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九十五章︰天祐軍

黃毅當然知道如何防炮。

他在出兵之時就攜帶了大量麻袋。

明朝的科技並沒有落後于這個世界,開花彈已經出現了,但是因為殺傷效果並不突出,所以沒有廣泛使用。

故而鐵質或者石質實心炮彈依舊是登來戰場的主流。

多挖壕塹,用麻袋裝土壘成矮牆就能夠較好的防御實心炮彈。

戰士們除非倒霉到剛剛巧在炮彈落點,否則實心炮彈很難造成殺傷。

因為此時炮火的殺傷力來自于炮彈落地後的翻滾、跳躍,來自于砸碎石頭、木頭等等導致的碎片飛濺。

黃毅指揮修築的防炮工事會導致敵軍的炮彈打過來直接掉壕溝里無法翻滾。

導致炮彈打進裝滿泥土的麻袋包堆砌的矮牆里沒法跳躍。

總是打順風仗哪有可能建立起一支強大的軍隊,這一回黃毅將要帶領興和軍經歷炮火的洗禮。

戰士們在這一次的戰斗中承受住了壓力,以後再也不會懼怕炮擊。

這不是想當然,是因為登來平叛炮火激烈的程度堪稱明末之最,以後的戰斗中基本上沒出現過如此大規模的炮戰。

哦,對了!叛軍還應該是明末一支往火器化方向發展得最好的部隊,大量士兵使用鳥銃、魯密銃、三眼銃……

造成這個結果,孫元化功不可沒。

可悲可嘆啊!

想當初孫元化信心滿滿,計劃是挑選一部分東江鎮遼兵裝備火槍、火炮,還請來不少葡萄牙教官訓練兵丁們使用火器。

最後的結果是這支軍隊打爛了半個山東,什麼也沒做的後金方面忽然間就得到了夢寐以求的火炮和炮手。

使得皇太極覺得冥冥中有天意,這小子是個人物,厚待投降過來的孔有德、耿仲明等等東江鎮舊部。

根本不介意東江鎮將士們原本是宿敵,雙方可謂仇深似海。

他沒有解散孔有德、耿仲明帶來的兵馬,還予以補充,並且給這支漢奸軍命名「天右軍」!

黃毅讀到這段歷史時曾經長吁短嘆,也覺得老天爺是在作弄漢民族。

現在呢?

老天爺是不是開眼了?

不僅僅鬼使神差般讓黃毅來到了明末,還使得黃毅有機會率領一支半火器化部隊來登來打李九成、孔有德等等叛軍。

興和軍和叛軍的對峙已經形成,「轟,轟,轟……」激烈的炮戰開始了。

叛軍沒有包圍興和軍營地,采取集中炮火攻擊一面的戰術。

如果興和軍營地承受不住如此激烈的炮擊出現混亂,叛軍的騎兵和步兵就會趁機突襲一舉擊潰興和軍。

李九成出動了三萬余兵馬,出動了幾百門大炮,本以為至多打三輪對面的明軍就該崩潰了。

誰知道一千多顆炮彈落入明軍大營就如同石沉大海,敵軍營地依舊井然有序。

黃毅不怕判軍的炮打得準,最怕沒準頭,按理說在叛軍炮擊之時,唯有在射程之外才能夠確保安全。

但是黃毅沒有這樣做,他和智、勇、雙、全、鵬、畢大喜等等將領們利用壕溝的掩護,在最前沿鼓舞士氣。

興和軍炮兵不還擊,他們都跟隨教官來到前沿端著望遠鏡觀察叛軍炮兵陣地,觀察紅夷大炮的位置計算炮彈的落點。

一千多顆炮彈落入前沿,當然造成了幾十人的傷亡,而且是當場死亡的人數大于負傷的。

因為將領們就在身邊,還不時听到主將黃毅的聲音,戰士、輔兵們甚至于包括役夫們基本上沒有驚慌失措。

哦!對了,還有二十幾個充軍發配的罪官,他們沒有得到優待一直在參與挖戰壕。

叛軍開始炮擊之時,孫元化、王、張燾都不慌張,因為他們熟悉火炮,是這個時代的行家。

他們看到飛來的炮彈打入泥土矮牆、打進壕塹沒有造成傷亡都樂了,都明白了主將為啥子讓幾千人下死力氣挖溝。

充軍的官員都是有見識的,看到過甚至于親自指揮過軍隊,興和軍的軍容軍紀讓他們刮目相看。

今天,頭頂上炮彈亂飛,罪官們沒瞧見一個興和軍抱頭鼠竄。

只瞧見抬擔架的輔兵和醫官在快速跑動!

「興和軍應該攜帶了一百多門炮,為什麼不還擊?」躲在壕溝里躲炮的王有些憋悶,問道。

也躲在這里的孫元化道︰「興和軍的炮兩匹馬就能拉得動,恐怕敵不過紅夷大炮,有可能連大將軍炮也不如,弄巧不如藏拙,所以他們干脆不還擊!」

「豈有此理,射程不夠自有補救的法子!初陽,你最是擅長火炮,何不毛遂自薦一番?

以你的水平,即便那些火炮的威力、射程差一些,也不可能被打得沒有還手之力啊!」

「唉!良甫兄,別忘了我們都是僥幸留有命在!」

「既然留下了性命,那就應該發揮我們的特長做些有意義的事!」

孫元化苦笑道︰「關鍵是我根本不知道興和軍火炮的特點,貿然出手說不定徒勞無功白白增加傷亡。」

王見孫元化沒把握,轉頭對張燾道︰

「你最擅長觀瞄,這兩年訓練了幾百上千炮兵,說不定往這兒打炮的叛軍炮手有一多半就是你訓練的!

以你的經驗親自操控一門火炮,能不能打掉一門叛軍的紅夷大炮!」

王是文官,是兵備道,跟武官張燾說話用不著客氣,況且張燾就是孫元化和王提拔任用的。

張燾確實積累了很多開炮經驗,並不是浪得虛名,他道︰

「只要讓我試射兩炮,我就能夠判斷出有效射程,然後調整位置,干掉一門叛軍的紅夷大炮有很大的幾率。」

「那還等什麼?毛遂自薦啊!」

「我一個人如何開炮?」

「我和初陽都可以充當炮手!以我們的水平和經驗三個人足以放炮!」

听到炮聲隆隆,孫元化、張燾其實都手癢難耐,他們暫時忘了配軍的身份,順著戰壕往有將領的地方跑去。

李九成、孔有德等等叛將都是久經戰陣經驗豐富,他們見興和軍營地絲毫不亂並沒有下達全軍攻擊的命令。

交手兩次,叛軍意識到興和軍的強大,頭疼這支明軍是哪兒冒出來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