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57章 剃度出家

「大哥!衙門的人來了!」

一聲尖叫立刻傳遍了整座酒樓!

陳明急忙問道︰「看清楚了嗎?是衙門的人?!」

「看清楚了!正沖這兒來呢!」

陳明咬著牙齒憤恨的說道︰「狗日的曹政!今天算你走運!我們撤!分開走!」

一聲令下二十多個紈褲衙內立即就向一樓跑去,不一會兒就做了鳥獸散。

曹政見狀也急忙的說道︰「我們也走!被他們抓住就麻煩了!」

「快走快走!分開走啊!」

幾人立即搬開堵住樓梯的桌子,在曹政的招呼之下撒腿腿就向樓下跑去。

張輔也站起身來,走在人群的最後,低著頭就要下樓。

突然有一只手擋在了他的前面,只見瞿陶滿臉笑意的說道︰「左右無事,再坐一會兒吧。」

張輔臉上的肌肉不由自主的微微顫抖,頓時覺得口干舌燥。

盡管非常不情願,可還是不得不慢慢的挪動腳步,向著廊檐移去。

瞿陶站在樓梯口對下面使了個眼色,下面的護衛點點頭,以示明白。

「撲通」一聲。

張輔跪在木地板上,勾著頭不敢說話。

看著這個十六七歲的小青年,朱允熥饒有興致的問道︰「你知道我是誰?」

張輔叩拜說道︰「小子拜見皇太孫殿下。」

朱允熥笑著說道︰「怎麼看出來的?」

「小子……認得瞿將軍的公子,听說他做了殿下的護衛,所以……」張輔窘迫的說道。

「不錯,倒不是個笨人……」

朱允熥又詢問說道︰「剛才听你指揮調度,很有章法嘛,令尊是誰?」

張輔老老實實的回答說道︰「回稟殿下,我爹是燕山左護衛指揮僉事,隸屬燕王麾下……」

「哦……」

這時朱允熥才恍然大悟,怪不得張輔這個名字听起來似曾相識呢!

原來是張玉的兒子!

張輔早年隨他的父親張玉參加靖難之役,累封新城侯。

永樂四年以右副將軍的身份,跟隨成國公朱能南征安南,旋即接任主帥。

張輔屢戰告捷,第二年就年滅亡胡朝,改安南為交趾,設交趾布政司。

戰後因功受封英國公,予世券。自永樂七年至永樂十三年,三次以總兵官討平交趾叛亂。先後四至交趾,史稱他「凡三擒偽王,威鎮西南」。

並且後世多以張輔不得世守交趾為恨。

如果張輔真的守著安南,現在那片土地現在可能就是我們的疆土了!

永樂二十年至永樂二十二年間,張輔參與明成祖朱棣的第三、第四、第五次北征。

洪熙元年,改掌中軍都督府事務,進位太師。次年,隨明宣宗平定漢王朱高煦叛亂。

明英宗,也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豬叫門即位後,加號翊連佐理功臣。

張輔歷事四朝,並且連姻帝室,與「三楊」、蹇義、夏元吉等同心輔政,促成「仁宣之治」。

正統十四年,張輔跟隨明英宗朱祁鎮北征瓦剌,在土木堡之變中陣亡,那時候他已經七十五歲了。

這是一個大才呀!

說一句常勝將軍毫不為過!

只可惜晚節不保,毀在了豬戰神的手中。

不過這也很無奈,畢竟皇帝御駕親征,你的建議再好可對方就是不采納,也是干跺腳!

不過嘛,光是他身上的平定安南的戰績,就值得自己把他收入麾下!

而且張玉在靖難之役中,又是燕王朱棣的左右手,自己把他兒子收入麾下,也便于收服張玉呀。

能挖朱老四的牆角,何樂而不為呢!

于是朱允熥春風和煦的說道︰「你爹不是在北平嗎?有時間教你兵法?」

張輔面紅耳赤的說道︰「回稟殿下,小子是看了家里的兵書,听武將們訴說在戰場上是如何打仗的,所以……所以就自己瞎琢磨的,讓殿下見笑了。」

朱允熥不盡心中感慨,有些人真是天生的武將胚子!

一些人哪怕讀再多的兵書,上過再多次的戰場,也是平平無奇。

可是有些人似乎生來就有敏銳的洞察力,對于行軍打仗的事一點就通!

朱允熥問道︰「喜歡上戰場打仗嗎?」

張輔回答說道︰「小子喜歡……」

他的父親張玉是武將,將來他是要「子承父職」的,也就是說早晚他都會是武將,像這樣一個人敢說自己不喜歡上戰場嗎?

況且張輔如果不喜歡,就不會對打仗那麼有興趣了。

朱允熥點頭說道,「你要知道,听人說的和兵書上讀來的都不真實,到了戰場上炮火轟鳴,血流四濺,一個個的腦袋被砍下來,

滿地都是尸體和殘肢斷臂,耳朵里面還要听著一聲聲痛苦的哀嚎,一個正確的命令不知道會殺死多少敵人……」

朱允熥繼續說道︰「而一個錯誤的命令,很有可能兵敗如山倒,幾萬甚至幾十萬兵馬如同莊稼一樣被宰殺收割,

況且戰場之上取勝的機會稍縱即逝,是反敗為勝,還是反勝為敗,不過是在一念之間罷了……」

朱允熥語重心長的說道︰「所以你要知道,真正的戰場和紙上談兵是不同的!」

張輔再次叩拜說道︰「多謝殿下教導!」

朱允熥盯著他問道︰「現在你是想上像個英雄好漢一般,體驗真正的戰場搏殺,還是想做一個富家公子紈褲少年?!」

朱允熥說了那麼多話,早就已經鋪墊好了,氣氛也渲染到了。

張輔听的熱血沸騰,立即行禮表態說道︰「啟稟殿下!小子願意到戰場搏殺!」

「好!」

朱允熥臉上綻露出來欣喜的笑容說道︰「我的東宮侍衛里面人才濟濟,還缺一個名額,你來補上吧!以後再到護衛營前去歷練。」

張輔聞言,立刻興奮的說道︰「是!小子遵命!」

作為武將家里面的孩子,前段時間吳王殿下的護衛營立營的時候,在武將的圈子里可引起了不少的轟動!

多少人擠破了頭都擠不進去!

除了吳王殿下親自挑選的護衛之外,能進去的就是勛貴之家的子弟了,像張輔這樣的家庭,還不夠資格。

現在吳王變成了皇太孫殿下,護衛營更是跟著水漲船高!

要知道那將來可是天子親軍啊!

況且皇太孫殿下對護衛營的看著有目共睹!

而皇太孫殿下的東宮侍衛,比護衛營更讓人羨慕!

看看瞿陶就明白,殿下的侍衛地位多高了!

瞿陶原本是瞿能的幼子,正經說起來以後連取能的職位都無法繼承,可是從他跟了皇太孫殿下之後,地位已經翻天覆地了!

即便是一些國公侯爺,見了他也得客客氣氣的。

宰相門前七品官,何況皇太孫的心月復和侍衛統領!

而自己又是皇太孫殿下欽點進入護衛營的……

未來可期呀……

朱允熥原本是想讓他進入護衛營的,可以想到既然想到要施恩,何不再加一層?

況且把張輔留在自己的身邊,也更方便自己教,獲得他的耿耿忠心。

而一旦把他放在自己身邊,在他身上就會打上自己的標簽,成為自己的人。

就算對方心不甘情不願,他也沒得選擇!

……

在城外的義莊里,朱允炆找到了尸體冰涼,躺在棺材中的母親。

看著母親一臉死氣,淚水再也止不住的流了出來。

此時的朱允炆沒有了怨恨,只有無盡的傷心和難過。

因為他明白自己的母親確實是咎由自取,謀害皇族,散布天花,這是任何人都得死的。

即便是讓自己染上了天花,即便是讓自己身上全是麻子疤痕,朱允炆也沒有再埋怨。

母親所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自己呀!

都是為了讓自己能夠做太孫,將來做皇帝,這才使出了陰損的招數。

最後即便是害了自己,可作為孝子的朱允炆又怎麼怨得起來呢?

如果自己不是生在帝王家,如果自己一開始的時候就沒有準備爭奪皇位,或許今天就不是這番景象了……

可是現在說什麼都晚了,逝者已矣……

在明朝時期,皇後或者嬪妃被廢了之後,一般都會打入冷宮。

在她死後能不能進入皇陵陪葬,還是個未知數,因為有的可以,有的卻不行。

例如明朝景帝廢後汪氏,明憲宗廢後吳氏,都是被貶入冷宮的,不過她們後來都被葬入皇陵。

吳氏死的時候,太監劉瑾和大學士王鏊為吳氏的葬禮大吵一架,最後以妃禮葬入皇陵告終。

只不過她們生前是皇後,地位尊崇,萬民皆知,所以禮部和官員們才會爭論。

朱允炆明白,自己的母親並非太子朱標的原配,只是後來扶正的,在法禮上差得很遠。

而且自己母親身上又有巨大的污點,即便不會明說出來,可是一些官員也心知肚明。

況且又是被皇帝陛下下令賜死的,身份不夠,性質又嚴重的多,朱元璋是絕對不會讓自己的母親進入皇陵的。

不過此事的朱允炆也看開了。

人生在世,不過一副皮囊而已。

死了之後,終歸是塵歸塵、土歸土

即便是給她再高的尊榮,舉行再大的儀式,也于事無補。

況且在心灰意冷之下,朱允炆也不想折騰了。

拿出一把剃刀,朱允炆的眼神充滿了迷離。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