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9章 坑貨削藩!

黃子澄頓了頓開始說道,「國家興亡,在于人口和賦稅,其三則在于兵馬軍隊,人口和賦稅事關家國之根基,當國家有了充足的人口,必然帶來興盛,

所以歷朝歷代的君王,都非常注重人口的繁增,為此甚至出台了許多政令,鼓勵生養,因此人口乃是國家之基石,這是亙古未變之理……」

朱允炆點點頭,非常贊同的說道︰「听先生所言,確實是這個道理,學生受教了。

黃子澄捋了捋胡須,對于這個學生的反應非常滿意,臉上也綻放出了欣慰的笑容。

接著說道︰「其次就是錢糧賦稅,百姓眾多,則錢糧繳納的就多,朝廷就有錢糧供養士子官吏,

就能夠修建水渠糧道,遇到災荒之時也能夠減免賦稅,向百姓施恩,所以賦稅極其重要。」

見朱允炆點頭稱是,黃子澄就更加舒心了。

「其三就在于兵馬軍隊,兵馬事關天下安危,事關朝局穩定,萬萬馬虎不得……

殿下應該明白,大唐王朝何其雄壯,貞觀之治,開元盛世更是成為歷朝歷代之楷模,令人向往……」

朱允炆說道︰「是啊,大唐盛世,萬國來朝,開創前所未有之局面,學生也是非常欽佩太宗、玄宗二帝。」

黃子澄感慨的說道︰「開元盛世是大唐之巔峰,無論是國力還是人口數量,或者是兵馬軍隊,都是巔峰……,唉……可惜啦……」

朱允炆連忙問道︰「先生,有何可惜之處?」

黃子澄眼楮之中似乎失去了光芒,又嘆了一口氣說道︰「可惜正當輝煌之時,安史之亂爆發,大唐盛世從此一去不返,由煌煌盛世轉為破敗不堪,怎不令人唏噓呀……」

朱允熥也進到了伴讀的感覺里,輕嘆了一聲說道︰「是啊黃先生,學生每每思考這件事,也不由得唏噓,若是玄宗皇帝沒有那麼信任安祿山,也不會導致國運衰敗了。」

黃子澄卻說道︰「那麼殿下有沒有想過,唐朝藩鎮割據,已經形成勢力,即便是沒有安祿山,也會有張祿山李祿山,也會有別的藩鎮起兵謀反,大唐還會是一樣的結局……」

「只要他們的兵馬強盛到一個地步,就肯定會掀起叛亂,畢竟那個位置吸引力太大了,當他們有足夠實力的時候,是絕對不會老老實實做臣子的。」

朱允炆一听,也確實是這個道理,不由得問道︰「先生,那是不是唐朝軍事制度有問題?」

黃子澄回答說道︰「確實有問題,雖然邊關會有不安定,可是絕不能夠允許武將操權,一切的行動必須要听朝廷的調派,不允許他們擅自行動……

因為一旦給他們的權利太大,武將在邊關駐守的時間又長,很容易發生只知將令,而不听朝廷命令的現象,如此一來,當積蓄實力到一個地步武將就會反叛。」

黃子澄看了一眼旁邊似乎根本就沒有在意听的朱允熥,這才對朱允炆說道︰「如果單單是武將,那還當罷了,畢竟非皇親國戚,就算是謀反叛亂也會失去人心,終究不會成功……」

又湊近兩步說道︰「殿下,如今大明有比武將謀反更大的危機,殿下難道就沒有察覺嗎?」

「什麼!」

一听這話,朱允炆瞬間就一個機靈被嚇了一跳。

要是比武將謀反更大的危機,那豈不是要顛覆國運,要將大明毀于一旦!

于是一臉驚恐的急忙問道︰「是何危機,還請先生賜教!」

黃子澄一臉哀傷的模樣,循序善誘的說道︰「殿下應該知道西漢時期七國之亂,西晉時期有八王之亂,何也?

「只因為這些王國聚集了大量的人口和賦稅,若是經營有道,必然王國富足,再加上他們都有直屬的兵馬,單單效忠于他們,

如此一來,一旦有何風吹草動,里面的野心就會發動,自然會掀起叛亂,而他們又是皇室血脈出身,百姓必然依從,並不排斥……

「人口、賦稅、兵馬三者齊聚,此乃亡國之兆啊……,請殿下慎之!」

大明朝此時豈不就是藩王林立嗎!

人口、賦稅和兵馬掌握在他們手里!

一旦情況有變,那還得了!

百姓必然陷入水深火熱,國將不國,皇位易主,山河血色!

黃先生說的太對了,只要這些藩王們起兵謀反,再打出正當的理由,百姓是很容易被愚弄的!

在王國之內的百姓,只知道番王的王令,誰又把皇帝的皇命放在眼里!

人心只會向著他們的王爺!

太可怕了!

皇爺爺……制定的藩王政策,這是亡國之策呀!

朱允炆被震驚的心驚膽戰,誰要是坐上皇位,也得時時小心、處處提防,唯恐藩王作亂,恐怕是永無安寧之日!

這些藩王的害處實在太大了!

黃子澄見他那副模樣,就知道自己的話起了功效。

可是他也明白,此時根本就改變不了什麼,自己的理想,自己的抱負,現在根本就實現不了!

只能留待他日。

于是叮囑說道︰「殿下,在無力改變之時,切記不可聲張,皇上愛護各位王爺,是不會允許此等事情出現的。」

「黃先生請放心,學生明白,先生的教誨學生定當銘記于心!」

朱允炆吸了一口涼氣,點點頭示意自己明白了。

他知道,朱元璋是絕對不會同意削藩的,他把家人看得比命還重要。

別說自己只是一位皇孫,就是太子敢說削藩也會被他嚴厲責罰,甚至都有被廢除的可能!

朱允炆知道自己改變不了什麼,只能把這些藏在心里。

藩王,禍害呀!

「黃編撰未免太危言聳听了吧!」

此時朱允熥的聲音懶洋洋的響起,朱允文尊稱稱他為「黃先生」,可是到了這里只是一句「黃編撰」。

話里面的輕重可想而知。

黃子澄眉毛一挑,顯然心中也微微驚詫,說道︰「允熥郡王也在听嗎?下官疏忽了,還以為郡王又魂游象外了,郡王殿下這是醒了?」

同樣是針尖對麥芒,話里面的貶低也是赤果果的。

朱允熥似乎沒有听出來,根本就沒有在這點上相爭,而是接著說道︰「剛才黃編撰刻意放大藩王的威脅,以本王看來不過是危言聳听,嘩眾取寵罷了!」

「允熥!不可無禮!還不快向黃先生賠罪!」朱允炆臉色一板,訓斥說道。

若是以前,他肯定就屈服了,可是現在,呵呵……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