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十九章、再磨一道魔祖氣,便是功行圓滿時

一偏僻山谷中,一人一龍一驢,靜靜蹲守一座草叢中,窺視著不遠處的一頭滿身眼珠子的碩大肉泥在蠕動。

「老驢,你便這麼惡心的活著嗎?」揚關一拍身邊的驢頭,一點也不客氣。

老驢很是懊惱,很是憤恨,但無奈,只能任由他揉搓自己的腦袋。

不過,它對山谷中的那團滿是眼珠子的肉泥倒是一副欣賞的目光。

它就愛以這麼一副形狀現于人世,不管是哪種生靈,都會被它的這副樣子嚇出種種負面情緒,不管是惡心,還是恐懼,亦或者憤怒,都會成為它的大道的資糧。

即使是見過大世面的修行者,純陽與元神,都會因為這副樣貌而在波瀾不驚的心海中泛起浪花。

另外,它還想反駁揚關,它從未活著,它乃魔祖,何來活著?活著又是什麼?死活又是什麼?于魔祖而言,死活不論。

只不過此刻,它活著了,成了一頭驢,成了這些生靈思考後所得到的一個活著的定義的身體罷了。

「我這便要將它打殺了,再快些磨滅了,好快點去洗眼楮。」揚關說著又一拍一旁顯出原形的敖御。

此刻,敖御因為目視這頭碩大肉泥,不止變出了龍身,且還因為這團肉泥,龍身上長出了十多顆或青或白或紫的眼珠子,這些眼珠子分別長在他的腦袋上,龍爪上,月復部上,尾巴上,後背脊梁上,但揚關這麼一拍,卻將這些眼珠子都給拍落一地,變成一灘灘惡臭且黏稠的濃水。

老驢這次已經沒有第一次見到自己的道果魔氣被磨滅的激動和憤怒了。

它已經習慣了。

它的道果魔氣都已經被磨滅去五個,如今這個已經是第六個。

並未認命,只是無所謂了。

在它看來,那呂洞賓這般做不過是想折磨它,這是對它處以「極刑」,要讓它看著自己的道果漸漸被磨滅而心焦,而後悔,而惱恨。

所以它需要不在乎,不在乎這些東西被磨滅。

而且它知道一個事,這個事是它已經「被遺忘」的事。

因此,它選擇不在乎。

然後它就親眼瞧著揚關反掌拍滅碩大的肉泥,以純陽劍氣將其中所蘊含的道果魔氣鎮封困住。

而後又以大五行絕滅光將之磨滅去。

揚關以此賺得了手中的劍氣自我祭煉的速度加快,更加凝形。

「嘿,只余下一道了。」揚關看著手中的劍氣,笑道。

這位魔祖的道果魔氣已經被揚關消滅的差不多,只剩下一道。

再滅去一道,揚關便可功成身退。

只是這最後一道……難滅啊。

這最後一道已經演作這場天地劫難。

揚關本無所覺,但在磨滅第五道道果魔氣時,便有所覺。

呂祖給的好處果然不好領啊。

但瞧著手中的劍氣,揚關也不氣餒,這道劍氣若是真煉成了,將成一口純陽飛劍,而不是簡單的虛名法寶。

此等飛劍在手,那純陽真君隨意斬,可坐那道果之下第一人。

當然,揚關也不在乎這個虛名,他只在乎一口純陽飛劍,此等寶物舉世罕見啊。

「老爺,您這劍氣可否借我耍耍啊?」敖御壯著膽子問道。

「哦?那你試試。」揚關將劍氣敖御手上一拋。

敖御大驚,趕忙去接。

但卻沒接到,劍氣從他手中遛了過去,還刮了一道血痕,龍鱗更被削了十多片下來。

敖御見狀沒有去拿消失不見的劍氣,而是去拾搗起自己被刮下的龍鱗。

「你拿這玩意干嘛?」揚關最近也沒再拿敖御的念頭,畢竟偷窺人腦袋里的想法念頭終究不地道,所以就沒這麼干了,凡事也靠個嘴巴去問。

敖御答︰「老爺,龍鱗值錢 ,可不能浪費了。」

揚關聞言,搖搖頭。

這東海龍宮十三太子何時變得這般勤儉持家了,以前那可都是干鋪張浪費的事。

看來是跟著揚關過慣了清修的苦日子。

但揚關可不會想著去奢靡享受。

別抱著道心堅固,一證則永證之類的想法。

這年頭也就道果不會跌落神壇,純陽也會跌落到凡塵泥濘中。

至于道心堅固,千里長堤毀于一旦就在白蟻蛀下的第一口。

若是他真無所顧忌,荒唐一陣,那之後怕又會有一次,如此反復,便能將他的數百年修持毀于一旦。

到時可能還會將天人五衰引來,懟著他一通好打,使他連輪回轉世的機會都沒有,那可就淒涼淒慘了。

不過,這酒倒是可以喝,喝的只是個意境,不是個荒廢心志與智慧。

也是言不由衷一事。

「走嘍。」揚關一拍老驢,老驢隨之便可以行動了。

老驢已經老實許多,沒有那麼多怪叫,但是,吐口水卻是永遠的保留項目。

噗!!

揚關揮揮袖子,就將口水拍了出去。

而後揚關翻身上驢背,並拿來一根樹枝,抽打起驢臀。

「走 ,走 ,莫要留這了,還想著吃自己的死人席不成。」揚關呼喝著。

老驢能怎辦,形勢比驢強,只能認了。

踢踏…踢踏……

老驢老當益壯,狂奔而起,那瘦如油炸雞架般的身體在這一刻迸發出了可怕的力量與速度,遠超一般人的想象。

跟在後頭的敖御看得目瞪口呆,這驢也能飛了。

……

近來鹿洲發生的大事更多了。

蕭大王北上,欲要與明皇論道,以其悟道絕學道術降龍十八掌威臨明都。

那降龍十八掌一經施展,如同真龍降世,有大威大德,作威作福三千里。

但卻不敵明國大將席應龍,大敗,幸而有前北邪台汗國巡捕衙門總捕頭邢全忠接應,以重傷之身遁出了明都。

不過,因蕭大王行事,明國南下之勢急剎半月,給了南方諸國更多時間準備。

然而,蕭大王問道明皇一事半月後,明國十八鐵騎之韁繩被松開,率領著明國統合北方諸國的敗軍一同朝著南方諸國匯合之地沖去,此一沖便勢不可擋,南方諸國聯軍苦苦經營三個月的陣地一觸就垮。

金黃色的旗幟就這麼插到了鹿洲南部的土地上。

這一插便一發不可收拾,每一日都有一國淪陷,國土化為明國疆域。

而似乎因為鹿洲南方多山川河流,使得各地民俗不同,明國對鹿洲南方的策略與北方大有不同,只廢了各國貴族之權利,卻不解下各國貴族之職責,繼續讓他們當任原有職務,只不過多了明國官吏在旁管束。

只是這職責不就可以生出權利嗎?

因此聞得有此策略,南方諸國的國土淪陷速度就更快了。

而且這場疾風暴雨很快就波及到了鹿洲全境,誰知明國竟然改換國策,著實匪夷所思。

但這就更讓所有人對明國趨之若鶩。

所以明軍到一城,一城就先自行破城,為明軍開道。

正因此,短短個把月,鹿洲南部五萬里土地,就淪陷于明軍萬里,這可不是縱深一線,而是縱橫萬里的土地,其中有國十七個,城池八十九座,小鎮小村更不少。

總之南部諸國無所抵抗,就這麼亡了。

連曾經最為鼎盛的南玉阿純國的大軍,以及強大的王室修士也都不堪一擊,也不知明國從何處何時培養了這麼多的修行人才,且對正統的修士有著極大的克制。

另外,南部的江湖修士也自發組成反抗隊伍,明國對江湖的修士沒有任何優待,甚至那些有過種種惡行的江湖修士還會被處以極刑,打破丹田,釘死泥宮丸,抹去一切修為,且不再有修持回來的可能。

不過,在明國公布出來的諸多江湖修士的過往惡行後,百姓們卻都對明國的做法拍手稱贊。

百姓們過去或許知道那些江湖修士看不起他們,但卻沒想到這些江湖修士將他們視做豬玀,比那些昏聵腐敗的朝廷官員還要無恥,朝廷官員與貴族至少還有朝廷法度管著,而這些江湖修士卻毫無顧忌,在這國犯了事,殺了大片百姓,以百姓血祭自家法器後,便撤去他國,然後繼續肆無忌憚的生活著,簡直就是惡鬼一樣,毫無為人的底線。

因此已經在明國法度的統治下的百姓們對這些被掛在路邊長幡上的江湖修士沒有一點的同情,甚至在看過懸掛他們的長幡的桿下設的罪牌後,還會朝他們吐痰,甚至扔石頭,扔臭雞蛋臭鴨蛋臭鵝蛋臭狗蛋……

因此鹿洲南部的江湖修士們在知曉北部江湖修士的慘狀後,以往互不順眼的敵人都站到一塊,要共同抵抗明國大軍南下。

然而他們這伙烏合之眾在明國十八鐵騎下也如同鐵蹄之下的螳臂,輕觸即折。

一片片江湖修士如同野草一般被明軍割倒,無一幸免。

不過,明軍倒是很識趣,暫且沒有對居于高山之上的仙宗下手,否則仙宗的仙神便有理由下山,處理這場波及整個鹿洲全境的動亂了。

另外,那位從兵洲遠渡重洋到鹿洲挑戰的大劍師亦被明軍圍剿,一番拷問罪行後,也被掛上路邊長幡,受世人唾棄。

而揚關出山谷後,便已行走到了一片明土上。

「老爺,是那衰人。」敖御一指前方仰天躺著的一人。

緣是蕭大王。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