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92章︰看識不識相了

當前時代沒有人給孝道安排諸多的小劇場,孝道卻是從遠古就已經存在了。

子嗣要是敢對長輩不孝,尤其是對生父生母不孝,類似的人根本不會有任何旳社會地位,遭到排斥是一種必然的事情。

智瑤講那些話只是一種重申,也能視作排除掉私下達成協議的嫌疑,不想跟趙毋恤有過多的接觸。

因為孝道自古有之,沒有人會認為智瑤講那些話涵蓋了什麼惡意,大多是看作在激勵趙毋恤奮起罷了。

智瑤跟芬嬴聊了幾句,沒有再多深談就離開。

主要是芬嬴沒說話的時候哭泣,說話給邊說邊抽泣,話都說不利索。

可以看得出芬嬴是真的傷心。

趙毋恤肯定也是傷心,只是他心里裝的事情太多,為自己和家族費腦子,難以將傷心表現出來?

大家來趙氏府宅走完程序,該走的不會留下。

按照以往的習俗,趙氏的附庸應該多留一會,可是這一次大多數趙氏的附庸只是待了一小會也離開,給予辦理喪事的趙氏蒙上了一層更大的陰影。

「若無前例,趙氏不至于此。」智申講得非常感概。

趙氏嗎?這一個歷史悠久的家族,他們做的一些事情確實是留下了足夠的黑歷史。

趙盾那一代弒君,為趙氏後面的滅門給埋下了伏筆。

晉景公將趙氏滅掉,礙于自己的妹妹留下外甥趙武,後面更是因為時局需要給予復立的趙氏卿位。

趙武這一代倒是為晉國鞠躬盡瘁,只不過還是佔了欒書、韓厥和智罃的便宜,終于讓晉國與楚國的爭霸落下帷幕。

到趙成這一代,趙氏其實是被韓氏的韓起給坑得不輕,連帶也跟著辦了很多不地道的事情。

結果是,韓起之後的士鞅有樣學樣,繼韓起之後大肆吞並中小家族,弄得晉悼公的努力付之流水。

當然了,不能說其他卿位家族的底子有多麼干淨,有一家算一家壓根都不是什麼好東西,差別在于干得有多麼過份而已。

認真地算下來,從欒書之後的歷代「元戎」,要說誰的最干淨,好像就是智躒獨一份了。

智躒自己是低調且隱忍,只是搞了祁氏和羊舌氏,並且大家看上去智躒還是當了晉頃公的刀,不是智躒非要搞祁氏和羊舌氏不可。

這里就能說明智躒並不是什麼酒嚷飯袋,搞事能把事情搞成,還讓大家覺得智躒很無辜,算是挺厲害的一個人了。

智瑤看似隨意地問道︰「魏氏如何作想?」

話說,魏氏還沒有找智氏進行深入的溝通,之前只是隱晦提到趙氏持有的封地已經跟實力不相符合。

這樣看的話,魏侈還真是一個挺厚道的人,只是想著要謀奪趙氏的一些封地,沒有想要趁趙氏式微給一次性讓趙氏在晉國除名。

那是趙鞅在滅掉範氏和中行氏之後,給大家一個近期可供借鑒的手段,魏侈還是選擇當一個厚道人。

這個是魏氏沒有太大野心,還是魏侈認為不應該再搞大事,又或者認為把趙氏搞事佔最大便宜的不會是魏氏呢?

「在其他家族看來,我家從祖父那一代人就足夠低調,偏偏該佔的便宜一點沒有少佔,低調到成為晉國目前實力最強的家族。他們回過神來發現智氏這麼強大了,肯定是一臉懵逼外加警惕吧?」智瑤心想。

講實話,智瑤也不是那麼樂意在兩三年內搞什麼大事,一旦場面弄得太大,比如滅掉範氏和中行氏的程度,智氏的第一個五年計劃肯定實施不下去了。

在第一個五年計劃進行到一半的時候搞大事,工程給停頓下來,後面想再續上,不止是人員重新調配的問題,還有更多的麻煩事啊!

如果智瑤能夠完成第一個五年計劃,不用太多的陰謀詭計也能從實力上鎮壓其他家族,屬于更為穩妥的一種選項,何必去搞東搞西。整出趙氏滅掉之後,智氏跟其他實力更強家族對上,或是智氏被所有家族忌憚的局面呢?

「如趙氏自行割舍城邑,我家得何處為妥?」智申問道。

這一問,問得智瑤有些心塞了。

不是什麼趙鞅死了,謀奪趙氏城邑地不地道的事情。

完全是智氏目前的封地已經足夠龐大,好些地方沒有得到妥當開發,再增加封地極可能會拖慢智氏發展的腳步。

甭管那些封地有用沒用,智氏本身的封地就足夠大,算是一種虛胖。

大家都知道智氏的封地挺大的,再從趙氏那邊褫奪更多的地盤,拿太多沒用的封地是增加虛胖的程度,想要盯上精華的封地則會跟其他家族相爭,總得來說挺取舍的。

智瑤說道︰「如事情無法轉圜,我家取東北部、東南部趙氏城邑。」

趙氏在東北部的封地,事實上跟智氏在那邊的封地情況一樣,看似地盤好像很大,得到開發的卻是沒有幾塊。

東南部?就是趙氏跟齊國和衛國接壤的封地。它們要是能夠歸于智氏持有,某種程度上能夠對智瑤制定的戰略起到很大的幫助。

智申露出了驚訝的表情,說道︰「如此之多?」

「多而不實。」智瑤覺得自己真不貪。

能夠想象得出來,魏氏肯定是盯上了趙氏的「原」,再來是想將晉國南部的城邑全部掌控住。

如果魏氏得到了「原」和趙氏在南部的城邑,等于魏氏控制了晉國最為精華的部分,不止農業上的開發程度很高,還能夠在未來對付鄭國,再拿下鄭國就等于掌控中原月復地了。

智瑤不是那麼在乎智氏現在的領地怎麼樣,只看對戰略目標有沒有存在價值。

荒地怎麼了?只要不是什麼無法開發的土地,多點濕地和山地並沒有什麼。尤其是濕地,適當改造之後肯定會成為沃野;山地則是有著諸多的礦產和自然資源。

說白了就是,其他家族拿到手或許沒有用處,它們在智瑤的手里能發揮的價值多得去了。

有點難辦的是智瑤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去規劃,動用龐大的人力物力去改造。

些許難題在整體的戰略部署中不算什麼,某天智瑤能夠將齊國和衛國給吞掉,它們的價值會得到更大的發揮。

「我家不爭精華之地,紛爭便與我家無關。魏氏、韓氏、狐氏與眾家皆需拉攏我家。」智瑤說道。

什麼?韓氏也會加入到瓜分趙氏的行列?跟多稀奇的事情似得。

一旦趙氏割肉成為一種勢在必行,絕不是韓氏能夠阻止,他們必然會加入到吃肉者的團隊,以後是繼續捏在手里,還是某天歸還給趙氏,看日後的韓氏之主怎麼想了。

既然智氏、魏氏和韓氏都開始撕扯趙氏,狐氏怎麼無動于衷呢?

狐氏不夠資格去爭搶,他們只能吃智氏、魏氏和韓氏不要的部分,對他們來講有得吃就是好事,再挑剔小心挨揍。

趙氏有自己的祖地,裝著趙鞅的棺木不會在「新田」停留太久。

三天之後,趙氏開始轉移趙鞅的棺木,他們將前往「趙」地再另行安排葬禮。

趙氏的人離開「新田」,城內卻是詭異地活躍起來。

晉君午還在繼續上躥下跳,只是包括狐氏在內,沒有卿位家族去搭理,倒是有一些看不清局勢的公族封主滿嘴胡話。

公族封主就一個意思,趙氏的實力已經不符合所持有的封地規模,希望趙氏將某幾塊封地歸還公族。

說公族封主在講胡話,直白點就是他們的要求跟本身的實力不匹配。

有「歸還」這種字眼,主要是在趙武時期,趙莊姬將自己的食邑給了趙氏。而那些食邑還真的是屬于公族,後來直至趙武死亡都沒有歸還給公族,等公族式微之後,趙成和趙鞅假裝忘了那麼回事。

公族的那些封主什麼排面,虛弱的趙氏是他們能夠欺負的嗎?要欺負也是其余幾個卿位家族來欺負啊!

有那麼一件事情,智瑤跟芬嬴沒有正式完婚,要是有完婚的話,其實智瑤能夠在趙氏這一波困局中進行干涉。

當然,以智瑤的心態,哪怕是干涉,也只是會幫趙氏擋住其它虎狼,使得智氏能夠吃更多的肉,不會是去庇護趙氏。

在某一天,幾個卿位家族一同來到「趙」地參加趙鞅的葬禮。

幾個長輩跟趙獲、趙毋恤相處時,閑雜人等識相就自己退開,不識相肯定是遭到驅逐。

由韓不信牽頭,他們跟趙獲、趙毋恤聊的是怎麼幫趙鞅報仇。

如果趙獲和趙毋恤足夠聰明,他們就該知道幾個「卿」是什麼意思,仇要報,好處也要有。

別說這一次趙鞅是在家族私戰模式亡,大家對中山國,有可能還在算上仇由、鮮虞和樓煩,反正就是開戰後的動靜會很大,趙氏不能對各家族出兵的耗費裝傻。

當然了,場合是趙鞅的葬禮,意思是那種意思,說法肯定會委婉很多。

「此,已是趙氏之幸。」韓庚看上去有些愁眉苦臉。

他的意思是,大家族還是切割趙氏,沒有動手開打算是趙氏的萬幸了。

話不好听,奈何非常實在。

打趙氏肯定是在打中山國之後,一旦打起來規模會怎麼樣,誰又能說得準呢?

魏駒面無表情地說道︰「下軍佐或成梁氏。」

是啊,趙獲還有退路。

有鑒于趙毋恤的一些行為,趙獲下船不是無法理解。

智瑤沒有說話,等著趙獲和趙毋恤將給出什麼樣的答復。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