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17章 外國出版社的重視

7月1號,《軸心時代理論》創下了線上線下銷量大捷。

7月10號,再版30萬冊,上架銷售,線上8萬冊秒光,線下22萬冊,秒光。

人民文學出版社面對著這驚爆眼球的銷量,大家都傻了,一時間無所適從。

畢竟,這只是學術作品啊。

畢竟,這只是新作者作品啊。

一本學術作品打破最快售罄記錄,這在華國圖書市場上,從沒發生過啊。

本來他們以為再印30萬冊,就能基本喂飽市場了,可萬萬沒想到,這30萬冊丟到市場里,竟然瞬間被消化掉!

這是多麼大的市場號召力啊!

開會,大家討論了很久,社長廣泛听取意見後,大手再次一揮︰「那就再印它30萬冊!」

再印30萬冊!督促印刷廠重點印刷,並加班加點!

7月18號,帶著印刷機味道的新鮮書籍被分批次運到全國書店,這次不再同時上架,因地制宜。

于是乎,天錦市18號到貨,18號售罄!

春城市19號到貨,19號售罄!

牡丹市20號到貨,當天售罄!

商海市20號晚上下班時間到貨,某書店臨時開門小範圍營業,當晚售罄!

……

30萬本書,再次銷售一空。

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再次大手一揮,再印50萬冊!

這50萬冊的銷量終于放緩了,不過在7月31號之前,還是售出了其中的40萬冊。

新書上架銷售的一個月的時間內,再版三次,累計銷量110萬冊,輝煌的銷售記錄讓出版業瞠目結舌!

三聯出版社的社長何文君背著手望向窗外,李亦儒的家就在窗外的南方,仿佛他能看到似的。

「非官方作品中,這是近30年賣得最好的作品了,我萬萬沒想到能重振出版業雄風的,竟然是一部學術作品。這絕對是打破了市場規律啊!」

副社長點頭稱是︰「的確是啊,一個月賣出110萬本,太讓人匪夷所思了,我甚至有點兒想不通。如果按照現在的趨勢,這本書到了年底,有一定幾率突破200萬的銷量啊!

《軸心時代理論》的確是優秀的學術作品,但這銷量也太嚇人了啊!」

只要產能跟得上,不搞饑餓營銷的話,《軸心時代理論》在第一個月新書期將會滿足一半的市場,接下來的小半年,銷量就會急速下滑。這是大熱作品的市場規律。

因為大熱作品的讀者,都會在新書期完成購書的。

那些慢熱作品則不一樣,慢熱作品是早期沒銷量,中期爆發,後期持續,最終賣出幾十萬冊。

何文君嘆了口氣︰「其實,銷量嚇人的另一面,是不是也說明了,咱們並不是一個讀書大國呢?

以咱們國家的人口基數,咱們的圖書業本該更好吧?

不過這不是咱們今天要聊的話題,咱們要研究的是,如何搶下李亦儒下本書的簽約權!」

副社長想想︰「我的意見是,我親自去談,咱們要不惜一切代價,簽下李亦儒的下本書簽約權。」

「同意,但你去不合適!」

副社長笑笑︰「沒什麼不合適的,禮賢下士嘛!」

「我的意思是,我親自去談!」

副社長一陣沉默,搞了半天,社長是嫌棄自己分量太小啊!

李亦儒的下本書本計劃在9月前籌備完,10月份上市的,但見《軸心時代理論》銷量爆火,李亦儒決定將下本書的計劃延期。

在《軸心時代理論》的價值完全顯現後,在進行下本書的上市推廣,這是一個很符合市場的運營。

但是下本書的簽約權,在新書爆火後便受到了無數出版社的關注。

從7月中旬開始,就陸續有出版社接觸自己了。

到了8月3號這天,李亦儒不僅僅在跟國內出版社接觸,甚至還有國外出版社。

李家客廳,一個金發碧眼的中年女人正在跟李亦儒談《軸心時代理論》海外的版權。

這個女人叫麗絲,是美國學術出版社的代表。

愛麗絲給出了一份報價,10%的版權。對于這個版權,李亦儒只能表示遺憾。

愛麗絲的翻譯人員︰「愛麗絲女士說,這已經是對國內作家最高的報價了,她並不理解您為什麼回絕得這麼果斷。」

李亦儒笑了,他心里明白美國出版業特別會包裝作者。他已經想到自己英文版的書封了︰華國單月銷量過百萬的現象級作品,一個18歲青年的學術巨著……

然後還得找某個大學者寫個序言,在一通吹。經過老外的包裝後,這本書的英文版想必不會差!

畢竟老外也有獵奇心理啊,見吹得這麼厲害,估計總有一批人會被吸引住。

而且單月銷量破百萬,放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是一件傳奇!

一旁的吳律師道︰「海外版權,我們低于15%的版稅是不予考慮的,抱歉。」

愛麗絲翻譯︰「什麼?您要知道,這真的是我們能拿出的最大的誠意了,我們不僅僅要支付李老師10%的版稅,還要支付翻譯家的版稅,並且要承擔銷量失敗的風險啊!」

「翻譯家的版稅?」李亦儒笑笑,「我的書不需要其他人翻譯。」

「什麼?可老外看不懂中文啊!」

「我的意思是,我親自譯成英文。」

愛麗絲一驚,緊接著笑道︰「我知道李老師英文很好,但是中譯英並不是高考考試那麼簡單,它涉及到美國人的語法習慣等等,而且,翻譯是件非常耗時間並且極其專業的事情。」

李亦儒思考了一下︰「給我兩周時間,兩周後您再來,再做決定不遲。」

愛麗絲保持著友善的態度,但是離開李亦儒家之後,她板起臉道︰「這個年輕人太理想化了,翻譯工作是特別專業的,而且非常消耗時間,兩周的時間親自翻譯成英文版,我的天啊,怎麼可能?

翻譯對英文的要求是極高的,並不是應試英文的翻譯題啊。這個年輕人用你們華國話說,飄了!」

中文翻譯在旁邊也不好說什麼,他也覺得這件事情不切合實際,他也認為,在新書爆火後,李亦儒有些飄了。

兩周翻譯出一部書,別說李亦儒了,就算是大翻譯家也做不到啊。很多翻譯家翻譯一本書,用上一年時間的都大有人在,花費幾個月搞翻譯工作太正常了,兩周太不現實了。

中文翻譯只能看著外國女人吐槽,真的一點兒幫李亦儒辯解的理由都沒有。

這天晚上,李亦儒正在家里仔仔細細翻譯《軸心時代理論》這本書的時候,那位中文翻譯打來電話,代表私人立場建議李亦儒將書的翻譯權交給專業人士,至于10%的版稅,翻譯說的確是美國出版社對國內一線作者的稿酬了,考慮到翻譯家等各方面因素,再高也不現實了。

李亦儒表示了對這位翻譯的友情提示的感謝,再多的話他也沒法解釋了,一切靠譯文質量說話吧。

翻譯作品這件事情,中譯英和英譯中,李亦儒前世都做過。

這個沒什麼值得炫耀的,當時做這件事情,單純是為了把外國文學介紹到國內,或者把國內作品推向世界。

他在讀研究生期間,就已經從事相關工作了,所以說他現在撿起曾經的工作,基本上駕輕就熟。

而且軸心時代理論前世誕生于西方,李亦儒最先接觸軸心時代理論,也是看的英文版本等若干書籍,雖然他寫的《軸心時代理論》有了不少變動,但還是極其重要的借鑒意義的。

所以,他親手翻譯自己作品《軸心時代理論》這件事,特別地靠譜。

從單純的文本翻譯角度來看,因為有著特殊的語言天賦、英文版著作存于腦海,以及前世的工作經驗等諸多有利因素加持,他絕對不比其他翻譯家差。

從對軸心時代理論的理解上來說,又有哪位翻譯家比原作者更明白這個理論呢?

很多翻譯家翻譯作品,都會有悖于原文的意思,而李亦儒就沒有這個煩惱。

所以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說,李亦儒親自翻譯《軸心時代理論》,都是最靠譜最可行的。

但是李亦儒目前只能被大家誤會自己飄了,畢竟他沒法解釋他前世如何如何,畢竟在大眾眼中,他還是一個高考英語打了149分的學生,跟翻譯家這個詞,相距甚遠。

所以,面對大家的誤會,李亦儒只能埋頭苦干,暫時裝孫子。

兩周後,李亦儒給愛麗絲打去電話,愛麗絲如約而至。

她還是那麼有職業素養,和李亦儒握手寒暄,並靜靜地看著李亦儒︰「李先生,不知道您的翻譯工作如何了呢?咱們接下來,是不是該重新談一下版稅了呢?」

在李亦儒從抽屜里拿出英文版《軸心時代理論》之前,愛麗絲都沒想到李亦儒真的能獨立完成這項艱巨的工作。

別管翻譯得怎麼樣,起碼這本書安安靜靜地躺在茶幾上,這就讓愛麗絲有些佩服。

英文版的印刷和裝訂很正規,這是李亦儒麻煩出版社幫搞定的,李亦儒翻譯這部作品,其實只用了13天的時間而已。

茶幾上一共放了5本。

愛麗絲等3位外國友人分別拿起3本,翻譯和中方人員拿起另外兩本,大家坐在沙發上默默地翻閱著。

愛麗絲很快被文本內容吸引住了,連續翻了四五頁後,她才突然意識到,她被內容吸引住之後,竟然忘了自己本職工作︰評估這部譯文。

她看不懂中文原著,也不清楚英文翻譯精準與否,但她在譯文中沒發現任何的語法錯誤以及美國文化的常識性錯誤,從一個普通讀者角度,她挑不出任何毛病!

其他幾位老外也面面相覷,暗自點頭。

翻譯則看得特別認真,他對照著中文原版,逐行地研究著這部作者親筆譯文,他此時滿臉驚嘆,滿臉不可思議,滿臉的疑惑不解。

翻譯想不通,國學牛逼也就算了,怎麼連翻譯作品也是這麼牛逼?

片刻後,翻譯放下這部譯作,下意識地月兌口而出︰「牛逼啊!」

愛麗絲︰「what?」

愛麗絲一頭霧水,怎麼兩個人對「niubi」這個詞的解釋,竟能如此的南轅北轍?

見時機成熟,吳律師趁熱打鐵︰「我們的訴求是,低于20%的版稅,我們不考慮。」

愛麗絲一怔,啼哩吐嚕說一堆,翻譯挑重點簡短翻譯︰「您之前不是說15%的版稅麼,怎麼又漲價了?」

吳律師︰「因為我們負責了譯文工作,所以漲了5%啊。」

「你這太狠了吧?愛麗絲女士說,我們要再考慮考慮,請給我們幾天時間,這本書,我們能拿走麼?」

「當然可以。」李亦儒點點頭,他已經提交注冊了。

愛麗絲拿走這本書的譯文是有目的的,她要請專業團隊進行核實,這本譯文究竟是不是如翻譯所說的那樣完美無瑕!

她總覺得翻譯有些偏向李亦儒,畢竟翻譯是華國人,偏向李亦儒也是情理之中。

尤其是關于「niubi」的翻譯,李亦儒和翻譯竟然同時月兌口而出兩個完全沒聯系的意思,她當時就有些疑惑了。

將書親自帶回美國,專業團隊進行緊急核實,終于發現了此書並非完美無瑕。

任何一部譯文,不管誰翻譯的,都會存在一定的問題,就算是母語寫作,成稿後也需要專業人員進行校對的,這是正常的,更何況是翻譯呢。

愛麗絲翻看著這本譯作中出現的5處問題,整個人如遭電擊!

第15頁第3行,不應該用「,」而應該用「.」;

第53頁第15行,嚴格意義上講,不該用過去進行時。

第108頁第9行,和原著相比,漏字。

……

整本譯作中,只出現了無關緊要的5處問題而已,這在整個譯文領域,可以稱得上極佳的譯文了。

正常上市的書籍,如果仔細調查,一般也會出現遠大于5處的問題啊,即便經過了多人校對!

而李亦儒可是兩周之內獨立完成的翻譯工作啊,並且還沒人給校對過啊!

一個18周歲的高中畢業生,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完成了對自己作品的譯文工作,簡直神奇到令人敬佩並無法理解好麼?

愛麗絲直接就訂機票飛向了京城。20%的版稅她覺得太夸張了,15%的版稅他們還是願意給的。

這天是8月23號,李媽正在給李亦儒整理行李,他已經決定準備飛往商海市了。

8月28號,富旦大學開學,李亦儒決定提前過去。

和其他外地考生不一樣,其他考生提前去只能住旅店,但李亦儒,人家在商海市有家啊!

不僅僅一個家,目前在商海市,李亦儒擁有3處豪宅,充分踐行著狡兔三窟的原則。

三處房產都處在商海市的核心地段。

除了這3處豪宅外,李亦儒將剩余的資金全部購買了黃金。

這都是硬通貨啊,房產短期內見不到投資效益,因為商海市的房價已經達到暫時性的天花板了,可能十年後,房價會有明顯上升吧。

黃金呢,李亦儒穩穩賺到了,他在黃金歷史低價的時候購入的,而且正常來說,黃金是數一數二穩妥的保值途徑。

李亦儒不求增值,但求別財富縮水就好。

將跟他一同飛往商海市的,除了父母外,還有馬劍。

馬劍順利地考上了華師大,這也讓李亦儒有了光明正大去華師大看美女的機會。

一切都已經塵埃落定,李亦儒班級里,被重點大學錄取的學生一共3人,其他同學要麼本科要麼讀專,還有復讀再戰一年的。當然棄學從商的也有幾個。

對于每一個同學來說,嶄新的生活,即將開始。

李媽在收拾行李,馬劍在一旁幫忙,並仔仔細細地听著客廳里的商談。

直到三聯出版社何文君最終月兌口而出「我同意」三個字時,馬劍才霍地起身,望向客廳互相握手的眾人,他非常地驚訝。

因為,華國出版業近30年內,最高的版稅誕生了——25%!

李亦儒打破了華國童話大王20%的版稅紀錄,成為近30年內,華國版稅最高的著作者!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