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八十八章 秦國的老傳統【求收藏*求推薦】

蒙恬他們也不知道該怎麼算啊,匈奴的前賢王那也是封王啊,秦國自商君立法以來,最高也只是封君,人家這都封王了,鬼知道這公子尋還會不會願意回來。

「你們不會真的想讓那小子在匈奴封王吧?」李牧遲疑地問道。

「咳咳,不轂也是見爾等太冷清了,活躍一下氛圍!」扶蘇尷尬地說道,若是他的其他兄弟做到這事,他能果斷的把人丟出去了。

可是樗里尋不一樣啊,主要還是這個樗里不一樣啊,那可是大秦龍脈的看守者,要是看守者長期不在龍脈邊上呆著,誰知道會出什麼亂子。

「沒有,沒有,爾等絕無此意!」其他諸將也是尷尬的否認,賣了自家公子說出去也不光彩啊!

「那就繼續我們之前的決議!」李牧松了口氣。

雖然他都有點心動了,犧牲一個公子,去匈奴搗亂,那至少能讓匈奴在公子活著的時候都沒機會南下了,這是絕對的劃算啊。

「那就繼續之前的決議,本將意將主將之權讓與老先生暫時代掌,誰贊成,誰反對?」蒙恬回過神來看著諸將問道。

「這」所有人都遲疑了,主將之位不是過家家啊,而且臨陣換將也是要上報咸陽的。

「主將之權讓與老先生是需要上報國尉和父王的,不如由不轂執掌軍權,老先生和恬將軍為副將!」扶蘇想了想說道。

師出有名,只有他以監軍身份執掌大軍,讓蒙恬和李牧為副將,這樣才可以不需要上報給咸陽,而李牧也才有資格代為執掌大軍。

諸將都是思索著扶蘇的決議,如果是扶蘇執掌大軍他們是沒有意見的,誰都知道皇帝陛下讓長公子來這里就是為了歷練,讓長公子知兵事,因此長公子執掌大軍也是名正言順。

而李牧和蒙恬為副將也是最好的,這樣蒙恬就可以輔助和鉗制住李牧,從旁向李牧學習如何應對匈奴之法。

「還能這麼玩?」李牧有些看不懂了,怪不得秦國屢屢臨陣換將都沒翻車,原來是這些營將都已經習慣了。

「不是,你們怎麼就確定老夫能帶你們打贏這一戰呢?」李牧還是看不懂秦軍將領們的腦回路。

諸將也都是一愣,對啊,他們怎麼就相信李牧能帶他們打贏呢?

貌似他們自己有這個傳統了,長平之戰的時候,王齮主動退下讓給了白起,然後他們勝了。滅楚之戰的時候王翦又取代了李信為諸將,然後楚國沒了;之後滅燕的時候,李信又重新取代了王翦、王賁為諸將,最終燕國也沒了。

所以他們好像已經習慣了主將換人,關鍵是他們主將換人都是原本的主將自己推薦的。白起換王齮是王齮自己提的,王翦換李信也是李信自己選擇的,最後李信換王翦、王賁又是王翦、王賁推薦的。

他們都習慣了,反正主將都沒意見,他們更加沒意見了,關鍵還是每次換人,好像都是比原本主將更加適合的人來擔任主將的。

現在是蒙恬自己提出讓李牧來接替自己,所以他們也習慣性的認為是李牧比蒙恬更加適合對戰匈奴,因此從心底都有著迷之自信的信任了李牧。

「吾等相信先生!」一個將領想了想開口道。

其他將領也都紛紛開口附和,老傳統了,主將都覺得有更適合的,那就是更加適合的人來領導他們了。

李牧啞然,秦軍的將領都是這種二哈是怎麼把六國干死的,自己是怎麼輸在這群哈哈手上的!

「先生就不要推辭了!」扶蘇也是開口勸說道。

「恬將軍也是這麼認為?」李牧最後看向了蒙恬,既然是蒙恬選擇他的,那蒙恬總得給其他將領一個解釋吧?

「原因有三,第一,先生是公子尋的老師,恬相信樗里氏不會隨便選一人來擔任公子尋的知兵老師!」蒙恬解釋道。

「那就是個意外!」李牧心底吐槽道,但是還是點了點頭,這個解釋說的過去,畢竟是樗里子的家族。

「第二,李信將軍是先生的子佷,而李信將軍的兵法據恬所知,並非傳自其父李瑤上卿,那只能是傳自先生!」蒙恬繼續分析道。

李信的父親李瑤是文官,並不懂兵法,而他們軍方世家也都知道李信的兵法不是家傳,那從哪來的,無師自通他們不信,所以只能是傳自別人了,而最合適的也只能是這個被樗里看中的,李信的叔父了。

「第三呢?」李牧沒有反駁這一點,李信的兵法確實是他傳的,不過沒人知道而已,他們李氏分家,分了隴西離和趙郡李,但是李信在秦國出頭了,他自然也是將自己的兵書寄給李瑤,讓李瑤轉教給李信。

蒙恬遲疑了一下,然後才開口道︰「本來是沒有第三點的,但是公子尋的帛書傳來,更加堅定了恬的想法,試問天下誰能想出讓公子尋成為匈奴前賢王之策的大謀。」

李牧呆住了,你說的這麼多,實際上也就第二點老夫承認啊,其他的要麼是虛構的,要麼是老夫自己也蒙圈的。

「你們能覆滅六國真的是有神庇護!」李牧嘆道,就這麼瞎猜地換將都能車翻六國,你們是幸運天神眷顧還是六國都被掃把星垂青了?

「先生怎麼稱呼?」蒙恬和扶蘇這才想起來,到現在他們都不知道李牧的本名是什麼。

李牧無語,連我的名字你們都沒弄懂,居然就迷之自信的相信老夫能帶領你們走向勝利。

「牧,樗里牧!」李牧想了想,還是決定用自己的本名,至于為什麼是樗里不是李,這樣才能證明他是樗里氏的老人。

「見過墓先生!」扶蘇等人紛紛躬手或抱劍行禮道。

只是他們認為的mu卻是墳墓的墓,因為誰都知道樗里就是嚴君的陵墓,那李牧以墓為名,就證明了李牧對樗里的忠誠,不然誰會放棄隴西李的大姓改用樗里呢,還給自己取名為墓呢。

「墓先生,真乃義士也!」扶蘇等人佩服地贊揚道。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