寧辰還真不知道。
「老師,以儒聖之姿,就算是修的是武道,應該也是極頂尖的那種強者。
那為何後來,儒聖棄武從文了呢?」既然提到這個,寧辰的好奇心自是被勾了起來。
「這個除了儒聖,恐怕沒有人能夠給你一個準確的答桉。」
頓了一下,孔祭酒說道︰「不過我自己有一個猜測,你想不想听一听?」
第39章修武真的影響智商
孔祭酒的猜測,還是很有參考價值的。
「請老師賜教。」
孔祭酒緩緩說道︰「我猜測,儒聖當年之所以放棄武道,而自開儒道。
是因為武道的路已經斷了,無法讓儒聖達到巔峰了。
所以儒聖當年,只能另闢蹊徑,另開一道,已讓自己走上巔峰。」
儒聖這麼凶殘的嗎?
沒有路可以走了,就自己開路往上走。
「老師這麼推測,可有什麼證據嗎?」寧辰沉吟片刻問道。
「儒聖所生活的年代,正是三皇五帝絕跡之後。
三皇五帝雖將人族,帶出了黑暗深淵。
但是卻絕對算不上是安全,甚至可以說是極度之危險。
生存,是那個時代人族,唯一要去做的事情。
而想要生存,唯有習武。
那個時候,人族只有習武一條路可以走。
以儒聖能開創儒道之天資,如果武道可以走到極致。
可以助儒聖,完成他心中所想之抱負的話。
儒聖還會費勁心力,另創一道嗎?」
孔祭酒這個解釋,還真的很有道理。
「老師有沒有可能,儒聖單純就是為了傳播文明火種,讓人族從蒙昧走向文明嗎?」寧辰也問出了自己的疑惑。
孔祭酒听了寧辰的問題反問,道︰「當生死都是問題的時候,你覺得儒聖會想這些嗎?
人族所有的禮制與文明,皆是儒聖帶領儒家弟子,平定了四方之後,才制定和傳承下來的。」
這兒還真是,當生命都被威脅的時候,好像的確想不起來傳承文明的事情。
「那會不會有另外一種可能,就是儒聖覺得武夫不足與謀呢?」寧辰弱弱的提出了另外一種可能性。
「武夫粗鄙,那指的都是六品以前,六品之後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孔祭酒對寧辰說道。
寧辰听到孔祭酒這話,陡然一驚︰「修武,真的會影響智商的嗎?」
寧辰以前以為只是一句調侃,結果沒想到竟然是真的。
孔祭酒道︰「你不知曉嗎?武夫六品以前,調動和消耗大量的氣血,用以淬煉身體。這里面唯獨,不包括頭。」
寧辰想了一下,還真是這麼回事。
武夫六品之前,那都是要消耗氣血來淬身的。
血供不上去,大腦缺血,自然反應就慢。
所以這是有科學根據的。
「老師我這,會不會也受影響。」寧辰還指望自己腦袋,多玩點佞的呢。
這要是腦袋受到了影響,那對自己可太不利了。
「受影響的程度也要看你的起點。
你起點本身就高,就算受到一點影響,也遠超平均水準。
何況你還有浩然正氣,浩然正氣,專門滋養智慧。」
听了這話,寧辰倒是放心了不少。
然後寧辰就想到了另外一個問題。
那就是武道的路斷了的事情。
「如果儒聖判斷武道之路斷了,那肯定就是斷了。」
「那我這以後還能不能打遍天下無敵手了。」
「媽的,我都想了些什麼?我連活著都是一個問題,還敢想武道之路斷沒斷的事情,我真是想的太多了。」
摒棄這些雜七雜八,趁著回京的路上,寧辰也多打听一下,這修行上的事情。
對于修行的事情,寧辰還是比較上心的。
畢竟就跟孔祭酒說的一樣,自己沒有一個好體格,那可是不成的。
「對了老師,我听說當今天下人族的品級,都是儒聖給定下的。」寧辰忽然想到了什麼,繼續對孔祭酒問道。
孔祭酒點點頭說道︰「武道和儒道的品級,都是儒聖定下的。
武道之前並沒有品級之分,儒聖是根據儒道的品級,才確定了武道的品級。
另外妖、蠻和鬼的品級,也都是儒聖所劃定的。
仙道和佛道的品級,也與儒聖有極大關系,只是它們不會承認罷了。」
寧辰之前只知道,武道和儒道的品級確定是儒聖定下來的。
倒是真的沒有想到,非人族的品級,竟然也是儒聖劃定的。
不說其它,單就是劃定品級,這就是一件天大的功德。
直接給所有修行者,點明了前進的路。
讓他們都知道,自己每一個階段,該做些什麼。
而不是盲目不知所措,跟個沒頭蒼蠅一樣,到處亂飛。
「老師儒聖當年定下武道品級的時候,有沒有想過,那些武夫會愚蠢到真的用兵器來試驗自己八品時候的境界?」
孔祭酒听了寧辰的話說道︰「這個儒聖恐怕當年沒有想過的吧。當年應該不會有武夫這麼蠢。至于後來,怎麼變成這樣的。我也不太清楚。」
寧辰斜了孔祭酒一眼說道︰「老師不清楚,那老師怎麼不想著糾正一下呢?」
「這與我有什麼關系?我又不是武夫?而且我又怎知道,武夫,是不是認為這樣的方式,是最保險的方式呢?」
這話說的,推的那叫一個干淨。
不過這事,寧辰也沒再糾結。
「你可知道,這些年無論是在邊關,還是在地方,除了武者以外,那一門死的人最多?」孔祭酒忽然對寧辰問道。
寧辰微微一愣,旋即寧辰就明白了什麼,對孔祭酒說道︰「老師我對儒家真的沒什麼偏見。我只是……」
頓了一下,寧辰小心的問道︰「老師,儒聖確定是死了的吧?」
孔祭酒點點頭︰「應當是的,否則的話,儒聖留下的這些聖寶,不會變成無主之物。」
听了這話,寧辰就放心多了︰「我的確是對儒家沒有偏見,我只是對儒聖有點意見而已。所以老師,不用擔心,我會對儒家做什麼?」
寧辰說自己對儒聖有意見這話,孔祭酒就當沒听到。
這麼慫的表示,孔祭酒都覺得丟自己的臉。
「儒聖當年給儒道定品的時候,其實就已經設想過,儒道必須要為人族長存和繁榮而一直戰斗。」
「儒道前三品都是在養,養浩然正氣,養文,養字。但是六品之後想要有所收獲,那必然是一路都在戰斗的路上。
山河境可不是踏遍山河就可以了。
只有那些有靈韻的山河,才可以被浩然正氣書記錄下。
而且儒家的亞聖,需要立功。
而這所立之功,是需要以妖、蠻等為禍人間的那些非人族的尸骨鑄就的。」
不說別的,就從品級上來看,儒聖都做到了沒有私心。
只是它再沒有私心,背刺自己那都是不對的。
「老師,你之前說讓我養字。我覺得我的文章也不錯,我能直接養字、養文一起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