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八十一章︰怕苦畏難

滾雪球般發展壯大起來的流寇兵分四路逼近太原。

不僅僅是山西巡撫張宗衡如坐針氈,宣大總督也火急火燎。

調兵遣將那是必須的,跟林丹汗對峙的耿章華也接到了命令,率領三千兵馬往晉西南而來。

就在這時,山西巡撫見到了黃毅的捷報,興和軍擊破十萬流寇,擒獲匪首八大王、丫頭子、過天星,斬殺積年老匪三千七百余。

黃毅之所以報功,是因為想要搞些糧食。

說實話,俘虜實在是太多了,雖然當下憑借繳獲的糧食還能夠維持,但是肯定支撐不到春天。

此時的黃毅必須做出取舍,他只能選擇送走一部分身體健康、沒有血債、家庭完整的俘虜。

其余的交給山西巡撫或者當地的知府、知縣。

正是用人之時,山西巡撫需要興和軍解燃眉之急,不得不想方設法搞糧食,並且親自押送到興和軍駐地。

榜樣的力量無窮大!

如今山西、宣大的官僚作風不一樣了,都爭先恐後親力親為!

沒辦法,人家監軍大太監都隨軍作戰爬冰臥雪,據說臉黑、手糙,模樣都跟丘八差不離了。

耳聞不如目睹,解送五千石糧食來到興和軍大營的山西巡撫張宗衡見到王坤後居然消弭了文官大員的傲氣,主動作揖。

由衷道︰「王公公真乃我輩之楷模!本官敬佩不已。」

沒辦法不佩服,天子近臣,宣府、大同、山西說一不二的大人物居然滿臉的皴裂,簡直是顛覆了認知。

終于見到了封疆大吏,吃苦受累已經三個多月的王坤忽然間有爆發的沖動。

听見張宗衡這句話,心里暗罵︰你才要做楷模,你全家都做楷模,灑家要回宣府,灑家要回京師,灑家受夠了……

唉!只可惜他不敢發作,只能忍耐。

沒轍,只好擠出一絲微笑,道︰「皇上恩重如山,灑家誓九死以報。」

張宗衡必須跟監軍大太監客氣,但並不表示也如此對待一個小小參將,哪怕是在用人之際。

況且他原本心里就有氣,因為黃毅以不見糧草不再進兵為要挾,敲詐五千石糧食。

現在山西巡撫親自押送糧草來到軍中,那黃毅居然沒出營三十里迎接,簡直是無理之極。

宣大總督的女婿怎麼了?

惹火了老夫,連女婿帶老丈人一起參奏彈劾。

都見到監軍了,那位參將還沒露面,張宗衡氣不打一處來,忍不住問了一句︰「那黃毅何在?」

「黃將軍這幾天一直在安定地方,追擊打散的流寇,剿滅當地的坐寇,他有時早出晚歸,有時一兩日都不歸營!」

咦?奇哉怪哉?監軍太監何時對被監督的將領如此維護?

張宗衡沒法理解,問道︰「請教王公公,興和軍真的面臨斷糧,糧食不送達就沒法開進嗎?」

王坤毫不猶豫道︰

「可以怎麼說,主要問題是俘虜太多,沒有糧食,這些人還會到處搶劫,只能采取就地安置一部分,疏散一部分。

大人來了,這些事兒就用不著灑家再操心,交割完糧食,興和軍立刻往隰州進發,確保七天內收服隰州、蒲州。」

喪城失地山西巡撫罪莫大焉,現如今最最迫切的就是收服被流寇奪取的城池。

見監軍大太監表態大軍立馬就開拔,張宗衡也就不糾結黃毅究竟去哪兒了,為啥不來叩見。

他點頭道︰「如此甚好!」

一個時辰後,興和軍拔營起寨,然後張宗衡傻眼了,因為王坤居然帶走了所有的糧食,給他留下了四萬余流民。

他親自來的目的是參與奪回失地,博取勇于任事的評價,是為了混軍功,哪肯干安置流民的苦差事。

還好官大一級壓死人,他命令山西布政使、按察使會同七個縣令、兩個知府干這件事。

並且安排人到處張貼安民告示,告示上蓋有山西巡撫大印,言辭鑿鑿不會餓死一個老百姓。

山西巡撫高調宣傳不餓死人撈名聲,底下的官員就得想方設法搞糧食。

他們肯定會弄虛作假,餓死人偷偷埋了不上報。

沒辦法,黃毅不是慈善家,他的糧食有限,不能拿出來養無用之人。

所以只選出三萬余人往根據地輸送,剩下的只能交給山西巡撫處置。

只是沒想到張宗衡把事兒交代下去後居然帶著三百多撫標營兵馬追上興和軍。

黃毅不會跪拜任何人,見到張宗衡後不但不跪拜,還給撫標營立規矩。

這簡直是跋扈到了極點,張宗衡如何能忍?

只不過王坤旗幟鮮明支持黃毅,並且坦言相告,別說撫標營,就連他這個監軍大太監都跟將士們同吃同住沒有任何優待。

他還嚴正警告撫標營兵將,莫要把興和軍的紀律當兒戲,能忍不能忍都得忍,否則,難免被殺頭!

這段時間,鎮撫官和火槍手們又從投降的流寇、流民中甄別、選拔出兩千多青壯年拉壯丁。

一個興和軍輔兵領導三個由「亂民、流寇、流民」改造而來的壯丁。

這支拉壯丁形成的隊伍有六千多人,足五千壯丁都穿上了前胸後背填充薄木板或者鞋底的藍色馬甲,拿著一丈二尺的長矛。

由于輔兵超過一半人使用燧發槍,所以這支隊伍能夠進行有效的遠程攻擊,總體戰斗力超過流寇的老營。

興和軍騎兵和騎馬步兵充分發揮機動力強大的優勢,不斷偏離主力行軍路線打擊被偵騎發現的流寇、坐寇,每一天都有斬獲和繳獲。

眼看著興和軍兵馬越打越多,王坤恨黃毅,但是又不得不佩服,他對接下來的戰斗充滿信心。

他其實並不願意張宗衡也在軍中。

唉!被黃毅呼來喝去的糗樣子被興和軍體系外的文官武將瞧見了,大太監的臉往哪兒放啊?

所以王坤嚇唬張宗衡,激怒張宗衡,希望這位山西巡撫拂袖而去。

也就怪了,越是說黃毅的壞話,張宗衡越是不肯走。

他還昂著頭仰天大笑,表態︰天子近臣為了國事能夠忍辱負重,能夠吃得千辛萬苦,他這位飽讀詩書的兩榜進士怎麼能怕苦畏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