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22章 順其自然,做你自己【6000、求訂閱】

三個六品武夫,帶著五百多個私兵和家丁完敗,是讓寧辰吃驚。

可是王林此時臉上的笑容和那股興奮勁,就是讓寧辰不解了。

"王相前方大敗,你這麼激動是什麼意思呢?莫不是王相你是匪首?"

王林听了寧辰的話,終于意識到自己的興奮之情,都溢于言表了。

連忙管理了一下自己的表情,才嚴肅的對寧辰道︰"寧大人不要開玩笑。我怎麼可能是匪首呢。"

"那我就更不理解,兵相你高興的點何在哪兒呢?"

王林看了看左右,而後壓低聲音對寧辰道︰"寧大人你就不要瞞著老夫了,此刻前線大敗,不正是我們府衛軍和兵家的機會嗎?"

寧辰听了王林的話,滿臉驚訝的看著王林。

寧辰此刻的表情,在王林看來,是一種寧辰沒想到會被自己看穿之後的驚訝表情。

可是寧辰驚訝的是,究竟是誰給王林這樣的信心。

讓王林覺得,三個常年征戰沙場修為六品的武將,都解決不了的匪患。

憑他的府衛軍就能解決了。

這個時候,不是應該去請如來佛不,是去上奏武昭,讓禁軍出面收拾殘局嗎?

"王相別怪我多嘴,我真是好奇,是那個王呃,是誰給了王相你這樣的信心。"

王林直接一副,小可愛你還想瞞我的表情︰"寧大人你就不要瞞著我了,我都已經知道寧大人你的良苦用心了。"

如果不是當著這麼多人的面,寧辰早就爆粗口了。

你特麼的知道屁了。

你這說的,好像是我給了你這樣的信心一樣。

王相看寧辰還在裝,直接就把事情挑明了。

"寧大人你深謀遠慮,派兵家學正李子秋。

去帶領府衛軍剿匪,想要看看兵家之道是否與府衛軍相合。

寧大人這是好事,你沒必要瞞我的。"

說完王相深深嘆了口氣,動容的對寧辰道︰

"寧大人,我知道你這樣做,無非是想要保住我兵相的位置。

不過寧大人,我這兵相完全是因為,沒找到兵家創始者。

才被趕鴨子上架,給了我兵相這樣一個位置。

實則我非常清楚,我根本不配兵相這個位置。

我願意接受,並非我貪戀權位。

實在是我不忍看曾經輝煌的府衛軍,看那些還願意在府衛堅守的府衛軍就這樣沉淪了。

不瞞"

寧辰打斷了深度迪化,準備繼續煽情的王林。

"王相我想問一下,誰跟你說李子秋,是兵家學正的?"

王林深深嘆了口氣︰"寧大人你就不要再瞞我了。那些跟著李子秋的府衛軍,已經把事情經過,都跟我說了。

現在那些府衛軍,一個個都奮勇爭先,誓要平定越州匪患!

所以寧大人你放心吧。

今日朝上,我一定會力挺府衛軍,繼續剿匪。"

听了王林這話,寧辰就知道自己的猜測是對的。

果然是李子秋那貨背刺自己。

"兵家學正?

他特麼還真敢說。

總共來了不到兩個月,就敢說自己是兵家學正。

這要是來半年,他不成百家院首了!"

雖然已經打定了回來,好好收拾一下李子秋的想法。

但是王林的提議,寧辰還是贊同的。

為啥贊同?

因為王林的這個提議,在寧辰看來就是,

贏了不虧,輸了大賺。

府衛軍啥德行,誰都知道。

三個武道六品的將軍,帶著兩百多個武夫和兩百多個精兵。

都沒能平定的匪患。

府衛軍能平定。

這說出去,除了王林篤信以外,滿朝文武不帶有一個人信的。

這必然會給寧辰提供大量的【佞】點。

到時候府衛軍輸了,這些【佞】點直接就能結算成聲望點。

反過來如果府衛軍,真的走了狗屎運,真的非常不小心平定了匪患。

這就屬于意外大驚喜。

王林一定會通報所有府衛軍,滿朝文武提供的【佞】也會轉換成【忠】。

如此一來,幾十萬府衛軍連帶著他們的家屬,再加上滿朝文武,再加上雜七雜八的人能夠提供的【忠】點。

保守估計,過百萬。

百萬【忠】點,換算一下,就是一萬多的聲望點。

一萬聲望點,已經完全達成了寧辰一開始的期望了。

這一次事件,寧辰本來就是想著一萬點聲望點就可以了。

奢望太多,只能讓自己心碎而已。

兩條腿走路,自己怎麼都不虧。

"王相,既然你都知道了,我就不瞞你了。

李子秋的確是我安排的。

既然事情已經到了這一步,我也會跟兵相一起據理力爭。

讓府衛軍,繼續完成剿匪的任務!"

王林看寧辰'攤牌';了,臉上也露出了,'小樣你還想瞞我';以及'不愧是我';的表情。

上朝的鼓聲響起,百官入宮。

今日的早朝,就跟寧辰和王林在午門外說的事情一樣。

三位游擊將軍,剿匪失敗。

接下來朝廷該如何處理。

是直接調豐京禁軍前往剿匪,還是再派更多的武將帶著私兵前往剿匪。

至于府衛軍。

這個完全不在大家的討論範圍。

武昭自己甚至都沒有提這茬。

可見府衛軍,在大家的眼中,是有多麼的不堪。

完全得不到信任。

"殿下,我們還有一路兵馬距離越州最近,臣以為完全無需再耗費錢糧,調動兵馬前往。"王林見大家都直接忽略了府衛軍,只能自己提了。

王林說完之後,很多人都是隔了好幾息,才想起來王林說的另外一路兵馬是什麼意思。

"王相,三位將軍都無法平定的匪患。

王相還指望府衛軍能夠平息。

王相是覺得,那些土匪的手里,現在籌碼還不夠多嗎?"

王林剛說完,就有大臣,嗆聲說道。

在更多人嗆聲之前,林敦信開口說道︰

"王相現在越州的土匪,**連捷,已經信心大漲了。

我們現在要做的是以雷霆手段,平定匪患才是。"

林敦信這話說的已經非常的隱晦,非常給王林面子了。

可是王林已經打定主意,這一次一定要讓府衛軍上了。

不僅僅是為了府衛軍,更是要對得起寧辰給府衛軍的機會。

"殿下臣以為,府衛軍可平越州匪患。現在從豐京再調派人手過去。

一來會讓更多的人知道越州匪患沒有被平定。

二來需要時間,而這個時間,越州恐生更大的變故。

因此兩點,臣以為朝廷現在應全力支持府衛軍剿匪。"

見眾人依然不為所動,王林直接拋出了大招︰"臣願以自己的相位作保,府衛軍一定可以平定匪患。"

王林的大招是拋出來了,可是大家依然無感。

在王林說完之後,寧辰站了出來道︰"臣,也贊同讓府衛軍去平定匪患。"

寧辰在朝堂上算是一個孤臣。

但是這個孤臣,現在的分量,可與之前還是小翰林的時候完全不同。

百家院首,農道開道者,兼任三部要職,更是武昭心月復。

相比之下,他是孔祭酒弟子這個背景,都稍顯的暗淡了一些。

因此此刻站出來,支持府衛軍,難免會讓人產生更多聯想。

這就是身居高位者的苦惱。

寧辰站出來支持,完全是想著橫豎都舒服。

可是其它人就不敢想的這麼簡單了。

他們必須要好好想一想,寧辰站出來,是否還有其它的思量。

武昭看了寧辰一眼,直接道︰"既然寧愛卿也覺得府衛軍可用,那就給府衛軍一個機會。傳信越州讓所有人配合府衛軍剿匪。"

本來都已經準備好舌戰武昭的寧辰,沒想到武昭直接就繳械了。

王林听到武昭應允了,同樣愣了一下。

王林可是打算相位不行,實在不行豁上性命,去據理力爭一下的。

結果武昭就這樣同意了。

這是不是太容易一點了。

然後回頭再一想,王林就郁悶了。

自己賭上了相位,都沒有引起一點波瀾。

寧辰就說了一句,武昭就直接同意了。

再看看百官,好像也沒有什麼人提反對意見。

雖然王林清楚,這下面的不少人,都是在等著府衛軍失敗好攻訐寧辰呢。

可是這依然擋不住王林吃味。

明明從官位上來說,自己可是兵相。

官居一品了。

寧辰不過區區的四品侍郎而已。

結果自己的一品,明顯沒有寧辰的四品,在大家的眼中更重。

"算了總歸還是成功了,接下來就看府衛軍的了。"

這個事情確定之後,接下來就沒有什麼大事了。

再無人站出來,武昭也直接宣布散朝了。

百官退走之後,王林也先追上了寧辰,想要跟寧辰商量一下,看看接下來這匪患該如何平定。

不過有另外一人,同樣追上了寧辰。

政相林敦信。

"寧大人,我知道你是想用府衛軍,去驗證一下兵家之道。

不過府衛軍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我可以為寧大人你引薦幾位實力了得的將軍,讓他們現在日夜兼程的過去,應該可以快速的平定匪患!"

听了林敦信的這話,王林義正言辭說道︰"政相,剿匪乃是我兵家之事。政相你的手未免伸的太長了吧。"

林敦信听了王林的話,面帶不悅的對王林說道︰"王相,本來我是想之後再找你說的。

既然你說了,那我就好好與你說說。

寧辰為百家院首,更是開創了農道。

寧辰未來的路,可說一片光明。

王相你非要為了一己之私,拉寧辰下水。

你這樣做對得起朝廷的俸祿嗎?

對得起萬千人族的供養嗎?

你可還記得,寧辰曾經寫下的四句箴言。

爾俸爾祿,乃民脂民膏也!

你為自己私欲,棄萬民與何等境地!"

寧辰听了林敦信這樣一番慷慨激昂的話。

內心都不淡定了。

這府衛軍究竟得多爛,才能讓林敦信。

把人族大義,都搬出來壓王林了。

王林被林敦信的氣勢所懾,一時也說不出話來。

見這窘迫到說不出話來的王林,寧辰開口說道︰

"**不必如此激動。

對于府衛軍,我還是願意相信他們一次的。"

這個寧辰是真的相信。

畢竟這是贏了不虧,輸了血賺的好事。

怎麼能不相信呢。

林敦信看寧辰如此確定,也知道自己是無法勸說寧辰了。

"寧大人既然如此,老臣就不勸你了。

不過寧大人放心,我會約束百官"

寧辰听了林敦信這話,直接打斷了林敦信道︰"**,錯就是錯,對就是對。

你無需約束誰,如果我錯了,我自然應該被百官攻訐。

如果我對了,我同樣不會讓他們輕易下得來台。"

林敦信听了寧辰這話,直接眼神凶狠的看了王林一眼,道︰"王林你小心成為****!"

林敦信說完這句,就甩袖離開了。

"王相,**走了,咱們也走吧。"寧辰等林敦信走遠,對王林說道。

回過神來的王林,咬著牙道︰"你走了一條政道有什麼可神氣的。待我帶領府衛軍,將兵道走通,看你還敢在我面前如此頤指氣使。"

說完這些完全不符合人設的話,王林忽然意識到,寧辰還在這里呢。

看著玩味的看著自己的寧辰,王林不由得老臉一紅道︰"讓寧大人見笑了。"

寧辰笑了笑道︰"無妨,誰還不能聊發一下少年狂呢。"

王林收斂情緒,正色對寧辰道︰"寧大人,我們去兵部,商議一下接下來對敵的對策吧?"

寧辰想了一下,點點頭道︰"也好。"

兩個人來到了兵部。

寧辰這才發覺,兵部跟他去過的吏部、禮部和刑部。

那是真的沒法比。

雖然大家的位置都一樣,佔據的面積也相差不大。

可是兵部那是真的冷清。

就看看兵部里面這些陳舊的設施吧,看著都讓人心疼寒酸。

"就算府衛軍再差,也不至于讓兵部搞的這麼寒酸吧。兵部又不僅僅是節制府衛軍,軍方不是都歸兵部節制的嗎?"寧辰看著這落魄的兵部,忍不住感慨了一句。

提到這個,王林也有些尷尬。

"寧大人環境是簡陋了一點,不過只要府衛軍在越州打個漂亮的翻身仗,咱們兵部以後也可以揚眉吐氣了。"

寧辰回頭看了一眼王林,表示自己剛剛的問題,王林還沒有回答呢。

王林嘆了口氣說道︰"咱們兵部在規矩上,的確是可以節制天下兵馬。

可是這天下兵馬,除了府衛軍以外。

就是靖王鐵騎、定國侯的赤焰軍、北疆邊防軍和禁軍。"

王林沒繼續說下去,但是寧辰懂了。

靖王鐵騎那根本不會鳥兵部的命令。

定國侯的赤焰軍,最多就是在兵部這里走個形式。

或者兵部在事後幫忙補充個手續,讓定國侯的赤焰軍那些不合理的出征,變成合理的出征。

北疆的邊防軍,掌握在親王和藩王的手中,道理跟定國侯的赤焰軍一樣。

禁軍掌握在皇室手中,更加不可能听兵部節制。

就剩下一個府衛軍,結果還扶不上牆

所以兵部的落魄,那是有道理的。

王林和寧辰兩個,進入兵部正堂。

此時兵部的一眾官員,倒是都在。

而且一個個穿的都還是比較光鮮的。

府衛軍雖然軍餉欠缺,可是兵部這邊的俸祿是朝廷發的。

所以兵部的官員,最多就是沒什麼油水。

倒是不至于衣衫襤褸。

"寧大人這是搭建好的越州沙盤,之前三個游擊將軍折戟的地方就在這里"

王林詳細的給寧辰講了越州現在整體的情況。

只是寧辰除了掌握了基本情況,剩下的就沒太仔細听了。

王林講完之後,一臉期待的對寧辰問道︰"寧大人覺得,接下來府衛軍該如何做。"

寧辰想了一下,向王林討要筆墨,打算給李子秋他們寫一個錦囊妙計。

王林連忙命人準備筆墨。

一切準備妥當之後,寧辰直接給李子秋他們寫下了一個錦囊妙計。

王林看著寧辰寫下的錦囊妙計滿眼都是狐疑。

兵部其他人,看著寧辰寫下的錦囊妙計,兀自的嘀咕了起來。

"順其自然,做你自己,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

"寧大人這是何意?"王林問道。

寧辰答道︰"字面意思。"

王林︰

"把這命令交給李子秋,他自然知道自己該怎麼做。"寧辰沒打算繼續給王林解釋更多。

寧辰總不能說自己打算**,靜靜**結果到來吧。

等著看自己究竟是不虧還是血賺吧。

王林听寧辰說,把命令交給李子秋。

就瞬間懂了,寧辰要做什麼了。

"寧大人我明白了,我現在就將命令傳給李子秋。"

王林明白了什麼,寧辰也不想了解。

寧辰現在就想**。

這麼小的一個事情,寧辰不想繼續操心了。

靜待花開就好

王林利用了儒家的青鳥傳信技能。

為此王林自己掏了一百兩銀子。

畢竟現在不是戰時,青鳥傳信的消耗,得王林自己負責。

消息很快就傳到了李子秋的手上。

李子秋看著寧辰給自己的錦囊妙計,頓時眼楮一亮。

李子秋明白了,這是寧辰要讓自己做回自己了。

如此一來的話,李子秋就更能隨意的發揮自己的天賦和才能了。

前方兵敗的事情,李子秋他們暫時還不知道。

但是看寧辰的傳信,李子秋還是能夠猜測到一些東西。

果然下午的時候,李子秋他們就再次接到了青鳥傳信。

這一次是朝廷發來的。

直接向李子秋他們說明了前方兵敗的事情。

曲忠接到了這樣的傳信,表情也凝重了下來。

前面三位游擊將軍的實力,曲忠還是清楚的。

現在前面三位游擊將軍,竟然以這種慘敗收場。

這的確是給了曲忠非常大的壓力。

"李大人,這"

李子秋掃了一眼傳信,依然淡定的說道︰"這就是貪功的下場。

既然讓他們作為先鋒,自然有讓他們作為先鋒的考慮。

無需緊張,繼續穩步向前推進就好。"

李子秋這麼說,曲忠的心就定下來了。

只是曲忠覺得,現在的情況,他們完全應該快馬加鞭的推進。

爭取早點進入越州才行。

"不用,我自有我的考量,這一切都在我的計劃當中,只需穩步推進就好。"

看著李子秋淡定的樣子,曲忠也安下心沒那麼慌了。

李子秋可是兵家學正,再加上李子秋說了,這一切都在他的計劃中,那自己還慌什麼。

李子秋現在的確不算慌,只是李子秋也在想,自己該用什麼樣的一種辦法來應對匪患。

兵書李子秋看了,甚至連被遮去名字的《寧子兵法》,李子秋都看了。

只是看了歸看了,但是如何將書本的知識運用到實際。

這個還是有個過程的。

此刻越州境內,一處土匪的大寨當中。

這是一處聚集了八百多土匪的大寨。

作為越州最強的五大匪幫之一。

此刻這個大寨當中,可是聚集了接近一百家的土匪頭子。

現在這里可說是一場越州匪幫的大聚會了。

寧辰之前最擔心的情況,現在就在發生著。

越州的土匪,竟然坐在了一起,商量著聯合起事。

此刻端坐在主位上,一位面色白淨,絲毫沒有半點匪氣的土匪頭子。

環顧了下面一百多土匪頭子說道︰"各位做的很好。現在武朝的朝廷,已經一步步的上鉤了。

接下來武朝為了展示自己雷霆之威。

一定會派遣禁軍前來。

根據我所掌握的情報,

武朝的禁軍,現在應該已經過了東寧。

最多十日,禁軍就會到達越州。

到時候就是各位給武朝一個驚喜的時候了。

我們得讓武氏的人看看,他們的禁軍有多麼的不堪一擊。

順便讓武氏的那些人明白,

他們貶謫定國侯是一件多麼愚蠢的事情。"

"大人放心,承蒙定國侯不棄,我等一定為定國侯肝腦涂地。一定會狠狠的痛擊武氏的禁軍。讓武氏的人明白,他們的龍興之地,早已經跟他們武氏無關了。這一次我等一定會讓這里,變成定國侯的龍興之地!"

這些土匪頭子的話,如果讓朝廷上的那些百官听到。

必然會掀起一場巨大的波瀾。

他們絕對是做夢都想不到,此刻越州的這數萬匪患,竟然全部向定國侯效忠。

而且他們在已經聚集在一起,準備在他們武朝的龍興之地起事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