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八十章 遼王的勢力恐怖如斯

錦衣衛,昭獄。

昏暗的房間之中,只有閃爍的火把照亮出些許的光芒。

吳尚被綁在一個鐵架子上,鐵架子上血跡斑斑,衛生堪憂。

也不知道以前是哪位高官在這里被用過刑。

朱啟不是聖母,更不是理想主義者,他對大明這些官員的態度, 倒是和朱元璋比較類似。

若是犯了事被抓,只要打不死,那就往死里打。

什麼?你說人權?說人道主義?

他們貪污受賄,坑害百姓的時候,怎麼沒人出來說人權,說人道主義啊。

有句老話叫做, 以德報怨, 何以報德?以直報怨, 以德報德!

正因如此,高錦他們這幫子錦衣衛,可是絲毫不會對抓進來的官員留手的。

甚至在朱啟的指導之下,審訊已經不僅僅局限于鞭打,烙鐵這些老傳統了。

還有些其他的稀奇古怪的審訊方法也都用上了,比如說最近在錦衣衛中非常流行的不讓犯人睡覺的審訊方法。

之前朱啟就在武林高手身上試用過,效果還是非常好的。

只要遇到硬骨頭,用這個方法十個有九個都扛不住,畢竟這是生理原因。

意志再堅定的人困到意識模 的時候,也能夠把嘴巴翹得開。

不過對于吳尚來說到用不了這些方法了,倒不是他骨頭特別硬。

二十普通的鞭打烙鐵就已經足夠了,甚至高錦還沒有上刑呢。

這吳尚光是看到邊上漂浮的火苗,還有自己後背冰涼的鐵柱, 以及滿鼻子的血腥氣味, 還有那些在黑暗的牢籠里面,哀嚎痛苦申吟的犯人們。

這吳尚膽子都嚇破了,整個身體都忍不住的顫抖。

錦衣衛們鞭子才剛拿在手上呢, 這吳尚就已經大聲的喊了起來︰

「我說!我說!我什麼都說!」

錦衣衛們也是有點懵逼,還是頭一次見到這麼膽小的官員。

以前的那些官員雖然也不經打,但大多還能夠打一上一會,然後才會求饒。

起碼表面上的寧死不屈,還是要做一下的。

結果,這位吳大人連表面工作都懶得做了。

但錦衣衛們鞭子都拿在手上了,你說這抽還是不抽呢?

錦衣衛有點為難的看向了邊上的高錦,高錦也是二話不說,對著錦衣衛點頭示意了一下。

那錦衣衛立馬就反應了過來,然後對著吳尚說道︰

「好你個老小子,當我第一天做錦衣衛啊,你這麼快就要招了?

多半不會說實話,先給你打一頓再說。」

這是錦衣衛這樣的解釋說了,還不如不說呢,那吳尚听到這句話,整個人都傻了。

當時都快哭出來了,不過眼淚還沒哭出來,這鞭子已經抽到身上了。

後來這吳尚還是哭了,不過不是嚇的,是疼的,這鞭子哪是人受得了的呀。

這吳尚哭的傷心, 嘴里還嚎嚎著的說, 馬上什麼都招了,別打了。

那邊錦衣衛也並沒有打太久,隨便打了幾個鞭子做做樣子以後也就停手了。

高錦背著手走了上來,話還沒說呢,那吳尚立馬就哀求著說道︰

「大人,別打了,我什麼都說了。」

高錦笑著說到︰

「哦?你什麼都招了,那你倒是跟我說一說,你想要招什麼呀?」

「我……我……」

那吳尚支支吾吾了,一陣也實在是沒招出個什麼所以然來。

邊上的錦衣衛見狀,又要抬起鞭子開打,那吳尚嚇了一跳,趕忙喊道︰

「別打!別打!下官前些年,收了戶部一個小官吏的請喝。

那官吏給我塞五十兩銀子,我沒收,後來又給我送了一些布帛,我想著也不貴就收了……」

那吳尚有氣無力的這樣說完,高錦從邊上拿出了一個小本子,隨意的翻到了一頁,然後問道︰

「那人叫李忠?」

「啊對對對!就是他!」

听到吳尚這麼一說,高錦冷笑了一聲,把本子往他旁邊的桌子上一丟,然後說道︰

「好家伙,你是不知道這個人前段時間因為空印桉已經丟了腦袋吧。

你現在拿他出來說話,這是要來個死無對證啊,我怎麼知道你收沒收那五十兩銀子啊?」

高錦這麼一說,吳尚整個人都傻了,他哪里知道這家伙因為空印桉的原因丟了性命啊。

整個官場有一半的人都為此遭了殃,吳尚確實不清楚這點事情。

眼見著邊上的錦衣衛們又要開打,這吳尚馬上又開始招供起來了。

一開始說的當然都是無關痛癢的,比如送點糧食,送點蔬菜什麼的。

而眼見著那些送自己東西的人,一個個的早就已經被錦衣衛查到了。

至于這些人,要麼就是提前抓起來審問,要麼就是當官的在空印桉中被清理掉,或者其他的原因被清理掉。

你說這些送禮物的人,能有幾個在洪武官場上溷得下去?

朱元璋把這些貪官污吏殺了一批又一批,就跟韭菜一樣,每年都割一大把的。

這些貪官污吏,還真的很難長期生存呢。

甚至于殺的現在,不少當官的都遞交辭呈,要回鄉下種田去了,你想想這官場有多難溷吧。

而這吳尚之所以到現在都沒事兒,那自然也是因為和他吃拿的東西數額都不是很大,有一定的原因。

不過這七七八八的加在一起數目也不小了。

這吳尚自己招供了一部分,而余下的自然也是讓錦衣衛全都查的差不多了。

高錦看他沒得什麼可招了,拿出了本子,把他的罪狀一一的數了起來。

最後總結的算了一下,這吳尚當了十來年的官,亂亂七八糟的東西加在一起,足足收了有上千兩銀子之多。

雖說平攤到每一年不算多,但如果算總數的話,這已經足夠殺頭了。

吳尚哪里知道自己積累了這麼多年,居然已經貪污了這麼多的錢,趕忙求饒到︰

「這位錦衣衛大爺,這其中肯定有什麼誤會,我怎麼可能貪污了這麼多錢呢?

況且我也只是收了別人送的一些衣服不薄或者是蔬菜肉類罷了,可沒有收過別人太多銀子啊。

這叫君子之交,互相來往的送的禮物。」

這吳尚還想為自己解釋一下,不過,邊上有幾個一听他這麼解釋,抬起鞭子又抽了一下。

好家伙,這收款的總額都已經上千兩了,居然還說這種話?

這禮物也太貴重了點吧!

高錦也是不慌不慢的招了招手,隨後就從里面被拉出了一個蓬頭垢面的人。

那個人看上去也是沒少挨打的樣子,起碼走出來都是搖搖晃晃的。

吳尚第一時間還沒認出那人的身份,不過那個罪犯倒是第一時間認出吳尚了,立馬就撲了過去,喊到︰

「吳、吳侍郎!救我啊!」

那吳尚听到這罪犯喊的聲音之後,才一下子反應過來,臉色都發白了。

他支支吾吾的半天說不出話來,高錦冷笑兩聲,又讓人搶的人拉了下去,隨後笑著說道︰

「吳大人,怎麼了?現在招供不招供啊?」

那吳尚嘴唇子哆嗦了兩下,隨後像泄了氣的皮球一樣,輕聲說道︰

「我說,我什麼都說……」

這抓過來的犯人不是別人,正是前段時間跟吳尚接觸的那些個商人的代表。

這些個商人就好像蒼蠅一樣,看到哪里有爛肉,就會立馬飛過去。

這吳尚自然不是什麼清廉的官員,在平常喜歡一些小恩小惠的,那現在有商人過來接觸,自然不會把他們拒絕出去。

當然,明面上的一些話還是要說的,展現出自己一番高風亮節的模樣來。

但這些商人們可是老奸巨猾了,什麼手段沒有啊,只要不是直接被掃地出門,或者大聲喝罵就說明有機會。

這吳尚的親戚朋友幾乎都被這些商人們給賄賂了一圈,而吳尚自己本人自然也獲得了不少的好處。

至于這些商人賄賂吳尚目的,當然也是希望能夠在地方官府上,獲得一些行政上的便利。

畢竟吳尚是吏部侍郎,有實權,很多事情都能夠說得上話,地方上的官員大多也都會巴結他。

只是這些商人們還沒有開始運作起來收取福利呢,就已經被錦衣衛們給半路截胡了。

不過高錦最想要吳尚交代的,並非只是這些貪污腐敗受賄的內容,而是他受到胡惟庸的指使,任意調換遼東官員的事情。

但這胡惟庸在政治上也確實是有點手段的,起碼並沒有當面做出這樣出格的事情。

只是稍稍暗示,吳尚就自己去調換遼東的官員了。

也就是說,沒有任何的證據表明,胡惟庸讓吳尚這麼干的。

不僅如此,胡惟庸本人也是看上去非常潔身自好,和其他的官員沒有任何的利益往來,起碼和吳尚之間是沒有的。

若不是朱啟知道歷史上的胡惟庸,並非看上去的如此干干淨淨的話,差點就要以為這胡惟庸是難得的廉潔奉公的忠臣了。

很多人都說朱元璋殺了胡惟庸,是拿莫須有的罪名蓋在他的頭上,是故意要借殺了胡惟庸這個機會廢除宰相制,

但這其實都是給朱元璋頭上按黑鍋的。

朱元璋如果真的是一心想要廢除宰相,根本就不需要借著殺胡惟庸的機會來這麼干。

之前的李善長不也是宰相嗎?朱元璋隨便幾個手段下來,李善長就自己退位下去了,甚至迎娶二十歲小姑娘,來自污清白。

他真要廢除宰相制的話,直接跟胡惟庸談一番話,這胡惟庸對于權利最是看中。

根本不可能在這個節骨眼上反抗朱元璋的,肯定會順勢而為,迎合朱元璋的意思。

更何況,朱元璋干掉胡惟庸,也並非是毫無證據的。

胡惟庸自從獲得朱元璋的信任和寵幸之後,就干過許多獨斷的事情。

比如說審核各地的死刑,調用官員等等,胡惟庸經常不稟告朱元璋,就自己擅做決定。

雖然有他自己的一番道理,但此事早已經惹得朱元璋心里面不痛快了。

只是朱元璋念在胡惟庸,很早以前就跟著自己打天下,而且一直以來兢兢業業干的也確實不錯。

整個朝廷在他的維護之下也是井井有條,所以並沒有過多的苛責他。

但這也給胡惟庸一種錯覺,那就是朱元璋離不開他這個丞相,而他也是大明王朝離不開的一個重要的丞相。

所以朱啟知道胡惟庸以後的行為只會越來越猖狂。

歷史上,他甚至直接扣押那些彈劾他的奏章。

門下也是匯集了許多貪慕虛榮的人,或者遭受了冷落失去職務的武人。

就比方說這個吳尚可不就是靠著胡惟庸的幫助上位的嗎。

朱啟第二天拿到了吳尚所有的口供,之後從頭到尾看了一遍,隨後搖了搖頭。

這些證據倒是不足以把胡惟庸給拉下馬來,畢竟他和吳尚之間並沒有什麼直接的利益糾紛。

就連錦衣衛們也是一番調查之後,沒發現什麼,雖說確實是胡惟庸舉薦的吳尚。

但不可能因為你舉薦的人是一個貪官,就把舉薦人給干掉吧!

真要如此,那怕不是整個大明官場上的人都要人頭落地了,就連劉伯溫也不例外。

更何況,胡惟庸已經在官場上干了這麼多年,本身業績也是非常不錯,不可能因為吳尚一個人就被拉下馬來的。

朱啟知道,縱然自己拿著這些證據去找朱元璋,對于胡惟庸有些影響,但這麼做卻並不能對他造成什麼實質性的傷害。

既然沒辦法起到決定性的傷害,那朱啟也就不去做多余的動作了,讓錦衣衛們將此事直接呈報給朱元璋就好了。

就當作正常錦衣衛辦桉來處理吧,實際上也確實是正常的辦,只是朱啟叮囑了一下,又特意關注一下罷了。

朱啟這邊也算是成功的,把吳尚這個釘在吏部侍郎位置上的人給扳倒了。

對于胡惟庸那邊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畢竟吏部侍郎這個位置可不是誰都可以做的,還是胡惟庸推薦吳尚去做的,而現在吳尚因為貪污受賄接觸商人,而被錦衣衛查了,等待他的就是人頭落地。

相對應的,朱元璋那邊對自己的信任肯定也會大打折扣。

胡惟庸心里面可是一萬個後悔呀,早知道這吳尚是如此不堪,就不去重用他好了,之前還以為他是什麼能用的人才呢。

但這些損失都還是最次要的,真正讓胡惟庸忌憚的事,他看到了錦衣衛在遼王殿下手上的威力,這真的是點誰誰死啊!

錦衣衛們如果想要干掉一個官員,就算是羅列一些莫須有的罪名,恐怕都已經足夠了。

原本胡惟庸還想要遼王知難而退,不要和自己作對,但現在來看的話,顯然遼王那邊的勢力也不容小覷。

難怪這劉伯溫第一時間就抱上了遼王的大腿,現在看來,這個將近二十歲的年輕人,確實有點本事啊。

胡惟庸的心里,如此想到。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