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07章︰王霸基業

又是新一年的春暖花開季節。

人在「鄴」城的智瑤得到消息,說是魏氏可算將「趙」城攻克。

魏氏耗費了將近兩年的時間才拿下「趙」城,听說死傷方面還比較大?

打從事實上來說,攻打一座有做好充分準備的城池,無論是攻城方還是守城方,兩邊的傷亡確實都會比較大。

魏氏攻打「趙」城投入了超過一個軍團的兵力。

趙氏用在守衛「趙」地的兵力約是一個「師」又多一些。

「趙」城的戰斗結束,魏氏付出了將近五千人戰死,殘廢兩千多人的代價,其余人或多或少帶著一些傷勢。

而魏氏的戰果是拿下「趙」城,俘虜了約三千左右的趙兵,殺死的守城士兵約有六千多人,黎庶約是近萬。

那是生活在趙氏庇護下的黎庶也參與了守城,並且還是不分男女老幼都有幫忙,很大程度上給魏氏增加了攻克「趙」城的難度。

這樣一看的話,趙氏還是很得治下的人心?至少是「趙」地的黎庶很愛戴趙氏。

在趙同與趙括主持趙氏,趙氏卻是遭到以欒氏、 氏為首各家族圍攻時期,趙人可沒有幫忙守城,再因為趙氏沒有領頭人的關系,偌大的趙氏僅在一年的時間內就覆滅了。

「瑤聞,乃是‘趙’地趙人有族親在‘晉陽’,以至‘趙’地趙人舍命護衛趙氏?」智瑤問道。

豫讓說道︰「傳聞便是如此。」

那麼是怎麼一回事呢?

說起來跟趙母恤的關系很大,他告訴「趙」地的黎庶,一旦有立下功勞能夠獲得賞賜,並且許諾「趙」地的黎庶為守衛趙氏戰死,其余地方的親人可以獲得土地的賞賜。

土地啊!什麼時候是個人就能擁有屬于自己的土地了呢?不怪趙人願意舍命了。

另一方面,趙母恤還大肆恐嚇各地的趙人,告訴他們曾經趙氏被覆滅之後,各個階級遭到了極為悲慘的命運。

說白了就是趙母恤連嚇帶哄,可能也是魏氏攻打時期做了一些殘暴的事情,導致遭到了「趙」地趙人的頑強抵抗。

智瑤比較唏噓地說道︰「如此,戰事不再與黎庶無關。」

豫讓有不同意見,說道︰「臣听聞魯國君臣早有賞賜義人之舉,魯國與齊國多次交戰,魯人舍生忘死。可惜,魯國屢敗于齊。」

智瑤一時間有些愣神。

話說得沒錯,要說哪個國家最早鼓勵黎庶參戰,還真的是魯國。

可是呢,魯國君臣的許諾幾乎不會實現,哪怕真的有賞賜某人,那人祖上絕對闊過,比較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孔子他爹叔梁紇。

事實是什麼?在魯國,祖上沒有闊過的人想翻身,純粹是做夢啊!

雖說列國的情況都差不多,關鍵在于其他國家並沒有像魯國那樣許諾之後,不去進行實現,做那種純粹騙人的舉動。

智瑤剛剛巡視完一個冶煉基地。

既然被稱為基地,肯定是形成了一定的規模。

如果懂行的人去一看,能看出那個冶煉基地的科技水平已經差不多到了北宋時期的水平。

那種煉鐵豎爐一座高約4米,直徑約2.5米,不止款式領先晉國的所有家族,連帶技術方面也是沒有一個列國能比擬。

它並不是智瑤親力親為搞出來,他只是提供了相關的概念,再由專業人士反復研究。

從智瑤提出理念,到成品出現,一共歷時八年之久。

新式的煉鐵豎爐被研究出來了,代表著鐵礦以及煤礦的需求量更多,修建用于轉運的道路也就成了迫切需要。

所以,智瑤接下來需要走一趟「鄴」到太行山,親自看一看沿途路線,再跟公輸家一些人商議路該怎麼來修。

並不是說原先沒有路,單純就是一些路段需要拓寬,某些地方的橋梁必須重修,乃至于說把某座山給挖出通道。

智瑤其實無比慶幸將公輸氏從魯國要了過來,起到的作用著實是太大太廣,為智氏的大步邁進進行了極大貢獻。

當然了,公輸氏並沒有在冶煉和兵器相關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們最為擅長的是木工,點開科技樹的在修路以及築城方面。

正當智瑤要前往太行上之際,有魏氏的家臣來到「鄴」城求見,說是魏駒隨後會過來拜訪。

「班,如何修路便交予你?」智瑤一時走不開,事情卻不想耽誤下來。

幾年過去,公輸班長成了一個小伙。

可能是天賦方面的關系,年紀不大的公輸班卻在某些技術上比之自己的長輩更高超,尤其體現在對某項技術的「靈光一閃」上面。

公輸班自信滿滿地說道︰「請宗子放心。班定然不負使命,或將獻禮于宗子。」

啥玩意?獻禮?

智瑤一下子卻明白過來,鼓勵了幾句讓公輸班自行去忙碌。

很早之前,智瑤知道公輸班存在,有跟公輸班提到過「軌道」這麼一種玩意。

什麼軌道?指定不是火車用的軌道,鋪上枕木用于馬拉車則是可以的。

馬拉車的軌道在戰國就出現了,首先使用的是楚國,後來秦帝國修建馳道也應用了馬拉車軌道的技術。

不要以為有相關的概念就很容易研究出來,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真是一點不少,選擇合適的枕木,枕木的基座構造又該是怎麼樣的布局,再怎麼將用于軌道的車輪搞出來,需要弄明白的技術真是太多了。

智瑤對「馳道」的出現還是充滿了期待,一旦有這麼一種道路,不止會節省用于運輸的人力畜力,更加重要的是運輸速度會成倍加快。

要是智氏研究出了馳道,大肆修建當然沒有那份人力物力,修建一條以「邯鄲」和「鄴」作為.asxs.,貫通到「譚」的馳道,會讓智氏吃掉齊國變得更加簡單,同時也能保證兼並掉齊國之後的兵力快速調動難題得到解決,加強統治的保障力度。

在魏駒到來之前,需要等人的智瑤根本走不太遠。

那樣一搞,智瑤就一直待在「鄴」城內,趁機巡視更多的工坊。

智氏搞的工業相對比其它年代,無論是規模還是科技含量,受限于春秋時期的限制,肯定是大大不如的。

跟其它時代比,比不過是正常,完勝同時代的所有人也就足夠了。

「我家無需再制‘美金’兵器,銅料可留庫,日後另有大用。」智瑤說的美金就是青銅,並不是那個‘刀樂’。

智氏大肆采礦,主要是以尋找鐵礦來進行開采,發現銅礦自然也不會放過。

現在的礦產勘探技術當然不太高,一般也就只能發現不深的礦產,並且能辨別出來的礦產種類也就那麼些。

也就是到了君權如招牌的時代,智氏發現銅礦可以進行開采,換作更早之前的話,一旦發現銅礦,要麼是放著不管,再不然就是上報國君,原因是銅礦的開采權只有國君有。

不止是銅礦,包括對水系的捕魚權,山林使用權,很早都只屬一國之君,後來水系和山林的使用權下放到貴族階層,普通人連砍柴都要得到貴族的允許,不然就是觸犯「專利」的一種行為。

拿現在來說,智氏封地內的一草一木都是家主所有,甚至連家大夫、「士」、「徒」、「羨」、黎庶都算是家主的財產,可以想象作為一個大家族的家主會有多麼爽……才怪!

若是在其余只管享受權力帶來的好處,不用承擔享受權力帶來的責任,可以不管不顧為前提,爽肯定是會很爽,並且還是爽到爆的程度。

春秋與戰國卻不是只享受權力帶來的好處,更要承擔權力帶來的責任。

其實他們只顧著爽也行,某天睡覺的時候被族人或家臣殺死的概率會很大,或是在某天其他家族的攻打之下滅族。

現在的一家之主,祖宗有足夠的累積還好,自己沒有什麼雄心壯志也能混日子,有責任心又有雄心壯志會比誰都要勞心勞命,

講得更通透一些,一家之主需要照顧的是幾百、幾千、幾萬、幾十萬、上百萬……乃至于更多人,他們的吃、喝、穿、用等等都要負責起來,輕松什麼的壓根就不存在。

即便是勞碌命,不知道多少人想要有那份勞碌都不可得。

等了七八天的智瑤可算是把魏駒等來了。

「我聞北地洪澇?」魏駒跟智瑤閑聊了一小會,突然問了這麼一句。

那可不是嗎?

孫武對「晉陽」采取水攻,當地的地形是盆地,積水哪有那麼快會消退,受到影響的區域可不要太廣。

這麼說吧,水攻之後的「晉陽」周邊變成了澤國,甚至連「平陵」都受到汾水改道的波及了。

那個「平陵」在「晉陽」西南面約百里之外,並且「平陵」跟魏氏封地「祁」很近。

智瑤為什麼不怕水攻「晉陽」的消息泄漏?智氏有大量的斥候正在巡視是其一,再來就是水攻讓很多道路被中斷。

原本在「晉陽」那邊的兩個智氏軍團,他們想撤走都無法走南邊路線,需要向東北方向前往「仇由」。

一場水攻之後,智氏只是在「晉陽」留下兩個「旅」的兵力,屯駐退水之後的「晉陽」城內,其余的兵力全給撤走了。

智瑤有點狐疑地打量著魏駒,心想︰「魏氏是窺探到了什麼嗎?」

然而,魏駒來「鄴」找智瑤有另外的事情,提到北地的洪澇更像是再擔心智氏在「晉陽」折損太大。

是什麼讓魏氏因為智氏可能出現的重大折損憂慮,他們不應該對智氏出現折損感到開心嗎?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