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8章 來自上海武術界的排擠

幾天之後。

青幫在碼頭上了一批貨物,其實就是鴉片,又被稱之為煙土。

青幫做的生意肯定不是什麼正經生意。他們主要經營的是賭場,妓館,煙館,高利貸。

余春秋刮走了青幫20萬大洋,讓青幫的日子一下子過得拮據了起來。

為了多賺錢,青幫立刻進貨一船鴉片,足足有數千近重。如此多的鴉片,不知道要害得多少人家破人亡。

「幫主,貨已經到了。」一個青幫宿老對青幫幫主說道。

幫主嘆了口氣︰「李二叔,讓煙館再把煙土的價格往上提一提。」

李姓老者點頭說道︰「幫主說得是。咱們是該把煙土的價格提高一些了。該死的余春秋,要不是他,我們損失也不會那麼大。不知道什麼時候我們才能把20萬大洋賺回來。」

幫主眼中的寒光一閃,冷聲說道︰「李二叔放心,我們青幫的錢不是那麼好拿。青幫弟子有數千,最後贏的一定是我們。我已經讓人去跟洋人接觸,準備購買一批火槍。有了洋槍,余春秋的武藝再高也得死。」

對付余春秋這樣的武術宗師,冷兵器不好使,就該使用洋槍。

北京城的八卦掌大宗師程廷華,就是死在洋槍之下,余春秋在洋槍面前,算個屁啊。青幫幫主就不相信,余春秋會比大宗師程廷華老爺子還要厲害。

青幫的生意不能耽擱。被余春秋刮走的20萬大洋,青幫幫主同樣要拿回來。

……

有了錢,余春秋做起事情來就大膽了很多。拿出10萬大洋來辦工廠,生產中成藥。

另外10萬大洋,買地蓋房子,做廉租房,出租給碼頭的工人和其他普通百姓。

碼頭工人住的地方是窩棚,是貧民窟,環境非常惡劣,容易出現疫病。

碼頭工人們的居住環境迫切需要改善。

按理說,余春秋是在衙門里做事情,不該做生意。官員經商,容易形成壟斷,其他的商人就不會有活路。

可是清末的大環境不好,沒有法治,滋生了青幫這樣的黑幫,各大商行買辦更不是什麼好東西。

利潤與其被那些買辦和洋人賺走,還不如讓余春秋來賺錢。

至少,余春秋賺了錢能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為百姓做點實事。

余春秋請了兩個職業經理人,讓他們來幫忙管理藥廠和開闢銷售渠道。

生產的藥物只有兩種,治療風寒的感冒藥和治療傷口的金瘡藥。這兩種藥市場需求量大,肯定能賺錢。

藥方,是余春秋配制出來的。

畢竟余春秋跟黃飛鴻學過醫術,又讀過不少醫書,懂得醫理。配制兩張效果不錯的藥方出來,沒有難度。

當然,顧大人的好處不能少。

余春秋想要在衙門里混,還要靠顧大人的提攜。不管怎麼說,顧大人名義上都是余春秋的東主。

余春秋制定好了「戰略」,吩咐下面的人去執行即可。很快,事業就上了正軌。

這天。

陳真跑到縣衙,對余春秋說道︰「先生,師父請您去一趟精武門,說是有事情相商。」

陳真拜了霍元甲為師,成為霍元甲第五為弟子。其他的四位,都是在霍元甲在津門的時候招收的,其中包括了霍元甲的兒子。

余春秋向顧大人告了假,帶著陳真趕往精武門。

余春秋問道︰「陳真,你最近的拳術練得怎麼樣?」

陳真說道︰「霍家拳我已經入門。師父說了,過些日子,他就把迷蹤拳傳授給我。」

余春秋說道︰「迷蹤拳,其實就是燕青拳,是一門非常不錯的拳術。你要用心練。不過,練拳之余還是要多看書。咱們中國人,一定要野蠻其體魄,文明其精神,才有希望。」

武術拳法救不了中國。

只有科技和實業方可強軍強國。沒有科學技術,就算全中國人都是武術宗師又能如何?依然抵擋不住洋槍洋炮。

陳真似懂非懂點了點頭。

陳真只有十五歲,在余春秋的眼中還是個孩子。過幾年,陳真就能懂了。

來到精武門。

余春秋帶著陳真走進院子。

霍元甲正在教弟子們練拳。

精武門有了余春秋這位幕後金主,可謂是搞得是生意興隆,非常紅火。

現在精武門的記名弟子已經有了一百多人。

啥是記名弟子?

就是只要教學費,就能進精武門學武藝。不過只能學到一些武術基礎。

想要學更高深的拳術和拳理,就需要成為正式弟子。

霍元甲不再像津門的時候,就算是混混來學武他也會傳授拳術精髓。有教無類雖然好,但是容易出敗類。霍元甲現在教弟子更注重人品,培養弟子的武德。

心術不正的人學了拳術精髓,為禍更大。

霍元甲抱拳,恭敬道︰「先生,您來了啊。」

余春秋點頭說道︰「嗯。我們進屋談。」

霍元甲讓陳真帶著弟子們繼續練拳,他跟著余春秋走進了後院。

精武門交給霍元甲打理了之後,余春秋就很少來精武門。除了霍元甲和陳真,絕大多數人都不認識余春秋。

弟子們心中好奇。

「五師兄,剛才那個年輕人是誰?」

「師父為何對他如此恭敬?」

「莫非,那個年輕人是大人物?」

陳真板著臉呵斥道︰「好了,繼續練拳。先生的事情,不要隨便打听。下個月,你們要是考核不合格,精武門會將你們清退。學費,是不會還給你們。」

來精武門學武練拳的弟子,每個月都要考核。偷懶的人,考核不合格會被勸退,精武門以後不再招收。哪怕是多給學費都不行。

不是每個人都有陳真那麼強的恆心和毅力。必須要施加一定的壓力,才可以保證弟子們專心練拳。

果然。

听到下個月要考核武藝,弟子們收起了好奇心繼續練拳。

……

余春秋坐在椅子上喝了口茶,說道︰「遇到了什麼大事?霍師傅處理不了嗎?還要我親自回來一趟。」

霍元甲說道︰「這個月初八,有九家武館要聯名挑戰精武門。之前精武門登報招弟子……名聲倒是出去了,但是麻煩也來了。」

精武門登報打廣告,就是用的霍元甲「津門第一」的名頭。

不得不說,「津門第一」的名頭還是很好用的,讓精武門短時間內就招到了百多位弟子。

其他武館都沒有登報。

精武門如此高調,引起了上海武術界的不滿。

排外,不止是佛山武術界才有。上海灘的排外,比其他地方更嚴重。上海武術界各大武館日子過得本就緊巴巴的,現在天津的霍元甲又來上海搶飯吃。

各大武館不急才怪。

余春秋說道︰「既然有武館要來挑釁精武門,那就打。以霍師傅的拳術造詣,還能怕了他們不成?」

上海武術界的武師實力,比起佛山的武師,強了不止一籌。

上海畢竟是東方魔都,是大碼頭。

不是佛山可比。

沒點實力的武者,想在上海武術界立足是不可能的事情。

八卦、太極、八極、形意、戳腳、詠春、南拳……不管是哪一門拳術,想要在上海開武館混飯吃,靠嘴皮子可不行,必須靠真正的實力。

優勝劣汰的叢林法則在上海魔都體驗得淋灕盡致。

九家武館,就是上海武術界的代表。

每家武館的掌門人都是有真本事,學得了本門拳術的精要,拳法造詣過硬,是真正的武術家。

霍元甲的實力余春秋是知道的。霍元甲沒了以前的戾氣和狠辣,但是他的拳法卻比之前多了一份厚重,有了宗師的風範。

生死搏殺,霍元甲可能打不贏九位武館的掌門人。可是比武較技,以武會友,霍元甲未必就輸給他們。

霍元甲說道︰「霍某倒不是怕他們,而是覺得沒有必要打。」

霍元甲現在只想要好好教拳,把弟子們培養好。他有些厭倦了打打殺殺。

余春秋說道︰「有必要!霍師傅,你要是退縮,他們會認為你是膽怯,津門第一就是個笑話。只有在武術拳法上擊敗九大武館的掌門人,精武門才真正有資格在上海立足。」

霍元甲點了點頭,听從了余春秋的意見,決定接下九家武館的挑戰。

精武門不能倒。

否則,霍元甲就又要回碼頭去扛包運貨,過著朝不保夕,提心吊膽的日子。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