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67章 欲與三皇比高

沒錯,這一次進入秦陵,唐大總裁等人經過商議之後,還是決定按照千多年前劉伯溫進入秦陵時的路徑前行。

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

比如!

九百多年前的大破滅,雖然讓得聯盟的歷史出現了斷層,導致很多東西,都斷絕了,消失了,但隨著百年前的神秘復蘇,再加之聯盟中的各大勢力,從未放棄過對于老祖宗,以及那些的塵封在土堆里面的歷史,進行溯源追尋與研究。

所以,盡管還有很多殘缺,但聯盟也掌握了一部分大破滅之前的信息。

而作為最具神秘色彩,同時也是迄今為止,聯盟認為發現的古封建時期,第一個大一統,號稱始皇帝的秦皇陵,聯盟的研究,更是深入。

「經過對各種出土的文獻資料,不管是正史,亦或者是野史及民間傳說進行比對,一千多年前,即藍星歷2002年,這一年藍星華夏國曾展開了一場代號為八六三的秦陵考古工作。

那一次的考古,華夏國運用了當前時代最為先進的遙感探測裝備,在秦陵周邊,打了五萬多個小洞,對整個秦陵,進行過全面探測。

雖然,那一次,先人並沒有打開秦陵,但他們也已經對秦陵,有過許多重大發現,並做了文字記錄。

我認為,盡管神秘復蘇,秦皇陵肯定也發生了神秘變異,但是千年前先人們對秦陵的研究,對于咱們此次行動,還是有著重大的參考作用。

據記載,整個秦陵佔地面積52.25平方公里,這面積,相當于78個已經化作遺跡的故宮,相當于100多個梵蒂岡城。

這面積,稱他為有史以來的第一大陵,也不夸張,僅有被稱作天可汗的唐皇李世民,他的昭陵在佔地面積以及陪葬坑上,才能與始皇陵爭鋒。

同時,那記載中,還清晰標注,秦陵中含有大量的汞成分,這與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的那段話,極為吻合。」

「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徒藏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

「既然有一點已經吻合,司馬遷對于秦陵的其余記載內容,想必應該也有很大的可能,是真的,尤其是,這神秘復蘇之後,普通器物都有可能變成異寶,這始皇陵里面,肯定是相當危險,等會咱們進去之後,一定要小心再小心」

飛船上,有戰爭學院的史學大家,在眾人身前,投影出了一片立體投影,在向眾人講述他們從那些史學文獻之中,整理而出的關于秦皇陵的記載資料。

這一次大行動,古大宗師這支隊伍,足足有數百人參與,其中除了300名戰力牛批的唐家家臣之外,剩余的兩百多名人員,全都是戰爭學院各個學科,各行各業方面的大拿,以及他們最為得力的助手和徒弟,這其中,有些人還是古大宗師曾經的學弟學妹,或者師兄師姐。

他們的隊伍,人員構成,極為全面且復雜,幾乎就已經囊括了目前聯盟中,最為主流的一些學派。

比如,有精研墨家機關學的,人文地理學的,醫療科技學,生物生化學的,考古學的,還有模金倒斗,道家、法家、空氣動力學等等。

有了戰爭學院與唐家的參與,這一刻,科技與超凡力量的結合,在這支隊伍之中,被完美展現。

古大宗師等人,全都在凝神,听著這些學科大拿們,用他們的專業知識,對秦陵進行分析與講解。

「我曾看過一份文獻,也來自于千年前,那份文獻對于始皇陵的具體位置,有過詳細描述。」

就在這時,戰爭學院中,有一名精研玄學的大拿,站了出來,他向眾人開口,開口的同時,他也在自己的腕表上戳了戳,緊接著一副模型投影,就顯示在眾人的眼前。

他指著那模型投影,對眾人繼續講解他的分析。

「據那份文獻記載,秦皇陵,背靠千年前的華夏國龍脊秦嶺,而秦陵在咱們玄學之中,號稱天下第二龍脈,僅弱于萬龍之祖的昆侖,但當時,整片中原,第一龍脈,必屬秦嶺無疑。

秦嶺中部,便是驪山,而秦始皇陵,就坐落在驪山山腳,正對于驪山中心,對應龍脊秦嶺的中心。

當時,千年前的古人,曾站于驪山山巔向下俯瞰,那片地域,被稱為八百里秦川,對著皇陵俯瞰而去,便是號稱哺育了五千年華夏民族的黃河支流渭河,而整條渭河,蜿蜒盤旋,如一條水龍,繞陵而過,秦尚黑,屬水德,這個方向,是北方。

在驪山的南側,是藍田,據各種出土的文獻記載,藍田這個地方,自古以來,便可謂是人杰地靈,其中距今一萬余年,已經化為遺跡的人族始祖華胥,相傳就葬在那里,那里也是華夏文化的起源之地。

上古神話中流傳的三皇之一伏羲與人族之母女媧,就是華胥所誕。

而在更早之前,相傳好有遠古文明,曾在此輝煌繁衍,這里,可謂是聚集了天地之始。

而在驪山的西側,則是擁有了幾千年歷史,曾一度成為藍星中心的古都長安與秦都咸陽。

它們見證著近古的璀璨,幾千年屹立下來,不知道已經凝結了多少的天子龍氣。

至于驪山東側,則是華夏國號稱五岳之一的華山。

這又是一條龍脈,在整片近古歷史中,都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縱觀整座秦陵,其三面環水,被渭河,魚池河,溫泉河包裹,背靠龍脊秦嶺,從整座始皇陵的中軸線,向著更遠的北方看去,在直線距離一百多公里的開外,那是又一位上古三皇,有著人文始祖之稱的黃帝陵,其兩者的中軸線剛好相對。

僅從風水玄學上來說,這絕對是整個藍星,都不可多得風水寶地,是龍穴匯聚之地。

老夫曾走遍藍星山川,登臨過藍星屋脊珠穆朗瑪,也曾在被大幕籠罩的昆侖之外徘徊十數年,縱觀整片藍星,也找不出有拿一處帝王穴,比得上咱們眼前的這座祖龍穴!」

「在史記中曾有記載,整座秦陵,完全是仿照當時秦國的都城而建,分為外城,內城,以及地宮,地宮之上,還有宮殿,可惜,卻在時光中,被摧殘銷毀」

不少人,都在開口,將自己知曉的關于秦陵的消息,一一講出。

這其中,有些消息,古大宗師以及唐大總裁等人,都知曉。

比如秦皇陵與黃帝陵的中軸線對稱,相隔一百多公里。

在他們觀看劉伯溫留下的那本史記之中,他們就親眼看到了這一幕。

他們記得很清楚,當時劉伯溫,曾站在皇帝陵那里,遠眺秦陵方向,然後邁步,沿著一條在虛空中泛著金光的筆直大道,向著秦陵行來。

這條線,應該就是這秦陵的中軸線。

劉伯溫,當時就是通過這條中軸線,進入的秦陵。

就因為這,古大宗師他們此刻,也想通過這條中軸線,沿著劉伯溫所走過的老路,進入秦陵。

「中軸線在古時,有不同尋常的意義,最多的說法,便是開中門,迎客,在古時,不管是城池,還是皇宮,最中心的位置,必然都是進入其中的大門,是正門,開正門,是迎貴客。

當然,對于高居廟堂的皇帝來說,這正門,還有另外的意義,如參朝議政的大殿,皇帝高居廟堂龍椅,等待從正門而入的人,進行朝拜

這是規制,也是禮節。

當時劉伯溫,走這條路,應該也是在遵循著這條定律吧,他認為這條路,既然是迎客的路,是對著帝皇進行朝拜的路,那麼,肯定也就應該是最安全的路。」

這一個觀點,引得古大宗師等人,全都贊同,正因為如此,也正是因為想到了這一點,所以,哪怕是千年前的劉伯溫,在當時,半路退卻了,並沒有走完這條迎客路,朝拜路,古大宗師他們,也準備沿著這條路,進入秦陵,去見始皇帝。

他們認為,哪怕這路,後面有大恐怖,但相對來說,其余的路,或者自己重新開路走入秦陵,絕對要比這條現成的路,還要更加危險。

畢竟,現在神秘復蘇,之前還有兵馬俑疑似復活,化作持戈將士守靈,而據千年前的考古記載,類似于兵馬俑這樣的秦陵陪葬坑,還有好幾百個,誰都不知道,其余的那些陪葬坑里面,還有什麼恐怖的東西存在。谷

有些東西,在以前,可能是古董,是普通的金銀財寶,但現在,說不定一枚普通的秦國刀幣,就會化作一柄屠龍之刀,成為異寶,綻放可怖威能,護衛秦帝!

更何況,走這條路的,並非只有他們,在他們之前,那些宗師走的路,也是這一條。

古蘇不知道他們是否也看到了什麼關于秦皇陵的記載,但他很清楚,這聯盟中,從來都不缺乏各行業的能人,或許他們也發現了什麼,也不一定。

畢竟,唐家都能看到,能得到劉伯溫進秦陵的記載,他們這支隊伍,都能夠根據一些出土的文獻,分析出這條路,其余勢力能找出這條路,也不算是什麼奇怪的事情。

尤其是,幾個月前,那座炸開的明代大墓中,還有劉伯溫的後人,記錄的關于劉伯溫進秦陵的帛書。

這麼久了,那帛書雖然一直下落不明,黃家與地獄也一直在死磕,但古大宗師用想,也猜得到,那帛書,現在一定在某個勢力的手中,或許他們現在,已經帶著帛書,進入了秦陵之中。

「曦皇,以黃帝陵開始建模,測算出秦帝陵的中軸線!」

飛船上,唐大總裁在開口,向他們唐家的人工智能曦皇,發出指令。

始皇陵這一片,已經被白霧籠罩,啥都看不見,望不透,雖然他們從一些古代出土的文獻中得知,始皇陵的中軸線與黃帝陵對稱,但現在也只有倒推,從黃帝陵那方入手,才能夠找到最正確的路。

「指令收到,建模已完成!」

一秒鐘沒用,就在唐大總裁的話音剛剛落下,曦皇就已經建模成功,同時她操控著眾人乘坐的飛船,探照出一道光束,直射向秦陵方向。

光束的盡頭,是一片濃霧,什麼都看不見,連光都被吞噬了。

而看到這光束所照耀的地方,飛船上的所有人,也都很清楚,這里,必定就是秦陵中軸線的位置,他們將從這里進入。

在飛船之外,此刻還有不少的飛船,盤旋在附近,一直在關注著唐大總裁這艘飛船的動作。

他們都來自于不同的勢力。

唐家在聯盟如此聲名赫赫,秦陵炸開好幾天了,唐家卻一直都沒有什麼動靜,而現在,戰爭學院剛一來,並且听說古大宗師也來了,唐家立馬就有了動作,當然會吸引很多勢力的目光。

尤其是此刻,不少的勢力,都在遠處注視著唐家,在分析著他們此時的用意。

聯盟中,從來都不缺乏聰明人,也不缺乏那些大才,沒用多少時間,就已經有勢力,通過天上的衛星,進行了地域建模,他們看到了黃帝陵,根據一些地貌,以及一些玄學,史學,還有地理方面的大牛人,立即就推測出了一些端倪。

「一個多小時前,那些宗師帶領的隊伍,也是從這里進入的秦陵,看唐家與戰爭學院這架勢,難道,他們也準備,從這里進入秦陵?難道這里,當真就是進入秦陵的真路?

所謂的中軸線路,被這麼多大勢力認可,我看咱們也不用再等了,要不然,試一下?」

一些飛船上,有人在開口,在提議。

「始皇陵與黃帝陵正好處于同一條中軸,這兩者的陵墓,必定有什麼關系,一個是上古三皇之一的人文始祖,一個是鎮壓八荒六合,結束列國紛爭,統一整個華夏,建立古封建第一帝國的始皇帝,這兩者秦帝陵這是在向黃帝陵,開中門,兩者在對視嗎?」

「也有可能,是始皇帝,在彪炳自己,可比肩上古三皇,在與三皇比高!」

「開中門,一定是了,那里一定是進入秦陵的路,是唯一真路!」

到了現在,見到又兩大勢力選擇了走這條路,進入秦陵中,不少人,都坐不住了,他們決定再賭一把,不等了。

他們開始,向著這里靠近。

對于他們的議論,唐大總裁等人並不知道,雖然也發現了其余勢力的注視與動作,但這些,在他們看來,都很正常。

畢竟,之前有勢力進入秦陵時,唐大總裁也駕馭著飛船,前去觀摩過。

「咦,那些人想干什麼?難道想跟著我們?」

飛船上,有人透過飛船的外部景物投影,看到了一些勢力在駕馭飛船,向著他們靠近,發出了聲音。

眾人尋聲看去,而後,老馬開口了︰「別管他們,有人跟著咱們,或許更好!」

同為陰貨的老李子,听到老馬這樣說,咧著老臉,笑了笑。

「大家都再檢查一下各自的裝備,做好準備,五分鐘後,咱們操控飛船,沖進去!」

唐大總裁看了一眼那些不斷靠近的飛船,什麼話都沒說,而是看向眾人,提醒眾人做好準備。

盡管猜測里面可能是一個禁止科技設備的特殊界域,但為了使眾人不被可能存在的陣法莫名分開,他們決定采用其它隊伍使用的方法,乘坐飛船,將所有人,化作一個大整體,沖進去。

盡管不知道這樣有沒有用,但他們現在,只能賭。

她話音落下,唐大總裁,就拉住了古大宗師的手,這樣做,是為了再上一道保險,講真,這里最讓唐大總裁有安全感的,也就只有古大宗師了。

而,無獨有偶!

只見前幾天,剛晉升為蜀都超管局局長不的大魔王王媚,她身著一身超管制服,梳著馬尾,這時候,居然也伸出了自己的手,緊緊地握住了古大宗師的右手。

繼續講真,在這里,最讓王大局長產生安全感的,好巧哦,也是古大宗師!

這尼瑪,左邊唐大總裁,右邊王大局長,一個御姐總裁範兒十足,另一個,英姿颯爽,身材火爆,尤其是,這兩人,一個神女榜第一,一個神女榜第十,同時牽著同一個男人的手,關鍵是,這畫面,看起來還挺和諧,兩位神女,居然沒當場翻船,難道真特麼是三角形,具有穩定性?

這特麼

看到這一幕的一些人,在這一刻,紛紛有些羨慕起了古大宗師,恨不得取而代之。

就連一些個老教授,他們也有些羨慕了起來,想當年,他們也曾年輕過,也曾幻想過跟神女榜上面的一些神女,來個啥美妙的曾經,但那只是幻想。

而現在,他們的一些幻想,此刻貌似已經親眼出現在他們眼前。

這就讓只能幻想的他們,有些羨慕了。

可惜,少年已生白發,他們的心,也不再是少年心了。

這些人少見多怪,在那里羨慕眼紅,但古大宗師和唐大總裁還有王大局長,就沒啥感覺了。

只是牽個手而已,這算啥,這麼多年了,古大宗師又不是沒模過。

更何況,他們現在,是正兒八經地在做好進入秦陵的準備工作,免得一會,在迷霧中,失散。

他們牽手了,其余人,也牽起了手,與此同時,老馬從自己的背包里,掏出了一根散發著一道鉑金寶光的黃金繩異寶出來。

那黃金繩在所有人的眼中,剎那變長,如靈蛇一般,在眾人腰間穿梭纏繞,將這飛船中的數百號人,全都給串聯了起來。

終于,一切準備妥當,在唐大總裁的命令下,這飛船,筆直地向著它光柱照射地地方,沖了進去。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