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一個月後,果然如盛長楨所言,大理國主答應了彭時的請求,派人送來數千匹滇馬,替周軍運送輜重。

說起來,為了巴結周軍將領,大理國君臣也算費了一番心思,派來的官員與盛長楨這位征南副帥頗有淵源。

這位大理官員名叫段雲山,是盛長楨親姐姐的閨蜜的夫婿的親哥哥。當初朱曼娘大鬧余家後,余嫣然就遠嫁給了大理段家之子段雲海。

段雲山就是段雲海一母同胞的親哥哥,段雲海有足疾,不方便出使,就只好派他哥哥來湊合一下。

也真是難為大理國主了,居然從犄角旮旯里扒拉出這麼一段八竿子打不著的關系來。不過這也可以看出,周軍兵威之盛,讓大理國上下都是戰戰兢兢,拼命討好。

盛長楨知道段雲山的身份後,望著這位對自己畢恭畢敬的大理國豪族之子,也不知說些什麼好,便問了問嫣然姐姐如今過得怎麼樣。

結果段雲山忙不迭地回好,在他的描述里,余嫣然簡直是被當成姑女乃女乃供在段家了。

這讓盛長楨啼笑皆非,知道這是段雲山生怕自己知道余嫣然在段家過得不好,會遷怒段家。

不過盛長楨心里其實清楚得很,段雲海雖然是個跛子,但性情卻是極好,待余嫣然也是極為體貼,余嫣然雖是遠嫁,過得還是很幸福的。

段雲山哪里知道盛長楨的心思,心中忐忑不安,見盛長楨臉上看不出喜怒,又急忙道︰「听說將軍正要渡江討賊,缺少船只,下邦勉力籌集,共得大小船只百余艘,不日便可順紅河而下,獻與上國。」

「船只?」盛長楨不禁有些失態地叫了一聲。

周軍到達紅河北岸時,交趾人就把北岸的船只全都銷毀搜刮殆盡了,盛長楨正苦于無船沒法渡江呢。

這些天,盛長楨也只能令士兵們伐木造筏,但這種倉促造出的木筏既經不得風浪,也抵不住交趾水師的戰船沖撞。

要是靠這些木筏渡河,周軍必將損失慘重。

如今大理國支援的船只,卻是正好解了周軍的燃眉之急啊!

盛長楨眉開眼笑地拍著段雲山的肩膀︰「段大人真是我征南軍的福星啊,你這一來,不僅後勤的問題解決了,戰船的問題也解決了。段大人放心,若是攻下升龍府,我定向彭帥進言,記你一大功!」

段雲山慌忙躬身拱手道︰「段某不敢居功,大理本就是大周下邦,上國有事,下邦豈敢不以傾國之力相助?」

望著恭敬緊張的段雲山,盛長楨欣然而笑,扶起他好生安撫。

但盛長楨心中卻是清楚得很,大理國如此熱心賣好,不過是畏懼大周兵威,怕大周滅了交趾,順道再把大理給滅了。

比起整個國家,一點馬匹船只自然就微不足道了。

不過盛長楨也不會當面戳穿段雲山的心思,而是擺足了上國禮待四邦的儀態,對段雲山好吃好喝好招待。

當然,盛長楨沒忘記讓段雲山陪著自己巡視一圈大周軍隊。看著眼前數萬赳赳雄師,段雲山嚇得腿都差點軟了。

沒多久,大理國支援的船只順流而下,抵達了周軍北岸營地,周軍自己趕制的數千艘木筏也全部下了水。

翌日清晨,兩百里長的河岸邊,萬舟齊發。周軍乘船,蠻軍坐筏,數萬大軍橫渡紅河。

規制較大的數十艘船上,裝備上了周軍最得意的神臂弓和霹靂炮。神臂弓上弦,霹靂炮里也裝滿了用網兜包起來的石子。

一聲哨向,箭雨鋪天蓋地,碎石如暴雨般落下。

河面上試圖攔截的交趾水師暴起一陣陣的慘叫,甲板上的水手經受著周軍從河灘上撿來的鵝卵石洗禮,紛紛頭破血流,甚至有人直接倒在甲板上昏厥了過去。

水戰比起陸戰來,更依賴武器和裝備,一旦周軍有了足夠的戰船,交趾水師根本就不堪一擊。

當晨霧消散時,作為前鋒的盛長楨和包景年收到了勝利的捷報。

來襲的交趾水師共八十艘戰船,十多艘被擊沉,三十多艘失去了操控,停在河道中,還有幾十艘慌不擇路想要逃跑,結果擱淺在沙灘上,被周軍俘虜。

自此,交趾的紅河水師宣告覆滅。

水戰告捷,周軍渡江也就徹底沒有了阻礙,輕松地攆著交趾敗兵登上了南岸,將戰旗插到了交趾國的國都城前。

到太陽偏西之時,兩萬周軍,三萬蠻部全部渡過紅河,陳兵升龍府城下。

升龍府與門州不同,城中早有防備,至少還有五萬能戰的守軍,與周軍總數差不了多少。

從兵力來看,交趾軍並不是沒有一戰之力,何況還有城牆之利,怎麼也該讓周軍損傷慘重才是。

但失去了紅河天險之後,交趾軍士氣大衰,城中權貴有不少都收拾行裝準備南下避禍了,甚至還有大臣建議大越國主也「南下巡狩」。

若不是李道臨矢志堅守,還當眾砍殺了意欲勸主逃亡者,恐怕大越國早就已經流亡南方,偏安一隅了。

李道臨提著手中人頭,殺氣騰騰地震懾著城中︰「此戰勢在必行,勝則揚我大越國威,振我國中士氣,便是敗了,也要讓周人付出慘痛代價,讓周人知道,我大越國不可輕侮!」

李道臨虎目掃視之下,無人敢提出什麼反對意見,只能打起精神,投入到守城之中。

周軍渡河之後,略一整軍,旋即開始攻城。

蠻軍雖有三萬,劫掠村莊城寨還算拿手,攻城卻是基本派不上什麼用場,只能放在外圍佯攻,防止交趾人棄城而逃。

真正主攻的周軍本部只有兩萬人,而城中足有五萬敵人,雖然戰斗力是周軍更強,但攻城的軍隊沒有守城的多,仗還是很難打。

彭時和盛長楨本打算用計誘敵出城,但李道臨一心死守,根本不上當。沒辦法,周軍只能強攻。

彭時下令趕制了幾十台投石車,日夜不停地投石,雖給交趾軍造成不小傷亡,但也僅此而已,三天里強攻了五次,還是沒能攻入城中。

左剛獻計,在城外築土山,居高俯攻。這是當初李道臨攻打邕州城的計策,如今卻是被左剛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只是當初交趾軍攻邕州時,有著絕對的兵力優勢,如今的周軍卻是沒有這樣的優勢,動用了上萬人築造土山,仍然是徒勞無功。

之後眾將校紛紛獻策獻計,火攻、掘穴、引水灌城……要麼限于條件無法施行,要麼被早有準備的交趾軍一一識破。

如此攻了十余日,敵我兵卒都已十分疲憊,升龍府卻依然還在交趾人的手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