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885.大逆不道(六)

蔡邕對雲中十分好奇,很感興趣,這就好辦了。

再見了林平之本尊氣度不凡,玉樹臨風的好賣相,還有對他的尊敬。

一頓馬屁,就給他拍的暈頭轉向的。

暈暈乎乎的,就答應留下來。

蔡邕一家就此住下,林平之打算開個書院,讓蔡邕將東觀群書都抄錄下來。

然後他就準備拿出雕版印刷技術來,在雲中普及基礎教育。

也通過東觀藏書,吸引更多的寒門士子為他效力。

當然了,飯要一口一口吃,事情要一點一點來。

華燈初上,林平之和他俱神凝體,叫來戲志才和郭嘉,讓忙碌了一天的兩人放松一下,喝個酒,泡個澡,捏個背。

然後說起正事。

郭嘉有點沒正行的坐在太師椅上,被技師捏的渾身骨頭都松了,美美的呷了一口酒,才說道︰

「董卓已行廢立之舉,不久便將天下嘩然,各地士族豪門必然厲兵秣馬,準備討伐董卓。」

戲志才也渾身放松,不過好歹注意點形象,「明公可要高舉義旗?搶得首倡之名?」

昨日,董卓才進行的廢立儀式,消息都沒傳出洛陽呢。

林平之也只說自己另有特殊渠道,戲志才和郭嘉自然不會刨根問底。

他這時籌備討董,肯定是能趕在曹操之前的。

「首倡之義,會為我帶來很大的名聲,即可拉攏士族,也可吸引寒門,但有兩個問題。」

林平之緩緩說道,「一是我師弟在董賊麾下,我若激怒老賊,師弟必受其害,我們便要失去監視董卓的眼線。」

郭嘉和戲志才聞听,都點點頭,知道他們這位明公神通廣大,董卓的消息那麼快傳回,必然是明公和他師弟之間的特殊手段。

只這一條,就足以抵消明公那位師弟跟隨董賊的種種負面影響。

「其二,並州比鄰司隸,而董卓野心極大,侵略性極強,以他不停征召訓練洛陽青壯,窮兵黷武之態勢,他絕不會止步于虎踞洛陽,若我首舉義旗,必然被其針對……我需要更多的時間,才能抗衡呂布。」

「……」戲志才沉吟片刻問道,「明公麾下勇將眾多,飛狼騎驍勇善戰,也不可阻擋那呂布嗎?」

他和郭嘉都知道林平之曾與那呂布交手,還輸給了那呂布,然後就直接放棄原有計劃,帶著飛狼騎回了雲中,更有種躲在雲中不出去了的態勢。

兩人畢竟是文官,對一個人能強大到什麼地步,沒有一個清晰的概念。

而且兩人並沒有親眼所見呂布的強大,卻知道張遼、趙雲、典韋、華雄等人是多麼的能打。

這麼多人,加上快掏干淨老本了打造出來的飛狼騎,還干不過一個呂布?

林平之也不好跟兩人解釋,猛將兄是真的強無敵,半年之內,我是真干不過他。

就算帶上張遼等人,帶上麾下所有精銳部曲,跟呂布和董卓最強的三千鐵騎干一架。

給張遼等人都拼干淨了,戰至最後一兵一卒,都最多拼死那三千鐵騎,而根本留不下呂布。

「師弟觀察,董卓麾下不止一個呂布,更有十幾員勇將,其中三人實力堪比華雄,其余也能力敵高順,而堪比飛狼騎的強軍,足有三千之數。」

「 ~。」

聞言,郭嘉戲志才不約而同地倒吸一口涼氣。

「董卓怎會有如此強悍實力?」

在郭嘉和戲志才看來,林平之已經很夸張了,仿佛未卜先知的遠見,層出不窮的神奇手段,還在黃巾之亂後潛心發展了三年多,才有了今日的成果。

那董卓這幾年卻沒干別的,光打敗仗了,被涼州羌胡打的不要不要的,他有這實力,還天天挨打……這是什麼古怪的興趣愛好?

「兩位還記得張角三兄弟吧?」

嗯?

戲志才和郭嘉聞言都是一愣。

「那董卓竟與黃巾軍有關?難道他得到了太平要術?」

兩人都沒直接參與剿滅張角三兄弟之戰,卻听林平之說過,三兄弟得到的太平要術是真的,利用其中邪術血祭,獲得了極為強悍的實力。

「之前我遇到呂布,就隱約感覺不對勁,之後師弟接近董卓,發現其中卻有端倪……」

林平之沒有細說,只說董卓疑似和張角三兄弟有關,很可能也是借著三年多在涼州的不斷(被)殺戮,制造出呂布等一群猛將,和三千無敵鐵騎。

「如此,明公確實不宜舉首倡義旗。」

「卻仍要佔在義之一方。」

「可只響應,卻不出兵,又或象征性的遣一員將領,數千兵卒。」

「更要防備董卓真的發兵來打。」

「嗯,董卓將要面對士族豪門的討伐,他最有可能的,是先防御士族,並討伐涼州,擊潰後方的威脅,再對抗士族豪門聯軍,只要我們示敵以弱,董卓全力針對的可能性很小。」

「……明公只要半年,便可有把握力敵呂布?」

「最多半年。」

「嗯……如此,我們卻也不能讓董卓忽略我們……」

天生奉孝鬼才之智,戲志才亦不遜色于他,兩人根據掌握的各種信息,你一言我一語,一個全盤的戰略布局,逐漸有了雛形……

洛陽。

距離劉協登基已有三個多月了。

新皇登基,沒有大赦天下,沒有普天同慶,只有天下嘩然。

而洛陽城內唯一的變化,就是董卓加快了他劫掠的速度,一個又一個大臣,被他隔三差五的挑出來,找茬在朝會上,在上朝時,將其當眾活活打死,然後查抄家產,家人貶為奴隸。

而不是朝中大臣,只是士族豪門,或豪族富戶的,也不能幸免,董卓總能編出各種理由,比如「月復誹朝政」、「心思不正」之類的,將其搞掉。

董卓也不看派系,不看圈子,他就看一點,是不是家里錢財多、田產多、奴僕多,只要佔一樣,他家所有的東西,就都改姓董了。

洛陽的士族、豪族,終于感受到了他們原先強加于平民百姓的那種霸道蠻橫,終于感受到了上蒼不仁,世道不公,無力反抗,日夜煎熬。

而這時,終于有懼怕董卓的士族豪門開始屈服,主動投效……卻依然家產奴僕一並充公,不過好在是家人留下了。

不過若是寒門士子、武將前來投效,反而會有一些獎賞,就是那些士族豪門的錢財和田產。

這讓人感覺多少有點黑色幽默。

這雖然不是正義,卻是公平。

董卓之下,士族與百姓,竟然平等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