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272】你來了,我來了

「你說他們是不是有病?」

「是!」

「別的就算了,最受歡迎歌曲四分之三的概率,就算是閉著眼楮選,也知道該給哪個對吧?」

「嗯!」

「我大老遠跑過來,就給個最佳新人……其實我也沒那麼在乎,主要是覺得沒面子……」

「別生氣啦。」

「我沒生氣啊,我就是覺得那些評委腦袋有坑,你不打算給獎,你給我那麼多提名干嘛?故意那我當噱頭?看得著吃不著,跟你似的……」

「嗯?」

「不是,我的意思是說他們故意傳遞出給你獎的訊號,然後再不給,這就是擺明了耍人嘛,明年他們就算是直接跟我保證給我,我都不來了。」

「好,不來了!」

「……不來的話他們還會給嗎?」

「呃……」

「那算了,到時候再看吧。」

「嗯,別生氣,別生氣,你看網上那麼多人質疑評委呢。」

對于女媧獎的結果,如果說張揚沒有一點情緒,那顯然不現實,不過他確實也沒有那麼在意,反正他的目的只是錢和人氣,對于獲獎之類的認可,並沒有那麼看重……說實話,真整天被人夸「天才」之類的,才覺得心虛和尷尬。

假的畢竟是假的。

但問題在于,林依然總擔心他心里不舒服,按張揚的本意,自然是要趁機讓她好好安慰一下自己內心的創傷,可惜的是當晚從渝城飛回京城,落地之後已近零點,她要直接回家,一路上又都是人,沒有這個機會。

為了不讓她晚上睡不安穩,張揚只好在電話里面抱怨一番,免得她總覺得自己不想讓她擔心而強顏歡笑。

人心與輿論都是很微妙的東西,一方面難以預料,一方面又可以輕易操控。

女媧獎頒獎結果出爐的當晚,大家都在討論這樣的結果是否公允,到了第二天,就變成了「女媧獎評委組是為張揚好」的爭論。

如果評委組真的歧視張揚,何必給他那麼多提名?

黃文喜是主辦方青睞的嘉賓,黃文喜幾乎明說看好張揚是未來華語樂壇領軍人物了,還不能表明主辦方和評委組的態度嗎?

以張揚現在的情況,一味的追捧就是好事嗎?要當心捧殺!黃文喜來頒獎已經說明了主辦方的良苦用心!

以女媧獎的影響力,他們需要張揚來做噱頭嗎?會為了一個張揚改變自己的標準嗎?

……

而至于誰更當得起最佳、最受歡迎,則似乎已經沒有人關注了。

工作室和公司都在關注這事,張揚本人並沒有在這件事情浪費更多的精力,沒必要,也沒意義,他接下來的重點在于《神雕俠侶》拍攝,以及期末考試。

還有另外一件事情,就是《射雕英雄傳》的電視劇拍攝,就在他前往渝城的當天,高皖通過電話,告訴了他華視確定要拍《射雕》的事情。

這個決定有點突兀,因為按照原本的計劃,即便要拍,也是要等神雕拍攝完成之後,至于緣故,高皖隱晦地給張揚透露了一些信息,似乎是楊雨婷的長輩在與人的閑聊中提到了。

而恰好,在年前一份關于《神雕俠侶》拍攝工作的文件里面,高皖曾經有過未來幾年注重武俠電視劇拍攝工作的意見,其中就提到了《神雕》的翻拍計劃,要把華視的武俠電視劇打造成為一個品牌。

于是經過這麼一個催化,上面有人找高皖談過話後,隔了幾天,就給出了指示,可以盡快籌備拍攝。

由于已經與張揚有過合作共識,也在電話里面達成了初步的口頭合作,周五的會議上,高皖接下了《射雕英雄傳》電視劇的拍攝任務。

李長歌已經準備正式開拍《神雕》,《射雕》自然要另外選人,好在華視並不缺乏這方面的儲備,經過協商後,高皖屬意的總導演人選是王育琨,曾參與過《水滸傳》《三國演義》的拍攝工作,對于《射雕英雄傳》里面的軍隊戰爭場景,高皖很放心,只是擔心他在武俠風格的把握上容易出現偏差。

下午,張揚,高皖,李長歌,王育琨,共同參與了第一次關于《神雕英雄傳》電視劇的討論工作,張揚重申了主次分明、不要亂改亂編,以及關于武功拍攝、表現手法的問題,其他方面則沒有發表過多的意見。

老實說,張揚很擔心王育琨會把《射雕》里面的打斗變成《水滸傳》的風格,那就全毀了,好在聊天中發現自己擔心的有點多余,因為雖然拍攝任務有點突兀,但王育琨顯然緊急,或者說此前就有關注與思考,很贊同他對此前武俠劇關于武功表現手法的建議。

《射雕》與《神雕》作為姊妹篇,其中人物、情節都有不少重合、連接的部分,兩個導演都在,也有在這方面達成共識的意思在,關于五絕等在《射雕》里面出現過的人物選角,王育琨對李長歌的眼光十分信服,不過對于「降龍十八掌」「蛤蟆功」之類的武功表現形式,倒是出現了一定分歧。

李長歌力主要克制特效的使用,而王育琨則認為張牧之一系列小說的革新,除了格局之外,武功同樣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部分,以小說里面描述的威力,是人力,也已經超出了普通的人力範疇,可以適當地做藝術夸張處理。

坦白說,張揚對此也沒有一個明確的分寸概念,本不想摻合,但李長歌雖然曾是總導演,資歷上小壓王育琨一頭,然而這會兒兩人各負責一部劇,誰也管不著誰,王育琨不肯讓步,兩人誰也說服不了誰,自然就想到了這個在小說影視改編上同樣有驚人直覺天賦的原作者身上。

「我覺得吧……」

張揚也沒轍,只好和稀泥,「距離後期制作還有時間呢,可以慢慢考量,或許在拍攝過程中,兩位導演都會有新的想法呢?而且我們並不是說兩部劇要在任何地方都保持一致,畢竟主題就有差異,可以求同存異……當然,現階段主要都還是探討武俠劇該怎麼拍,多交流總是好事。」

在兩個不論資歷、專業能力都遠在自己智商的業內大佬面前說這樣的話,張揚多少有點「不夠格」,不過他身兼原作者、投資方、關系戶三大身份于一身,勉強也能壓得住。

除了這些討論之外,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內容,就是對華光影視版《射雕英雄傳》的批判,倒不是挑刺,而是華光影視版《射雕英雄傳》已經是近些年來武俠改編劇難得的優秀之作,對照它的優缺點,可以有效地避開接下來可能出現的錯誤。

這場討論持續了近三個小時,張揚才離開華視,時間已經是傍晚,他陪林依然吃了晚飯,然後再去赴約,陪商宮羽聊天。

上周六商宮羽生日,兩人就定下了「回頭聊聊」的約見,不過忙來忙去,都錯開了,今天看完了《倚天屠龍記》的連載內容之後,商宮羽臨時決定就今晚見個面的事情,地點在一家名叫「品茗」的茶館里。

張揚到時,商宮羽已經在等著,手里還有一份今天發行的寒窗文學報。

《倚天》今天連載第十八回「倚天長劍飛寒」,張無忌練成九陽神功的劇情已經讓一路看著他憋屈的觀眾們大感吐了一口氣,十分期待張無忌能憑借著武當、少林都沒有完整版的九陽神功大大地出一把風頭,然而後續的劇情著實讓人郁悶。

張無忌明明身懷絕技,結果先是傻乎乎地從懸崖上掉了下來,斷了腿,被一個丑姑娘欺負,然後再被峨眉弟子欺負,看得人窩火,好在上一回里周芷若出場,讓大家重新興奮起來,很期待兩人能再續前緣,而看張無忌和周芷若的表現,很明顯也彼此都有情意。

韋一笑出場的時候,曾有不少人覺得張無忌會英雄救美,結果到最後張無忌也沒出手,讓人失望,而到了這一回里,在包括峨眉在內的六大門票圍剿光明頂的過程中,張無忌不忍見滅絕師太殘殺明教眾人,慨然出手,先擋滅絕三掌,大大地出了一把風頭,獲得了圍觀群眾,包括武當諸位的欽佩和震驚,再與殷野王拼輕功,又讓這個還不知道他身份的舅舅也震驚了一把,看的一種讀者心中大為爽快。

九陽真經里面的兩句要訣,「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也已經開始在網絡上小範圍討論起來,覺得這兩句頗具深意,不止是胡扯出來的武功要訣那麼簡單,有一定的哲理性。

——金庸武俠影響力超過其他作家作品,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其實也在于此,從設定上,金庸武俠里面的武功修為就與一個人的素養、境界有關,也寫出過不少流傳度頗廣的「金句」。

張揚對這些金句十分眼饞,也都沒放過,比如《書劍恩仇錄》里面乾隆送陳家洛玉佩上的題字「情深不壽,強極則辱,謙謙君子,溫潤如玉」,他已經安排著在《射雕英雄傳》里面寫了出來,是桃花島上的題字,當時也引起了小範圍的議論,成為了張牧之開創新武俠和文學底蘊的佐證。

而另外一句流傳更廣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原出自于古龍小說《三少爺的劍》,張揚準備等以後連載《天龍八部》或者《笑傲江湖》時補上,反正能蹭就蹭。

商宮羽急著見張揚,與今天的連載內容也有不小的關系,他也寫過不少主角出風頭的劇情,但跟張揚相比,其爽快程度,情節推進,都有一定差距。

張揚哪里解釋的清楚這個,只要按照網絡小說總結出來的理論胡扯幾句,隨後把話題拉到了自己想要的內容上。

「我一直有個想法,就是覺得武俠可以換一種方式來寫……」

張揚把自己打印出來的部分內容拿給商宮羽看,商宮羽早已經注意到,接過來後,見紙上是一行行長短不一的字句,看起來頗為零碎,起初以為是詩詞,于是認真看起來。

很快抬起頭,表情顯得有些詫異和驚疑。

張揚朝他微微一笑。

商宮羽重新低頭再看。

殘秋。

木葉蕭蕭,夕陽滿天。

蕭蕭木葉下,站著一個人,就仿佛已與這大抵秋色溶為一體。

因為他太安靜。

因為地太冷。

一種已深入骨髓的冷漠與疲倦,偏又帶著種逼人的殺氣。

他疲倦,也許只因為他已殺過太多人,有些甚至是本不該殺的人。

他殺人,只因為他從五選擇的余地。

他掌中有劍。

……

劍光一閃,劍已出鞘,閃電般刺向燕十三的心。

一劍穿心。

就只這一劍,他已不知刺穿多少人的心,這本是致命的殺手!

可是他並沒有刺穿燕十三的心,他的劍刺出,咽喉突然冰冷。

燕十三的劍已刺入他的咽喉。

……

類似的寫法商宮羽已經在《絕情刀》上見過,但也只是類似,這張紙上的寫法比之絕情刀要簡練太多了。

再往下看,商宮羽的表情變得更加精彩。

「你來了。」

「我來了。」

「我知道你會來的。」

「我當然會來,你當然知道,否則一年前你怎會讓我走?」

「你不該來。」

「我已經來了。」

劍光漫天,劍細閃電。

刀卻仿佛很慢。

可見光還沒到,刀已經插入了見光,逼住了劍光一閃。

然後刀已在咽喉。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