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而待到八月二十四日中午,眾人再度抵達一個中轉站,卻是劍閣。

這個速度真不能說慢,夏侯淵有言,三日五百,但那指的是維持軍隊組織度和戰斗力情形下的極限奔襲。而事實上,劉禪等一行人不顧一切騎馬而來,意識都模糊了,這三日間也走了不下六百里的路。

再加之蜀道本就艱難,所以,劉禪等人忽然出現在劍閣的時候,卻是把守關的所有將士都驚動了,年輕的將士都在悄悄議論著想看看這個從天而降的天子長什麼樣;部分見過世面的老兵卻認為這是假的,直到他們親眼看見天子滿臉疲憊的出現在城牆上,向遠處山脈眺望的時候,才默默地閉上了自己的嘴。

可心里那種恍惚感、不真實感卻根本壓抑不住,直至將他們淹沒

「陛下且看,此關恰好位于大劍山和小劍山兩座山脈中段,關內有一條溪流,名曰「大劍溪」,劍閣谷地依溪水而掘,更是增加了此關隘的險峻程度。」劍閣上,董允雖然滿月復雜念,卻還是主動上前為天子描述了一番地理。「更兼另有大吊崖、小吊崖等多處關口,各關口下僅有一條狹窄的彎曲小徑,皆為居高臨下的斜道。丞相曾言,此關光憑地勢便可當十萬大軍。」

劉禪順著他的描述看過去,兩山峰巒起伏,垂聳入雲,猶如城垛,之間的斷隔也是垂直陡峭,兩崖相對猶如一道天然的城門一樣,兩崖對立形如關口,再加上人為的修建城關,確實是好一座雄關!

「相父慧眼。」

劉禪微微點了點頭。

他還是懂一點地理的,此地可以說是蜀中的最後一個命門,如果此地丟了,那麼剩下的從梓潼至成都一線將無險可守,予給予求。

且說三國時代的入川通道並沒有多少,南出北龍門山脈的那些河道,包括︰嘉陵江、白龍江、涪江,作用都是提供進川通道,白龍江與嘉陵江在穿透龍門山脈之後,在葭萌關交匯,在這個節點北面,尚有一個關隘叫做白水關。

相比陽平關鎮之南的嘉陵江河谷,白水關與葭萌關間的白龍江下游河谷要更為的寬闊。對于金牛道的開拓者來說,這意味著更好的通行條件。也正因為如此,先秦及秦漢的「金牛道」才沒有在陽平關鎮之南轉入嘉陵道,而是西行由「白水關」轉入白龍江河谷再南入葭萌關。

當然,這條路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好走,因為這條古道叫做馬鳴閣道,何為閣道?

閣道即為「棧道」的擴展,在陡峭的岩壁上鑿洞,插入粗木桿,上鋪木板供人行走的道路,稱之為「棧道」或「閣道」。

「陛下,接下來我們便是要走馬鳴閣道入金牛道過白水關再至南鄭。」董允慎重以對。

劉禪點了點頭,他們當然也可以走嘉陵道過葭萌關,但那條路太不好走,太過危險,馬鳴閣道雖然也有部分棧道,但大抵來說還是要比嘉陵道來得更為安全。

「清水、干糧、馬匹都備好了嗎?」劉禪問了一句。

「都備好了。」

「那就出發吧。」言罷,劉禪便異常干脆的轉身下關,其他人自然也不敢怠慢,紛紛跟在後面,雷厲風行之勢看得劍閣守將目瞪口呆,幾乎以為這是個假的天子。

殊不知,到了眼下,劉禪心里愈發的想無可想了,他本來就是被逼上梁山的!

人家林沖是風雪山神廟,他是雨夜劍門關,誰比誰更差呢?

至于說再往北,無非是求一個結果罷了,這個結果是好事壞,他已經不想去想。

從劍閣出來,一路直奔白水關。

果然,單從道路艱難來說,遠超劉禪想象,這時他才明白為什麼「詩仙」在看見蜀道之難的時候,會發出「噫吁」這種感嘆了。

危乎高哉天梯石棧相鉤連,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劉禪的隊伍第一次出現了減員,是一個被棧道上尖銳的石頭劃傷了大腿的家伙,劉禪把他留在了白水關,帶著剩下的人順著金牛道繼續艱難向前。

整整兩日半!

八月二十六日黃昏,當髀肉重生的劉禪帶著一雙磨破了皮肉的大腿,領著一行意識模糊的隨行人員,還有掉隊到不足六十的禁軍,來到南鄭城下的時候,眾人簡直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劉禪反而愈發的平靜,入城之後,吃飯、睡覺。

三個時辰後,府衙大堂內,劉禪面無表情,居中而坐。

「陛下,眼下五丈原那里,長史和南鄭侯各自領了一處大營,長史人多,南鄭侯人少,三日前,南鄭侯曾派人來言,無他命令不得放任何人入城。兩日前,長史處也派人來卻是同樣的吩咐,昨日和今日卻是沒什麼消息傳來。」說話的人便是此地守將宗預,時任參軍、右中郎將。

劉禪微微看了他一眼,只是點點頭沒有說話,董允卻是睜著滿是紅血絲的眼楮嚴肅詢問︰「那照你這麼說前方便是去不得了?丞相呢?費文偉呢?安能讓局勢如此惡化?」

「中護軍處具體如何暫且不知。」宗預卻是拱了拱手稍有些黯然道︰「至于丞相處,此前便有消息傳來不能理事,大營諸事一概由楊長史統領,我上一次見丞相還是兩月前」

此話不言而喻。

董允驚急,還要再言,迎面卻踫上一雙平靜的眼眸,頓時,宛若一盆涼水潑了下來,冰冷刺骨,董允瞬間噤聲。

「宗卿之意,我已盡知。」劉禪微微抬起頭來,連續兩日夜奔馳,即便已經很努力在遮掩疲態,但還是很難遮掩沙啞的嗓音和枯槁的臉頰。「這樣吧,你稍後出去安排一下,隨我出城,李卿,你便留在此地,記住,沒有我的旨意,前方之人,無論是誰,皆不許入城,明白嗎?」

李邈心中一驚,卻是連忙俯首道︰「臣明白。」

「宗卿呢?」

「臣無異議。」

「那便去準備吧。」

「喏。」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