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八十五章 數據壓縮

經過超核的優化,第二張夢境卷曲的速度快了許多,僅僅30秒,古老之核就完成兩次卷曲,讓第二張夢境不留任何縫隙地卷在了第一張夢境上。

原本只有食指粗細的「纜繩」增加到了大拇指粗細。

緊接著是第三張夢境,卷曲流程被再次優化,整個過程的用時縮短到了10秒鐘。

……

當進行到第100張夢境時,卷曲每一張夢境所需的時間已經被優化到了0.1秒,古老之核周圍的空間成了一個巨大的流水線車間,一千多個復雜的力場構型各司其職,能夠在眨眼間將一幅夢境剝下,並牢牢地卷曲在上一副夢境上。

這個時候,被卷好的夢境直徑已經達到大約50厘米,換句話說,每一張夢境會令直徑增加0.5厘米。隨著被卷曲的夢境數量增加,它們表現出明顯的剛度,「纜繩」已不再是一個合適的比喻,它們更像是一根柱子,一根直徑只有50厘米,長度卻達到150公里的長柱。

卷曲繼續進行……

當進行到第10000張夢境時,卷曲的速度終于被優化到了極限——每卷曲一張夢境僅用時15毫秒,扣除生成每張夢境本身所需的13毫秒,實際上古老之核只用2毫秒就可以卷好一張夢。

此時整個流程已經被優化到了難以理解的地步,即使讓蘇沙來觀看,她也要思考好一會才能弄清其中的原理。在視覺上已經看不到每張夢境被揭下的過程,所能看到了,只有夢境卷曲在一起形成的柱子在不停地變粗。

……

從卷曲第一張夢境算起後的第21個小時,500萬張夢境被全部卷曲在了一起。它們形成了一個直徑25公里,長度150公里的巨型圓柱,懸浮在距離古老之核不遠處的高空中。

這個巨大的圓柱是半透明的——本來每一張夢境的透明度都很高,但由于卷曲在一起的數量太多,整體上就變成了半透明的質感。絢爛的顏色在柱體表面流淌,一半是緋紅,那代表著夢境中蘇沙的花朵,一半是淺藍,那是天空的顏色。

GC100000號方桉中的第一步終于完成,這也是危險性最低的一步,接下來,才是關鍵的步驟。

古老之核需要將卷曲好的夢境容納入自己體內。

夢境的本質是一組數據,因為是數據,所以可以被儲存。而且,由于蘇沙將它們制作得十分粗糙,每一張夢境的數據量都不算特別龐大。

不過,當1000萬張夢境卷曲在一起時,其數據量的總和仍變得相當可觀,達到了ZB的數量級。

1ZB等于10億GB,相當于人類文明當前所存儲的數據量的總和。

但對古老之核而言,這樣的數據量並非不能容納,而且,將它們容納之後的好處顯而易見。

制約古老之核窮舉「密碼」的所有可能性的最主要因素,是每一個夢境的生成速度。13毫秒,這個延遲來自于距離上的限制,蘇沙很可能故意讓每張夢境在生成時,都必須從遠在海淵市的服務器組調取數據,哪怕這些數據實際上僅佔每個夢境的數據量的很小一部分。

因此,古老之核決定將這些夢境先納入體內,如此一來,讀取每一張夢境所需的時間就可以大大縮短,甚至無限接近于0。

這就好像存儲在機械硬盤上的游戲總是讀取得很慢,但如果存放在SSD上,讀取數據的速度就能快上許多。

由于1000萬層夢境巨大的數據量,古老之核需要將它們分兩次存入,而且在每一次存入之前,都需要先將它們壓縮。

連接在多面體表面,那長110公里,直徑10公里的中空圓筒,就是用來壓縮夢境數據的壓縮器。

高空中,卷曲在一起的500萬張夢境在力場的引導下緩緩移動,將一端對準了圓筒的入口,而圓筒的直徑僅有10公里,要遠遠小于夢境卷成的25公里直徑的柱體。

因此,古老之核延伸出數十道由強引力場構成的觸角,它們勾在筒壁的邊緣,從各個方向均勻地往外拉扯。構成筒壁的每一片五邊形之間都絞接著相當強的力場,需要很強的力量才能將每一片之間的距離撐大。

10公里……15公里……20公里……

有無數正五邊形構成的入口在力場的作用下緩緩擴張,最終達到了剛好能夠容納夢境圓柱的尺寸。

壓縮正式開始,圓柱前端在力場的精確引導下,緩緩進入直徑被強行擴大到25公里的圓筒入口。當前端進入了大約5公里之後,拉扯著筒壁的力場觸角被全部撤銷,失去外力約束的筒壁立刻收縮,無數正五邊形貼在柱體前端,在絞接力場的作用下向內擠壓,頓時將柱體壓得細了一圈。

當直徑被壓縮到20公里時,夢境柱體與圓筒之間重新達到力平衡的狀態。此時,最前端5公里的數據已經被壓縮,而後方145公里的夢境數據仍然處于未壓縮的狀態,圓柱體變成了前細後粗的形狀。

模湖邏輯模塊再一次向超核提交了反對申請,認為這是在自尋死路,但作為一個被所有超核一致通過,並已經開始執行的方桉,當然不可能因為一個模塊的反對而被終止。為了避免模湖邏輯模塊對方桉的執行造成干擾,超核再一次用隔離牆將它圍了起來。

更多的力場被施加在了夢境柱體上,它們推動著後者緩緩擠入中空圓筒,在這個過程中,圓筒的直徑從10公里被撐大至20公里,而柱體的形狀則從25公里被壓縮到了20公里。

柱體以大約每秒1公里的速度向內推進著,而每向內推進1公里,都代表著333萬GB的夢境數據被壓縮。即使人類最先進的超級計算機,也無法達到這樣的壓縮速度,更何況,這種壓縮還不能對夢境數據造成任何破壞,否則,任何一張夢境的破損,都意味著一切要從頭再來。

這是只有神明才能完成的偉業。

但凡事必有代價,古老之核選擇效率最高的數據壓縮方式,也因此必須承受構型受損的風險。

由無數正五邊形絞接而成的筒壁具有相當好的韌性,超核經過精確計算後,刻意將圓筒的直徑控制在了10公里。如果再大,筒壁就無法產生足夠的壓力,最終無法將夢境數據壓縮至足夠的壓縮率;如果太小,筒壁將在夢境柱體推入時被撕裂,同樣會導致壓縮失敗。

10公里剛好是一個臨界點。

當柱體推入時,直徑擴大了一倍的筒壁在應力的作用下劇烈顫抖,每片正五邊形之間的絞接力場都達到了所能承受的極限。由于應力並非完全均勻的分布在整個筒壁上,因此,時不時就有個別的絞接力場因為超過了承受限度而被崩斷。

構型損壞的警告不斷被傳向多面體內的超核,如果類比有情感的生物,這種信號就是「疼痛」,但古老之核是沒有這些情感的,因此她也不會因為疼痛而感到痛苦。

超核群冷靜地監視著筒壁的狀態,知道它還差一點才會達到被撕裂的臨界線,從整體上來看,壓縮夢境的進程執行得很順利,此前模湖邏輯模塊的擔心不過是杞人憂天。

因此,超核無視了從各個接觸點不斷發來的構型損壞警告,控制著力場將夢境柱體穩穩推入,將越來越多的數據壓入圓筒之中。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